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張璐:矽谷VC沒有因區塊鏈失眠,AI應用進入產業變現階段

量子位發表於2018-04-21
李根 假裝發自 沙丘路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2018的第一個季度已經過去,誰還在風口,誰已涼涼?

中國地區有中國地區的現狀,大家目見耳聞,想必心中都有數。

那矽谷呢?在我們談論熱點和趨勢的時候,矽谷又在談論什麼?

在2018年的第1個100天結束之時,量子位的老朋友、矽谷VC張璐,向我們分享了矽谷的最近談論熱點和動態趨勢。

張璐是Fusion Fund的創始合夥人,史丹佛碩士畢業,有過成功的醫療器械相關的創業經歷,其後又轉身進入VC圈,並迅速躋身沙丘路主流序列,其後入選2017福布斯美國“30 under 30”、是當年VC行業年度傑出主題人物。

大洋彼岸如何春江水暖,一起聽聽張璐怎麼說。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Fusion Fund創始合夥人張璐

區塊鏈?矽谷VC未失理性

量子位:區塊鏈在中國大陸熱到不睡覺,矽谷同此涼熱嗎?

張璐:VC圈來看,整體相對冷靜。老牌基金對於區塊鏈有一些佈局,但從好幾年前開始就在關注這個技術,至於加密貨幣,也基本沒有參與。

另一批新興基金,會相對狂熱地佈局區塊鏈和加密貨幣,但整體上沒有達到特別不理性的狀態,也沒有達到“睡覺都在浪費時間”的程度。

量子位:你自己怎麼看當前的區塊鏈熱?

張璐:我們在2015、2016年就有關注區塊鏈,但對於這個技術的實際應用,目前還有很多討論空間,或者說是否已經進入到成熟階段都可以持續觀察,畢竟目前最核心的應用還是加密貨幣。

至於幣和ICO,我們看到有兩類支持者:一類真相信這個技術或社群有強大未來,長期持有;另一類則更多出於短期投機或投資。

640?wx_fmt=jpeg

AI進入落地變現期

量子位:AI呢?又是何種狀態。

張璐:AI變化很明顯,從一開始關注基礎技術,現在更多談論技術應用、產業落地、產業變現。所以AI應用從起初的To C嘗試,目前有越來越多的To B的工業應用和產業落地出現。

量子位:應用最快的領域是什麼?

張璐:醫療,其中也包含AI在生物科技領域的應用。這個領域之前有很好的基礎,感測器蒐集了大量資料,但沒有很好的工具去分析、並形成個性化結果,所以AI帶來了技術上的可能。

另外,醫療行業長期存在著資源不平衡的情況,AI視覺等在醫療影像的應用,可以大規模提高醫生護士的效率,這都讓AI+醫療的應用進展飛快。

量子位:你有過醫療創業的經歷,這一波醫療熱潮與你創業時有何不同?

(張璐創辦了醫療裝置公司Acetone,2012年被收購)

張璐:不同之處很明顯,我們當時的醫療器械創業更多是硬體創新,打造更好的硬體收集生物資料,然後進行分析給出結果。

但這一波創新,不管是不是直接與AI相關,都一定是資料+硬體的結合。而且從人才方面來看,創業者背景不光有醫療健康背景,還有AI、計算機和CV等相關的背景,兩撥人在融合,並在融合中有了很多創新。

量子位:所以技術趨勢帶來的機會不光是技術從業者的,也是醫療從業者的。

張璐:是的,技術越發展,傳統醫療背景的人才就越能展現出優勢,現在是一個全面擁抱資料的時代,也意味著不再需要自己去開發一套架構、模型,大公司都在推出自己的開源平臺,創業的門檻大大降低。

量子位:於是也開始有大量的生物科技(Biotech)公司。

張璐:對,AI、資料和生物技術的結合,已經開始產生影響,因為生物資訊本來就有大量資料,也可以輔助治療、診斷等,目前這是一個快速發展,也能產生商業價值的領域,但必須要說的是,很多非常炫酷的生物科技概念,離真正商用還很遙遠,比如抗衰老、細胞逆分化等,離商用可能還有不短的距離。

其實所有新技術一樣,都需要非常冷靜地看待它的產生、爆發和發展,或許有價值,但可能也伴隨著噪音,作為投資人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從這些噪音中篩選出真正優質的企業。

640?wx_fmt=jpeg

量子位:有Biotech方面的公司可以舉例嗎?

張璐:我覺得可以介紹下一家名為“Mission Bio”在做的事情,他們主打單細胞癌症檢測,主要通過微流體技術做小細胞癌的早期檢測,比如白血病和肺癌,特別是肺癌,目前在亞洲的發病率都很高。

他們的方案不僅通過先進的醫療裝置測出來,而且還以DNA測序來檢測細胞的特性進行個性化診斷,其中還會把資料上傳雲端進行智慧化分析,讓診斷結果變得更具針對性,為每個患者都提供個性化診療方案。

Mission Bio去年完成了1300萬美元A輪融資,今年還獲得了美國國家人類基金基金會100萬美元資金支援。

量子位:醫療健康領域,哪些垂直應用的時機已成熟?

