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管道
聚合框架是 MongoDB 中的一組分析工具,可以對一個或多個集合中的文件進行分析。
MongoDB 的聚合框架基於管道的概念:首先從集合中獲取到輸入,然後將輸入的文件傳遞到一個或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將之前階段輸出的內容作為輸入,最終得到一個聚合結果作為輸出。
上面的圖是一個比較寬泛的管道流程圖。這裡展示一個 MongoDB 聚合語句對映到管道之後的情況:
在這裡可以看得出,aggregate([{}, {}])
是一個聚合語句,在函式的陣列中,每一個物件都是一個階段,$match
應該就是一個篩選文件的階段,$group
應該就是一個分組彙總的階段。
管道階段
使用聚合框架最重要的就是熟悉操作的語法,以及將這些語法構建成管道當中的階段。
在 MongoDB 聚合框架中,每一個階段都必須要規定一個特定的階段運算子,這些階段運算子表明了階段的執行規則,可以到 官方文件 上檢視更多、更詳細的內容。
常見操作
最常見的操作應該是能與普通查詢語句對應上的操作,如查詢、投影、排序、跳過、限制等等。雖然這些在一個 find()
語句中就能實現。
最常使用的操作就是查詢,也可以說是篩選、過濾,在聚合框架中使用 $match
來表明這是一個篩選文件的階段。如下是其使用語法:
{ $match: { <query> } }
第二個則是投影,這個階段可以修改輸入文件的結構,通常是重新命名、增加、刪除屬性,也可以透過表示式建立計算結果以及巢狀文件。如下是其使用語法:
// <field>: <1 or true>
// <field>: <0 or false>
// <field>: <expression>
{ $project: { <specification(s)> } }
排序、跳過、限制都比較容易理解,實際上可以與 find()
結果的遊標支援的函式做聯絡。如下是其使用語法:
// 排序
{ $sort: { <field1>: <sort order>, <field2>: <sort order> ... } }
// 跳過
{ $skip: <positive 64-bit integer> }
// 限制
{ $limit: <positive 64-bit integer> }
上述 5 個階段是最常用的階段,在使用時需要注重它們的效率,一般會使用這樣的順序去構建管道:
- 透過篩選語句過濾指定集合,得到符合要求的文件列表;
- 如果排序非常重要,這一個階段需要在過濾文件之後;
- 如果需要做分頁功能,應該是先執行跳過的階段,然後再到限制的階段;
- 最後,執行投影階段(進入投影階段的文件應該儘量少)。
更多操作 - 投影
投影階段一個比較大的作用就是,限制下一步的文件欄位數量,也就是刪除屬性,如下是使用方式:
// 不返回 _id 欄位
{ $project: { _id: 0 } }
// 不返回指定的 field 欄位
{ $project: { <field>: 0 } }
刪除屬性是黑名單的功能,投影階段也支援白名單的功能,即返回列表內的欄位,如下是使用方式:
// 返回指定的 field 欄位
{ $project: { <field>: 1 } }
前兩個功能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投影階段所能做的遠不止如此,還有很多其他的功能(投影階段支援大部分條件組),這裡做個簡單舉例:
// 將 author 巢狀文件下 last 屬性賦值給 lastName 屬性
{ $project: { lastName: "$author.last" } }
// 上述的功能裡,對於巢狀文件和內嵌陣列返回的結果是不一樣的,陣列會繼承下來
// 投影支援類似於三元運算的表示式
{ $project: { lastName: {
$cond: {
if: { $eq: [ "", "$author.last" ] },
then: "$$REMOVE",
else: "$author.last",
}
} } }
更多操作 - 展開
在處理陣列時,一個比較常見的操作是為陣列中的每一個元素形成一個輸出文件。
一個實際的例子就是,一件衣服在庫存中有 S、M、L 三個尺寸,而這三個尺寸會儲存在同一個陣列欄位當中,當我們聚合時想要將這一條文件展開成三個文件,一個尺寸對應一個文件。
// 原始文件
{
"clothesId": "123456",
"sizeList": ["S", "M", "L"]
}
// 展開後的文件
{
"clothesId": "123456",
"sizeList": "S"
}
{
"clothesId": "123456",
"sizeList": "M"
}
{
"clothesId": "123456",
"sizeList": "L"
}
聚合過程中,展開階段的語法是:
{ $unwind: <field path> }
// 上述衣服的例子中,可以用以下語句來展開
{ $unwind: "$sizeList" }
更多操作 - 分組
分組是聚合管道中舉足輕重的一個階段,這裡的分組可以看作是 SQL 的 GOURP BY
語句,其能為聚合功能帶來非常大的可能性。
分組階段使用了 $group
運算子,支援使用一個鍵或多個鍵將輸入的文件進行分組,其語法如下:
{
$group: {
// 分組的標識
_id: <expression>,
<field1>: { <accumulator1> : <expression1> },
...
