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稱量現實:華為雲EI的第一年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一年多之前。
當時,我們曾經在一篇稿件中結合英國的AI產業報告,提出中國AI產業的目前結構有巨大的可升級空間,企業+AI很可能變成未來的中堅力量。當時有位媒體同行跟我爭論,認為B端市場的AI根本立不住,證據是中國網際網路十幾年,什麼時候有過B端市場成為主流的時候?
而今一年多過去,產業AI開始成為共識,網際網路企業也紛紛轉戰產業市場,似乎常識並不一定總是靠得住的。
這個故事不是想要證明我們的眼光,而是想與大家回味這樣一個話題:一年多前,我們只是丟擲一個說法尚且遇到不少質疑,如果真正要硬橋硬馬來做企業AI這件事呢?
讓AI從實驗室走到城市鄉村;從虛擬機器上的資料集和跑分,走到車間裡的機器轟鳴中,走到某路口的紅綠燈裡,走到一家企業的賬面臺前,又將經歷怎樣的紛擾?
恰好有個故事,可以作為參照系描畫這段在我們身邊不經然溜走,卻可能被中國技術史銘記的歲月——在時空座標裡,這個專案恰好記錄了AI作為一種通用目的技術,在中國這片土地從創生到覺醒。
2017年9月,華為雲相當有氣魄地提出了企業智慧(EI),其實就是“行業+AI”。這個樸實但又獨樹一幟的命題,在整個2018經歷了多線並進的奔跑。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EI誕生之後的第一年,回看一下AI由實驗室到產業空間,從線上模擬到線下經濟體的一段故事。
如果說一千個人面對突然起來、名叫AI的技術,必然是一千張面孔,而這千張面孔,就構成了EI的味道與灼見——是所謂“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AI”。
究竟如何讓AI深入真實的物理空間,與萬千產業線索開始融合?總結一下邏輯,我們覺得華為雲EI一年中主線在幹四件事:
一、做通產業案例,證明AI面向企業市場的價值;
二、使能開發者,構築平臺生態底座;
三、技術能力補完,達成相對全面的企業智慧服務棧;
四、找到AI與經濟融合的核心方向與價值邏輯,確定行業長線發展策略。
讓我們一件件說來。
從理論到萬物:AI攻入產業現實的首輪戰役
在一年之前,每天上下班經過上地三街的北京白領們,大概還無法想象自己每天的通勤,會跟AI有什麼關係。
雖然今天他們可能還是不知道AI已經悄然走進了自己的生活,但至少大家都能體會到,這條街確實沒有那麼堵了。
2018年4月,華為雲與北京市交管局合作,在海淀區上地三街開展了利用AI技術實現訊號配時優化試點應用。簡單說來,就是給紅綠燈安裝上會思考的AI識別與決策裝置。
在部署了EI交通智慧體解決方案之後,據第三方公司(北京世紀高通科技有限公司)評估報告顯示,這條東西方向的京城最堵道路之一,如今平均延誤下降了15.2%,平均車速提升了15%。
顯然,AI是否有價值,可以聽聽早十分鐘到家的老百姓怎麼說。
EI初入江湖,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快速嘗試行業探索,打出行之有效的案例。證明AI與行業結合確實有其價值,逐漸推動AI“移風易俗”。通過新技術給企業帶來核心價值的效果,讓AI從過去的紙上談兵變成實際的案例與價值。
目前來看,這個目標已經在EI的初步發展週期裡完成的較為全面。一年中,EI嘗試了8大行業超過200個專案中的智慧探索;從6月到10月,先後釋出了交通、工業、城市三大EI智慧體,並在相應領域進行了案例探索。
比如說在工業領域,北京三聯虹普公司是一家化工材料企業,通過EI工業智慧體,進行生產資料的智慧分析,成功釋放了產線柔性化能力,從而讓企業更好應對下游的個性化需求。並且整體資料分析方案實現雲端訓練、邊緣部署、實時產品分類,經過前期測試,有效提升下游需求匹配率28.5%。
在民眾最關心的醫療領域,今年華為雲EI與金域醫學合作,在宮頸癌病理檢測領域取得階段性突破,敏感度(真陽性率)超過99%,特異度(真陰性率)超過80%。
200+案例的探索與實踐,直接證明了AI進入產業存在市場合理性。並且通過這些探索,為交通、工業、網際網路、醫療等幾個主要產業賽道確立了入口樣本。
使能開發者,是AI的最佳引擎
我曾經採訪過一位AI開發者,他想要開發一種盲人專用的導航裝置,能夠在行走場景幫助盲人識別車流和紅綠燈,以及過街天橋、地鐵入口等等。這個方案顯然價值連城,然而他跟我說,在實際開發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因為機器視覺模型的訓練需要大量資料,而高昂的算力成本和漫長的訓練時間,真的讓一位普通AI開發者無所適從。
