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_基本知識一
由於自己早年時間比較浪,導致技術提升是在是不太明顯,近半年來痛下苦心,學習了後端語言PHP,為什麼要學習PHP而沒有學 JAVA 呢? 主要還是對 web 開發的看好,都說PHP 和 web 開發是黃金搭檔,主要是想以此作為我將來 web 開發的基石。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學習終於是讓我碰到了第一個難點 Linux 這裡我就 linux 的基礎做一個總結,算是對自己這段時間學習的總結,如果有相同精力的小夥伴看到了希望也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以下資訊抄自百度
Linux 概述
1、計算機資源
• 硬體資源
• 軟體資源
硬體資源:看得見,摸得見資源都稱之為“硬體資源”。
軟體資源:看得見,摸不見資源都稱之為“軟體資源”。
軟體資源與硬體資源之間的橋樑就是作業系統。
2、作業系統分類
Windows作業系統
Mac作業系統
Linux作業系統
Unix作業系統
3、Linux含義
狹義Linux:由Linus開發的一款Linux核心程式碼
廣義Linux:由Linux廠商基於Linux核心開發的Linux衍生版作業系統
4、Unix作業系統
• 1968年 Multics專案
• 1970年 UNIX誕生
• 1973年 用C語言重寫UNIX
• 1975年 Bell實驗室允許大學使用UNIX
5、Linux發展史
• 人 物 Linus
• 1991年 0.0.1版本
• 1992年 0.0.2版本
• 1994年 1.0版本
• 2003年 2.6版本
6、開源文化
• 人 物 Stallman
• 1983年 GNU計劃
• 1985年 FSF基金會
• 1990年 Emacs、GCC、程式庫
• 1992年 GNU/Linux
7、GNU/Linux特點
• 開放性
• 多使用者
• 多工
• 良好的使用者介面
• 裝置獨立性
8、Linux主要產品
• Red Hat Linux :紅帽Linux(企業版+免費版CentOS)
• SuSE Linux :比較成熟的作業系統
• Debian Linux :介面非常漂亮,個人版使用者使用比較多
• Red Flag Linux :紅旗Linux
• Blue Point Linux :藍點Linux
• 烏班圖Linux :介面非常漂亮,目前國內個人版使用最多的Linux
9、紅帽Linux系統特點
• 安裝簡單
• 整合大量應用軟體
• 文件豐富
• 符合UNIX和Linux的標準
• 市場佔有率最高
• 操作
• 軟體安裝
Linux 作業系統的安裝
1、虛擬機器
虛擬機器就是我們在真機作業系統(window)中,虛擬出一個虛擬的系統(Linux)執行環境
2、VMWare虛擬機器
自行下載安裝,安裝完成後效果如下
3、建立虛擬機器
4、選擇自定義虛擬機器的配置
5、選擇虛擬機器的硬體的相容性(預設)
6、安裝作業系統(選擇稍後安裝)
7、選擇作業系統(LInux→CentOS)
8、選擇虛擬機器名稱及存放路徑
9、選擇處理器(預設即可)
10、設定虛擬機器記憶體大小(1G 夠了)
11、忘了型別設定(NAT模式)
小知識:
橋接模式:虛擬機器就是一臺真實電腦,擁有自己的獨立IP
NAT模式:虛擬機器試用主機(真機)網路實現網際網路的聯網,是最簡單的網路連結模式(方便就沒搞橋接)
12、選擇 I/O 控制器型別(預設即可)
13、選擇磁碟型別
14、選擇磁碟(預設即可)
15、 選擇磁碟大小(10G 就夠)
下一步。。。。。。 知道安裝完畢即可
Linux 作業系統的安裝
1、 選擇安裝的作業系統的映象(ISO 軟體包)
- 我這是從朋友硬碟裡直接拷過來的
2、選擇CentOS映象
3、啟動LAMP 虛擬機器
4、選擇安裝Linux作業系統(介面一里面的第一個選項)
5、跳過映象檢查(Skip)
6、安裝過程中選擇語言(選擇中文)
7、選擇鍵盤(選擇沒事英語鍵盤)
8、選擇使用那種裝置
9、選擇基礎裝置
10、選擇格式化磁碟(忽略所有資料)
11、設定主機名稱
12、Linux管理員賬號密碼
預設管理員:root
設定密碼:
13、選擇手工分割槽(自定義佈局)
普及分割槽的小知識:
Windows分割槽:
Linux分割槽:最少需要兩個盤,實際應用中建議分三個區
/boot分割槽 :相當於Windows的C盤,系統啟動檔案、核心檔案都放在此碟符下。核心100M以內。
swap分割槽 :交換分割槽,當系統記憶體不足時,系統會自動從swap分割槽轉化一部分資源當做記憶體使用。一般大小為實際記憶體1-2倍(建議1G以內)
/根分割槽 :其他所有的空間都是根分割槽
14、手工分割槽設定
/boot分割槽設定:
swap分割槽設定:
/根分割槽設定:
