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我2016年對UI設計行業的一些理解,和自己未來能力發展的規劃,裡面有許多觀點屬於自己的猜測,只是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有判斷的閱讀。 轉發請標明連結。
市場逼著你變
行業現狀
2016年下半年開始, UI設計領域的人才市場發生了變革:
以設計師投遞簡歷面試為例,在2015年時,一個工作經歷2年以上的設計師投遞5份簡歷大約有1次面試機會。而在2016年下半年平均20份簡歷才有1次面試機會。
如何理解以上現象?
- UI設計師的從業人員在2012年開始逐年增加。
- 2016年資本寒冬,中小企業手頭的資金相對緊張。
- 由於全球通貨膨脹,人員薪資逐年上升。
- 預計2017年開始,移動網際網路從上升期進入穩定(衰退)期。
也就是說中小企業錢少了, 人員開銷成本上升了, 從業人員變多了。 競爭自然激烈了。
行業未來
一個行業從業人員越多,說明這個行業的市場越大,同行的貧富差距也會越大。
UI設計行業的未來形態有一個最好的參照物,就是平面設計領域。 或許有很多UI設計師看不起平面設計師,他們的理解是大部分平面設計師就是在路邊的小廣告店設計名片,展架,廣告牌。這類平面設計師的薪資在2012年從4K/月均價到2016年的8K/月均價。這比起UI設計師2012年6-10K/月到2016年12K/月-25K/月的薪資範圍差距很大。 其實在國內電腦剛普及的時候,當年他們的薪資等同於今年的UI設計師,同樣屬於社會中工薪階層的中上層。 但是隨著這個領域的泛濫,從業人員變多,平面設計師之間就被拉開了巨大差距。好的平面設計師進入4A廣告公司歷練, 厲害的平面設計師例如韓家英、靳埭強、陳幼堅等等都成為該領域大師。他們的收入遠超一線網際網路企業中的UI設計總監(年收入50W), 這些平面設計大咖月收入過幾十萬很輕鬆,一個7-8年4A經驗的視覺設計師也有30-50w/年。 我預計在UI設計領域,未來也會出現這樣一批精英,這個領域越氾濫,人員越多,行業精英反而越值錢。前提是精英的能力必須和行業內的人拉開一個數量級差距. 成為行業的精英,讓行業從業人員氾濫變成“行業的人口紅利”,也就是本文提到的主題:
設計能力需要一個質變。
向大師學習
我母親之前問我,她們那代人想學一行,需要找到該行業的大師,去拜師學習。只有向大師學習才能成為那個行業的精英。 UI設計行業現在還太年輕,現在公認的大師還未誕生。基於這個行業的性質我們也無從去找一個大師“拜師學藝”。 但是我認為iOS7之後的UIKit的締造者會被評為大師之一。所以UIKit就是我心目中的大師,向它學習,和我母親所述的價值觀吻合。 一套好的UI並不只是設計幾個介面, 制定幾條設計規範。他是一個系統。 個人認為iOS的UIKit的綜合設計理念遠超現在業界所有。
通過分析我把一套UIKit分為以下幾個組成部分:本文所指的UIKit,並不是狹義的指Cocoa中開發元件UIKit。而是指從UI設計到開發元件一整套體系,這篇文章統一稱作UIKit。
- 有一套自己的設計理念
- 有一套完整的設計規範
- 有一套完整的控制元件
- 有一套完整手勢規範
- 有一套通用的預設動效
- 有一套開發者使用的程式碼庫
以上幾條組合起來可以做什麼?
一個產品經理如果把功能設計完了,互動設計師必須根據蘋果的設計規範進行設計,互動設計完成之後,開發人員只要使用UIKit的控制元件就可以把整個應用開發完成。甚至頁面互動動畫,彈框形式,動畫都使用UIKit原生的就已經設計完了。 簡單的來說就是使用“系統原生設計”去設計產品。 所以說蘋果的UI設計師已經把絕大部分產品的UI設計已經做完了,只用這一個UIKit。 客觀來說,我們平時UI設計師的工作本質上只是替換這些系統預設設計,讓我們的App變得更有“特色”。 還記得我之前說的在小廣告店的平面設計師麼?這麼看來,平庸的UI設計師和他們沒有區別。
設計一套UI系統,達到質變
UI設計能力按我的理解分為幾個階段(貼地氣的版本):
- 想畫什麼效果就能畫得出來(動手能力)
- 看到別人好的設計可以偷過來(運用能力,審美能力)
- 能原創設計出一些很好的設計(設計能力,客觀講,這個得看發揮)
- 能很系統的設計一套設計規範(設計風格規範能力)
- 能設計一套完整的UI系統(視覺設計的架構能力,對UI程式實現的理解能力)
以上前4條,相信一些從業5年以上的夥伴們有的已經達到,質變就是率先到達第5條。讓我們設計的UI達到“系統原生”級別。
一套好的UI系統應該是怎麼樣的,怎麼製作?
- 漂亮的設計風格
- 有一套合適的設計理念
- 有一套完整的設計規範
- 有一套完整的控制元件庫
- 有一套通用的預設動效
- 互動設計師使用此UI系統可以搭建各種的通用應用
簡單闡述一下專案中如何使用UI系統進行專案分工。
未來基於UI系統的分工
未來有多遠? 吳曉波老師說,移動網際網路出現才5年,現在已經過了峰值,到了產業轉向的時間節點。 所以未來有多遠我不知道,但是一定比我們想象的近。
產品
一個一線的網際網路公司應該有一個UI系統小組專門設計屬於自己企業的UI系統,並且逐年完善它,就好像iOS7-iOS10一樣。 而其他實際的專案組的產品經理和互動設計師只需要使用此UI系統搭建自己心目中的產品形態。 並且設計產品互動時,需要在UI系統規定的框架之中去設計,這樣也能保證使用者在使用此企業不同產品時一致的體驗(就好比使用iOS系統)。同時也能節省更多的設計人力成本。 產品設計中遇到UI系統未能實現的部分,需要和UI系統小組商討,在UI系統的設計理念的範圍下設計這些額外部分,並且在未來由UI系統小組把這部分優化併入UI系統。
運營
把更多的設計人力資源投放到運營中, 不管是內容運營還是活動運營,都需要更多更好的設計師,由於運營的內容不是一致的,所以需要差異化,這恰好是設計的本質。用更有設計的運營內容用來點綴產品的差異性和展現各種新鮮的設計。會使得產品質量上一個新臺階。
UI系統是一個殼,我們需要最漂亮的那個殼子, 用來裝最漂亮的珠寶。
UI系統造就大師
如果您是這套庫的締造者,並且把此係統設計達到(超過)蘋果的UIKit的高度。又如果產品達到一定的高度,在某些時段成為現象級產品。 那麼在未來回頭看,我們或許會說某某,是某UI系統的締造者,是當代無愧的UI設計領域的大師。
挑戰
羅胖說得好,就是因為做不到所以才要當眾許諾,以此要挾自己努力去嘗試。 你可以摸索著設計一套UI系統,並且把過程分享出來給大家。
後記
以上是2016年編寫的內容, 現在看前端領域, 除了UIKit, Antd 等元件庫已經有自己完整的設計語言和UI系統, 在團隊明晰設計語言的前提下, 使用這些元件庫可以很高效的生產設計語言範疇內的產品, 預計未來越來越多的企業會有自己的Antd
.
如果團隊中的產品和設計不能很好的理解 UI系統
的概念, 不能很好的把設計語言貫穿專案始末, 就會導致與前端開發人員非常痛苦, 也失去了現在圍繞元件化的開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