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透明學弟的華為上岸之路

程式設計師魚皮發表於2021-07-27

分享直系學弟 “離奇” 的求職經歷和心路歷程。

大家好,我是魚皮,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位 同校同系 學弟的親身經歷。

這位學弟自稱小透明,就讀軟體工程專業,即將本科畢業入職華為,職位是 產品行銷經理

他對自己的形容是變化莫測,為啥呢?

因為大四前後短短一年間,他經歷了對自己未來規劃的各種改變:打算考研 => 打算出國 => 開始找開發崗工作 => 找到一家日企上班 => 辭職,並更改求職方向為產品崗 => 最終上岸大廠。

學弟一年的經歷

回過頭來看看這段經歷,他自己都覺得挺 離奇 的,前後這麼短的時間內,竟然還能這麼翻來覆去的改變?

當我瞭解到他的經歷後,首先表示佩服,同樣深感好奇,他為何放棄考研選擇求職?又為何辭職換崗?又如何順利入職大廠的呢?

所以我立刻就聯絡了小透明學弟,期望他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在我的一番攻勢下,害羞的學弟答應了下來,並且一寫就是 6000 字!

下面讓我們走進他的世界,以一名本科應屆生的視角,來看看他的經歷和感受吧。

本文大綱:

華為學弟求職分享

糾結之路

說句心裡話,我對未來規劃這種東西,是一種 突然 的自我覺悟。而突然的根源,就是前面做的事情導向的 順其自然 ,和對自我的一個幡然醒悟。

是否考研?

就比如考研這個事兒,我大學本科前三年,都是想著自己要考研的,甚至到了大三下學期暑假的時候,都已經學完了高數。

但是為啥突然不想考了呢?

理性分析

先簡單說一下我的個人情況吧,我本科前三年想考研的時候,一來沒有找到感興趣的研究方向、二來沒有未來職業規劃(考博是不可能考博的)。考研這件事兒,貌似還是一個這個年齡這個節點,自己眼裡同學眼裡父母眼裡,很該做的事。所以只是單純和大部分人一樣,想先有個學上罷了。

如果你是想決心做學術,並且對計算機科研深感興趣的同學,那接下來可以不看了。但是這種人,畢竟是少數。比如我,只是想混個學歷的,而且對科研其實真的不感興趣 。其實像這樣隨波逐流去考研,也不能說是一個壞的選擇,畢竟如今的計算機碩士學歷還是很值錢的,只要你研究生階段別太作、簡歷寫的別太爛,通過多數大廠的簡歷篩選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是隨波逐流閉著眼讀研,肯定也不是最好選擇。因為第一,研究生的本職工作畢竟是做研究,水一水必然可以,但是計算機專業的特點是薪資高、找工作比較 內卷 ,就很容易造成:畢業的時候,想從事演算法崗位,但科研水平不夠、競爭不過博士;做前後端開發,開發經驗還不如某些本科生的尷尬局面。第二呢,國內碩士兩年半 or 三年時間,還是很長的,人生有多少個三年呢?所以還是應該時刻掂量這個黃金年齡耗費的三年,對於自己是不是最佳選擇,畢竟已經不是高考時候死讀書的小孩子了。

我個人想的是如果工作三年,可能要比讀研三年收穫要大的多,康康魚皮學長在騰訊大學讀研快一年了,除了技術提升,其他平臺也積攢了大量粉絲。讀研如果水三年,不知不覺間可能被同齡人甩開太遠了。

考慮後果

考研沒考上的後果其實是非常嚴重的,不亞於高考失利

這是我個人的看法哈,如果考不上,正常情況下,接下來的人生道路有兩個選擇:

  1. 找工作
  2. 準備二戰

如果你在考研失敗後選擇找工作,那麼顯然,你完美錯過了求職的最佳黃金時間 —— 秋招。考研失敗,既在校招主戰場的秋招 0 收穫,又在即將到來的春招面前 0 準備,可謂是非常被動。即使能夠找到工作,但只能說如果該同學參加了秋招,憑藉他的能力,一定會有更多的選擇,可能會找到比現在更好的工作。而第一份工作,對你的人生又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同等程度的努力,用在找工作方面的效果可能要比考研更穩定和顯著。

