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道哥,10+年嵌入式開發老兵,專注於:C/C++、嵌入式、Linux。
關注下方公眾號,回覆【書籍】,獲取 Linux、嵌入式領域經典書籍;回覆【PDF】,獲取所有原創文章( PDF 格式)。
目錄
別人的經驗,我們的階梯!
大家好,我是道哥。
在前幾篇文章中,我們一塊討論了:在 Linux
系統中,編寫字元裝置驅動程式的基本框架,主要是從程式碼流程和 API 函式這兩方面觸發。
這篇文章,我們就以此為基礎,寫一個有實際應用功能的驅動程式:
在驅動程式中,初始化 GPIO 裝置,自動建立裝置節點;
在應用程式中,開啟 GPIO 裝置,併傳送控制指令設定 GPIO 口的狀態;
示例程式目標
編寫一個驅動程式模組:mygpio.ko。
當這個驅動模組被載入的時候,在系統中建立一個 mygpio
類裝置,並且在 /dev
目錄下,建立 4
個裝置節點:
/dev/mygpio0
/dev/mygpio1
/dev/mygpio2
/dev/mygpio3
因為我們現在是在 x86
平臺上來模擬 GPIO
的控制操作,並沒有實際的 GPIO
硬體裝置。
因此,在驅動程式碼中,與硬體相關部分的程式碼,使用巨集 MYGPIO_HW_ENABLE
控制起來,並且在其中使用printk
輸出列印資訊來體現硬體的操作。
在應用程式中,可以分別開啟以上這 4
個 GPIO
裝置,並且通過傳送控制指令,來設定 GPIO
的狀態。
編寫驅動程式
以下所有操作的工作目錄,都是與上一篇文章相同的,即:
~/tmp/linux-4.15/drivers/
。
建立驅動目錄和驅動程式
$ cd linux-4.15/drivers/
$ mkdir mygpio_driver
$ cd mygpio_driver
$ touch mygpio.c
mygpio.c
檔案的內容如下(不需要手敲,文末有程式碼下載連結):
#include <linux module.h="">
#include <linux kernel.h="">
#include <linux ctype.h="">
#include <linux device.h="">
#include <linux cdev.h="">
// GPIO 硬體相關巨集定義
#define MYGPIO_HW_ENABLE
// 裝置名稱
#define MYGPIO_NAME "mygpio"
// 一共有4個 GPIO 口
#define MYGPIO_NUMBER 4
// 裝置類
static struct class *gpio_class;
// 用來儲存裝置
struct cdev gpio_cdev[MYGPIO_NUMBER];
// 用來儲存裝置號
int gpio_major = 0;
int gpio_minor = 0;
#ifdef MYGPIO_HW_ENABLE
// 硬體初始化函式,在驅動程式被載入的時候(gpio_driver_init)被呼叫
static void gpio_hw_init(int gpio)
{
printk("gpio_hw_init is called: %d. \n", gpio);
}
// 硬體釋放
static void gpio_hw_release(int gpio)
{
printk("gpio_hw_release is called: %d. \n", gpio);
}
// 設定硬體GPIO的狀態,在控制GPIO的時候(gpio_ioctl)被調研
static void gpio_hw_set(unsigned long gpio_no, unsigned int val)
{
printk("gpio_hw_set is called. gpio_no = %ld, val = %d. \n", gpio_no, val);
}
#endif
// 當應用程式開啟裝置的時候被呼叫
static int gpio_open(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
printk("gpio_open is called. \n");
return 0;
}
// 當應用程式控制GPIO的時候被呼叫
static long gpio_ioctl(struct file* file, unsigned int val, unsigned long gpio_no)
{
printk("gpio_ioctl is called. \n");
// 檢查設定的狀態值是否合法
if (0 != val && 1 != val)
{
printk("val is NOT valid! \n");
return 0;
}
// 檢查裝置範圍是否合法
if (gpio_no >= MYGPIO_NUMBER)
{
printk("dev_no is invalid! \n");
return 0;
}
printk("set GPIO: %ld to %d. \n", gpio_no, val);
#ifdef MYGPIO_HW_ENABLE
// 操作 GPIO 硬體
gpio_hw_set(gpio_no, val);
#endif
return 0;
}
static 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gpio_ops={
.owner = THIS_MODULE,
.open = gpio_open,
.unlocked_ioctl = gpio_ioctl
};
static int __init gpio_driver_init(void)
{
int i, devno;
dev_t num_dev;
printk("gpio_driver_init is called. \n");