}
}
其中 _id
是必須的,可以簡單指定分組的鍵,也可以使用條件組做處理後生成自定義鍵。
可選的 <field>
是分組後需要展示的鍵,並且可以指定條件組來決定它們的值是什麼。
尤其是,MongoDB 提供了累加器可以實現複雜的功能,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等。
這裡有個對集合求和的例子,也是最簡單的使用:
{
$group: {
// 對型別進行分組
_id: "type",
// 這裡是求和,一個文件記作 1 個,即對同型別的文件進行計數
count: { $sum: 1 },
}
}
更多操作 - 入庫
顧名思義,入庫需要作為管道中最後的階段,將管道生成的文件寫入集合中。
聚合框架提供了 $out
和 $merge
兩個運算子標識入庫階段,其中 $merge
是在 4.2 版本中引入的。這兩個運算子的語法如下:
// 指定資料庫和集合,會直接覆蓋
{ $out: { db: "<output-db>", coll: "<output-collection>" } }
// 配置更加豐富
{ $merge: {
// 指定資料庫和集合
into: <collection> -or- { db: <db>, coll: <collection> },
// 確定唯一標識與集合中做匹配
on: <identifier field> -or- [ <identifier field1>, ...], // Optional
// 設定變數
let: <variables>, // Optional
// 如果標識存在時處理文件的方式
whenMatched: <replace|keepExisting|merge|fail|pipeline>, // Optional
// 如果標識不存在時處理文件的方式
whenNotMatched: <insert|discard|fail> // Optional
} }
如果可以的話,建議使用 $merge
作為寫入集合的首選方式,其功能更多。
當然,其真正的優勢是,可以按照按需生成的物化檢視(materialized view),在管道執行的階段,輸出到集合的內容會進行增量更新。
條件組累加器
在一些階段操作中,MongoDB 支援使用累加器來增強聚合功能,這裡說的累加器泛指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功能的運算子。
算術運算
這裡的算術運算不是統稱的四則運算,指的是與數學相關的運算,如平均值、求和等。
$avg
累加器用於計算平均值,透過是直接指定一個鍵名即可,使用 { $avg: "$keyName" }
這樣的語法。
$sum
累加器用於計算指定鍵的和,也是直接指定一個鍵名即可,使用 { $sum: "$keyName" }
這樣的語法。
最值運算
累加器支援的最值包括這些:最小值、最大值、最大的 n 個值。
最小值和最大值的理解都比較容易,使用也比較容易。最小值使用了 { $min: "$keyName" }
這樣的語法,最大值使用了 { $max: "$keyName" }
這樣的語法。
最大的 n 個值是在 5.2 版本新增的累加器,其作用是透過指定輸入的鍵,得到這些鍵值中排序後最大的 n 個值,其語法如下:
{
$maxN: {
// 指定鍵名 input: "$score"
input: <expression>,
// 指定數量 n: 3
n: <expression>
}
}
陣列提取
這裡的陣列提取指的是提取陣列中的某個元素,現在能支援到的就是提取出陣列中的前 n 個元素、後 n 個元素。
在這裡可以使用 $first
、$firstN
、$last
、$lastN
這樣的運算子,它們的語法分別如下:
{ $first: <expression> }
{
$firstN: {
input: <expression>,
n: <expression>
}
}
{ $last: <expression> }
{
$lastN: {
input: <expression>,
n: <expression>
}
}
其他運算
除了上述的累加器,聚合框架還有非常多其他的累加器,這裡簡單列一下:
$accumulator
: 返回自定義累加器函式的結果$addToSet
: 返回一個無重複值的陣列$bottom
: 返回指定排序規則後最後 1 個元素$bottomN
: 返回指定排序規則後最後 n 個元素$count
: 返回文件的計數$mergeObjects
: 返回合併多個物件之後的結果$push
: 返回一個可以有重複值的陣列$stdDevPop
: 返回輸入值的總體標準差$stdDevSamp
: 返回輸入值的樣本標準差
這些累加器都有各自的用法,使用得當可實現非常強大的資料分析功能,完整的內容可以到 官方文件 上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