如果選擇二戰,那麼首先一定要想清楚,你一戰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想不明白這點,那麼二戰同樣失敗的概率是非常非常高的,到時候只會面臨一個更尷尬更難受的局面。二戰的話首先要面對較大的心理壓力,還要再次掂量自己的能力,再給一次機會能不能考過。

所以考研失敗後真的是進退兩難。現在碩士學歷一方面越來越平民化了,另一方面卻越來越難考了,畢竟考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不知道幹啥隨波逐流、追求學歷選擇考研固然沒有問題,但還是要想清楚這背後的風險,以及自己是否已做好承擔這份風險的準備和覺悟。尤其是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真是太難太難考了,報錄比太低而且大神多,所以如果決定考研,一定要下十足的決心,做足準備,儘量一次上岸。

魚皮:對於是否讀研,每位同學都應該像他一樣有自己的思考和權衡,而不是被人牽著鼻子走,選擇權只能且必須在你自己的手上。

最終,綜合考量了一下,我覺得學歷還是比較重要,但是除了考研之外就沒有其他的提升學歷的方式了麼?

當然有,出國留學呀!

是否出國?

為啥考慮出國留學呢,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女朋友要去加拿大留學哈哈,所以我當時一拍腦門:“我要陪著你去!!!”

不過後來還是冷靜地瞭解了一下,加拿大申請碩士巨難,我這種垃圾績點基本不可能。

那不如開始申請英國的水碩試試?

雖然想出國留學,但是我這語言成績和時間,肯定要 gap 一年。中介姐姐說,人不能在家賦閒 ,一邊工作一邊學語言,比在家 “全職” 學語言效果還要好,而且找工作的話工作越好,對申請越有利,最好500強!

(現在覺得:找到 500 強真香!還留什麼學?)

好吧那麼我的求職之路就正式開始了。

求職之路

作為正兒八經的軟體工程學子,肯定大家下意識的,都會去找開發方向工作,俗稱程式猿。正好,連帶著學校的專業實習的課程要求,一起找了。

開發求職之路

這個時候大概是剛剛決定放棄考研的 8 月份了,但是很快,我就遇到了一個大問題:看著招聘網站上一個個陌生的崗位,既不知道選什麼,又對其所需的技能基本完全不瞭解。天哪,我們學的是一個計算機嗎?!

我本科還是參與了一些學科競賽活動的,都是馬上要上班兒的人了,對人家上班幹啥都不知道,這不是一個非常恐怖的事情嗎?

沒錯,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已工作的學長,反覆強調 要早點實習,早點了解工作後要幹啥早點知道學校教的專業課都是五十年前的東西找工作一點忙幫不上。這個時候我真的是一頭霧水,要一層層捅破窗戶紙。在經歷了投遞後端開發、資料分析、遊戲策劃、甚至音樂設計之後,終於我的投遞開始走向 “正軌” 了……

簡單介紹一下我這個時候失敗的求職經歷吧。失敗是必然的,初生小傻子不怕虎,這個時候啥都不會啥也沒背的我,也是對網際網路大廠產生了很多的憧憬的,並開始了我的簡歷投遞之路。對於研發方向,211 本科的科班學歷,足夠過掉大部分大廠的簡歷初篩,進入筆試面試。作為自主招生垃圾的很慚愧的我,因為好歹還有一些演算法競賽的底子,筆試還是過了一些,進入了一些面試。

眾所周知,開發崗的面試是要提前準(bei)備(song)的,所以我也簡單背了一些。但沒想到,我進入面試之後可就太好玩兒了~

考官:“程式和執行緒的區別是什麼?” 我:“...”

考官:“介紹一下資料庫索引?” 我:“...”

