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alys預測,2024年下半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出口量將達到250萬輛,2024年全年將達到450萬輛,增長率為29%。歐盟的關稅和電動汽車需求下降正在使中國純電動汽車(BEV)的出口增長放緩至9%(86萬輛)。因此,純電動汽車的出口份額將從2023年的22.5%下降到2024年的19.0%。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混合動力汽車(PHEV和HEV)的出口份額將在三年內首次超過10%,分別達到31萬輛和24萬輛。拉丁美洲和歐洲是推動中國品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出口增長的關鍵地區。

預計內燃機(ICE)乘用車出口將保持強勁勢頭,2024年將達到310萬輛,增長率為24%。中國的原始裝置製造商在其內燃機汽車的競爭力方面已經顯示出顯著的進步。這一進展為三大ICE汽車出口商——MG、奇瑞和長城汽車——在海外市場的成功做出了貢獻。值得注意的是,奇瑞和長城汽車抓住了機會,填補了退出俄羅斯的國際品牌留下的空白。東風汽車(Dongfeng Motor)和廣汽(GAC)是加速全球擴張的新興中國原始裝置製造商。

Canalys估計,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出口量從2024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增長了27%,達到310萬輛。由於歐盟提高了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歐洲成為唯一一個出口量下降的地區,下降了4%。加上對其他地區的出口增加,歐盟從2023年中國最大的汽車出口市場下降到2024年的第四大市場。

中國汽車製造商在電氣化和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方面取得了全球領先地位。但在ADAS和數字駕駛艙技術方面的競爭優勢尚未完全實現。中國的原始裝置製造商應該務實地看待出口市場,仔細評估在全球複製中國市場成功的可行性。雖然日本和韓國的汽車製造商正在失去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但他們的全球化戰略仍然強大且具有競爭力,這將對中國的原始裝置製造商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