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學習 node 快速入門 系列 —— 初步認識 node

彭加李發表於2021-03-07

其他章節請看:

前端學習 node 快速入門 系列

初步認識 node

node 是什麼

node(或者稱node.js)是 javaScript(以下簡稱js) 執行時的一個環境。不是一門語言。

以前 js 只能執行在瀏覽器中,瀏覽器中的 js 包含:bom(例如 window)、dom(例如 document)、ecmascript、js 引擎;現在 js 也可以執行在 node 中,node 中的 js 包含:ecmascript(服務端不操作頁面,所以不需要 bom 和 dom)和 js 引擎。

我們編寫的 js 只是一些字串文字,只有 js 引擎才能識別和處理它們;js 引擎有很多種,chrome v8引擎是目前最好的,而且開源;node 的作者就是基於 chrome v8開發了一個 js 執行時環境。

node 能做什麼

  • 寫 web 伺服器後臺(java,php 能做的,node也能做)
  • 做專案構建工具,例如 webpack、vue-cli 都是用 node 寫的
  • 做命令列工具,例如 hexo(一款快速、簡潔且高效的部落格框架)就是用 node 寫的
  • 用於桌面開發

安裝 node

進入 node 官網,來到下載頁面,下載對應平臺的 node 即可。我的是 windows 平臺,下載後傻瓜式(一路 next)安裝即可。安裝成功後配置一下環境變數(將 nodejs 的安裝目錄配置到 path 中),接著開啟命令列工具,輸入 node --version,如果能輸出 node 的版本說明安裝成功。

node 有當前釋出版本和長期支援版。前者包含最新特性,可用於學習,後者更穩定。下載頁面也有node 以往的版本的入口,可以從中下載特定版本的 node。

hello-world

建立一個 js 檔案,內容輸入 console.log('hello world'),儲存檔案後,在命令列中輸入 node file-name 就執行了我們的第一個程式。

$ node 1.js 
hello world

我們在瀏覽器中,通常會通過 F12 開啟開發者工具,輸入一些測試語句,例如 Array.isArray(1),node 也有類似的環境。在命令列中輸入 node 回車,即可進入。請看示例(我的終端是Git Bash):

$ node
Welcome to Node.js v12.18.1.
Type ".help" for more information.
> console.log(1+1)
2
undefined
> Math.max(1,3,5,7,-1)
7
> Array.isArray(1)
false
> window
Uncaught ReferenceError: window is not defined
> document
Uncaught ReferenceError: document is not defined
> typeof fs
'object'
> typeof http
'object'
>

如果需要退出控制檯,按 Ctrl + c 即可。

最簡單的讀寫檔案

需求:讀取某個檔案的內容並輸出到控制檯;將一段程式碼寫入某檔案

這裡我們只需要使用 node 的內建模組 fs(檔案系統)中的兩個方法 readFile()writeFile() 方法。

先實現讀取檔案。開啟 readFile() 的 api,複製裡面的程式碼,微調,儲存在 2.js 中:

// 匯入內建模組 fs
const fs = require('fs')
// 讀取 1.js
// 1.js 中的內容是:console.log('hello world')
fs.readFile('1.js', (err, data) => {
    if (err) throw err;
    console.log(data.toString()); // {1}
});

在命令列中執行該檔案:

$ node 2
console.log('hello world')

如果不呼叫 toString() 方法(行{1}),則輸出的是十六進位制 <Buffer 63 6f 6e 73 6f 6c 65 2e 6c 6f 67 28 27 68 65 6c 6c 6f 20 77 6f 72 6c 64 27 29>

也可以指定編碼來讓它正常輸出,就像這樣:

...
fs.readFile('1.js', 'utf8', (err, data) => {
    if (err) throw err;
    console.log(data);
});
// 輸出:console.log('hello world')

寫檔案就很簡單了,找到 writeFile() 對應的api,微調,程式碼如下:

const fs = require('fs')
const data = 'console.log(1+2)'
fs.writeFile('1.js', data, (err) => {
  if (err) throw err;
  console.log('The file has been saved!');
});

