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未鵬的《暗時間》一書中,他將知識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領域知識,例如我們學習的各種新技術;第二類是元知識,即關於大腦吸收知識的機制,涵蓋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領域,目的是提升認知水平。
作為從事技術工作的人,我們大量時間都是和電腦打交道。對電腦的執行和構造一清二楚,而缺忽略了我們自己的人腦執行機制。因此,我認為從事技術工作的人也應當深入探索元知識,理解大腦的運作,達到人腦和電腦“雙修”的境界。
因此,我決定將自己在技術之外的學習和感悟整理成一個系列,命名為《程式碼之外》。這個系列是我自己的所思所感,希望對其他同行會有所啟發。
本系列第一篇,我講一下自己的思維轉換的過程。
To Prove Nothing But Improve Something
索證思維
索證思維來源
小時候,我們努力向父母證明自己是好孩子、聽話的孩子,是值得被愛的孩子。為了獲得家庭的認可和歸屬感,我們選擇做父母喜歡的事情,比如在親戚面前背古詩、跳舞,只為博得他們的開心和讚許。
稍大一些,我們變得勤奮,向老師證明自己是聰明、優秀的學生,向同學證明自己是可以被接納的朋友,向父母證明自己是乖巧的孩子。於是,我們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併為考試成績而焦慮。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人,往往感到自卑和失落。
成年後,我們進入社會,又開始向社會證明自己的能力。我們努力向老闆展示自己的勤奮,向同事表明自己的合作精神,渴望融入集體,獲得認可。於是,我們拼命工作,壓抑內心的真實需求,只為讓自己看起來“合群”。
然而,這種不斷“證明自己”的迴圈,讓我們忽略了內心真正的感受。我們過於在意他人的期望和評價,害怕被孤立和拋棄,最終活成了一個被外界定義的“平庸”的樣子。我們害怕與眾不同,因為“不同”可能會被孤立,於是我們隱藏真實的自我,只為看起來“正常”。這種思維模式就是索證思維。
這種思維的來源在心理學上叫"憂慮被棄"。因為在過去的成長環境中,我們沒有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可能隨時被拋棄,因此我們潛意識裡習慣性的尋找“證據”來證明我們的優秀,值得被愛,值得被認可,值得被接納,不會被拋棄。也因此我們會陷入一個又一個自證思維陷阱中。
索證思維的決策特點
討好他人
擁有“索證思維”的人,常常容易發展成討好型人格。在過往的生活經歷中,他們可能練就了察言觀色的能力,更在意他人的看法,卻往往忽略自己的真實感受。他們為了討別人開心,習慣性地迎合他人的言行,壓抑自己的情緒,不敢輕易拒絕別人的要求,同時也極度害怕被他人拒絕。
自大自卑
索證思維者在與人交往中常顯得拘謹,因為他們總是需要外界的認可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他們過度關注自己的形象是否符合他人的期待,缺乏內在的安全感和自我認同。如果這種“證明”失敗,個體可能會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
- 低自尊型: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這是一種正面形象“證明失敗”後帶來的挫敗感,使他們感到沮喪和無助。
- 高自尊型:容易產生自大心理。表面看似自信,實則內心虛弱。他們害怕自己顯得不如別人,因此會刻意放大自己的優點,強行在各方面表現得“比別人更強”。這種行為本質上是內在沒有足夠的自我認可,才需要外部證據來支撐的表現。
勝負欲強
擁有“證明思維”的人,往往會認為生活處處充滿競爭。在他們眼中,不僅是兄弟姐妹、親戚朋友,甚至連工作中的同事也可能成為潛在的競爭對手。因為他們的成功,常被視為自己的失敗。這種零和思維模式,讓他們習慣將他人的成就當作對自己的一種威脅。
埋怨
歸因偏差是“證明思維”者的另一顯著特徵。他們傾向於將不利於“證明”自己的失敗歸因於外部環境,比如埋怨環境惡劣、他人使絆子,或者認為自己是被“小人暗算”。而對於利於“證明”的成功,則歸功於自己的努力和才華。這種傾向使他們難以客觀看待自己的不足,反而容易滋生怨恨心理,陷入“環境有問題”的迴圈中。久而久之,他們可能會自暴自棄,認為努力沒有意義,甚至逐漸放棄對自我成長的追求。
重面子
“證明思維”的人往往過於在意面子。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他們可能做出許多讓人哭笑不得或背離內心真實意願的行為。例如,攀比高消費、超出能力範圍的舉債來塑造“體面”的生活,或者為贏得短暫的尊重而做出讓自己長期揹負沉重代價的決定。這種“面子至上”的心理,表面上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可,實質卻往往使自己陷入困境,甚至阻礙個人的長遠發展。
