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子類和父類的初始化執行順序

ckxllf發表於2019-12-23

  要明白子類和父類的初始化執行順序,只需要知曉以下三點,就不會再弄錯了。

  1.建立子類物件時,子類和父類的靜態塊和構造方法的執行順序為:父類靜態塊->子類靜態塊->父類構造器->子類構造器。深入理解為什麼是這個順序,可以看我這篇文章:從京東面試題看java類和物件的初始化

  2.靜態變數的宣告和賦值,宣告會在靜態塊之前,賦值運算將會合併到靜態塊中,順序和原始碼中的順序一致。舉例如下:

  原始碼

  public class P {

  public static int a = 1;

  static {

  int b = 2;

  }

  public static int c = 3;

  }

  在編譯器編譯後,會變成這樣子

  public class P {

  public static int a;

  public static int c;

  static {

  a = 1;

  int b = 2;

  c = 3;

  }

  }

  我們來看,編譯後的位元組碼是怎樣的,使用命令可以反編譯類的位元組碼:javap -v -p P.class

  {

  public static int a;

  descriptor: I

  flags: ACC_PUBLIC, ACC_STATIC

  public static int c;

  descriptor: I

  flags: ACC_PUBLIC, ACC_STATIC

  static {};

  descriptor: ()V

  flags: ACC_STATIC

  Code:

  stack=1, locals=1, args_size=0

  0: iconst_1

  1: putstatic #2 // Field a:I

  4: iconst_2

  5: istore_0

  6: iconst_3

  7: putstatic #3 // Field c:I

  10: return

  }

  我去掉了編譯器生成的構造方法以及一些無關資訊,我們可以看到位元組碼中,a、c的宣告在前面(其實這個不是重點),在static{}塊中,pc 0~1兩個指令,為靜態欄位a賦值1,pc 4~5兩個指令,為第一個區域性變數,也就是變數b賦值2,pc 6~7兩個指令,為靜態欄位c賦值3。可以看到合併後的static塊,a的賦值在原靜態塊程式碼之前,c的賦值在原靜態塊程式碼之後,這個順序和原始碼中ac的宣告順序一致。

  3.成員變數的宣告和賦值,與靜態變數相同的是成員變數的賦值也會合併到構造器中,不同的是合併後的順序,成員變數的賦值是在構造器的前面。舉例如下:

  原始碼 鄭州專業婦科醫院

  public class P {

  public int a = 1;

  public P() {

  int b = 2;

  }

  public int c = 3;

  }

  編譯後的程式碼,會像這個樣子

  public class P {

  public int a;

  public int c;

  public P() {

  a = 1;

  c = 3;

  int b = 2;

  }

  }

  再來看看編譯後的位元組碼是怎樣的

  public int a;

  descriptor: I

  flags: ACC_PUBLIC

  public int c;

  descriptor: I

  flags: ACC_PUBLIC

  public P();

  descriptor: ()V

  flags: ACC_PUBLIC

  Code:

  stack=2, locals=2, args_size=1

  0: aload_0

  1: invokespecial #1 // Method java/lang/Object."":()V

  4: aload_0

  5: iconst_1

  6: putfield #2 // Field a:I

  9: aload_0

  10: iconst_3

  11: putfield #3 // Field c:I

  14: iconst_2

  15: istore_1

  16: return

  欄位a和c的宣告在前面,然後看構造器P()的位元組碼,pc 0~1兩個指令,是先呼叫P的父類Object的構造器,位元組碼中的構造器方法使用來表示的。pc 4~6三個指令,為成員變數a賦值1。pc9~11三個指令,為成員變數c賦值3,pc 14~15兩個指令,為下表為1的區域性變數賦值為2,也就是區域性變數b=2。所以可以看出,成員變數賦值邏輯合併到構造器後,是在呼叫父類構造器之後,原有構造器程式碼之前。

  回過頭來,你明白了子類父類初始化各個方法的執行順序,而欄位的初始化賦值也是合併到方法裡,所以建立子類物件時,子類父類各個部分的執行順序都已瞭然。

  總結:

  1.講解了子類父類初始化時方法執行順序,包括的靜態塊和構造器方法,靜態塊也是方法,靜態塊在jvm中的方法名叫。

  2.講解了欄位的賦值是如何合併到方法中,靜態欄位賦值合併到靜態塊中,成員變數賦值合併到構造器方法中。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5560/viewspace-267004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