考官:“TCP / IP 四次握手?” 我:“計網課沒選。”

考官:“…… 快速排序時間複雜度總記得了吧?” 我:“logn? 2logn? log2n?”

考官: “孩子,加油。”

還真就是玩兒,經過了前後一番折騰,大廠的開發崗求職之路不出意外的全部掛掉了。這個時候我選擇退而求其次參加了學校安排的專業實習專場面試,拿到了一家日企的正式 offer 並開始了實習。因為面試過程沒太有技術環節,所以非常的輕鬆加愉快。

實習的方向偏重於後端開發,經過三個月的實習,再結合我之前的在校經歷與個人興趣,引起了我對於自己的深(zi)深(wo)思(huai)考(yi)。

轉職?

以這段實習經歷為契機,我開始思考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做開發。我發現自己有兩個很大的問題:

  1. 我對技術缺乏熱情。
  2. 我進行開發工作的時候,注意力不夠集中也坐不太住。

我現在還是覺得,開發這項工種,是靠興趣和天賦驅動的,其實辦公室裡老天選中的程式猿和其他工種的人一起辦公,氣場差異真的是有點一目瞭然的。在開發這個領域,不同的興趣與天賦帶來的效果差異是巨大的。說白了,能不能做開發,要看緣分。

我的舍友(有天賦有興趣有能力已保研)可以在晚上11點,一邊放著藍芽音響一邊哼著小曲,一邊快快樂樂敲程式碼。而我既無法體會碼程式碼的快樂,又無法體會到支撐無數程式猿精神的 —— 實現某一功能的成就感。這時候可能有人要說了,沒有永恆的天賦,只有持之以恆的努力。正是,努力奮(nei)鬥(juan)是打工人必須做到與堅持的,而現在做的,恰恰就是根據個體差異,個人興趣,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賽道與奮鬥方向,而不是把努力當藉口,不管不顧人云亦云。 因此在這個非常重要的選擇關口,我最終決定還是放棄開發,選擇既需要技術,但是技術專業性要求沒那麼高,同時需要很多組織溝通、設計規劃能力的產品方向,作為自己的求職賽道。

魚皮:認真審視自己,勇於突破自身的專業限制,非常值得佩服。

產品求職之路

其實一開始,我就是以產品為自己求職的未來導向的,只不過是糾結先做兩三年開發,還是直接做產品。這肯定是各有利弊吧,積累一定的技術經驗對做產品有很大幫助,但是 開發思維和產品思維還是有根本差距的 (一個下蛋的、一個孵小雞的)。再結合上面所寫的自己開發肝不動、所以就正式踏上了自己的產品求職之路了吧!

然而現在已經是 2020 年 12 月份了……

其實職場的招聘情況是瞬息萬變的,但是正好我剛剛作為本科畢業生進行完了校招,所以還敢斗膽再多 bb 兩句……

先說說開發方向的面試。從大的方面來講,開發的面試中注重的是知識的掌握與否,來評估開發水平。一是通過提問,看應聘者知道 or 不知道,知道的話回答的 1 or 0;二是深挖簡歷中的專案經歷或者有沒有用過 xxx,來進行進一步的評估。總的來說,開發方向的面試,包括演算法筆試在內,需要準(bei)備(song)的東西比較多,但是效果是肉眼可見的 ,這也是為什麼前面反覆提到的要 提前進行準備 ,開發面試早點準備(同時早點實習)價效比太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開發面試的順利通過,並不代表著實際上手的 “痛苦” 減輕,還是應該結合上一章節內容,對自己能否從事開發之路做一個認真的評估。

產品方向的面試,尤其是校招產品,跟開發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開發的面經想必大家看過很多了,所以今天著重分享一下產品校招技巧。

