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聲 | 馬斯克等2400名科學家承諾
永不發展致命的 AI 武器系統
“這是全球首個 AI 武器系統開發的民間反對組織,不出意外,也將是影響力最大的一個。”
7月18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 IJCAI 2018(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議)上,埃隆·馬斯克領銜的美國科技圈大佬們簽署了一份協議,承諾不會發展致命的人工智慧武器系統。
協議警告,使用人工智慧的武器系統“無需人工干預就能選定目標”,造成了道德上和實操上的威脅。協議的簽署方認為,從道德上來說,取走一條人命的決定,“絕不應該委託給機器”;從實操方面來看,這種武器的擴散將“危害每個國家和個體的穩定”。
企業領域的 Musk、DeepMind 聯合創始人 Shane Legg,Mustafa Suleyman 和 Demis Hassabis,Shane Legg;Skype 創始人 Jaan Tallinn;全球頂尖 AI 學者 Yoshua Bengio、Stuart Russell、Jürgen Schmidhuber 等2400名全球 AI 科學家,都在協議上鄭重簽下了大名。
協議詳情
https://futureoflife.org/lethal-autonomous-weapons-pledge/?cn-reloaded=1&cn-reloaded=1
原文連結:
http://news.sina.com.cn/o/2018-07-19/doc-ihfnsvza4856621.shtml
體育 | 用人工智慧幫助 NBA 球員訓練?
AI 比我們更懂球
“這麼多籃球界人士青睞,你要不要也來試試?”
NEX Team 公司開發的一款名叫 HomeCourt 的 App,利用 AI 幫助 NBA 球員們訓練。目前該公司已經獲得了庫班、納什、林書豪和山姆·辛基的投資。
該軟體可以利用計算機視覺的方式,記錄球員每次投籃的位置和準確度,方便球員判斷自己的薄弱環節。
另外,該軟體還可以將統計資訊和影片記錄直接分享給教練。還可以分享到軟體內的社交平臺,與全隊球員進行比拼。
原文連結:
打假 | 人工智慧也被用來反制假影片
靠眨眼是否正常來判斷
“假影片中的角色往往無法完美展現真實人類生理動作,比如呼吸、脈搏或眼部動作。”
人工智慧的 PS 影片已經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不過依然有漏網之魚。紐約奧爾巴尼大學一研究團隊發現,成年人每分鐘平均有 17 次眨眼,講話的時候,人類眨眼頻率增加到每分鐘 26 次,閱讀時是每分鐘 4.5 次。
該團隊利用影像訓練演算法自動識別和標記眨眼動作。首先檢測出影片中的面部,然後將此後影片中所有的影像連續對齊,分析每個影像中眼睛的區域,判斷這裡是否有眨眼動作,把這些影像標記出來。
根據論文的說法,他們的模型能有效地判斷眼睛狀態,識別假影片的準確率達到 99%。
原文連結: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55373.html?source=feed
進展 | 任推不倒
杜克大學這個機器人“小強”自己會扶牆
“研究人員稱,這是首個摔倒時會自己扶牆的機器人。”
雙足機器人的行走一直是一大難題,而且經常摔倒。雖然機器人摔倒後自己站起來也很驚豔,但如何讓機器人減少摔倒呢?
杜克大學研發新演算法,讓機器人在失去平衡的一瞬間採取糾正措施——扶一下牆。
科研人員對軟體進行程式設計,使其只關注機器人的髖關節和肩關節。只要機器人在跌倒時沒有發生扭曲,穩定演算法(stabilization algorithm)就只考慮三個角度:腳到臀部、臀部到肩膀、肩膀到手。機器人必須識別可接近的附近的表面,然後快速計算出最佳的角度組合,才能穩住自己。
本文使用的是三連桿模型,如圖所示。機器人被分成三個部分:腿,軀幹和手臂,每個部分都被建模為剛性連線。
在最終的解決方案裡,當機器人的手接觸到表面時,能將衝擊力降到最低,同時將手或腳滑動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論文地址:
http://motion.pratt.duke.edu/papers/ICRA2018-Wang-HandContact.pdf
原文連結:
黑科技 | 百度上線“圖騰”
區塊鏈+AI 助力版權保護
“圖騰,讓原創力釋放。”
7月18日,百度正式宣佈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原創圖片服務平臺“圖騰”。依託於區塊鏈、人工智慧以及大資料三種核心技術,將傳統的環節打通,使版權登記、維權都可以集中在一條鏈上。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不可更改性,百度圖騰打造了一個版權存證系統,可以為內容作品提供具有明確時間標記的“存在性證明”,從而構建了一個覆蓋圖片生產、權屬存證、圖片分發、交易變現、侵權監測、維權服務的全鏈路版權服務平臺。
百度圖騰產品核心架構
百度圖騰版權檢測系統覆蓋全網千億規模的資料,識別的準確率超過99%,可以全天候執行,萬張圖片最快2小時即可產出版權檢測報告。
原文連結:
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807/ofRyzDkswTGNgiAM.html
科研 | IJCAI 2018獎項出爐
中國研究佔半壁江山
“幾乎成為中國學者的半個主場。”
2018年7月13-19 日, AI 頂級國際會議 IJCAI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國際聯合大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
據統計,IJCAI 2018 總投稿量為 3470 篇(相比去年增加了37%),最終錄取了 710 篇,錄取率約為20.5%。
其中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為本屆 IJCAI 貢獻了主要力量。在今年的接收論文中,通訊作者來自中國的有 325 篇,佔總數的46%,遙遙領先其他所有國家和地區;57%的論文來自亞洲。在七篇傑出論文中,華人學者的研究佔據四席。
獲獎名單及論文原文:
https://www.ijcai.org/proceedings/2018/
原文連結:
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807/HhOrkraykQgwU7VR.html
醫療 | 谷歌開發出可識別蛋白質結晶的 AI 系統
“蛋白質晶體決定了細胞的形狀,且有助於發現可有針對性地治療各種疾病的藥物。”
谷歌腦科學團隊近日宣佈,他們已經開發出電腦視覺系統,用於識別藥物中的蛋白質晶體。
每種蛋白質的識別都會進行數百次的實驗。雖然在設定和成像上是自動化的,但是透過視覺識別系統識別的蛋白質晶體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錯誤的可能性,也容易出現人為錯誤。
谷歌宣稱其開發出的 AI 系統識別準確率可達94%。
原文連結:
http://www.sohu.com/a/241649858_100123118
醫療 | 深圳完成首例機器人“操刀”脊柱手術
“業界認為,骨科手術機器人的出現標誌著我國骨科手術已經開啟智慧化、精準化、微創化時代。”
說到手術機器人,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但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僅僅適用於軟組織手術,對於脊柱手術這塊“硬骨頭”卻束手無策。
在近日舉行的“2018年深圳脊柱外科高峰論壇暨國際精英研討會”上,直播展示了一例由脊柱外科醫生和脊柱手術機器人 ORTHBOT(歐博士)共同完成的脊柱手術,該手術僅歷時1.5小時,比原手術縮短了約1個小時,而且術中 X 線照射減少高達80%,大大降低了時間成本和手術風險。
據悉,這個手術機器人不僅能規劃釘道,還能自動打釘子,填補了國內脊柱手術機器人空白。
原文連結:
https://robot.ofweek.com/2018-07/ART-8321203-8120-30249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