儒家文化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將本應平等的自然人置於等級化的社會框架中,強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高低之分。這種垂直化的人際關係,催生了自大與自卑兩極分化的心理狀態。自大者不斷追求超越他人的光環,而自卑者則拼命想要證明自己的價值。無論是哪一種,核心驅動力都在於外界的認同,而非內心的滿足。
“證明思維”在社會層面也表現為一種對表面成功的集體追逐。例如,過度看重財富、地位和外在的光鮮亮麗,而忽視內在的幸福感和真實需求。這種文化氛圍進一步加劇了個體的焦慮,使人們傾向於活在他人的目光中,而非自己的價值觀中。
怕挑戰
擁有“索證思維”的人,往往認為天才是天生的,能力是固定的,無法透過後天努力改變。如果他們在當下未能取得成功,便會悲觀地認定自己永遠不會成功。這種思維模式讓他們對失敗格外敏感,甚至將每一次失敗視為對自己“無能”或“失敗者”身份的永久性證明。
由於這種對失敗的極度恐懼,他們傾向於生活在“安全區”內,選擇一些簡單而低風險的事情去做,以避免失敗帶來的挫敗感。他們害怕失敗的標籤會強化別人對自己的負面印象,因此在面對挑戰或新機會時,往往選擇迴避。久而久之,他們陷入一種停滯的狀態,既拒絕改變,又難以真正成長。
更深層次地看,這種思維模式還導致他們感覺生活中的環境和他人對自己有著過度的影響力。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個被環境左右的個體,缺乏掌控權。這種外部歸因傾向讓他們陷入被動,不敢主動改變現狀或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索證思維總結
總得來說,索證思維的人活著會更累,但這個累只有自己知道,我們隨時都想停下,但隨時都不敢停下,怕一旦停下就無法得到愛,無法得到容納。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人類在群體中的生存機率更高。因此,我們天生渴望融入集體,並透過獲得他人的認同來確保自身的安全感。然而,這種需求如果在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未能得到滿足,可能會導致長期的心理困擾。
成長中的缺失
在幼兒時期,如果沒有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或者在青年時期沒有感受到被無條件接納和愛的體驗,我們可能會對自身價值產生持續的懷疑。這種缺失會讓我們時刻擔心自己會被拋棄,內心充滿焦慮和不安。久而久之,這種擔憂可能導致習得性無助——一種認為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掌控結果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思維模式往往會傾向於“索證思維”。
留守兒童永遠的痛
儘管這種“索證思維”可能已經成為一種慣性,但它並非不可改變。我們可以透過有意識的練習和調整,將注意力從外部評價轉向內部成長,從“索證”轉向“索進”。
從“索證思維”到“索進思維”
“索證思維”強調的是證明自己,而“索進思維”則更關注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提升自己。
索進思維的人,首先需要學會接納自己的不足,同時意識到這些不足並非不可改變。改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每次前進一點點,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最終都能帶來巨大的轉變。真正的成長來自於一點一滴的努力,而非一蹴而就。
開放包容
索進思維要求我們能夠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但同時也要明白,意見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只有是否適合自己的情況之別。保持開放的心態尤為重要。只有願意傾聽和接納不同的想法,對自己有價值的資訊才能進入大腦,從而推動個人的改變和進步。