再次執行 $ node 2,然後驗證 1.js 檔案的內容是否已改成 console.log(1+2)

:本系列教程只講大概5個內建核心模組,不會詳細講解 node 的 API,API 是講不完的。在node 以往的版本中有每個版本對應的API文件。本系列教程選用的API文件是node 12.18.1

最簡單的伺服器

需求:啟動一個伺服器,通過瀏覽器訪問能顯示 Hello-World

將以下程式碼儲存在一個 js 檔案中,用 node 執行後會啟動一個伺服器。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const listenCallback = () => { 
    console.log('服務啟動成功')
}
const requestCallback = () => {
    console.log('已接到您的請求...')
}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 // {1}
server.listen('3000', listenCallback) // {2}
server.on('request', requestCallback) // {3}

瀏覽器輸入 http://localhost:3000/ 即可訪問這個伺服器。伺服器接收到請求,會觸發 requestCallback 回撥,這個簡單的伺服器由於沒有實現響應請求的功能,所以我們會看到瀏覽器會一直轉圈圈,等待伺服器的返回。

$ node 3.js
服務啟動成功
// 瀏覽器訪問伺服器後輸出
已接到您的請求...

Tip:伺服器就是一臺 24 小時不斷電的電腦,伺服器上可能有多個應用,所以需要埠號來定位具體的應用;我們的瀏覽器與伺服器通訊時,瀏覽器也會開啟一個埠;我們測試可以使用 3000、5000 這些沒被佔用的埠號。

首先通過 http.createServer(行{1})建立一個伺服器,接著通過行 server.listen(行{2})啟動 HTTP 伺服器以偵聽連線,最後通過 server.on(行{3})給伺服器註冊 request 事件的回撥。

:初次接觸 Node 的 api 可能會不太適應。筆者就有這種感受,首先 http.createServer() 方法沒有示例,只說返回的是 http.Server 的例項;其次 server.listen() 的語法是從 http.Server 的父類 net.Server 中才找到 server.listen([port[, host[, backlog]]][, callback]);最後 .on() 到底是誰的方法?最初只在 http.Server 中找到 Event: 'request',是告訴我 server 這個物件支援哪些事件嗎,最終在原始碼(我用的編輯器是vscode,直接點進去,就可以看到對應的原始碼,原始碼是用 typescript 寫的)中發現了下面的線索:

// createServer() 方法返回 Server
function createServer(requestListener?: RequestListener): Server; // {1}

// Server 中有 addListener() 和 on()
class Server extends events.EventEmitter {
    ...
    addListener(event: string, listener: (...args: any[]) => void): this; // {2}
    ...
    on(event: string, listener: (...args: any[]) => void): this; // {3}
    ...
}

createServer() 方法返回 Server,在 class Server 中 定義了 on() 方法。

此外,addListener()(行{2})和 on()(行{3})好像只是方法名不同,用 node 的控制檯做如下測試,發現 on() 應該是 addListener() 的別名。

D:\>node
Welcome to Node.js v12.18.1.
> http.createServer().on === http.createServer().addListener
true
>

現在只差最後一步:給瀏覽器返回資料。需要用到下面兩個方法:

response.write(chunk[, encoding][, callback])

  • 這傳送了響應主體的一部分。可以多次呼叫此方法以提供身體的連續部分

response.end([data[, encoding]][, callback])

  • 此方法向伺服器發出訊號,指示所有響應頭和主體已傳送。該伺服器應認為此訊息已完成。必須在每個響應上呼叫方法response.end()

接著新增伺服器響應功能,將 Hello World 輸出到瀏覽器頁面。需要改動的程式碼只有 requestCallback() 方法,請看示例:

...
const requestCallback = (req, res) => {
    res.write('Hello World')
    res.end()
}
...