魚皮:雖然是產品校招技巧分享,但我看完後,感覺很多技巧同樣適用於開發崗同學面試,不要跳過這部分內容哦~

產品校招技巧

1. 簡歷初篩

首先是學歷關,校招產品經理基本最低最低要求 211 本科,985 本科或者 211 碩士是推薦配置。

道理很簡單,開發的話有入行門檻,基本僅限計算機專業學生;但是產品的話雖然計算機專業仍然優先,但是專業放寬了很多很多,這也導致了學歷這一塊兒出現 神仙打架 的局面。比如我在並不算大廠的(雖然現在也真的不小)哈囉產品實習時,組裡實習生雖然也有像我這種學歷一般的,但是大部分都是比如交大本碩、同濟本帝國理碩、華理本賓夕法尼亞碩等等諸如此類畫風;而聽聞同專業大佬在騰訊實習時,產品組實習僧都是清北藤校之流。

像我最後籤的華為,產品經理跟網際網路還有區別,在完美錯過秋招,通訊計算機專業優先的情況下,學歷放寬到了 211,最後才能跟著一堆 985 碩一起入職,還是很榮幸的......

另外產品方向的簡歷,超級簡歷那種白紙模板寫滿一頁紙是基本要求吧,具體內容會在下一節展開說明。

魚皮:我認識一些本科求職產品崗的同學,據他們反映,校招產品崗真的是神仙打架,學歷較低的話真的需要慎重!當然,趁早開始多幾份實習經歷也有機會。

2. 前期能力積累

與開發的強應試面試不同,產品面試不僅需要針對性應試準備,也需要長久的能力積累,這一點和英語口語很像 —— 無法突擊。因為產品面試,尤其是校招面試,不像有工作社招一樣會有歷史產出可以問,而校招本身就是更看重個人綜合素質、未來發展的潛力等等,因此我參與的 n 場產品面試,都是以聊天式為主,不太涉及專業技術細節 。這種面試形式決定了面試既簡單 —— 不太會出現像開發面試那種不知道的情況,又很難 —— 不同人的面試表現真的差距太大太大。而且面試官本身就是老油條,有各種 “豐富多彩” 的形式和你聊天,比如靈魂提問、性格探討、壓力注入等等,總之目的只有一個,通過變著花樣玩你,來打破你虛偽的突擊準備,從而揭開你的真實面目。

因此前期的、持之以恆的能力積累是必須的,推薦幾種提升自己的方法:

  1. 實習:一定實習,儘早實習。大二大三、暑假寒假,與其閒著,不如實習。大廠難進,先去小廠,迂迴實習。

  2. 競賽:對產品有幫助的競賽有很多,而且這一部分其實非常重要,但是大家比較容易忽視。比如挑戰杯、三創賽等等,數學建模等等,因為它可以在一件具體的事情中(而不是像學生會的多數自娛自樂),鍛鍊你與隊友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進行組織溝通的能力,這個對於整個溝通能力與可行性分析能力的提升幫助是巨大的。

  3. 商賽 or 精英營:對於尤其是非理工科類的專業學生,這方面的幫助是非常大的,比如一些商賽挑戰賽、pwc 的暑期精英營等等。

  4. 學生組織。其實是否推薦這一點,我個人還是糾結的,甚至說是提醒大家避雷的。很多人剛上大學總是會習慣性的加入一個學生組織,但是現在回過頭看,大部分的學生組織經歷,其實不會有太大鍛鍊效果(尤其是院級的組織),或者說跟前面所說的競賽、實習一比,鍛鍊效果相差甚遠。但是我個人的話,是真實得到了鍛鍊的,因為我在加入校合唱團擔任男低音聲部首席的時候,獨立承擔聲部加排了一百次左右 ,並且隨團去過匈牙利、俄羅斯進行了比賽、拿了金獎。所以學生組織這個東西,差異性很大,隨機性很強,一定一定要衡量自己正在進行的學生組織活動,是否值得你花時間精力,或者你是否真正感興趣,以及儘量搞出一些 “名堂”。

魚皮:我在大學期間也在學生會工作了兩年,親測可以提升你的組織、管理、表達能力,但切忌要控制好投入的時間。

3. 針對性的突擊

校招產品看重日常的積累,那麼短期突擊有沒有用呢?當然有用!