同時,開放心態還意味著包容和理解。對他人的觀點和經驗,應秉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態度——有用的就吸收轉化為自己的資源,而沒有用的則一笑置之,不必執著。更重要的是,要允許別人也會犯錯,接受每個人都是一個有缺點的普通人。這樣的包容不僅讓人際關係更加和諧,也能幫助我們更輕鬆地接受來自外界的反饋,提升自己。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索進思維的核心在於以現有的自己為起點,腳踏實地地一點一點改進和提升。每一次的微小進步都會積累成巨大的變化,這正是複利思維的具體體現。然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種進步並不是簡單地增加工作量或付出更多體力勞動。例如,如果今天進行體力勞動8小時,明天拼盡全力延長到8小時10分鐘,日復一日地推移到十年後,或許一天能工作12小時以上,但這樣的增長本質上是退步。因為我們把所有的時間都用於消耗和輸出,卻忽視了最重要的事情——成長自己。
認知提高
索進思維的目標並不是僅僅提升產出能力,而是著眼於思維的進步。真正的成長在於認知的提升和能力的擴充套件,因為一個人的認知水平往往決定了他所面對的苦難的深度和方式。透過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我們才能真正減輕生活的負擔,找到更有效、更輕鬆的解決方案。
更進一步說,索進思維的核心在於重塑大腦的神經網路。每一次學習和提升,都意味著大腦結構的微調和功能的最佳化。這種進步不是侷限於體力上的突破,而是腦力上的重建,是認知模式和思維方式的不斷升級。真正的“進步”,是讓大腦變得更加高效、靈活和智慧,從而更好地應對複雜的世界和多變的挑戰。
因此,索進思維強調的是深度成長,不是單純的時間疊加,而是能力、認知和智慧的逐步攀升。這種提升不僅決定了我們在現階段的效率,更決定了未來的無限可能性。
追求真實
索進思維提倡個人儘可能地對外表達真實的自我,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追求更真實、更接近本質的自我。這是一種類似於超現實主義的實踐,關注的不僅是當下的行為和選擇,更是透過探索和表達發現一個更深層次的“自己”。
我們每天都在面對各種大小事務,而每一次處理這些事務的結果可能會如意,也可能不如意。對於擁有索證明思維的人,如意的結果通常被視為對自我價值的證明,而不如意的結果則會被視為對個人失敗的確認。然而,索證思維則完全不同,它關注的核心不是成敗的定義,而是事件所帶來的反饋。
正視失敗與挑戰
當面對一件事時,索證思維的人會這樣思考:
“我遇到這個問題,我做出了某種反應。如果結果如意,說明我的處理方式是有效的;如果不如意,那就說明這種方法行不通,那麼我需要嘗試新的方式。”他們將每一個結果視為一次決策的反饋,透過持續的反饋和調整,不斷最佳化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從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思維模式本質上類似於debug——當發現“bug”,即問題或不足時,關鍵不是去否定程式的存在價值,而是專注於找到問題的根源並修復它。
這樣的心態能讓人從失敗中看到機會,從反饋中找到方向,從而實現能力和認知的穩步提升。這也是為什麼像愛迪生這樣的科學家能在無數次失敗中依然保持信心和堅持的原因(他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這裡不再贅述)。對於進步思維的人來說,失敗不過是一個需要修正的方法,而不是一張“失敗者”的標籤。
不完美的自己和他人。
索進思維的一個重要特質是能夠坦然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明白自己不過是一個普通人。這種對自身缺點的正視,不僅讓我們更清楚自己的不足,同時也使我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他人的缺點。在這種心態下,人際交往變得更加輕鬆自然,因為我們不再以高低對錯去衡量他人,而是用包容的態度去看待他們。
在與人交往時,擁有索進思維的人傾向於將他人視為自己的盟友或朋友,而不是競爭對手。他們懂得欣賞他人身上與自己不同的特質,將這些差異視為可以借鑑和學習的機會。這種開放的態度,不僅有助於自身的成長,也能營造出更和諧的互動氛圍。
更重要的是,索進思維讓我們更容易接納他人,也更容易給予他人尊重。因為我們能夠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完美,也都在努力變得更好。當我們以尊重和包容的態度對待別人時,往往也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好感。這種良性的相互影響,不僅能幫助我們建立更深厚的人際關係,還能讓我們的社交圈充滿支援和積極的反饋。
思維轉換
