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技術翻譯

李鬆峰發表於2014-05-28

圖靈訪談準備搞視訊版,李盼聯絡我作為第一期嘉賓,談談技術翻譯。她提前給了我一個採訪提綱,以下是我準備的回答文字版。今天上午錄完了視訊,口頭回答跟這個版本有些出入,也新增了問題。不過,總體框架沒變,為方便大家參考,把這個文字版也公開出來,請方家批評指正。

有的譯者認為“技術書籍以技術引導為己任,最重要的是讓讀者入門然後去讀英文原文,而不是要傳承中華文化”,這種看法你認同嗎?

首先,我們們先明確一下“技術書籍”這個概念。因為“技術”是一個很寬泛的詞,必須先界定一下。你想,修車是技術,開飛機是技術,甚至養豬、理髮、炒菜…等等裡面都可以有技術,都有相應的書籍。但我們今天說的“技術書籍”,僅僅指“資訊科技類書籍”,具體一點說,就是“計算機和網路技術書籍”。而我們今天談論的翻譯,也僅僅侷限於“計算機相關技術書籍”的翻譯,而下面的討論也以英譯中為例。

好了,開始回答你的問題。分兩個方面,第一方面,很有意思:“技術書籍最重要的是讓讀者入門後去讀英文原文”。我首先要說,應該不是這樣的。我認為技術書籍最重要的,是把原著作的內容準確、清楚地傳達給讀者,讓讀者像閱讀中國人自己撰寫的技術書籍一樣,從中學到知識和技能,而不是引導讀者去讀英文原文。那什麼情況下會導致讀者產生閱讀英文原文的慾望呢?注意我說的是導致,而不是引導,性質不同。那就是技術書籍翻譯得不好的情況下。只有翻譯得不好,讓讀者想看卻看不下去的時候,才會產生“還不如去看原文”的想法。很明顯,這種情況下閱讀原文,讀者是被逼出來的,而不是自願的,更不是翻譯者主觀想達到的目的。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讀者認為翻譯得實在太好了,因此產生了想找來原文對照一下的衝動,這是一種學習的衝動,比較少見。你想,對於母語不是英文的讀者來說,絕大多數人肯定看中文比看英文省力氣。除非讀者想學英文或者學翻譯,否則為什麼會放下中文不看去看英文呢,如果那樣,每年那麼多翻譯的書賣給誰去呀?

第二方面:“技術書籍不是要傳承中華文化”。嗯,這要看怎麼說了。技術翻譯雖然屬於非文學翻譯,但也有“信達雅”的標準,能達到這個標準,自然也傳承了中華文化了。當然,也有人說技術翻譯相當於說明書或技術文件的翻譯,不需要什麼文采。其實這種說法只是強調技術書的語言相對直觀、具體,特別經常會舉一些示例,沒有那麼多抽象和飄忽不定的內容,但這並不代表不需要翻譯者有文字功底。在翻譯實踐當中,文字功底好和不好的譯者,翻譯出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對於技術書的翻譯最常見的問題是什麼?

技術書翻譯最常見的問題,簡單來講,就是兩個:一看不明白,二說不清楚。什麼意思呢?看不明白,就是譯者看不懂原文,結果翻譯出來的東西要麼似是而非,要麼乾脆就是錯的。注意,看不懂原文的情況下,瞎猜瞎想出來的譯文幾乎百分之百是錯的。說不清楚,就是看懂原文了,但落實到中文表達上卻繞來繞去,不著邊際,讓人怎麼也理解不了。

那這兩個問題是怎麼產生的呢?先說看不明白。技術書籍,不管是講硬體還是軟體,理論還是實戰,都有一定的領域,或者說專業。對於不同領域或專業的書,首先要求譯者要有領域或專業背景,熟悉專業術語,這樣才能做到有大局觀,才能保證理解得準確到位。比如class這個詞,一般解釋是“班級”,但在物件導向程式語言裡,它的譯法是“類”。這決不能搞錯。除了專業背景,翻譯嘛,當然要懂英文,一方面是單詞、慣用法、習語、成語、雙關語等等詞彙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是時態、語態、單數複數、句子成分、結構等等語法方面的知識。英文方面的問題涉及面很廣,比如單詞的義項選擇不合適,習語沒有看懂也不查詞典,照字面翻譯,比如單數複數分不清楚,比如過去時和現在時分不清楚,比如虛擬語氣當成了完成時翻譯,等等。這些都會導致理解錯誤,導致翻譯不準確。

