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日前大型國際航空公司國泰航空披露,在今年3月發生的一次資料洩露事件中,該公司的940萬名乘客的記錄被盜,另外含有姓名、出生日期、住址等個人資訊的護照資訊也可能已經洩露。據悉,此次事件還涉及到了每位乘客的具體出行地點以及客戶服務代表的評論等等。
(圖片來源:cathaypacific)
國泰航空公司(港交所:0293,OTCBB:CPCAY),總部設於香港,是香港第一所提供民航服務的航空公司,旗下子公司包括港龍航空及華民航空。
但它的服務遍佈全球包括北美、歐洲、中國內地、台灣地區、日本、東南亞和中東。
資料洩露事件被曝出後,國泰航空週四收盤下跌3.77%,盤中跌幅一度超過4%。
(圖片來自網路)
國泰航空的回應
這家航空公司在週三釋出的宣告中指出,公司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任何一名乘客的資訊遭到濫用,而受影響的IT系統則完全跟其飛行作業系統獨立開來,所以該次網路攻擊事件對其飛行安全不會帶來影響。
此外,國泰航空表示,正在使用多個通訊渠道聯絡受影響的乘客,並向乘客提供可以保護自己的步驟,沒有人的旅行或忠誠檔案(loyalty profile)被全部訪問,沒有密碼被洩露。
訪問了以下個人資料:
乘客姓名;國籍;出生日期;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護照號;身份證號碼;常旅客計劃會員編號;客戶服務評論;和歷史旅行資訊。
國泰航空還指出,有403個過期信用卡卡號、27個沒有CVV號碼的信用卡卡號遭到訪問。
國泰航空執行長Rupert Hoggc稱,事件發生後,國泰立即採取行動遏制此事件,在一家領先網路安全公司的協助下開始徹底調查,並進一步加強國泰航空的IT安全措施。
受影響乘客怎麼辦?
國泰為可能受到影響的乘客在宣告中提出了以下建議:
- 通過專用網站——infosecurity.cathaypacific.com,提供有關活動和下一步操作的資訊。
- 經過國泰航空的專用呼叫中心,在12:30 / 25OCT(GMT + 8)之後可以使用(免費電話號碼可在infosecurity.cathaypacific.com上獲得)。
- 請傳送電子郵件至infosecurity@cathaypacific.com,傳送電子郵件至國泰航空。
國泰選擇在6個月後公佈資料洩露事件的做法也許會在歐洲市場遇到阻礙,因為歐洲最新通過的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要求公司在發現違規情況三天後就要告知客戶和執法部門。
GDPR-資訊洩露通知:一旦發生資料洩露事件,必須在知曉資料洩露事件發生後的72 個小時內向主管監管機構報告。資料處理者還需要在第一時間通知使用者和資料控制者。
矽谷巨頭呼籲出臺美國版GDPR
就在國泰發出宣告的本週三,蘋果、Facebook、谷歌等公司紛紛表示,支援美國出臺如歐洲《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一樣的法律措施,來保護美國公民的隱私。
隨後,亞馬遜、Alphabet、AT&T、Charter Communications和Twitter等其它的美國科技公司都表示,他們支援美國製定聯邦隱私法案。
中國版GDPR:《資訊保安技術個人資訊保安規範》
《資訊保安技術個人資訊保安規範》(GB/T 35273—2017)(以下簡稱規範),是我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2017年12月29日釋出、2018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一部關於我國公民個人隱私安全保護重磅技術標準。
據悉,在制定《規範》的過程中,起草人先對O E C D、A PE C隱私框架、歐盟《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以及美國個人資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等一系列立法和標準進行了通盤梳理,儘可能多地把可用內容“堆砌”出來,再結合中國自身情況不斷提煉、精簡。
這裡面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最少夠用”原則:
企業不得過多收集與產品業務功能無關的使用者個人資訊型別和數量,且需明示和公開個人資訊處理目的、方式、範圍、規則等,同時徵求使用者的同意。
有媒體人指出,這部《規範》最大的意義是在於明確提出了“個人資訊”的內涵,並從中提煉出“個人敏感資訊”的範疇。
如果從資訊本身可識別和關聯到特定個人的,即為個人資訊,如姓名、電話號碼、身份證、通話記錄等。
一旦洩露、非法提供或濫用可能危害人身和財產安全,極易導致個人名譽、身心健康受到損害或歧視性待遇等個人資訊。
參考來源:
- cathaypacific
- cnBeta.COM
- 新浪科技
- 知乎@安全狗
- End -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