從底層技術邏輯上看,AI不是一對多的單向技術輸出,而是多對多的“集市”型技術體系。這就讓一個身份在AI世界中格外重要:開發者。
而在今天,開發者們進入AI世界依舊要面臨高聳的壁壘:算力、資料、開發平臺、相容與部署問題,種種考驗都擺在開發者和預備開發者面前。然而莫欺少年窮,隨著產業AI的拓張與AI深入各行各業,對開發者的需求不斷增長,AI開發者正在默默等待著登場機會。
由此看,對開發者的使能與幫助,是保證產業AI源頭開放,保持持續生命力的唯一解決方案。而讓更多開發者融入自身生態,在產業AI中尋找機會,也是一家平臺型企業今天搭建的最優質護城河。
華為啟動沃土AI開發者使能計劃
華為雲EI今年的另一個主線任務,就是完成對開發者的生態開放和技術使能。在今年HC大會上,華為釋出了基於昇騰晶片的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面向開發者的底層邏輯給出了新的解答。隨後,華為雲EI作為主角,面向開發者釋出了一系列平臺工具——更快的普惠的AI開發平臺ModelArts 、著眼於現實開發需求的視覺AI應用開發平臺HiLens——繼而打破了開發者進入AI世界的首座門檻。同時釋出了AI沃土開發者使能計劃、生態夥伴計劃等開發者扶持方案。
史丹佛大學DAWNBenchmark最新成績
今年11月,史丹佛大學釋出DAWNBenchmark最新成績,在影像識別領域,華為雲ModelArts的總訓練時間排名第一,證明了在構建開發者能力的領域中,華為雲的實際進度。
除錯了技術與生態水壓之後,讓開發者洪流融入產業AI的真實市場,可以看作EI在2019年的一個關鍵詞。
補齊能力,讓產業AI客戶收穫更多
用AI為企業護航保駕,提質增效,首先建立在自身技術體系完善,服務多樣化,能力細顆粒化的基礎之上。
EI今年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在打通對外兩條路的同時,修煉內功。從技術能力提供上看,2018年內,華為雲EI全年共商用超過20種服務,另有多種服務公測中。同時,通過參與很多競賽與測試,穩固了AI前沿領域探索的身位,並且擴充了合作伙伴圖譜,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技術選擇。
同時,EI智慧體的解決方案,可以看作EI在產品服務領域的深化和自我補完。面對物理世界複雜的現實問題,企業客戶不僅需要簡單的技術對接,同時需要集合了行業智慧、智慧大腦、智慧邊緣、端側感知體系的一整套靈活解決方案與統一架構。在商業服務模型上補完了與客戶間最後一公里的連通能力。
補完技術、產品、服務的三種形態結合體,可以看作是EI不斷成熟的標誌,也是更多行業+AI深度融合可能的肇始。
深入實踐,探索總結產業AI規律
如果從更大的行業趨勢上看,EI一年多的探索,最重要的價值是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當AI進入產業,進入垂直行業,進入某傢俱體的公司/機構/工廠,到底會發生什麼?
要知道,之前是懂AI的人不懂企業;懂企業服務的人不瞭解AI,兩邊整個一個摸黑開打。
在陌生的霧靄中,一點光亮,一份地圖都如此重要,這也可以視為EI在2018留下最長遠的價值。
通過深入行業,經歷反覆的溝通與探索、成功與失敗,EI給出了關於產業AI的直接答案。
EI的三個重要發現已經廣為人知,成為了行業普遍奉行的常識:
首先,AI正在讓IT技術由支撐系統走向生產,AI在很多生產領域可以直接創造價值。通過與不同型別、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的企業與組織機構,包括交通、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深度結合,EI證實了AI技術在真實的中國產業空間中有前途,有價值。AI與產業融合之路不僅在論文中和PPT上,還在一個個案例彙總出的資料與生產力關係中。
其次,行業智慧和AI結合仍是難點,也是AI接下來的探索方向。今年EI得出的一個“金句”是這樣說的:“一個好的問題勝過十個演算法工程師”。意思就是在真實的產業中,縈繞著大量在外部無法窺視其真諦的行業問題與行業智慧。AI不是萬能鑰匙,而是一種加速器和潤滑劑,歸根結底要與行業中真實的人、技術、產業關係相互連線。在AI躍躍欲試的今天,行業智慧是否準備好了呢?這個問題將是接下來產業AI主要需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眾多創業企業可以探索的新賽道。
