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工智慧掌控機場,那將是一場從內到外的滲透!

行者武松發表於2018-03-07

由於管制員的一個小小誤差,東航的兩架飛機經歷了一場與“死神”的拔河。如果將機場變得高度智慧化,此等誤差或許就可以完全避免。




近日,由於上海虹橋機場的一名塔臺管制員的錯誤指令,迫使兩架東航客機來了一次“生死競速”。根據民航局初步調查後召開的視訊會議透露的細節,當時兩架飛機的垂直距離最小時僅19米,翼尖距13米,只差三秒就造成兩機相撞。


的確,此次事件最重大的漏洞在於制度落實的不到位,但根本原因還是塔臺管制人員的“記憶誤差”。對於人類而言,記憶錯亂或缺失有時只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這在機場這麼一個講究各方面精確的場所卻是不被允許的。此外,安保、地勤、安檢、跑道維護、飛機檢修、空中管制……這些工作對於人類也是負荷極大的,若是將機場交由同樣注重資料、又少有疲勞的人工智慧來操作,那將是怎樣的一幅場景?



藉助AI系統,提高管制效率


執行控制中心——機場的大腦,每一班航班的起飛、降落、停靠位置,以及發生在機場各個角落的事情都可以在這裡監控到。若是人類管制員,需要幾個人分別負責彙總航空計劃、氣象資訊、航空公司和空管對接、分配機位以及處理要客航班相關事宜和突發事件的指揮排程等等,即使合理分工,每天的工作量也是相當大的,畢竟每天有上千架班次在這裡停留。



而當這些工作交給人工智慧的時候,管制效率將大大提升。比如機位安排,人類管制員需要根據電腦初步分配的資訊進行安排,平均一個機位不到一分鐘,而利用大資料,人工智慧系統將能夠24小時不間斷的自行合理安排機位,大大節省了時間。再借助雲服務,類似於此次東航的“撞機失誤”或許就會成功避免。


此外,利用計算機視覺、語音互動等AI技術,系統可以實時監控機場內的個個角落,並在察覺到視訊中出現異常情況時,人工智慧系統可以通過物聯網快速地向相應部門發出指令。



機場大廳儼然是機器人的天下


當前,機場大廳的主要服務包括安保、地勤和安檢,而這些工作完全是可以被機器人所代替的。


今年以來,不少企業都推出了保安機器人,除了擁有自動巡視功能,不少機器人也配備了武器,比如帶點防暴叉等,而由於同處於一個物聯網,保安機器人可以通過監控攝像頭提供的資訊實時追蹤鬧事者的位置,比之人類保安節省了不少時間。



日立推出的機場機器人


作為旅客到達機場接觸的第一批機場工作人員,地勤人員需要為旅客提供機票列印、行李託運、資訊諮詢、安撫旅客情緒等服務,同時,地勤人員也是最容易受到攻擊的群體。而當這些所謂的地勤人員被機器人所取代的事後,藉助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理解,它們可以很好的做到機票列印、資訊反饋等工作,而行李託運工作則會被類似於日本機器人酒店HEnn-na所使用的機械臂取代。最重要的是,相對於人類,機器人的“思維”冷靜、抗打擊性強,可以很好的承受旅客憤怒的情緒,並在模仿人類網路神經的基礎之上,也可以較好的對旅客的情緒進行安撫,畢竟連美國“名嘴”都能被機器人所打敗,相信這個功能還是有可能實現的。


另外,在安檢方面,地勤人員主要負責人證合一、危險物品檢查的工作,而這些可以通過影像識別技術實現。在提前錄入的資料之上,機器人的“眼睛”不會放過臉部的任何一絲小小的誤差。不過,在危險物品檢查方面,機器人還需要人類從旁監督,畢竟影像識別技能只能識別形狀,不能辨別物品的成分,比如水和硫酸的辨別。



飛行區揉合各項AI技術


在機場工作人員的心中,飛行區是公認的“機場心臟”,也是整個機場安全級別最高的區域,不容許任何異常情況的存在。


在登機前,維修人員需要對飛機進行各項安全指標的檢查,以確保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的安全。相對於人的肉眼,搭載了機器視覺的“機械眼”顯然具有更為精確的辨識度,而當出現故障指示,在協助機器人的幫助下,維修人員也能夠更高效、更精確的找出並解決故障。並且,在跑道的檢查上,“機械眼”能夠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同小可的,尤其是與半夜疲勞操作的工作人員進行對比。人在疲勞狀態下,眼睛極其容易產生模糊等情況,而這種情況一般是不會發生在“機械眼”身上的。



在飛行區,人們可以看到各類特種車輛,像飛機拖車、行李傳送車、客梯車等等,其中一些車輛需要隨時待命,從而要求司機的身體素質夠強健,而這些在未來也許可以被無人駕駛汽車所取代。只要擁有完善的AI系統,並配備精確度極高的計算機視覺系統,無人車即可在飛機之間安全通過,並準確與飛機進行客梯、加油車的對接。


此外,眾所周知,在飛機起飛過程中,哪怕只是一隻小小的鳥類都會造成極大的安全事故,因而機場都會準備多種措施以驅趕鳥類,不過有點費時費力。然而,現實中早有一種新技術能夠有效地對鳥類進行驅趕了,那就是無人機。揉合了計算機視覺、超聲波等各項前沿技術的無人機不僅可以從空中驅趕鳥類,還可以檢視地面情況,阻住任何可能造成飛機安全事故發生的危險因素,更為全面的對機場周邊環境進行了“看護”。

原文釋出時間:2016-10-18 21:50
本文作者:韓璐
本文來自雲棲社群合作伙伴鎂客網,瞭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