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

ai-exception發表於2018-06-08

摘要

最近大概讀了一下吳軍老師的《見識》,覺得寫的很不錯,分享一些content給大家,書中精髓就是吳軍老師講的幾個誤區:簡單重複,習慣性失敗,林黛玉式的困境,狗熊掰棒子。

簡單重複

有些人的10000小時都是在從事低層次的重複,上文中我提到的偽工作者就是這種人。再舉個具體的例子,如果在中學學習數學,不斷重複做容易的題,考試成績永遠上不去,當然不會有中學生這麼做。但是,在工作中很多人卻犯這個錯誤。比如現在網際網路比較熱門,一些人學了一點點程式設計技巧,也能掙到還不錯的工資,於是就守著這點技能每天在低水平地重複。我在《智慧時代》這本書裡提過一個觀點:在未來的智慧時代,真正受益於技術進步的個人可能不超過人口的2%。坦率地講,僅僅會寫幾行Javascript(直譯式指令碼語言)的人不屬於我說的2%的行列,這些人恰恰在未來是要被計算機淘汰的。

習慣性失敗

這一類人和前面講的正相反。他們好高騖遠,不注重學習,懶得總結教訓;同時臉皮還很薄,也不好意思請教。他們迷信失敗是成功之母的說法,然而簡單地重複失敗是永遠走不出失敗的怪圈的。因此這些人常常是時間花了很多,甚至不止10000小時,但是不見效果。在很多公司裡都能見到這種人,一個人在下面搗鼓東西,就是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林黛玉式的困境

林黛玉其實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人物,我喜歡她實際上是因為她很有內涵和才氣,想問題想得很深,但這也是她致命的弱點,她的才華越高,在自己的世界裡越精進,對外界就越排斥(當然外界也排斥她)。我們知道,一個概念內涵越寬,外延就會越窄。你如果泛泛地說“桌子”這個概念,它包括非常多的傢俱,但是如果你說“法國洛可可宮廷式的核桃木貼面桌子”,世界上可能就沒有幾件了。林黛玉就是這樣,她越是精進,越到後來賈府裡只有賈寶玉能夠懂她。我們很多人做事都是這樣,越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耕耘,對外界的所知就越少,而自己的適應性也就越差。有兩類科學家,一類是掌握了一個方法,研究什麼都是一流的,他們越往後走路越寬,比如愛因斯坦、費米和鮑林(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化學家);另一類是路越走越窄,比如發明電晶體的夏克利(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對自己研究的電晶體越來越熟悉,就對其他技術越來越不願意接受,最後無法和工業界和學術界的同行交流。你會發現生活中有大量這樣的人。

狗熊掰棒子

10000小時的努力需要一個積累的效應,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限度地複用第一次努力的結果,而不是每一次都從頭開始。希臘科學體系和東方工匠式的知識體系有很大的差別。前者有一個完整的體系,任何發明發現都是可以疊加的,你給幾何學貢獻了一個新的定理,幾何學就擴大一圈。而後者不成體系,是零碎的知識點(甚至只是經驗點),每一個新的改進都是孤立的,因此很多後來就失傳了,以後的人又要從頭開始。我們知道今天幾乎任何一所三甲醫院的主治醫師,水平一定比50年前所謂的名醫高很多。但是,今天沒有哪個中醫敢講自己比500年前的名醫水平高。這就是因為前者有積累效應,而後者沒有。很多人讀書也是狗熊掰棒子式的,做了一堆題,相互關係沒有搞清楚,學到的都是零散的知識點,換一道題就不會做了,因此時間花得不少,成績卻上不去。在工作中也是如此。

對於每個人的情況可能不一樣,從我自身來講,能讓我快速走出誤區的辦法是即使聽到不中聽的話,也要試著找出其中的合理之處,相當於換位思考,對於與我們意見不符的,我們可能會立即進行反駁,然後兩個人鬧得不愉快。所以我們要習慣回過頭來三思。當某個人和講一件事,你可能會覺得他完全是胡說八道,但是,一定要想第二遍,是否我錯了,他對了。這一遍思考,一定不能假設自己是對的;如果又想了第二遍,還是覺得自己對,對方錯,要想第三遍,是否我的境界不夠,不能夠理解他。為什麼要想第三遍呢,因為任何一個想要精進的人,都要和比自己強的人多來往,第三種情況就很可能發生,因此這時候不妨進一步交流,深入瞭解對方那麼說的原因。

其實我們厭惡與見識短淺的人交談,並非是因為他們自身見識短淺,而是因為,他們用自己淺陋粗鄙的觀念,肆無忌憚地評判他人,言語之間毫無半分謙遜與尊重。努力做一個見識淵博的人。時刻告誡自己。

總結

最近有人說IT行業入門門檻越來越低,很多人到培訓機構魔鬼訓練3個月就可以掛牌上崗而且寫的一手漂亮的程式碼。在這種情況下科班出身的程式設計師怎麼才能不被幹死呢?答案就是《見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