在谷歌搜尋欄輸入“幸福的祕訣”,你會發現有 750 多萬條答案,足以想象有多少人在探究、在搜尋這一問題。而現在,哈佛大學在這個問題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找到了這一問題的答案。哈佛大學一項名為 The Grant & Glueck Study 的研究對來自各行各業的 724 名參與者進行了為期 75 年的研究,解開了長久幸福與滿足感的祕訣。答案就是兩個字,關係。
哈佛大學成人發展研究院主任 Robert Waldinger 指出:“從這項為期 75 年的研究中,我們所能得到的最清晰的一項結論就是: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夠讓我們更加快樂、更加健康。”換言之,我們的生活質量,無論是從情感上、身體上還是精神上來說,都與我們人際關係的質量成正比。
雖然大多數人都知曉了這一研究結果,但問題在於,只是知道還遠遠不夠。關係之所以能帶給我們的真正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其中的祕訣是在於一種真誠的聯絡,而形成這種聯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通過實踐我們在 Mindmaven 所說的一種被稱為“愉悅他人的積極行為”(Positive Alacrity)的技能,這一技能能夠創造一種微觀體驗,起到振奮以及提升他人情緒的效果。
關於關係的真相
我們是否真的需要這樣一項為期 75 年的研究來告訴我們關係真的很重要?也許並不需要,我敢打賭你們中的許多人早在這研究結果出來之前就已經知道這一點了。那既然這樣,為什麼在面對、在處理那些我們生活中最值得珍視、最值得尊重的那些關係時我們經常會有一種艱難和掙扎的感覺呢?例如,以下這些情況你可能會感覺聽上去很熟悉:
- 當處於壓力之下時,相比對於陌生人來說,你對自己配偶的態度可能會更惡劣一些。
- 在創業的時候,你會願意每週工作 60 個小時,但卻從來找不出時間與那些可能相伴你終生的朋友聚一聚。
- 說到創業,你可能無法始終如一的積極投入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去深化一些專業關係,而這些關係本來可能會為你帶來突破性的機遇。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那是因為雖然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有一個最後的截止期限,都存在一定的緊迫性,但關係卻並非如此。因此,在我們“有時間”之前,關係就往往成為了我們最先選擇去冷落,去忽略的一個部分。
好訊息在於建立這些深刻、有深遠意義的關係並不像聽上去那麼令人畏懼或者是耗時。事實上,只要專注於一個習慣,每個人都可以建立並且維護好這些關係,讓每一天都過得更加幸福、更加充實。
影響關係質量的祕密因素
那究竟是什麼決定了我們能從人際關係中獲得多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呢?顯然,這絕不僅僅是“認識”另一個人。讓你感到快樂或者滿足的其實並不是關係本身,而是促成這些關係維持下去的互動行為。也就是說,實現幸福、充實生活的唯一途徑是擁有令人滿意的關係,而這樣的關係只能通過有意義的互動這一方式來實現持續的聯絡。
下面,讓我舉幾個例子來進一步說明。
#1:“我只是想讓你知道我多麼的感激你。”
Sarah 讀到她丈夫 John 留給她的感謝信時不禁感到喜出望外,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這封信是 John 在早晨六點踏上離家出差之旅前寫下的。John 是一家初創企業的 CEO,這家初創企業目前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他寫下這封信是為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感謝,感謝妻子在過去三年的時間裡表現出來的風度和對他的支援,因為在過去的這三年裡為了實現他的最大潛力,為了實現公司的最大潛力,可以想象他的工作時間很長,大部分的精力與時間都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短短的一封便條式的感謝信讓 Sarah 感受到了來自丈夫的感激、愛意和心意相通的默契。
#2:“謝謝你為實現我們的願景和目標而犧牲了自己的時間。”
Hannah 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工程師,最近剛剛從實習狀態轉正。一天,公司 CEO Erin 專門來到她的工作區,專程向她表示感謝,這讓她感到非常驚喜,也深刻感受到了公司對她的肯定。
在此之前,在沒有別人要求的情況下,Hannah 加班加點、通宵工作,就是為了能夠如期完成一個後端補丁的修復,從而恢復伺服器的穩定性。雖然 Erin 此次到訪總共也就不到半分鐘,但她此次前來是專程為了表達對 Hannah 的感謝,這一舉動就足以讓 Hannah 感到欣慰,也更願意繼續為公司付出。
#3:“這樣你就不會再丟失重要的東西了。”
Cole 是亞特蘭大獵鷹隊的鐵粉,2017 年獵鷹隊在超級碗比賽之中丟掉了 25 分的領先優勢,最終被愛國者隊逆轉。在這之後,他在收件箱裡發現了朋友 Rob 打包寄來的一個 Tile 防丟失追蹤器的 app,因為這樣他就“不會再丟失重要的東西了”。收到這樣的禮物和信件之後,Cole 開懷一笑,並回通道:“謝謝,雖然你真的很討厭!(附笑臉表情)”