設定完成後,格式化磁碟,確認修改。如下圖所示:
15、設定伺服器應用場景(Web Server)
選擇自定義安裝軟體。
16、選擇要安裝的軟體
①
Web服務必須選擇PHP支援
②
基礎系統必須選擇基本
③
應用程式必須選擇網際網路瀏覽器(火狐)
④
開發必須選擇開發工具,然後在內部還需要選擇cmake/gcc/gcc c++
⑤
資料庫必須安裝MySQL資料庫(客戶端+伺服器端)
⑥
伺服器選擇FTP伺服器(檔案上傳與下載)
⑦
桌面必須選擇X視窗系統+桌面
單擊下一步,直到系統安裝完成。
17、後續工作配置
新增了一個非管理員的賬號,因為CentOS系統建議以非管理員進行登入與操作。
啟動後如下圖
正確對待 Linux系統
1、正常關機
2、Liunx 系統目錄分析
/bin : 系統指令目錄,存放系統指令,如:ls , mkdir指令
/dev : 系統裝置目錄,硬碟,光碟機。。。。
/home : 使用者的家,分管理員賬號在/home目錄下都有自己的家
/lib : 庫檔案目錄,庫一共分為兩種:.so 字尾動態庫檔案 ,.a字尾靜態庫檔案
/media : 多媒體目錄,光碟機與軟碟機
/mnt : 掛載目錄,如/mnt/udisk目錄下
/proc : 記憶體目錄
/sbin : s 是 super 縮寫,代表超級,超級指令目錄,專門給 root 管理員使用的
/tmp : temp縮寫,代表臨時目錄
/var : 經常變化的目錄,網頁檔案、資料庫檔案通常放置於此目錄下
/boot : 系統引導目錄,啟動檔案、引導檔案
/etc : 系統配置檔案目錄
/lost+found : 失物認領處
/opt : 第三方程式目錄
/root : 超級管理員的家
/user : 相當於 windows 中的 Program Files 目錄,程式一般都站樁在此目錄
Shell 指令
好吧重點來了,上面那些都是一些基本的Linux從知識,也不用怎麼記住(我也是百度來的)下面這些就是 Liunx 中比較麻煩的知識點。指令操作
我實在是用習慣了 window 和 MAC 系統了 Liunx 的 指令操作實在是讓我痛苦不堪,這裡稍微提示以下在這篇裡面 只會有一點shell 指令,在後面還會有更多的 指令,尤其是到了安裝使用 LAMP 或 LNMP 的時候,這個目錄一定要記住,否則操作起來十分麻煩。這算是我踏坑無數總結出來的最重要的經驗
1、開啟Linux 系統終端
2、系統中常用的 Shell 指令
① 指令單獨存在 ② 指令帶選項 ③ 指令選項帶引數
ls 指令 : 顯示當前目錄的所有檔案
相關選項
-l : list 縮寫,代表以列表形式顯示所有檔案
-a : all 縮寫,代表顯示所有檔案(包括隱藏檔案)
示例程式碼:
- ls 指令 -l , 這個指令還可以進一步簡寫成 ll
- ls 指令 -a
- ls 指令 -al :以列表實行顯示所有檔案(包括隱藏檔案)
pwd 指令 : 顯示當前工作目錄
cd
cd 指令 : 跳轉到制定目錄
① cd指令 + 路徑 : 跳轉到指定的目錄
② cd.. : 跳轉到上一級目錄
③ cd + ~ : 跳回到自己家中(普通使用者跳轉到/home/使用者目錄下,超級管理員/root)
clear : 清屏
logout : 退出指令
在linux系統中,存在兩種介面,圖形介面,和字元介面
- Ctrl + Alt + F1 : 切換到圖形介面
- Crtl + Alt + F2~F6 : 切換到字元介面
- shutdown : 關機指令
相關選項
① shutdown -h 分鐘數 :多少分鐘後關機
② shutdown -r 分鐘數 : 多少分鐘後重啟
③ shutdown -k 分鐘數 : 多少分鐘後關機(只發出警告)
④ shutdown -c :取消關機,也可以使用 Ctrl+c
注意 : 關機指令只能是超級管理員才可以使用。
su root 可以切換超級管理員
halt 指令 : 立即關機
reboot 指令:立即重啟
VI(VIM) 編輯器
- 這東西就是個記事本(最直白的理解)
1、VI 編輯器三種模式
① 命令模式(Esc),只能實現關鍵字搜尋、複製、貼上、刪除等功能
② 編輯模式 (輸入a 或 i),能夠進行程式碼編輯工作
③ 膜行模式 (命令模式下輸出冒號 :)檔案的儲存、退出、切換等
- VI/VIM filename :開啟指定檔案,如果檔案不存在會自動建立該檔案
- VI/VIM + filename :代開檔案並將游標置於最後一行
- VI/VIM +n filename :開啟游標並將游標置於第 n 行
- VI/VIM +/string filename : 開啟檔案並高亮顯示 string 關鍵字
- VI/VIM filename1 filename2 : 同時開啟多個檔案
提示 : 當我輸入某個指令或者某個檔名時,如果指令或者檔名過長我們只需要輸入前幾個字幕+Tab 按鍵就可以實現自動補全
2、VI/VIM 編輯器的命令模式與航模模式
命令模式:
