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驅動》閱讀摘要

SHERlocked93發表於2023-02-12
原書:《認知驅動:做成一件對他人很有用的事》——周嶺

前言 為什麼我們很努力卻總是看不到希望

我們過度專注於內向成長而忽視了外向成長,即重習慣輕技能,重輸入輕輸出

正是這一點點觀念上的差異使很多人停滯不前。其實不只是你,幾乎所有人一開始都是這樣的:享受努力奮鬥的狀態,卻少有產出作品的意識。

說培養習慣容易,是因為它不需要嚴格的標準——可高可低、可緊可鬆,所以你可以鍛鍊一天,也可以鍛鍊一年,或者堅持鍛鍊一輩子。這種成長就像一場不用考試的學習,好壞不打緊,只要自己認可就行。說打造技能難,是因為它的好壞全由外界評定——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所以無論你怎麼努力、怎麼投入、怎麼感動自己都沒用,最終要看的,是你能否給他人提供長久且有用的價值。

所以我們需要重技能輔習慣,重輸出輔輸入。當然,這裡說的“重技能”“重輸出”需要儘可能達到“卓越”,而不僅僅是“會了”的程度,因為自娛自樂式的練習不能算作真正的技能,真正的技能必須能對外輸出價值,能被他人認可或需要。如果暫時做不到,也要爭取每次在當前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形成一個最小可用的作品或產品。

在技能卓越的情況下,那些良好的習慣才會大放異彩!

上篇 做成一件事的心法

一、價值——改變自己的關鍵是創造價值

1.1 社會在鉅變,但價值交換規律不變

“複製”類活動的收益曲線和複利曲線非常一致——前期增長緩慢,但只要持續積累價值,收益就能在到達拐點後飛速增長。

作者這裡的“複製”類活動指的是可以產生<u>睡後收益</u>的活動,類似於創作文章、寫歌曲等活動。對應的概念是“轉換”類活動,用自己的時間轉換成收益,如廚師生產菜,停止轉換則收益停止。

要想獲得無限可能,“複製”和“價值”缺一不可,且價值越高,可能性越大。

因為只有當自身創造的價值足夠大時,我們才能被別人強烈需要,才能參與到更大的社會交換中去,並得到對方對等的回饋。

生產對別人有用的東西永遠是寫作的指南針,其他事情亦是如此,價值交換規律放在哪裡都會起作用。

2018年8月,我聽了國內流程管理專家金國華的一次分享,其中一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他說:“對的東西,你就堅持,不需要想清楚。只要這件事情是有好處的,對別人、對自己有價值,有貢獻和產出,你就堅持。人生所有的付出和經歷,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刻給你回報。”

價值積累之路就是這樣,剛開始的時候不一定看得清結果,但只要牢牢盯住“價值”這個方向往前走,我們就不用擔心自己會走偏。

寫作、成長和成功其實是一回事:寫作就是生產有價值的內容,成長就是做一個有價值的人,而成功就是我們能為這個社會做出的貢獻。究其根本,它們都遵循價值交換規律。

網上的眾多文章,我們會發現它們的作者依舊缺乏價值意識。他們雖然長期堅持輸出,但內容多是圍繞熱點事件發表見解、記錄自己的生活感受,或是羅列一本書的知識要點。這樣的內容通常談不上有什麼長久價值或深度價值,同質化嚴重,很容易被他人替代,所以即使他們每天更新、日日產出,也無法被別人強烈需要、無法參與更大的價值交換,於是就成了那些“很努力卻總是看不到希望”的人。

