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UJO AI實驗室的研究,這一數字高達67%。這些家庭網路的安全,對於網際網路整體的健康和韌性來說至關重要,但到底是誰該承擔起保護它們的重任?

隨著消費者使用的聯網裝置越來越多,家庭網路的保護越發變得困難,其中有許多裝置甚至都無法執行網路安全軟體。

由於每個裝置都有不同的攻擊面和漏洞,消費者裝置的日益多樣化正在改變網路安全的整體格局。物聯網(IoT)裝置最常受到來自惡意IP地址的自動攻擊,而用於網路瀏覽和程式應用的裝置則更常被惡意網站所影響。

IP信譽威脅是指使用者網路與信譽低的IP地址之間的連線。無人值守裝置(如物聯網裝置)最常面臨這些威脅,它們大多是自動化的,不需要使用者操作。

網路信譽威脅則包括各種可以被使用者、電子郵件客戶端或其他軟體訪問的惡意網路連結。這些型別的威脅對於需要使用者投入注意力的裝置(如智慧手機、膝上型電腦和臺式電腦)是最為普遍的,因為裝置所有者會主動地使用它們。

從整體上看,對家庭網路的威脅包括有針對性的社會工程(網路釣魚)、惡意軟體、殭屍網路、拒絕服務(DoS)攻擊,以及基於網路掃描的自動攻擊(自動掃描網路以尋找有價值的脆弱裝置並攻擊其安全軟肋)。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