① yy:複製當前行(nyy:從當前行開始複製 n 行)
② p:貼上
③ dd:刪除當前行
ndd :從當前行開始刪除 n 行
④ u : 撤銷
行末模式
:set nu :顯示行號
:set nonu :取消行號
/ 關鍵字 : 高亮所有關鍵字
:noh : 取消所有關鍵詞高亮
num1,num2 co num3:把num1行到num2行的程式碼插入到 num3 行後面
:w :儲存檔案
:q :退出
:wq : 儲存退出
:w! : 強制退出
:q! : 強制儲存
:wq!:強制儲存退出
3、VIM 編輯器操作崩潰檔案
檔案為儲存直接退出,再次開啟時就會顯示如下圖所示
第一種解決方案:
第二種解決方案:手工刪除替換檔案
rm.index.php.swp(替換檔案)
Linux 系統軟體的安裝與解除安裝
1、查詢已安裝的軟體
rpm 指令 :檢視、安裝或解除安裝 Linux 系統下的 日拍賣 軟體包
rpm 軟體包 : 類似於 window 中的 exe 檔案
*.tar.gz軟體包:為百衲衣的軟體包,安裝時,需要編譯,然後進行配置安裝
查詢已安裝的Linux 軟體:
rpm -qa
選項說明:
-q : query 縮寫,代表查詢
-a : all 縮寫,代表查詢所有以安裝軟體
2、管道命令
基本語法
rpm -qa | grep vim
管道命令操作符是:” | “ ,它只是處理經由前面一個指令傳出的正確輸出資訊,對錯誤資訊沒有直接處理能力,然後傳遞給下一個命令,作為標準的輸入
【指令1】正確輸出,作為【指令2】的輸入 然後【指令2】的輸出作為【指令3】的輸入 ,【指令3】輸出就會直接顯示在螢幕上面了。
通過管道之後【指令1】和【指令2】的正確輸出不顯示在螢幕上面
【提醒注意】:
- 管道命令只處理前一個命令正確輸出,不處理錯誤輸出;
- 管道命令右邊命令,必須能夠接收標準輸入流命令才行;
此段摘自 畢小煩
3、解除安裝已安裝的軟體
基本語法
rpm -e 軟體名
示例程式碼
如果顯示如下圖所示:代表與其他軟體存在依賴關係,先要解除安裝其他軟體
4、安裝 Linux 軟體(rpm 包)
如果你的電腦沒有 rpm 請參考 rpm 安裝方法
- 安裝 rpm 軟體包,要用到的命令
rpm -ivh 軟體名稱 : 安裝軟體
-i :install 縮寫,安裝
-vh : 顯示安裝進度
這裡之前我把 vim 幹掉了 我有重新安裝了一個
執行結果:
輸入vim,如果出現下面介面就代表安裝成功
Linux_基本知識一 就到這裡,後續我會慢慢更新的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加入我的為知筆記共享,裡面涵蓋了 iOS Android PHP HTML 等多個行業的共享資源
相關文章
- Vagrant (一) - 基本知識
- WIFI6 基本知識(一)WiFi
- JQuery的一些基本知識jQuery
- js 基本知識JS
- DAX 基本知識
- 1、基本知識
- Uboot基本知識boot
- javaweb基本知識JavaWeb
- shell基本知識
- git基本知識Git
- 跟我一起梳理MongoDB基本知識MongoDB
- 影像的基本知識
- Vuejs基本知識(一)【專案資料夾基本結構】VueJS
- python入門基本知識Python
- Javascript物件的基本知識JavaScript物件
- C++基本知識點C++
- Vuejs基本知識(九)【路由】VueJS路由
- 磁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命令
- es6基本知識整合
- 圖片的基本知識點
- Kotlin Coroutine(協程) 基本知識Kotlin
- 【Clojure 基本知識】小技巧s
- MySQL資料庫基本知識MySql資料庫
- Javascript函式的基本知識JavaScript函式
- 執行緒基本知識點執行緒
- PLC程式設計—基本知識C程式程式設計
- WIFI6 基本知識(二)WiFi
- 資料庫的一些基本知識部落格資料庫
- 總結關於CPU的一些基本知識
- Python學習-字串的基本知識Python字串
- flutter【1】-dart語言--基本知識FlutterDart
- Vuejs基本知識(十)【使用樣式】VueJS
- Linux基本知識與基礎命令Linux
- linux(基於ubuntu)的基本知識LinuxUbuntu
- C語言指標基本知識C語言指標
- 【全面】Linux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語句大全(一)Linux
- Snetinel服務限流及熔斷的一些基本知識
- 線性代數常用基本知識整理
- 【資料結構】樹的基本知識資料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