到此,這個需求就做完了。

我們在此基礎上稍微擴充套件一下。

後端傳給前端的通常是 json 資料,模擬如下:

...
const requestCallback = (req, res) => {
    const data = {
        status: 200,
        message: '成功',
        data: {}
    }
    res.write(data)
    res.end()
}
...

瀏覽器訪問後,發現 node 控制檯報錯,提示只能傳 String 或 Buffer 型別的資料,再次修改為 res.write(JSON.stringify(data)),重啟 node(每次修改完 node 程式碼都需要重新重啟 node,後續不在重複說明),瀏覽器訪問頁面顯示 {"status":200,"message":"鎴愬姛","data":{}}中文亂碼了。

雖然 write() 方法中預設編碼是 utf8,但瀏覽器的編碼預設是根據作業系統來,在中文作業系統中瀏覽器的編碼是 gbk,伺服器和客戶端編碼格式不同,於是亂碼了。

既然瀏覽器的編碼是 gbk,那我將伺服器這邊編碼指定為 gbk 是否就不會亂碼?修改程式碼為 res.write(JSON.stringify(data), 'gbk'),結果瀏覽器頁面出不來了,瀏覽器控制檯輸出了一個錯誤資訊:net::ERR_INVALID_CHUNKED_ENCODING

網上說 node 不支援 gbk,再次修改程式碼為 res.write(JSON.stringify(data), 'base64'),訪問頁面,沒有了錯誤資訊,直接觸發了一個下載。

node 到底支援哪些編碼,又在哪裡宣告的?

突然想到文件中說 write() 方法只支援 String 和 Buffer兩種資料,於是在 Buffer 中看到 Buffer.isEncoding() 方法,作用是:如果 encoding 是支援的字元編碼的名稱,則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 Buffer.isEncoding('utf-8')
true
$ Buffer.isEncoding('gbk')
false
$ Buffer.isEncoding('base64')
true
$

在 Buffer 原始碼中找到了支援的字元編碼,請看:

// Buffer class
type BufferEncoding = "ascii" | "utf8" | "utf-8" | "utf16le" | "ucs2" | "ucs-2" | "base64" | "latin1" | "binary" | "hex";

既然不能把 node 的編碼改為 gbk,那麼我們就把瀏覽器的編碼改成 node 的編碼 utf8,請看程式碼:

...
const requestCallback = (req, res) => {
    ...
    /*
    Content-type,決定瀏覽器以什麼形式,什麼編碼讀取這個檔案

    格式:Content-Type:type/subtype;parameter
        type:主型別,任意的字串,如text,如果是*號代表所有;
        subtype:子型別,任意的字串,如html,如果是*號代表所有,用“/”與主型別隔開;
        parameter:可選引數,如charset,boundary等。

    副檔名與 Content-type 對應關係可以在 w3school 中查閱
    */
    res.setHeader('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utf8') // {1}
    res.write(data)
    ...
}
...

新增 res.setHeader()(行{1}),通過設定 Content-type 決定瀏覽器用什麼編碼讀取這個檔案。若只輸入 charset=utf8,經測試,仍舊亂碼。

如果給瀏覽器返回一段 html 字串,瀏覽器會有什麼表現?請看下面測試:

// 提示:end() 如果指定了data,則等效於呼叫 write(data),然後呼叫 end()

// test1:瀏覽器輸出:hello world 浣犲ソ 
res.end('<h1>hello world 你好</h1>') 

// test2:瀏覽器輸出:hello world 你好 
res.setHeader('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utf8')
res.end('<h1>hello world 你好</h1>')

// test3:瀏覽器輸出:<h1>hello world 你好</h1>
res.setHeader('Content-type', 'text/plain;charset=utf8')
res.end('<h1>hello world 你好</h1>')

test1 表明,node 不顯式宣告 Content-type,如果給瀏覽器返回 html 字串,瀏覽器也能自動識別並渲染出來,效果與 test2 相同。

其他章節請看:

前端學習 node 快速入門 系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