這也是我們要不斷學習“新知”的原因,因為“新知”永遠是增加價值的有效砝碼。

  1. 首先,一個人要想真正提升自己,輸入和輸出勢必形成閉環,如果一味地滿足於輸入,提升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即便你沒有造福他人的夢想,僅僅梳理自己也是極好的,它不僅能讓你想清楚更多事情,還能讓你保持情緒平和、提高表達能力,讓你在生活和工作中勝人一籌。
  2. 其次,如果你有造福他人的夢想,也希望創造自身的影響力,那寫作就是成本最低、限制最小的途徑。一臺電腦、一根網線,就可以讓自己行動起來。如果每次有益的思考都能透過文字把價值固化下來,再借助網路的複製力量完成擴散,你的人生就有可能醞釀出無限可能。
  3. 最後,文字是你在網際網路上的另一張名片,任何人都可以透過它們隨時認識你,這就好比自己有了“分身術”,一覺醒來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連線。不管你身處何種現實困境,你都能透過文字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王國,去連線一個全新的世界。當然,如果你的文字力量足夠大,能夠幫助很多人,那你就有機會得到無數的正反饋,這些反饋帶來的成就和喜悅往往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接觸不到的。

1.2 利他的途徑是創造價值

利他的本質是愛,它的力量取決於我們對自己、對他人,以及對這個世界愛得有多深、愛得有多廣。

人們不願意踐行利他觀念的一個原因是誤把犧牲和討好當成利他,以致得到的反饋和體驗極其不好。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無原則地對他人好或是有目的地付出,比如親子關係中的溺愛、情侶關係中的討好都是如此。利他的正確姿勢不是無端付出,而是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我們需要透過自身的能力或價值去影響他人、服務他人,而不是試圖用某種條件去取悅或控制他人。

既要有利他之心,也要有利他之力,二者缺一不可。

更好的成長者不會刻意抹殺自己的本性,而會主動接納它,因為只有接納了利己,我們才能坦然地向它告別。迴避和自我欺騙只會削弱我們的力量。

在婚姻生活中,用自己的意願強行改變對方本來就是大忌,特別是在自己還不怎麼樣的時候。於是我選擇了閉嘴,決定先做到再說。

越是在傳播手段發達的社會里,越要堅守價值。因為這個世界已經不缺乏傳播途徑了,但價值依舊稀缺!

二、 身份——一切從信念開始

知識,讓我們更好地感知世界

一層的人找環境問題,他們是抱怨者,喜歡說:“都是你們的錯!”
二層的人找努力問題,他們是行動派,喜歡說:“我還不夠努力!”
三層的人找方法問題,他們是戰術家,喜歡說:“方法總比問題多!”
四層的人找選擇問題,他們是戰略家,喜歡問:“什麼東西最重要?”
五層的人找身份問題,他們是覺醒者,喜歡問:“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六層的人找意義問題,他們是創造者,喜歡說:“人活著就是為了利他!”

不能執著於一個固定的身份或信念,隨著能力和境遇的改變,我們往往需要新的身份引領,所以成長註定是一個將內在身份不斷揉碎並重塑的動態過程

2.1 美好生活從好好說話開始

當刻薄的語言從嘴裡說出來的時候,型別也會不自覺的變得刻薄。一個人若是長期不注意自己的語氣、語態和講話內容,就可能變得尖酸刻薄而不自知。

刻意練習,它就能把我們帶向美好的人生。畢竟從自己嘴裡說出來的話,第一個聽到的人是自己。聽得多了,我們自己也就信了。

2.2 理性:成功,最怕一開始就對自己說不可能

在某些情況下,理性思維不僅不會成為達成目標的利器,反而還會成為阻礙。當你習以為常的觀念被顛覆時,說明你可能要進步了。

理性思維的侷限正在於此——它只相信自己所見所聞的一切事情,對於已知之外的未知,它會主動懷疑並排斥。《意念力》的作者大衛·霍金斯告誡我們:“理性,是將我們從低階本性的需求中解放出來的大救星,但同時也是一個嚴厲的看守,拒絕我們向智慧之上的層面逃離。”

在事情的構想、構思階段,需要營造大膽樂觀的氛圍,但是將構想轉到具體計劃時,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這時應該基於‘悲觀論’,設想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仔細、慎重的分析,制訂周密的計劃。

方法論:長期樂觀、短期悲觀、當下愉悅

有時候,我們無法達成目標不是因為我們不夠理性,而是因為我們不夠感性。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至少在一開始的時候不要輕易對自己說不可能!

