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一句話入門:Production Planning

harson發表於2010-01-26
[@more@]

經濟實體都是要拿東西出來賣了掙錢的,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服務,三流企業賣產品,個人還可以賣思想賣文字賣體力啥的。除非這些東西是爹媽給的,這些為企業盈利的實物產品都要和我們要說的PP(Product Planning)模組有關係。SAP網站把行業分為“金融業與公共部門”、“製造業”和“服務業”三個大類,於是,和PP有關的大概只有 “製造業”這一塊了,它包含有航空、汽車、化工、消費品、電子產品、機械、醫藥、石油天然氣等。

我們常常聽到“進銷存”、“供產銷”等概念,一個完整的供應鏈關注的就是從採購到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簡單的說,PP將負責將MM採購的原材料半成品加工成SD可以銷售的貿易產品或者供下一步使用的半成品。所以,其內容就可以直觀的表述為“為什麼要生產”、“要生產什麼”、“怎麼生產”、“誰來生產”、“要生產多少”、“能生產多少”,還有,同時也是相對重要相對複雜的,就是實現這個物品形態的轉變要“花多少錢”。

1,為什麼要生產?

要拿來賣、要盈利、要掙錢。老闆說了,M個N年計劃內實現共產,三五年內趕英超美,半年內畝產萬斤,下個月開始就讓員工月入萬元不是夢。就是所謂的企業經營運作計劃了,Forecast來Forecast去,終究離不開“賣”這個字,於是有個SOP(Sales and Operation Plann)。

2,要生產什麼?

老闆說了,朕什麼都沒有就是有錢,乾點啥好呢?整點NIKLA、SAMSONG來耍耍?在臭水溝邊蓋座依山傍水的皇家絕世好樓?釀點始於1848年的非著名白酒?縫點德國血統的小褲衩去盧浮宮展示展示?

這些都是傳說中的高層決策了,我不是高層,與我無關。錢打哪兒來的我等自然不敢過問,我只關心老闆想要生產來賣的東西是啥(Material),組裝結構復不復雜(BOM),要多少原材料(Raw Material),哪些東西自己有、哪些可以自己生產、哪些要從別人那裡去買(MRP:Subcontract/Purchase),自己產的東西要什麼裝置、裝置、流水線(Work Center),有哪些什麼工序(Routing),要引進什麼國際領先國內一流XX特色的技術,要招多少女大學生,要請多少農民工,扯遠了。。。

3,怎麼生產?

這個細節好像PP不太關心。把生產比喻成吃的是草擠的是奶的話,PP只關心要喂什麼草,擠出來是什麼奶。至於這把草怎麼從口腔傳到胃裡面,胃怎麼消化吸收,吸收了的東西如何到達乳腺,好像是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這些東西關注的事情。作為管理層的資訊系統,SAP中的PP只關注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步驟,這話聽起來比較空,其實是這麼一個過程:

(1)制定一堆產品的中長期銷售運作計劃(SOP)

(2)分解某幾種產品的主生產計劃(MP)

(3)確定哪些庫存有、哪些需要採購、哪些需要生產(MRP)

(4)確定制定明確的一定週期的生產計劃(計劃訂單)

(5)根據這個計劃建立生產訂單(開工的憑據)

(6)生產過程中投入相關的原材料半成品等到這個訂單(直接材料消耗)

(7)待到生產完畢從這個訂單收貨(生產出了成品或半成品)

(8)生產訂單確認(表示此項工作完成,可以確定消耗量、人工費、製造費用了)

(9)生產結算

4,誰來生產?

某工廠內、某個人負責的、某套裝置裝置上、用某個工藝路線來生產的。要是你用過資料庫,就會知道,這是錄入在一個記錄生產資訊的表中的某一行的某幾個欄位,用以標誌該項生產業務的行為主體。

5,能生產多少?

一頭奶牛一年最多能產5、6噸奶,一套裝置一年滿負荷跑也就能產那麼多東西,此謂產能。我們在計劃、排產的時候都應該考慮這個因素,如果設定了,系統到時會以設定的方式予以警示,其邏輯就是將設定的最大值與你錄入的值相比較。當然,前提是你的公司有這樣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6,結算Settlement

假定這麼一個製造過程:

(1)原材料R,其成本中心是C1,經生產訂單O1加工後得到半成品H;

(2)半成品H,其成本中心是C2,經生產訂單O2加工後得到成品F;

(3)成品F入庫、售出。

那麼,除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自身的庫存賬要變動外,各生產訂單O1、O2要歸集材料費加工費生產成本轉出及其差異等,成本中心要計入相應的加工費以及作業價差。材料採購還有采購價差、生產訂單還有材料消耗量差異計劃加工費差異、成本中心還有作業單價差異。好像很多的樣子,PP加CO,三五年只能看個目錄啊。

7,附加話題:關於離散製造與流程製造

典型的流程型生產行業有醫藥、石油化工、電力、水泥等,它們主要採用按庫存、批次、連續的生產方式;典型的離散製造行業有機械製造、電子電器、汽車等行業,這些企業,則既有按定單生產,也有按庫存生產,既有批次生產,也有單件小批生產。

他們有啥區別?從業務上講他們的差異存在於產品結構、計劃的粒度、MRP的要求、相關的資料採集要求等。單從他們的BOM的構成就可以管窺一二:離散製造用的是樹狀層次型結構的BOM,相對固定,不管BOM有多少層,它的材料數量、材料型號、生產過程總體來說固定的。

流程製造的產品結構不能用樹狀的層次型結構來描述,複雜的流程製造需要用鏈式結構(單鏈式或者多鏈式)。產品製造全過程分為若干邏輯階段,每個階段的粗細可根據具體的生產、管理需求而定。環環相扣的各個階段可能產生聯產品、副產品,而這些不能精確確定,就是說我們不能做到完全精細生產。同時整個流程生產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產出量、所產物料的特性會受到原材料成分、溫度壓力、裝置等等波動的影響,並且不可預知。而離散製造就沒有此類問題。

8,附加話題:MRP

MRP及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計劃。他要解決的問題是:

(1)需要什麼?

(2)需要多少?

(3)何時需要?

舉例來講:

(1)今日是2007年10月24日,我要在11月1日要A產品100件(需求量及日程)

(2)A產品由2個部件X、2個部件Y和1個部件Z構成(BOM)

(3)當前庫存A產品10件,X部件10件,Y部件10件,Z部件50件(Stock)

(4)其中XY部件需要外購,Z部件自己可以生產

輸入這些資料以後,經過MRP的邏輯的運算,系統會告訴我們:截至11月1日,要準備90件A產品;要採購X和Y各170個併發出申請;要生產40個Z併發出生產計劃。Well,貌似不是很複雜,其實深究起來關於生產的各個環節都別有洞天,內容多而雜。管理的全面與操作的繁雜,這是一個矛盾,好在大部分的應用都在簡化處理。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95776/viewspace-103089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