// 動態申請裝置號(嚴謹點的話,應該檢查函式返回值)
alloc_chrdev_region(&num_dev, gpio_minor, MYGPIO_NUMBER, MYGPIO_NAME);
// 獲取主裝置號
gpio_major = MAJOR(num_dev);
printk("gpio_major = %d. \n", gpio_major);
// 建立裝置類
gpio_class = class_create(THIS_MODULE, MYGPIO_NAME);
// 建立裝置節點
for (i = 0; i < MYGPIO_NUMBER; ++i)
{
// 裝置號
devno = MKDEV(gpio_major, gpio_minor + i);
// 初始化 cdev 結構
cdev_init(&gpio_cdev[i], &gpio_ops);
// 註冊字元裝置
cdev_add(&gpio_cdev[i], devno, 1);
// 建立裝置節點
device_create(gpio_class, NULL, devno, NULL, MYGPIO_NAME"%d", i);
}
#ifdef MYGPIO_HW_ENABLE
// 初始化 GPIO 硬體
for (i = 0; i < MYGPIO_NUMBER; ++i)
{
gpio_hw_init(i);
}
#endif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gpio_driver_exit(void)
{
int i;
printk("gpio_driver_exit is called. \n");
// 刪除裝置和裝置節點
for (i = 0; i < MYGPIO_NUMBER; ++i)
{
cdev_del(&gpio_cdev[i]);
device_destroy(gpio_class, MKDEV(gpio_major, gpio_minor + i));
}
// 釋放裝置類
class_destroy(gpio_class);
#ifdef MYGPIO_HW_ENABLE
// 釋放 GPIO 硬體
for (i = 0; i < MYGPIO_NUMBER; ++i)
{
gpio_hw_release(i);
}
#endif
// 登出裝置號
unregister_chrdev_region(MKDEV(gpio_major, gpio_minor), MYGPIO_NUMBER);
}
MODULE_LICENSE("GPL");
module_init(gpio_driver_init);
module_exit(gpio_driver_exit);
相對於前幾篇文章來說,上面的程式碼稍微有一點點複雜,主要是多了巨集定義 MYGPIO_HW_ENABLE
控制部分的程式碼。
比如:在這個巨集定義控制下的三個與硬體相關的函式:
gpio_hw_init()
gpio_hw_release()
gpio_hw_set()
就是與GPIO
硬體的初始化、釋放、狀態設定相關的操作。
程式碼中的註釋已經比較完善了,結合前幾篇文章中的函式說明,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從程式碼中可以看出:驅動程式使用 alloc_chrdev_region
函式,來動態註冊裝置號,並且利用了 Linux
應用層中的 udev 服務,自動在 /dev
目錄下建立了裝置節點。
另外還有一點:在上面示例程式碼中,對裝置的操作函式只實現了 open 和 ioctl 這兩個函式,這是根據實際的使用場景來決定的。
這個示例中,只演示瞭如何控制 GPIO 的狀態。
你也可以稍微補充一下,增加一個read
函式,來讀取某個GPIO
口的狀態。
控制 GPIO 裝置,使用 write 或者 ioctl 函式都可以達到目的,只是 ioctl 更靈活一些。
建立 Makefile 檔案
$ touch Makefile
內容如下:
ifneq ($(KERNELRELEASE),)
obj-m := mygpio.o
else
KERNELDIR ?= /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PWD := $(shell pwd)
default:
$(MAKE) -C $(KERNELDIR) M=$(PWD) modules
clean:
$(MAKE) -C $(KERNEL_PATH) M=$(PWD) clean
endif
編譯驅動模組
$ make
得到驅動程式: mygpio.ko 。
載入驅動模組
在載入驅動模組之前,先來檢查一下系統中,幾個與驅動裝置相關的地方。
先看一下 /dev 目錄下,目前還沒有裝置節點( /dev/mygpio[0-3] )。
$ ls -l /dev/mygpio*
ls: cannot access '/dev/mygpio*':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再來檢視一下 /proc/devices 目錄下,也沒有 mygpio
裝置的裝置號。
$ cat /proc/devices
為了方便檢視列印資訊,把dmesg
輸出資訊清理一下:
$ sudo dmesg -c
現在來載入驅動模組,執行如下指令:
$ sudo insmod mygpio.ko
當驅動程式被載入的時候,通過 module_init( )
註冊的函式 gpio_driver_init()
將會被執行,那麼其中的列印資訊就會輸出。
還是通過 dmesg
指令來檢視驅動模組的列印資訊:
$ dmesg
可以看到:作業系統為這個裝置分配的主裝置號是 244,並且也列印了GPIO
硬體的初始化函式的呼叫資訊。
此時,驅動模組已經被載入了!