三、 心理——清除路上的情緒障礙

3.1 大腦的負面偏好

動物對威脅及討厭事物的反應,要比對機會及喜好事物的反應更快、更強烈、更持久。換句話說,生命對壞事的反應要強於對好事的反應。

負面偏好”會使我們更多地注意負面資訊和事件,不自覺地忽略大多數正面、美好的事情。

我們的大腦是一個極強的適應器,當新的刺激出現時,神經細胞會產生強烈反應,但之後會逐漸“習慣”,適應後,刺激反應會趨於緩和。靜態的事物又很容易被大腦忽略,因為動態的東西往往蘊含著新奇和危險,大腦對此特別敏感;而靜止的事物意味著安全和無趣,為了節省能量,大腦會將其主動忽略。

我們的大腦就是這樣,在預設情況下,永遠都會以現在已經適應的水平為基準來判斷現實是更好還是更壞。

人類的三重大腦都像問題的發現器和情緒的擔憂器,而不是亮點的發現器和幸福的感受器。我們是天生的煩惱主義者——這是人類的又一大天性!

比如當身處平淡時,我們可以想象失去現有的東西會怎樣,這會幫助我們意識到生活的可貴,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已有的事物上。如果總是盯著自己沒有得到的事物,恐怕會終日活在不快樂中。而一個不快樂的人,又怎能輕裝上陣去追求和體驗更好的生活呢?

列夫·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我想說: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而不幸的人都是相似的,因為他們都是“身在水中卻看不到水的魚”。

要想變得更快樂,就要成為那條能看到水的魚。

3.2 走出二元對立

在複雜世界裡,事情的演變需要一個過程,結果往往會有延遲,當下的局面往往並不是最終的結果,所以成熟的人並不急於得到即時結果,不會讓當下的不確定束縛自己,而是保持適當的沉默和耐心,繼續專注於手頭的事情,等待最佳時機的到來

只要我們持續思考、持續練習,複雜和混亂就會為我們所用,一個廣闊的精彩世界就會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到那時,我們就能與幾乎所有人和事相處,在相處過程中不僅能情緒平和,還能成為認知上的智者。

  1. 第一個誤區是試圖拋棄二元對立。對於二元對立觀點,我們沒有必要唾棄它、拋棄它,我們要學會在簡單世界和複雜世界中來回穿梭,而不是隻取其一
  2. 第二個誤區則是擔心失去自我。走出二元對立並不是要你成為別人心目中的樣子,它既不需要你和對方成為密友,也不需要發自內心地喜歡對方,你只需在觀念上接受他們,允許自己不喜歡的人、事出現在自己身邊,能夠忽略或忍受一定程度的混亂,與之和平共處,僅此而已。

如果更進一步,你還可以從他們身上發掘值得學習的品質,或從不利的環境中找到對自己有利的因素。這樣的反轉可以讓自己無往不利,但前提是你要走出二元對立,接納某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3.2 不要想一勞永逸

好的生活是始終遊走在舒適區邊緣

太大的壓力和沒有壓力都不是好事,適度的壓力才是。壓力其實沒有好壞之分,但有輕重之分,適度的壓力反倒是我們保持活力的重要基石。

熵是表示無序程度的量度時:因為正值大於負值,所以正熵表示更無序,負熵表示更有序;而熵增和熵減自然是指趨向無序和趨向有序的過程。如果我們不主動輸入能量去維護,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會趨於混亂和無序、瓦解和消亡,包括我們的身體、技能和認知。

舒適區的消逝瓦解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且“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當我們長時間處於舒適區時,各項機能退化消解,直至遇到真正的危機,我們才會逼迫自己從低谷開始努力,但巨大的壓力會迫使我們想要更多、想要快速見效,於是陷入了巨大的困難區。

一個減壓秘訣:儘量不要同時設定很多目標,主動降低期待,不急於看到成果。

必須讓自己的身體、思維和認知都受點挑戰和“傷害”,這樣,它們才會啟動警覺和修復機制,就像透過運動鍛鍊了肌肉(產生痠痛感),身體修復之後我們會變得更強壯。儘管這一到兩成的附加努力無法在短時間內給我們帶來可觀的變化,但可不要小看它,因為從長遠看,它產生的收益會非常可觀,而我們的成長也正好是一件長久之事。