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惡作劇卻讓 Cole 感到欣慰,感到開心,通過這樣一種友好的“較量”方式加深了兩人之間的聯絡。
積極性背後的魔力所在
要說以上這些例子有什麼共同點,那就是:每一個案例中,都是有人展現出了一個很小、可以說“舉手之勞”的積極舉動。例如:John 寫給妻子的撰寫便條;Erin 來到員工辦公桌前那 30 秒的互動;Rob 的禮物和一句話的電子郵件。
雖然這些互動之舉都很容易去做,但這些舉動卻能帶給另外一個人一種備受鼓舞的感覺,振奮對方的情緒。
也許,最能證明互動之舉的力量和意義所在的應該就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賽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博士所提出的知名的“感恩訪問”(Gratitude Visits)理論。Seligman 博士也是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他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開展的一項研究中介紹了“感恩訪問”的概念。所謂“感恩訪問”,也就是這項研究的參與者需要向出現在他生命中的某個人寫一封 300 多字的感謝信,然後訪問收件人,並將信件的內容大聲讀給對方聽。
雖然這一舉動可能很簡單,但背後的影響和意義卻很深遠:感恩訪問只是 Seligman 博士眾多積極心理學研究中的實踐之一,但就是這一項實踐的參與者在完成“感恩訪問”之後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內都感到幸福感增加、抑鬱症狀減輕。
對於 Seligman 博士的這項“感恩訪問”的實踐,我個人的態度是完全支援。但這其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戰:在我們產生積極或感激的感覺時,大多數人可能並沒有時間讓自己坐下來寫一封 300 字長度的感謝信。也就是說,如果說感恩訪問這項練習確實是我們所能做的最令人愉悅的事情之一,那應該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將它簡化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每天都方便去做的練習。
輕鬆建立快樂、愉悅的關係
如何才能輕鬆建立令人感到快樂、愉悅的關係?解決方案就是:愉悅他人的積極行為。最終,這一概念又落實到能夠持續提供那些簡單但卻讓對方感到愉悅、精神振奮的微體驗。那我們又該如何將其付諸實踐呢?其實,這一切都可以歸結為一個簡單的習慣:當你產生積極的想法並且你真的對此深信不疑的時候,就說出來。
這一習慣可以說很簡單,也很容易實施,但它所帶來的影響其實與前文提到的“感恩訪問”一樣深遠,並且與“感恩訪問”相比,這一習慣還具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因為它足夠簡單,所以你可以隨時隨地面向任何人實施這一行為。我為什麼會這樣說?因為我們大多數人每天其實都會產生許多積極的想法,例如,以下這些想法可能經常會出現在你的腦海中……
- “他看待問題的方式真的很有見地。”
- “她在聽我講話時候的表現讓我十分欣賞。”或者是
- “哇,他對這次考驗的處理方式真的很棒!”
其實我們可以停下來,想一下,你上一次產生類似積極的想法是在什麼時候?我敢說肯定距今不超過24 小時。問題在於,我們往往是任由這些想法自由地來來去去,而不去有意地踐行“愉悅他人的積極行為”。但是,如果我們放棄向其他人表達這些積極的想法,我們也就是在任由自己丟掉那些可以本來可以為雙方關係增添更多色彩的機會,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 如果你將自己積極的想法表達出來,作為你的這些積極言語的接收者,對方會感覺情緒提升,心情變好。
- 這樣的感覺會提升他們對你以及對你們之間這份關係的欣賞度。
- 因為是你發起的這種互動,所以對方由你的互動所產生的情緒反應會讓你產生一種難以置信的快樂感和滿足感。
最後一點,也是很關鍵的一點:通過提升他人的情緒,我們無意中也提升了自己的情緒。原因何在?因為積極愉悅他人的行為所產生的影響是雙向的。還記得我在上文提到的工程師 Hannah 和 CEO Erin 的例子嗎?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領導者,Erin 向 Hannah 表達感謝,感謝她如此勤奮地工作,與此同時,她也在密切觀察 Hannah 的反應。她注意到 Hannah 的表情一開始是驚訝、茫然、不知所措,後來慢慢轉變為明朗、恍然大悟的表情,對她的感謝表示認可,到最後領會到她的用意。看到 Hannah 的臉頰因激動和驚喜而泛紅,笑容綻放在整個臉上,看到她的眼睛閃閃發亮,Erin 意識到自己剛剛說的是非常有意義的話,做的是非常有意義的舉動。也就是說,Hannah 得到認可和讚賞之後的反應又在 Erin 身上創造出了一種極大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如果你有過類似的經歷,你就會完全理解她們的感受,並且你一定知道這種感受是多麼的令人精神振奮。因此,當你做出積極愉悅他人的行為時,不僅是提升了他人的情緒。最重要的是,與此同時,你也是在提升自己的情緒。