其次,就是說不清楚。說不清楚的原因通常也有兩個,一是表達不簡練,二是拘泥於原文字面。表達不簡練,就是讀起來囉嗦,比如一句話裡有三四個“我們”,“你你你”個沒完,比如原文幾個條件從句變成中文的幾個定語之後,句子很長,頭重腳輕,一行字都看完了,還沒有看到主語。二是我們最常說的翻譯字面化,也就是所謂的逐字翻譯。這種拘泥原文的情況在初次翻譯的譯者中普遍存在,是最大的問題。原文他也看懂了,翻譯也翻譯過來了,但就是不像中國話,像是軟體翻譯的。

要解決看不明白的問題,剛才說了一要懂專業,二要英文夠好。實際上,懂專業最重要,英文呢,我們幾乎都是從初中開始學英文,一學就是十來年,我覺得這樣打下的英語底子應該足夠了。區別只在於是否認真,是否懂得多查,多比較。而要解決說不清楚的問題,剛才也說了,除了要有過硬的中文書面表達功底之外,就是要多練習翻譯,多翻譯才能遇到更多問題,多實踐才能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巧。最後再強調一點,中文書面表達能力是目前譯者隊伍中格外欠缺的。我個人觀點,翻譯其實就是二次寫作,沒有足夠好的書面表達能力,僅靠亦步亦趨地跟著原文字面,不可能翻譯好。

什麼是「翻譯腔」?「翻譯腔」是好是壞?

這個問題好像知乎上也有人問。簡單地說,“翻譯腔”就是對機械的、字面化翻譯的一種稱呼,這種翻譯給人的感覺就是不符中文表達習慣,讀來如梗在喉,怪腔怪調,不倫不類。不過,把這種翻譯稱為“翻譯腔”並不恰當,容易誤導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種機械的硬譯、死譯是不能稱其為翻譯的,它恰恰是譯者不懂翻譯造成的。叫它“翻譯腔”,容易讓人產生錯覺,好像翻譯就該有翻譯腔一樣。其實不是,比如這個問題吧,接下來就問了:“‘翻譯腔’是好是壞?”當然是壞啦,這根本不用問,是吧,有人可能還以為“翻譯腔”是一種什麼風格呢,不是,它說的其實是一種在錯誤的翻譯指導思想下產出的譯文。所以我不贊同把機械的字面化的翻譯定義為“翻譯腔”。如果非要給這種不好的翻譯起個名字,就叫它“字面翻譯”好了。因為歷史上好像有人也贊同這種翻譯,今天贊同這種翻譯的人也有。

翻譯的過程中流失的最多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很好。翻譯過程中流失最多的有兩樣,一是原文的形式,二是原文的風格。這麼說可能會讓不少人覺得突兀,實際上我也有點借題發揮。但與其像以前一樣糾結直譯或意譯,討論風格是否可以譯,倒不如從“流失”這個角度來重新審視這兩個問題。時間關係,我們們就簡短截說吧。第一樣應該流失的是“原文的形式”,就是原文的文字組織和語句結構,原文的意思就是藉助這些文字元號表達出來的。那麼在翻譯轉換過程中,原文意思被保留下來,但原文的那些文字元號就化作輕煙隨風而逝啦。換句話說,英文單詞和標點符號在傳達完作者的意思之後,它們的使命就完成了,就可以安靜地離開了。第二樣應該流失的是“原文的風格”。風格這種東西是怎麼體現的?說到底,就是靠文字的組織和標點的區隔才形成的。既然原文的文字元號都可以不要了,那“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或者說,既然英文單詞已經轉換成了中文方塊字,那英文的風格自然也就沒有了。你不想流失都不行了。

為什麼要強調這兩點呢。主要是我感覺在翻譯實踐中,很多初入翻譯殿堂的譯者,很容易被可見的文字元號矇住眼睛,遮住心靈,影響中文符號的運用,乃至思想的順暢表達。所以才會出現前面說的機械的字面化翻譯。至於建立在文字元號基礎上的語言風格,自然是誰翻譯是誰的風格,比如世界名著的不同翻譯版本,版本不同,風格自然不一樣。但有一條可以肯定,即不管譯著是什麼風格,那肯定早就不是原文的風格了。文學名著尚且如此,更遑論非文學翻譯,更不要提技術書籍的翻譯了。

翻譯一本書,採用眾包模式和由一或兩個人來翻譯分別有什麼好處和缺點?相對來說哪個更好?