下篇 做成一件事的技法

四、策略——方法和路徑

4.1 認知驅動:做一個真正的長期主義者

真正的目標和動力來自對一件事情清晰而長遠的認知,而非某個特殊的時間點。

《這書能讓你戒菸》的作者亞倫·卡爾告訴我們:大多數人無法成功戒菸的主要原因是不清楚煙癮形成的真正機制,只好依靠意志力戒菸。單純依靠意志力的努力往往是盲目的,所以人們會反反覆覆地起念,又反反覆覆地失敗。只有當一個人徹底瞭解了煙癮的來龍去脈、看清了吸菸這件事的本質之後,才會從心底裡覺得抽菸是一件極不划算的事情,才能不靠意志力輕鬆把煙戒掉。

看不到具體好處和方法的目標非常單薄,它無法支撐你度過一年,甚至三個月。當我們透過原理機制徹底看清做一件事的好處時,便會覺得不做這件事是一種損失。

《有效學習》的作者烏爾裡希·伯澤爾談到學習時曾說:“我們都願意從事自己認為有價值感和意義的事情,因為動機是學習活動的終極動力,也是掌握任何一項技能的第一步,而獲得獨特的價值感和意義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動去描述目標與自己的關聯,換句話說就是調整看待事物的角度,看到這件事情的長遠意義。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作者史蒂芬·柯維說:“任何事都是兩次創造而成的——先在腦中構思,然後付諸實踐。”一個人的成就往往在他的眼界之內,一個人在現實世界中能走多遠,其實在他心裡早就標記好了。

尋找意義就是在訓練我們的潛意識,讓它領先於我們的能力,牽引我們前進,而不是躲在舒適區拖後腿。所以,要想成為一個長期主義者,就要刻意、主動地多花時間,建設內在的自我,而不是別人說什麼自己就信什麼。

如何在重複中感受樂趣和動力呢?如果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感覺到自己是在堅持,其實就有犧牲感了。這種視角其實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的注意力天生受負面偏好的支配,會不自覺地忽略習以為常的好處,並盯住痛苦不放。所以我們應該學會轉換視角,把注意力主動放到收穫上,比如:每早起一次,就又可以讓自己享受一次寧靜的世界;每閱讀一次,就又可以讓自己的思維密度增加一點;每鍛鍊一次,就又可以使身體裡的各種激素水平達到平衡,充滿活力。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培養一項技能,那感受好處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斷用這項技能去產出作品、打磨作品,然後換取正反饋。

一味地學學學只會讓你覺得索然無味,但只要你用作品示人,你就會想辦法打磨它。儘管創造的過程會讓你感到有些困難,但最終換來的正反饋會讓你在精進的路上樂此不疲。

看清機制,防止盲目努力;尋找意義,注入長久動力;感受好處,體驗當下愉悅。

4.2 寫下來的力量:消除行動模糊

在自己無法消化情緒的時候,用筆一條條寫下自己真實的想法,寫下自己到底在難過什麼。

人類情緒腦的力量比理智腦要強大得多,所以情緒在大腦中處理的優先順序遠高於理性思維,但情緒腦在智慧上又遠遠落後於理智腦,它只能將遇到的事情粗糙地分為“有利的”和“有害的”,所以情緒一旦極端化,它就會在模糊的“有害端”反芻那些負面事件,也就是我們說的陷在情緒裡走不出來。

《開放心胸》的作者傑米·彭尼貝克透過幸福實驗發現:運用書寫來表達自己情緒的人更加健康。因此,他同樣建議:一旦你的生活出現了問題,就拿出筆和紙把事件的經過、自己的感受、為何會有這樣的感受,一五一十地寫下來。過程中不用修改,不用檢查,更不用管語法或句式對不對,只要放手去寫就好了。

書寫自己當前面臨的負面事件,就可以調動更多的理性資源幫助我們整理思路,使處理情緒思維的優先順序暫居其後,同時,書寫這一行為可以啟用大腦皮層的語言區和書寫區,使我們對當前遇到的負面事件有一個更為具體和清晰的認識,所以書寫可以讓負面情緒得到一定的緩衝,使人慢慢地恢復理智或理性。

寫下之後一定要回答自己以下兩個問題。

  1. 一是這個事件為什麼會發生?
  2. 二是我能從中汲取什麼教訓?