踐行積極愉悅他人的行為:掌握有意積極性的習慣
行動本身其實很簡單:想到積極的事情?產生積極的想法?那就將它們說出來。
但是,除非我們能將這種有意識的行為轉變為無意識的習慣,否則我們還是無法充分利用這一行為來提升我們的關係,充實我們的生活。而這種轉變其實首先始於意識的轉變。
通常情況下,可能你還沒有意識到這些積極想法的存在,它們就已經悄悄出現然後從縫隙中溜走了。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更不必提將這些積極的想法說出來了。那又該如何才能讓自己意識到這些想法的出現和存在呢?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自己更有心。
一旦你留心到自己產生了一個積極的想法,就有意識地為它打上“積極”的標籤,然後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真的相信這一想法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將它說出來。只要你認為它是真實的、真誠的,那積極性言語就能發揮作用。只要你打心底裡相信自己所說的話,那這些話通常都會為你帶來積極的結果。
實現幸福的祕訣習慣化和效果複合化
要記住:同任何其他的新習慣一樣,踐行“愉悅他人的積極行為”這一舉動一開始可能會讓你感覺不自在或者感到尷尬。但只要你真的相信自己所要說的話,只要你真的認為就是這麼回事,那就不必去理會說出來是否會變得尷尬,因為它們都是你發自肺腑的真實表達。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要表達出這些積極的想法。如果你能夠克服最初的尷尬感,那我可以保證這一行為很快就會變得自然,成為一種習慣。那具體又該如何開始呢?值得慶幸的是,做法和理論一樣簡單,你可以嘗試遵循以下三個步驟來充分利用“積極愉悅他人行為”的意義。
1、識別:想一想在過去的 24 小時內發生的積極事件或者積極的體驗,然後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這一事件/體驗得益於誰?(或者說與誰相關?)我應該向這些人表示感謝或是稱讚。”
2、具體化:問問自己:“對於這種體驗/事件我特別欣賞或者特別喜歡的點在哪裡?”
3、行動:現在就到了將這一切說出來的時刻。約對方見面,面對面的表達自己對他的感謝或認可。如果無法做到面對面,那就打個電話。如果打電話的方式也行不通,那就發資訊給他們或者發電子郵件給他們。就現在,立刻,馬上就去做。
要提醒的一點是,上述步驟是關於如何追溯過往積極想法的一個例子,如果你從現在開始,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產生積極想法之時,實時踐行這樣的舉動會更容易一些。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提高識別這些積極想法的能力,在你意識到自己產生了這樣的想法之後及時的去將它們表達出來,而不是等到一年一度的什麼特殊的節日。本文開篇所提到的 John、Erin 和 Rob 這三個例子都很好地體現了這一原則:
- 在準備出發踏上商務之旅前,John 看到熟睡中的妻子,突然意識到妻子一直對自己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和高頻率的出差節奏表現出理解和支援的態度,他對此非常感激。所以,John 沒有像往常一樣,提著行李拿上外套就走出門,而是走到書房,拿起紙筆,簡單地用幾句話的篇幅將自己的這些感受表達給 Sarah。
- 在得知 Hannah 通宵工作之後,Erin 來到她的辦公桌前,真摯的表達了對她的認可和感謝。整個過程僅僅三十秒鐘,對她來說又有什麼損失呢?最多可能是接下來的會議她會遲到幾秒鐘罷了。
- 獵鷹隊的失利讓 Rob 突然想起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和 Cole 聯絡了,對此他所需要採取的唯一行動就是寫下一句詼諧的話語,然後讓助手將其與 Tile 應用打包一起傳送給 Cole。
John、Erin 和 Rob 都用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來表達他們的積極想法和感受,但這些簡單的互動帶給他人情緒的振奮和愉悅感卻又可能持續數月的時間。作為這些舉動的接受者,Sarah、Hannah 和 Cole 在接下來一天的時間裡都會感到精神振奮,充滿了能量。事實上,這種狀態下的他們很有可能在接下來的這一天裡也會為其他人提供類似的體驗。而這其實就是現實中的“讓愛傳出去”(一部電影名)效果在發揮作用。一次積極的互動之舉可以產生複合式的效果,傳播的範圍和強度也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這些積極的互動正是積極愉悅他人行為的核心,也是建立並維繫穩固關係的基礎所在。而正如哈佛那項延續 75 年的研究所告訴我們的一樣,這些關係是我們實現長足幸福和滿足狀態的祕訣所在。
翻譯|aiko
原題|Want a Happier, More Fulfilling Life? 75-Year Harvard Study Says Focus on This 1 Thing
源自|medium.com
轉自|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