三人為眾,一本書超過三個譯者,就可以稱為眾包,或多人翻譯。那麼多人翻譯和一兩個人翻譯有什麼區別呢?我們知道,任何翻譯都有兩個限制條件,一是質量,二是效率。對於技術書籍翻譯,這兩個限制同等重要,因為很多技術或產品都有版本問題。那好,以翻譯同一本書為例,多人蔘與的眾包模式一定會在效率上佔優,分母大了嘛,每人的工作量會被平均下來。可是自然地,整本書在風格一致性、術語統一性,甚至表達的準確和流暢性方面,一定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地方,凡此種種,可能會反映到質量上,會導致讀者閱讀體驗降低。那麼一兩個人翻譯一本書,自然會慢,但統一性、一致性方面則更容易把控,質量可能會高一些。

當然,以上說法並不是絕對的。多人翻譯同樣有佳作,單人翻譯照樣有次品。總的來說,翻譯質量和效率要兼顧,而最終結果取決於譯者的遴選和翻譯過程的監控。至於哪種方式更好,其實也不絕對。實踐當中,一個人可以翻譯一千多頁的大部頭,而不到200頁的書,同樣可以交給兩三個人共同翻譯。這都沒有問題,關鍵是譯者要靠譜,管理要到位。

翻譯是不是一種通過反覆練習就能習得的技能?非英語專業人士想從事翻譯工作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當然,翻譯就是一種實踐性技能,不通過反覆練習是不可能獲得的。我們知道,知識可以通過看新聞、聽講座、刷微博來間接獲取,但技能必須來自切身實踐。我覺得,對於技術書籍的讀者而言,至少應該有100萬字以上的翻譯量。畢竟我們的讀者每天都要接觸英文,“碼農”嘛,或者說程式設計師,每天不都要輸入英文嗎?除了寫程式碼,還得看語言或庫的文件,看標準,看規範,看論文,看牛人部落格,看StackOverflow,看HackNews,甚至看大部頭的原書。身處這個領域,這個行業,每時每刻,一時一刻都離不開英文。與其被動地接受,被人推著往前走,還不如自己主動拿出時間,在閱讀之上,做做翻譯,練練口語和聽力。實際上,100萬字如果放到10年裡,每年10萬,也就一本300頁左右的技術書,完全不是負擔。這是我的建議,希望廣大技術書籍的讀者能考慮一下。

接下來就回答非英語專業人士想從事翻譯工作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剛才我建議了,每個程式設計師在自己的職業規劃中,都應該把翻譯作為一個ToDo項。實際上,我相信程式設計師大部分都不是英語專業人士,大學或研究生階段可能沒學過翻譯。這不要緊,因為翻譯不是學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翻譯技術書,不管什麼人,都要具備三個條件:專業背景、英文基礎和中文功底,缺一不可。當然,態度和方法也很重要,我們可以先不談。前面也說過了,從事翻譯工作,翻譯技術書,首先必須有專業背景,如果翻譯Java,連class是“類”而不是“班級”都不知道,那就沒法做翻譯。而這恰恰是英語專業人士面臨的問題,他們英語水平高,但專業技術水平可能一般。其次,英文基礎至少不能太差,我的意思是,大家從小到大,經過那麼多年的英文學習和訓練,如果你對英文還有一點好感,英文基礎就足夠了。特別是在技術書的領域內,就像我們常說國外日常對話只要掌握3000單詞就夠一樣,要翻譯某一領域的技術書籍,真正的生詞和術語的量也不多,只有堅持啃下來,就能遊刃有餘。還有就是多查、多問,多搜尋,同樣很重要,這是方法問題,我們們不談。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中文書面表達能力,一定要好!注意,中文必須好,才能翻譯好。否則,不管你什麼人士,一切都白搭。因為中文是譯入語,是輸出。就這三個條件,專業、英文和中文,就可以。當然,要堅持下來,必須還要有興趣。越翻譯越感覺有意思,才可能長久地堅持下去。

翻譯一本書和閱讀一本書有什麼區別?

翻譯和閱讀不是一個層面。閱讀可能人人都會,但翻譯必須是專業人士才能做。因為要求的能力不一樣。閱讀理解只是翻譯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轉換,第三步是表達。所以,區別還是非常大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閱讀一篇文章,到底看沒看懂,如果沒有人評判,那只有自己知道。自己都不知道看沒看懂的情況也有,而且我相信不在少數。但翻譯可不行,必須得看懂每一個詞,每一句話,否則你怎麼翻譯?所以區別還是很大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