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保健品、營養補劑或延緩衰老補劑的依據 總結為三點:
- 需要有世界頂級大學專業教授推薦,如哈佛大學遺傳教授辛克萊
- 專業教授必須自己也服用這種補劑,很多教授自是出於維持生計、賺錢或名譽等因素從事本專業研究,而抗衰老是一個普遍人類課題,如果自己不服用自己領域的研究成果,表示其風格偏謹慎保守,前沿學術需要創新冒險精神,如同基金公司經理不買自己的基金一樣。如果透過抖音 油管影片發現他自己逐步在衰老,比如脫髮、發白、禿頂、發胖、油膩、肌肉下垂、眼袋浮腫、眼睛看不清,目不明耳不聰等都是衰老前期表現。
- 這種補劑成分必須有大量《自然》雜誌等科學論文支援,普通論文期刊可能沒有經過同行評審就發表,那屬於個人觀點,與在抖音釋出影片無異。同行評審很重要,因為同行本相輕,如果同行都沒有被說服,那麼論文字身可能就是一水文,非凡的觀點需要非凡的證據。
這三點是衡量一個補劑是否值得服用的標準。
具體服用保健品有兩個原則:
如果買來是屬於保健品,最好是有科學論文支撐,很多保健品會混合很多其他成分,這些成分單獨都有大量科學論文支撐,但是合併在一起會不會牴觸?這些也需要大量科學論文。
如果這些科學論文是保健品生產公司自己出資或出樣品,也是可以購買使用的,其實很多食品領域的科學研究報告背後有大量資本支援,它們都是遊戲場內參與博弈的一方,我們是觀看者,知道遊戲規則即可,不要被其操縱,也不能完全否定它。那種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心態屬於幻覺,類似指鹿為馬的幻覺。
人類的幻覺與大模型 AI的幻覺不同,人類的幻覺源自道德綁架 。
買來保健品以後,按照瓶子上標準劑量上限吃,因為保健品吃少了雖然安全,但是無效果,類似安慰劑,澳洲等地保健品標榜自己很安全,因為大多數劑量很少,但是大多數保健入門總是從澳洲保健品開始,可以看成是交了學費。
如果買來的是處方藥,純度比較高,比如二甲和偉X 按照低劑量吃。處方藥的好處是生產質量有保證,不像保健品含量可能不能保證,雜質比較多。
總之
國外保健品知識已經成為一個人人掌握測試的大眾行業,資本和大眾都是遊戲參與者,透過Reddit 推特等大眾論壇可以獲取各種營養素的理論和服用經驗。
每個人是否服用保健品是自己自由意志的體現,也不是一定要遵循醫屬,因為醫生與營養師是兩個職業,隔行如隔山,營養品不屬於藥品監督範圍,當然營養師也可能偏保守,因為勸人服用保健品有可能傷害了對方,保健品的問題在於對於不同人個體作用不同,只能自己摸索。
只要我們自己保持探索(Being),自己的健康就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