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五年以上的 UI 設計師都在幹什麼?

千千小助手發表於2018-05-09

30 歲,現在座標北京,從畢業至今都一直在做設計。目前從業超過了五年,也沒打算離開設計這個行業。即便有一天不再從事設計專職的崗位,也仍然會在生活中,或者一些份外的工作中做「設計師」的角色,因為設計已成為我的一種習慣及思維方式,不斷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0a2ec2b51330497db6ee7ac28375aca1.png​

回到問題本身,剛入行時我也有過類似的疑問,UI(User Interface)設計師的出路是什麼?或者說不得不轉型的時間上限是什麼?當時得到的很多答案是轉行做產品經理,於是很多同學乾脆直接選擇做了產品經理,而我還是懵懵懂懂選擇了設計崗位。

幾年後我的感悟是,如果把每個新產品或專案比作一個新生兒,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的角色更類似於父母和老師。產品經理對自己的產品負責,要做到「管生管養」,在不同的階段為這個「孩子」規劃好它的成長目標並通過整合各種「教育資源」來塑造它更好的智商與情商,讓它能成功的走的更遠;而對於設計「師」來講,很多專案不是誕生於我們,但我們清晰地知道如何打造一個擁有優秀使用者體驗的產品,如何讓它既受人喜愛、又能高效地產生價值,如何建立規範與標準、讓它更好地融入這個世界。我們可以是語文老師,賦予它有品牌特點的文案表達;也可以是美術老師,幫助它「有裡有面地」表達出美的形態;還可以是數學老師,輔助它建立基於實驗資料進行迭代的優化邏輯。

我們在設計產品的同時也在不斷積累「教學經驗」,自我進化。隨著應用行業與設計趨勢這兩條軌道的變遷,設計師的角色一直在被重新定義。我很有幸以一個設計師的角度參與到這場變革中,並獲得成長。

從「五年」看「UI 設計」 五年並不是一個隨意被提出的時間段,大多數人從學校畢業時,正是無所畏懼的二十多歲。五年帶你走向的,是徹底與十幾年校園模式告別的社會環境,是擺脫稚嫩後的成熟形象,是期待與焦慮中迎來的三十而立;無論在生活或是工作中,這都是一個從模糊走向清晰的過程,面對未知,我們感到疑惑是再正常不過的。

對於設計,也是如此。 從業之初,我的第一個專案是去甲方公司做介面適配,那時我還不太懂公司如何定義使用者體驗設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各個尺寸裝置的介面適配,就是我在承擔的 UI 設計這個崗位的職責。為了能更多地接觸產品設計,我申請調去做互動設計的專案,從互動設計師的視角學習資訊架構、互動控制元件、流程設計及設計規範的建立,並以此獲得更多和產品、開發上下游環節溝通和學習的機會。同時也在工作中儘量承擔使用者研究的職責,學習用研的方法論,進一步豐富自己在體驗設計範疇內的知識體系。做面向使用者的產品,需要我們更知道如何懂得使用者,並知道如何表達出適合他們的產品設計。有了這些綜合的積累,我們才能成為真正的設計「師」。

不給自己設限,你將擁有更大的成長空間。五年的時間,並不會讓你看淡或看厭這份工作。你看到的,可以是更多成長的機會,也更能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在哪個地方有短板,併為接下來新的成長與挑戰而感到興奮。

從積累單純的設計技能,到加深對產品與使用者的認知,到建立設計規範意識,到學習資料與設計之間的微妙關係,到形成業務思維與全流程體驗設計的思路,逐步可以通過資料驅動走向設計管理與設計決策,最終達到從體驗層面驅動業務發展。往細了看,設計提升產品競爭力這件小事有很多階段和維度,設計的路還有很長。

從「UI 設計」看「五年」 對「UI 設計」的認識與定義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能在這條路上走多遠。 從基礎定義來說,UI(User Interface)所指代的是介面,這個介面可以是廣義的介面,即人與人、人與機器、人與環境間的連線,它可以是實體或虛擬的。對 UI 的設計,需要有設計藝術、人機互動、計算機等多個跨學科背景的支撐。

無論你從什麼角度開始學習 UI 設計,瞭解這些背後的知識體系,並正確理解 UI 及 UI 設計,都可以幫你更正確地進行知識儲備。當你發現 UI 設計並非是模擬某個流行的視覺樣式,或對線上產品進行「排版」設計這樣簡單的事情,你會看到更大的進步空間,進而在這條路上學習和提升的時間可以不止五年。

國內公司對 UI 設計的定義一直不盡相同,例如稱視覺設計師為 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互動設計師為 UI;或稱視覺設計師為 UI,互動設計師為互動;如果你的產品團隊並不大,那 UI 設計師就叫做「設計」(比「美工」這個上世紀流行的詞彙好太多的一個稱謂)。但從定義之初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互動與視覺就是分割開的,雖然精細的分工會形成某種程度上高效的合作,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無疑是對設計師能力發展的限制。如果你想讓自己具備全案的設計與輸出能力,並在互動與視覺設計的層面深入下去,可以去積累的時間也將不止五年。

在 Airbnb 愛彼迎,我們的崗位是體驗設計師。各平臺產品 UI 設計中的共性部分通過高度規範化的設計語言系統(DLS)來搭建,設計師可以用更多的精力來思考如何為產品打造更好的體驗,並能參與到產品構建與打磨過程中。因此,設計師也獲得了更多升維思考的空間。相信這種趨勢也會逐步在國內公司的設計體系下走向成熟。而屆時,一個設計師除了原有的工作範疇外,額外的附加價值是什麼?也許這正是我們要不斷使之清晰、為之努力的方向。

不管你是一位設計新人,想更清晰的瞭解到職業發展和規劃的路線,還是一位設計老友,在幾年的工作後感受到瓶頸與些許迷茫,都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為你多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

作者:Airbnb愛彼迎設計 來源:知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