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書——《三體2之黑暗森林》

不會飛的章魚發表於2018-05-10

2018年的寒假,在我結束完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後,想起了之前一直很想看的科幻小說《三體》。在看完第一部後,我就果斷抓起第二部開始看,因為太有趣了,書中沒有主角光環,劇情緊湊,推理妥當,而且在閱讀的同時,能夠體會到一種眼界被開啟的快感。

《三體2之黑暗森林》接著《三體》的後續故事展開,三體人在利用智子鎖死了地球人的基礎科學,使地球人的科技無法得到進步,龐大的三體宇宙艦隊殺氣騰騰地直撲太陽系,想要佔領這顆星球。面對這前所未有的外星危機,地球人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準備在太陽系與三體艦隊一決高下;同時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三體人的思維是可以被對方看到的),制訂了神祕莫測的“面壁計劃”,精選出四位“面壁者”,祕密展開對三體人的反擊。

在此我不想像用故事的形式將前三位面壁人是如何制定計劃又是如何被三體人破解的,我只想記錄一些我在讀書過程中對我印象深刻的段落,還有我對小說主人公羅輯提出的“黑暗森林理論”的看法。
先牢記兩條公理,是他的老師葉問潔告訴他的:

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不變。

黑暗森林理論: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獵人,不管是天使還是魔鬼,不管是嬌嫩的嬰兒還是步履蹣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還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解釋兩個名詞:

猜疑鏈:字面意思解釋為“他?他是誰?”。如果我跟你打了聲招呼,發了條資訊,你認為我是善意的,這並不是你感到安全的理由,因為按照第一條公理,善意文明並不能預先把別的文明也想成善意的,所以你現在還不知道我是怎麼認為你的;進一步,即使你知道我把你也想象成善意的,我也知道你把我想象成善意的,但是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想/我怎麼想/你怎麼想我的,依次可以遞推下去。
技術爆炸:技術飛躍的可能性是埋藏在每個文明內部的炸藥,如果有內部或外部因素點燃了它,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似的發生技術上的飛躍。

閱讀完本書,我的收穫和感受:

  • 基礎物理學很重要,因為它是一切科技發展的根基。所以基礎很重要,它是你之後方便提升技能,學習新知識,進入新領域探索的一個門檻。
  • 猜疑鏈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父母經常說的一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可以善意的對待周圍的事物,但不可變得像白開水一樣天真而單純。
  • 技術爆炸讓我想起了初中時記憶尤新的一篇文言文課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有壓力就有動力,就像《紅海行動》中顧順對李懂說的一句話:有壓力是好事,它會使你更專注
  • 潛力是未知的,如果你想做,在考慮預期後果要承擔的成本後還可以接受,那就大膽去做。
  • 你要先學會適應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再考慮去改變周圍,影響周圍。”——老師在我處於低谷的時候對我說的話。
  • 黑暗森林理論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經常和父親一起看的科教片《人與自然》,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每天外面都在上演著優勝劣汰的場景,而當時的我們體會不到的原因,我想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資格加入這龐大複雜的食物鏈。
  • 生存是文明延續的基本條件,但如何生存,要學會不暴露自己的行蹤並使自己變得強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