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老運維人才能懂的運維乾貨

程式猿來了發表於2020-07-27

監控是整個運維乃至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中最重要的一環,事前及時預警發現故障,事後提供詳實的資料用於追查定位問題。選擇一款高效的監控系統,是一個省時省力、效率最高的方案。當然,對監控不是很明白的朋友們,看了以下文章可能會對監控整個體系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一、監控目標

每個人由於所在的行業、公司、業務、崗位不同,對監控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監控是需要站在公司的業務角度去考慮,而不是針對某個監控技術的使用:

對系統不間斷的實時監控:實際上是對系統不間斷的實時監控(這就是監控);

實時反饋系統當前狀態:我們監控某個硬體、或者某個系統,都是需要能實時看到當前系統的狀態,是正常、異常、或者故障。

保證服務可靠性安全性:我們監控的目的就是要保證系統、服務、業務正常執行

保證業務持續穩定執行:如果我們的監控做得很完善,即使出現故障,能第一時間接收到故障報警,在第一時間處理解決,從而保證業務持續性的穩定執行。

 

二、監控方法

1.瞭解監控物件:我們要監控的物件你是否瞭解呢?比如CPU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2.效能基準指標:我們要監控這個東西的什麼屬性?比如CPU的使用率、負載、使用者態、核心態、上下文切換。

3.報警閾值定義:怎麼樣才算是故障,要報警呢?比如CPU的負載到底多少算高,使用者態、核心態分別跑多少算高?

4.故障處理流程:收到了故障報警,我們怎麼處理呢?有什麼更高效的處理流程嗎?

三、監控核心

發現問題:當系統發生故障報警,我們會收到故障報警的資訊。

定位問題:故障郵件一般都會寫某某主機故障、具體故障的內容,我們需要對報警內容進行分析。比如一臺伺服器連不上,我們就需要考慮是網路問題、還是負載太高導致長時間無法連線,又或者某開發觸發了防火牆禁止的相關策略等,我們就需要去分析故障具體原因。

解決問題:當然我們瞭解到故障的原因後,就需要透過故障解決的優先順序去解決該故障。

總結問題:當我們解決完重大故障後,需要對故障原因以及防範進行總結歸納,避免以後重複出現。

一個優秀的運維人員,應該學會合理利用工具。而個人對伺服器進行有效的監控和管理,除了傳統的指令碼命令,透過叢集式皮膚工具,效率將會大大提高。透過皮膚工具,我們可以新增多臺伺服器進行管理維護。什麼CPU持續過高、記憶體佔用太多、磁碟空間不足、日誌報錯等問題,在皮膚工具中,我們都可以直觀明瞭地發現問題,從而用最快速度解決問題,不必再耗費過多的時間重複這些基礎、繁瑣的工作。


而像我們這種伺服器數量多且繁雜的,對於皮膚工具的挑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新增伺服器的限制少。以我現在在用的雲幫手( )為例,全面相容所有云服務商,同時相容Windows、CentOS、Ubuntu、Debian、OpenSUSE、Fedora等雲伺服器作業系統,對伺服器、主機、站點的數量沒有限制,哪怕我加了兩百多臺伺服器,依舊執行得很流暢。

雲幫手( )基礎功能十分完善,資源監控/告警、安全防護、環境部署、站點管理、遠端控制等功能在日常伺服器的管理中幫助很大,叢集化管理讓我們不用再一臺臺伺服器的去執行指令碼修復問題,一鍵式的傻瓜操作也讓新加入團隊的運維新人能夠快速上手。更值得一提的是一鍵安全巡檢和一鍵修復功能,只需要對每臺伺服器定期進行檢測和修復,就能讓隱患在最快的時間內發現並解除,避免因伺服器故障而導致業務無法開展,讓公司業務開展得更加順暢。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去官網看看:

在工作中,找到一款合適的工具,不僅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也是對公司發展的一種幫助,不止是像我們這樣的運維崗位,我覺得不同的崗位也會有相應的工具能給予幫助,也可以分享一下你們工作中常用的工具,大家一起學習一下~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77020/viewspace-270730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