再次,行業大資料至關重要,但目前首要問題來自算力稀缺。機器學習的原理,是用智慧體學習行業資料,反向給出趨近於智慧的生產力解決方案。那麼這個過程中,智慧體學習的行業資料就成為一切的基礎。然而在今天,實際情況是各行各業在生產大量資料,但這些資料卻面臨著收集、儲存和學習上的困難——這就是算力飢餓問題。如何將優質、價效比高的算力惠及各行各業,是產業AI最先需要解決的問題。這讓我們知道了,在錯綜複雜的產業實踐中,AI今天需要面對的首要矛盾在何處。
這些來自真實案例和資料的發現,在這一年裡與我們一同劈開了AI身旁層層籠罩,雲山霧罩的名實之辯。華為雲EI用真槍實彈證明了一個簡單的產業AI公式:這東西可以做,必須與行業結合來做,有些問題要馬上做。
結束語:最大的重量,莫過於現實
總結一下EI的第一年旅程,大概是這樣的:向企業市場證明了AI的價值,向開發者輸出了入口,向內夯實了產品與服務,為長遠發展探索出了產業AI的市場邏輯甚至戰略雛形。
這些當然可以看作是功勞,然而也不妨視之為開始。接下來的2019,EI一年中的收穫可以視作昇騰晶片挺入市場的聯結器,亦不妨看作產業AI生態的基礎建設。攻算力,連線行業智慧,提供全場景解決方案,AI與產業的故事還大有可為。
很多技術到來之初,我們都會覺得它很神祕,很有重量。這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最大的重量莫過於現實。敢於在現實世界中稱量新的可能,始終是科技產業中最具勇氣的一種跨越。
人工智慧的落地,尤其是行業+人工智慧,在今天來看依舊是一首理想主義的高歌,只有用貼近塵土的方式,才讓AI在數字中國生根發芽。
當AI真的切入現實,或許我們真正需要的態度就是這樣——仰望前沿技術的廣闊與無邊想象力,同時要向現實中去求取智慧,與真實的產業經濟體相結合。敢於向現實的最深處探索,同樣也是一種勇氣,這也是我們對EI的期許。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28672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人工智慧】一張圖看懂華為雲EI的年度心路歷程人工智慧
- 基於華為雲EI ModelArts,體驗從零打造AI應用模型AI模型
- 華為雲會議,輕鬆實現遠端智慧辦公
- 華為雲桌面Workspace,實惠更實用!
- 華為雲EI ModelArts,從0到1開發訓練AI模型,通過“極快”和“極簡”實現普惠AIAI模型
- 深度解讀華為雲智慧企業雲應用平臺
- 公司的全稱轉為簡稱怎麼實現的
- 【全球軟體大會】華為前端工程師分享:華為雲官網的智慧化實踐前端工程師
- 智慧計算,“芯”時代的華為雲
- 華為雲的Kubernetes實踐之路
- 華為雲簡訊服務教你用C++實現Smgp協議C++協議
- 華為雲全球首發容器多雲和混合雲解決方案,實現容器應用輕鬆跨雲
- Deeplink實現華為應用外商品支付功能
- 智慧稱重物聯網實現電子衡器雲端監控與管理
- 華為雲胡亞凡 華為雲NoSQL資料庫的探索與實踐分享SQL資料庫
- 華為雲智慧雲接入ICA,助力企業輕鬆上雲
- 華為:預計2020年華為智慧手機出貨量將下跌20%
- 揭開華為雲ADN提高網路質量的秘密
- 華為雲12·12直播EI專場即將開始,滿足電商行業全場景搜尋需求行業
- 教你實現華為快應用深色主題適配
- 給現實深情擁抱,向產業洪流奔跑:華為雲AI的2020產業AI
- 應用華為雲大資料BI解決方案下的金融業現狀大資料
- 華為雲obs的使用
- 你有夢想嗎?華為雲學院助你實現夢想
- 手把手教你基於華為雲,實現MindSpore模型訓練模型
- 華為雲徐直軍任華為雲董事長,餘承東任華為雲CEO
- 如何用華為Scene Kit 8步實現AR放置應用
- 華為雲應用平臺AppStage運維中心,華為全球業務的加速器APP運維
- 華為雲Istio服務網格,讓應用治理智慧化、視覺化視覺化
- 華為&EI StudiosICT:投資撬動數字經濟發展報告(附下載)iOS
- 華為雲王傳廷 融合普惠的雲數倉——解析華為雲GaussDB(DWS) 3.0
- 行業數字化轉型攻略:華為雲智慧應用平臺3.0解讀行業
- 華為雲釋出區塊鏈白皮書並稱不碰虛擬貨幣區塊鏈
- 華為雲FunctionGraph構建高可用系統的實踐Function
- 雲解析DNS如何實現智慧解析?DNS
- 華為雲+AI,視訊分析全面進入智慧時代AI
- openGauss資料庫部署實踐(華為雲開發者雲實驗)資料庫
- 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決賽名單出爐,與華為雲EI一起挑戰書法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