一個人並非完全由自證思維或進步思維主導,實際上,這兩種思維往往是交織共存的。在面對不同情境時,個體可能會根據事情的性質和重要性,不同程度地依賴這兩種思維。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有意識的注意和刻意的練習,逐漸調整兩者在決策中的比重,從而讓進步思維佔據主導地位。
然而,從自證思維向進步思維的轉變並非一帆風順,而是一個充滿挑戰甚至痛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可能會遇到挫折,甚至因為短期效果不顯著而選擇半途而廢或退回到熟悉的自證思維模式中。這種轉變需要時間和耐心,更需要一個關鍵前提:要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進步思維比自證思維更有益。
這種證據的積累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將外部自信向內部自信轉化的過程。在自證思維中,個體更多地依賴外界的反應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和能力,渴望透過外部的認可來確認“自己是OK的”。而在進步思維中,個體逐漸學會傾聽內心的聲音,開始相信自己的價值,並能堅定地從自身找到認可。這種內心的認可,才是真正的自信。
進步思維不僅僅改變了我們對結果的看法,還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成長的本質:不是為了向別人證明什麼,而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更自由、更有掌控感。當我們能從外界的評價中抽離出來,把重心放回自身,認可自己的努力和成長時,內心的自信就會逐漸建立,而這種自信是穩定而持久的。
方法
要完成從自證思維到進步思維的艱難轉變,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去培養和深化這種新的思維方式。這個過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時間的積累和不斷的努力。以下是一些方法,幫助我們逐步完成思想的轉型。
- 透過閱讀來開闊自己的思維。閱讀不僅可以增長知識,拓寬視野,更能幫助我們接觸到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尤其是讀一些有經驗的人、思想家或成功者的書籍,他們的故事和經驗能夠激勵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處境,幫助我們逐步轉向進步思維。
(關於閱讀的方法論,我以後會專門出一個部落格來講,這裡我們可以先看看我的另外一個文章從消費到生產:透過卡片盒構建個人知識宮殿)
- 儘可能的和牛人待著一起,避免無用社交和消極社交。消極的人和無效的社交會拖慢進步,清理身邊的負能量有助於提升自己。尋找合適的圈子也很重要。加入一個積極向上的圈子,和有共同目標的人一起成長,能加速自身進步。如果有牛人帶領,成長更為迅速。雖然牛人是極度稀缺的,但我們可以透過進入大公司或更好的大學來接觸更高水平的環境,從中汲取力量,提升自我。
- 多聽有價值的知識分享,尤其是那些在實踐中取得了好成果的人所分享的經驗,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現代社會中,網路上有大量成功人士的訪談、講座和課程,能夠幫助我們瞭解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進步思維,逐步培養自己新的思維習慣。而且這些都行可以免費獲得的。
耐心與時間
然而,這一切的變化都需要時間,不能急功近利。真正的改變,往往像野樹一樣,需要深深紮根才能煥發出新的生機。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過程,而這個過程是逐步積累的,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十年的時間,才能真正看到顯著的轉變。因此,我們要做好長期堅持的準備。準備好十年的時間去重新紮根,去培養新的習慣和思維方式,才能最終實現從自證思維到進步思維的轉變。
To Prove Nothing But Improve Something
參考
- 道德經, 老子。
- 暗時間,劉未鵬。
-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Carol S. Dweck。
- 前方高能,硬核的 HeyMatt
- The courage to be disliked,Ichiro Kishi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