如果你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有雜念閃現,也沒關係,把它們寫在邊上的本子上,哪怕只用一句話描述也可以,因為這樣做可以啟動元認知,清空我們的“工作記憶”

  1. 一是在現實世界中完成它,讓事情閉合;
  2. 二是在虛擬世界中審視它,讓程式結束。

如果不清楚下一步具體應該做什麼,同樣會行動模糊。在這種狀態下,我們會覺得做這個也行、做那個也行,最後往往會在強大天性的支配下選擇做那些最簡單、舒適的活動——娛樂。

想在順境中主動掌控命運,就要防止自己陷入“選擇模糊”的狀態。而消除“選擇模糊”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下一步的行動或計劃寫下來

“想、說、寫”之所以代表不同程度的思考能力,是因為這三種活動關聯知識的數量和密度是不同的。

4.3 假設:什麼能力可以讓自己快速進步

一個人要想變好,不僅要有強烈的願望,還要有科學的方法,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光有願望沒有方法,人們的慾望就會變成焦慮;而只知道方法但慾望不強,人們的行動也會變得機械,陷入為做而做的境地。所以只有願望和方法同時具備,一個人才能快速進步。

關鍵不在於對錯,而在於你得先有一個“想法”。只要我們能夠依據當前所有的知識和可用資訊,先做出一個假設,我們就不會卡在原地,就能夠繼續向前邁進。更多新資訊必然會在後續的行動中慢慢浮現,如此,我們就有了快速進步的可能。

可見,假設可以消除模糊,讓你的思考更深入;假設可以消除阻礙,讓你的行動前進一步。經常進行假設練習,可以提升你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你掌控生活,甚至是創造幸福人生的能力。

《好好學習》的作者成甲說:“我們所有的觀點、結論,本質上都是一種假設。觀點和結論的好壞,取決於我們的假設與事實相符的程度。”

看書有焦慮情緒時,告訴自己:只要書中有一個點觸動了自己,並讓自己的生活發生了真實的改變,這次閱讀就是有效的,這本書就是超值的。

現實似乎總在提醒我們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告訴我們能學的東西其實很少,能做的事情也很少,當現實一次又一次給我們相同的反饋時,我們就應該靜下心來關注這個事實。因為這背後很可能就是我們人類急於求成的天性在作祟,所以一個清醒的人應該對現實結果保持坦誠,接納每次進步微小的現實,接納行動初期笨拙的現實。只有開始接納現實,真正的進步才會到來。

4.4 降低期待

長大以後,我們卻總是在學習一項新技能或進入一個新領域時遭遇焦慮和失敗。因為我們總是想要太多、急於求成、害怕被嘲笑,遇到打擊就覺得自己肯定做不好,於是沒走幾步就停下了。

兒時的兩個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1. 一是隻做剛需之事。
  2. 二是沒有期待之心。

長大後的多數煩惱都來自對自己和他人的過高期待。

技能學習的本質就是透過大量的練習使大腦中相關神經元產生連線並形成強關聯的過程。這個過程在初期必然是非常緩慢的,因為它們之前還沒有形成順暢的通路。但只要持續練習,這些連線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強,最終形成一張高效的網路,使自己在某天開始加速並突破。

只要我在遇到困難時能主動降低期待,允許自己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允許自己在開始的時候進步緩慢,甚至反覆失敗,允許自己花更長的時間去練習,就一定能做成這件事情。

所謂的耐心或好脾氣很多時候就是適當降低期待,無論是對孩子還是愛人,都是如此。我們平時對孩子的責罵、對愛人的抱怨,歸根結底都是在以自己過高的心理預期去衡量對方、要求對方,忽視了對方的能力和感受。有趣的是,對越親密的人,我們的期待往往越高,要求也越苛刻,因為我們總是希望他們更好,容不得一點錯誤。