下面幾種方法雖然不能讓你有長期能力的提升,但是對於某一單場面試,甚至可能是決定結果的勝負手。

  1. 資料收集。活學活用網際網路,全方位的瞭解你要入職的公司、部門崗位從事什麼業務。百度、Google、牛客、力扣、脈脈、知乎、甚至貼吧微博...

  2. 針對性出擊。舉我自己的一個例子非常好理解:在我華為面試期間,正好正在舉行MWCS世界移動大會,其中華為正是作為主會方之一。我完整收看了大會的華為演講部分,並進行了筆記整理,事實上最終這對我的面試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前面說過面試官會想方設法打破你的虛偽突擊準備,但是一些對待面試的有針對性的認真準備,反而勢必會讓面試官感受到你的認真態度。

  3. 態度傳達。我個人認為這是面試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在面試當中一定要表現出自己對通過面試的強烈渴望,至少你要透傳給對面老師一種,你並不是無所謂,而是想通過本次答辯或者面試的態度。畢竟只有短短几十分鐘,面試官也都是有感情的人,這可能直接影響著最終的面試結果。

  4. 適當多說。俗話說一語千金,但是事實上,能說卻少說,和不能說,相差了兩個境界的level。在短短面試幾十分鐘,我們還是儘量多說。但是需要注意語速不要太快,不要搶別人話說。

  5. 簡歷 / 自我介紹微調。一招走天下固然好,但是應該適當地根據單位不同、職位不同、業務線不同,進行相關微調,突出自己在不同業務情景下的特長特色。比如這個公司是賣烤地瓜的,你應該突出自己食品行業相關經歷特長,而不是突出宣揚自己擅長修自行車。

附:為啥說本科 ACM 是神坑勿入?

個人高中劃了划水來東華自招,以普通人的視角,覺得演算法競賽這東西主要特徵有兩點:

  1. 多投一點時間就能再強一點,所以最好的備賽方法就是投入所有的時間。
  2. 但是再投入時間再多也永遠天外有天,永遠被神碾壓。

演算法競賽本身核心是數學,雖然和開發一樣都是碼程式碼,但是本質天差地別,一個是相對動手偏實踐,一個是相對動腦偏思考。競賽厲害往往兩種人,要麼學得早學得多,要麼真的聰明。各大 985 高校從高中或初中就開始學演算法競賽的 noi 或國家隊選手,往往又學得早又聰明,在賽場上秀得頭皮發麻,因為本質是數學,所以跟應用比賽、創業大賽不同,弱校不太存在拿大獎可能。即使你真的高考沒考好又數學天賦極強,不要忘了你還有兩名隊友……

當然能帶隊 carry 的大佬也是有的吧,比如東華,300 個人裡 30 個人能選拔進集訓隊,10 個隊伍裡有兩三個獲獎,兩三個獎中一個或者沒有銀獎,至於金獎要追溯到 2006 年…… 所以最好還是不要賭自己就是那個天選之子,是不是真的不好說,沒學過的話,還是看天賦這個自己也不清楚有沒有的東西。

努力是剛需,但是不要忘記努力之前的選擇更關鍵。


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

最讓我深有感觸的是:小透明學弟在不斷抉擇和嘗試之後,終於明確了自己想要什麼,並且勇於打破常規、另闢蹊徑,踏上了自己堅信的道路,義無反顧的走了下去。

也許開始會迷茫,但是不是可以通過提前參與,讓自己的未來逐漸清晰呢?還在程式設計一條路上走到黑的同學,是不是也可以思考更多的可能性呢?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最後再送大家一些 幫助我拿到大廠 offer 的學習資料

跑了,留下 6T 的資源!

歡迎閱讀 我從 0 自學進入騰訊的程式設計學習、求職、考證、寫書經歷,不再迷茫!

我學計算機的四年,共勉!

覺得不錯的話,還請朋友們 點贊 支援下,希望能幫助到更多同學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