張璐:最明顯的就是醫療影像,包括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在醫療影像方面的應用,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而且對醫療資源也是解放。

醫療讀片對於醫生是一個極其費時間的工作,但又是必須的,因為更精準的資料就能讓診斷結果更精準,所以現在利用計算機視覺,可以幫助醫生大大提升讀片效率,而且AI模型可以複製、會越來越進步,也不會疲勞。

另外,拍醫療片子是有輻射的,人一生可接受的輻射總數有上限,所以如果利用AI,完全可以先做低精度掃描,再讓機器進行高精度還原,這樣也會減少人體輻射。

640?wx_fmt=jpeg

量子位:醫療影像之外呢?

張璐:我覺得手術機器人也是非常剛需的應用。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達芬奇機器人,可以在手術中輔助醫生,防止醫生手抖。特別是神經元相關的手術,需要遵循特定的路線、非常精細,不僅要求手術中不能手抖,而且還需要幫助醫生記錄路徑。

這也是目前醫療AI呈現的一種趨勢:不是為了替代醫生護士,而是成為他們強有力的輔助工具,核心目的在於提高效率。

最後,大的邏輯來看,醫療相關的我會分為兩種,一類是已經患病的場景應用,另一類是健康體檢和防護。

量子位:醫美呢?中國也有不少號稱“千人千面”、“個性化定製”的醫美AI專案。

張璐:矽谷這倒不是很多,可能也是市場需求沒那麼大吧。

量子位:在AI深入醫療領域的過程中,中國市場的優勢是什麼?

張璐:中國最大的優勢可能是資料量和市場規模,這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但需要看到的是,中國目前醫療資料化、電子化的程度還沒有美國高,整體醫療水平和質量也相對有差距,不過這也可能正是中國市場的潛力所在。

量子位:醫療領域之外,還有什麼領域?

張璐:偏工業和產業應用的領域,其實AI已經在發揮作用了。比如在客服中心、物流供應鏈領域,以及工業效能領域的提升,現在都很受關注。

此外最熱鬧的還有整個車場景領域,有自動駕駛,也有車聯網。

640?wx_fmt=jpeg

“寶馬等大廠不再收購自動駕駛系統”

量子位:你們怎麼看自動駕駛?

張璐:我們跟包含寶馬等在內的大車廠聯絡很密切,他們對於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新也關注很多。但現在單從自動駕駛系統來說,可能市面上的專案有點多了。最後黃沙吹盡,不可能每個車一套自己的系統,大概率會是整個市面就一套或兩套,可能會經歷一個“爆發、競爭、整合、形成格局”的過程。

量子位:創業公司有機會嗎?

張璐:大公司必然會有資料和資金等方面的優勢,但小公司也不是沒有機會,現在還不是下結論的時候。目前形勢來看,太多公司不僅要做系統,還要自己做整車,這就不光是資料和資金方面的要求,也會有車相關的挑戰。

我們從寶馬得到的訊號是,他們已不再收購無人駕駛系統了,他們要自己做,這就意味著未來依靠併購退出的機會不是很多。

量子位:你們有在這方面出手嗎?

張璐:我們沒有投無人駕駛技術的專案,但投了一些車聯網相關的專案,比如車和車之間的溝通、車與人之間的溝通,以及車和交通系統的智慧化技術。

與無人駕駛不同,車聯網可能會允許玩家多樣性,同時它的市場量級,可能要比無人駕駛系統大得多。

整體而言,至少無人駕駛目前的兩個階段是可以看清楚的:一是依然有人類駕駛員的階段,另一個完全由機器開車的階段,後一個階段需要的時間會更長一些。

640?wx_fmt=jpeg

量子位:最後介紹一家2018年以來你覺得很酷的公司吧。

張璐:今年《經濟學人》開篇介紹的公司Paradromics,做的是腦機介面技術,最近還獲得了美國國防部1800萬美元不佔股資金。

Paradromics目前在老年痴呆治療、聾啞人、盲人溝通上都有應用,最近還在羊身上完成了實驗,可以讓羊腦和機器互聯,然後進行資訊傳輸。他們的目標是能夠將手機尺寸的裝置擠壓成一個足夠小的晶片,以便插入人腦中,能夠“讀取”神經訊號並代替由於損傷或疾病而失去的能力。他們的技術很酷,而且也很有社會價值。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介面,回覆“招聘”兩個字。

640?wx_fmt=jpeg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作者

վ'ᴗ' ի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