你要一開始就把自己想成是一個人,沒有父母、沒有子女、沒有配偶、沒有朋友、沒有任何人的幫助,這樣,後面的一切都會讓你覺得無限驚喜。

當我們能夠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想法和期待時,我們往往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因為一個人如果只有慾望(希望自己變好),則會急於求成或暴躁刻薄;只有理智(主動降低期待),則會動力不足或順從縱容;但如果能讓二者同時線上、協調作戰,就可以取長補短、相互成就。

既強烈地希望自己變好,又能穩住自己慢慢前行;既能做最好的準備,也會做最壞的打算;既能好好地愛他人,也能好好地愛自己。

4.5 深度練習

曾國藩在讀書時,父親要求他:不讀懂上一句,不讀下一句;不讀完這本書,不摸下一本書。

前面的學習有很多漏洞和盲區,所以後面所有建立在這些基礎之上的知識就會搖搖欲墜。之前的漏洞和盲區若是得不到徹底的解決,之後會一直受此影響,那麼學習上的新問題和新漏洞就會越來越多。

對知識運用的頻率、速度及熟練度也是學習能力的一部分。那些成績好的人,往往會有意無意地把“做對”和“做快”同時列入自己的學習標準。凡是遇到卡殼、學不下去的情況,只有一個原因——你對此前學過的東西不熟練,沒有達到掌握的程度。

那些習慣淺學習的人總是試圖輕鬆翻越障礙,於是沉迷於體驗各種不同的路徑,儘管開始時走得很輕鬆,但每到半山腰總會無路可走;而那些願意深度練習的人就好比在打隧道,雖然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速度也不快,可一旦將其貫穿,那就是一勞永逸的輕鬆了。

4.6 跨界潛行

所謂B計劃,就是我們在主業之外還有另一個人生目標或追求,它可以讓我們填充閒暇、排解無聊,甚至創造成就。

如果你有一件只要有空就會想著去做的有益且有趣之事——無論是研究一個課題、培養一項技能,還是創造一個作品,那麼,生活中的閒暇將不再是你要“殺掉”的時間,而會成為你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在經年累月的精進下,這個B計劃甚至可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1. 第一個好處是,它可以幫我們更好地”換腦“休息。
  2. 第二個好處是:不僅不會削弱我們的主業,甚至可能為我們的主業帶來更多的競爭優勢。

在通往卓越的道路上很多同行者會中途掉隊或退出,所以當一個人在某個領域走得很遠的時候,他必然是孤獨的。

B計劃最好是一個秘密的專案,至少在開始的時候是這樣的。因為一個嚴肅技能的磨鍊往往需要時間的積累,在它還沒有成熟到足以一鳴驚人的時候,眾人給出的反饋與上例往往是相反的。

五、戰略——環境與多維

5.1 環境

人類大腦中有映象神經元,它會讓我們無意識地模仿身邊的人和事,所以若是周圍的人經常做某些事情,我們也會不自覺地學著做。

如果我們不希望自己變得更差,就一定要想辦法遠離那個不好的環境,因為我們很難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表現出高於所處環境的言行或追求,我們只會在當前環境中保持最舒適的狀態。

  1. 一是資訊爆炸了,但知識並沒有爆炸。海量的資訊不僅增加了我們甄別篩選知識的難度,還讓我們隨時隨地處於即時資訊和膚淺資訊的包圍中。
  2. 二是被稱為人體新器官的手機,隨時可以把我們的時間撕成碎片。

孟母三遷的典故早就告訴我們:移動到更好的環境中是借力“偷懶”的上上策。

大環境通常難以快速改變,所以我們需要注重選擇與決策,因勢利導。而越貼近自己的小環境,我們可自主掌控的機會就越大。比如我們可以像整理生活環境一樣整理自己的資訊環境,取關無用的訂閱、解除安裝多餘的軟體,保證資訊環境純淨、高質量;可以養成“先靜音或關閉手機,待完成重要任務後再定時檢視資訊”的習慣,以降低即時資訊的干擾;可以精心佈置生活空間,去空曠的環境活動、鍛鍊身體,最佳化語言表達等。