來檢視一下 /proc/devices 目錄下顯示的裝置號:
$ cat /proc/devices
裝置已經註冊了,主裝置號是: 244 。
裝置節點
由於在驅動程式的初始化函式中,使用 cdev_add
和 device_create
這兩個函式,自動建立裝置節點。
所以,此時我們在 /dev
目錄下,就可以看到下面這4
個裝置節點:
現在,裝置的驅動程式已經載入了,裝置節點也被建立好了,應用程式就可以來控制 GPIO 硬體裝置了。
應用程式
應用程式仍然放在 ~/tmp/App/ 目錄下。
$ mkdir ~/tmp/App/app_mygpio
$ cd ~/tmp/App/app_mygpio
$ touch app_mygpio.c
檔案內容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sser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ys ioctl.h="">
#define MY_GPIO_NUMBER 4
// 4個裝置節點
char gpio_name[MY_GPIO_NUMBER][16] = {
"/dev/mygpio0",
"/dev/mygpio1",
"/dev/mygpio2",
"/dev/mygpio3"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 gpio_no, val;
// 引數個數檢查
if (3 != argc)
{
printf("Usage: ./app_gpio gpio_no value \n");
return -1;
}
gpio_no = atoi(argv[1]);
val = atoi(argv[2]);
// 引數合法性檢查
assert(gpio_no < MY_GPIO_NUMBER);
assert(0 == val || 1 == val);
// 開啟 GPIO 裝置
if((fd = open(gpio_name[gpio_no], O_RDWR | O_NDELAY)) < 0){
printf("%s: open failed! \n", gpio_name[gpio_no]);
return -1;
}
printf("%s: open success! \n", gpio_name[gpio_no]);
// 控制 GPIO 裝置狀態
ioctl(fd, val, gpio_no);
// 關閉裝置
close(fd);
}
以上程式碼也不需要過多解釋,只要注意引數的順序即可。
接下來就是編譯和測試了:
$ gcc app_mygpio.c -o app_mygpio
執行應用程式的時候,需要攜帶2
個引數:GPIO 裝置編號(0 ~ 3),設定的狀態值(0 或者 1)。
這裡設定一下/dev/mygpio0
這個裝置,狀態設定為1
:
$ sudo ./app_mygpio 0 1
[sudo] password for xxx: <輸入使用者密碼>
/dev/mygpio0: open success!
如何確認/dev/mygpio0
這個GPIO
的狀態確實被設定為1
了呢?當然是看 dmesg
指令的列印資訊:
$ dmesg
通過列印資訊可以看到:確實執行了【設定 mygpio0 的狀態為 1】的動作。
再繼續測試一下:設定 mygpio0 的狀態為 0:
$ sudo ./app_mygpio 0 0
當然了,設定其他幾個GPIO
口的狀態,都是可以正確執行的!
解除安裝驅動模組
解除安裝指令:
$ sudo rmmod mygpio
此時,/proc/devices
下主裝置號 244
的 mygpio
已經不存在了。
再來看一下 dmesg
的列印資訊:
可以看到:驅動程式中的 gpio_driver_exit( ) 被呼叫執行了。
並且,/dev
目錄下的 4
個裝置節點,也被函式 device_destroy()
自動刪除了!
文中的測試程式碼,已經放在網盤了。
在公眾號【IOT物聯網小鎮】後臺回覆關鍵字:1128,即可獲取下載地址。
謝謝!
推薦閱讀
【2】C語言指標-從底層原理到花式技巧,用圖文和程式碼幫你講解透徹
</fcntl.h></assert.h></unistd.h></stdlib.h></stdi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