如果不希望受某些環境的影響,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讓自己置身其中。換句話說,想辦法遠離不良環境,就相當於待在了更好的環境中。科學研究也發現,那些看起來有強大自控能力的人並非真的比常人更自律,而是因為他們會盡量避免置身於充滿誘惑的環境中——這才是他們保持自律的真正“秘訣”。

5.2 多維

學習的秘密之一就在於同時調動多維度感官

一個人活到一定歲數,必然能體會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的真諦,因為紙上的知識是一維的,而躬行出來的認知則是多維的。在人的成長過程中,除了讀書,更重要的還是運用實踐、經世致用。

六、成事——做到,是最高階的成長

6.1 目標覺醒: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判斷一個人是否覺醒有三個依據:

  1. 願望覺醒,即一個人從不知道要變好到想要變好,從“渾渾噩噩”的狀態轉而開始對“美好生活”有了強烈的嚮往。
  2. 方法覺醒,即一個人從不知道怎麼變好到知道怎麼變好,其行動力從盲目的毅力支撐升級到科學的認知驅動。
  3. 目標覺醒,即一個人開始尋找自己的人生目標,並努力去做成一件或多件對自己和他人有用的事,讓自己成為一個很有價值的人。

主動做一件事的標準:在沒有外力的要求下,自發地做一件事,並讓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或形成一定的影響力。

培養一個對自己和他人都很有用的技能——這是成長改變的必經之路,也是保證生命精彩的重要基石:

  1. 它必須是有“價值”的
  2. 它應該是能“利他”的
  3. 它最好是可“複製”的
  4. 它往往是要“跨界”的
  5. 當然,我們還應該把目標“寫下來”

確定目標時,只選擇最重要的一個目標,然後集中心力去做成,等做出名堂之後再去追求下一個。

不要一上來就做蜜蜂,也不要永遠做蒼蠅,我們要學會主動轉換,而且一定不要吝嗇試錯的時間,因為試錯本就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期間所有的經歷都會成為我們實現人生目標的鋪路石。只要你一心向上,人生的每一步都不會白走。

6.2 成事之旅:如何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

方法確保不會白白付出

不管我們追求什麼目標,只要謹遵“讓自己始終遊走在舒適區邊緣”的原則,花大量時間對作品(產品)進行持續的修改和打磨,每次做到當前最佳水平,再輔以時間的力量,我們的能力圈和價值圈必然會持續增長,而這種增長也必會將我們推向價值交換之路。

策略確保付出有所收穫

無論目標、週期還是方法,最終它們都指向了同一處——產出深度價值,即制定有產出的目標、保持耐心去積累價值、在舒適區邊緣打磨價值,如此,我們方有機會參與價值交換。

結語 頂級的生活不是奢華,而是創造

《見識》的作者吳軍曾在書中提到:人類幸福感的本源只有兩個:一個是基因的傳承,另一個就是影響力。

只要注意以下三步,你也能擁有創造的力量。

  1. 一是一定要有輸出意識。
  2. 二是一定要有價值意識。要創造出獨一無二且對自己和他人有長期價值的東西。
  3. 三是一定要獲取反饋。

有了輸出,就有機會被他人看到;能被他人看到,就有機會得到反饋。不管這反饋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都極為珍貴。只要我們牢牢盯住“對自己和他人長期有用”這個標準,正視並珍惜一切反饋,自己就能始終處在舒適區邊緣,不斷調整,讓原創作品一點點迭代升級,逐步完善。

要想有影響力,就一定要有輸出,因為有輸出才能被別人看見;然後還要讓輸出有價值,因為價值足夠大,才能被別人強烈需要;而在輸出和價值雙重標準的驅動下,我們就必然能獲取反饋,並藉助反饋持續迭代,最終創造出獨一無二且對自己和他人有長期價值的原創作品。

後記 你的一生至少要主動做成一件對他人很有用的事

努力成為一個對他人很有用、被他人強烈需要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