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Sequence切片下標問題

發表於2017-05-08

前言

在python中, 切片是一個經常會使用到的語法, 不管是元組, 列表還是字串, 一般語法就是:

sequence[ilow:ihigh:step] # ihigh,step 可為空; 為了簡短易懂, 暫時排除step的用法考慮

先來簡單示範下用法

語法很簡潔, 也很容易理解, 這種語法在我們日常使用中 是簡單又好用, 但我相信在我們使用這種切片語法時, 都會習慣性謹遵一些規則:

  1. ilow, ihigh均小於 sequece的長度
  2. ilow < ihigh

因為在大部分情況下, 只有遵循上面的規則, 才能得到我們預期的結果! 可是如果我不遵循呢? 切片會怎樣?

不管我們在使用元組, 列表還是字串, 當我們想取中一個元素時, 我們會用到如下語法:

上面出現的 1,2 我們姑且稱之為下標, 不管是元組, 列表還是字串, 我們都能通過下標來取出對應的值, 但是如果下標超過物件的長度, 那麼將觸發索引異常(IndexError)

那麼對於切片呢? 兩種語法很相似, 假設我 ilow 和 ihigh分別是10和20, 那麼結果是怎樣呢

情景重現

看到10和20, 完全超出了序列a的長度, 由於前面的程式碼, 或者以前的經驗, 我們總會覺得這樣肯定也會導致一個IndexError,那我們開終端來試驗下:

結果居然是: [], 這感覺有點意思.是隻有列表才會這麼, 字串呢, 元組呢?

結果都和列表的類似, 返回屬於各自的空結果.

看到結果的我們眼淚掉下來, 不是返回一個IndexError, 而是直接返回空, 這讓我們不禁想到, 其實語法相似, 背後的東西肯定還是不同的, 那我們下面一起來嘗試去解釋下這結果吧

原理分析

在揭開之前, 我們們要先搞清楚, python是怎樣處理這個切片的, 可以通過dis模組來協助:

在這簡單介紹下dis模組, 有經驗的老司機都知道, python在解釋指令碼時, 也是存在一個編譯的過程, 編譯的結果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pyc檔案, 這裡面codeobject物件組成的位元組碼, 而dis就是將這些位元組碼用比較可觀的方式展示出來, 讓我們看到執行的過程, 下面是dis的輸出列解釋:

  • 第一列是數字是原始原始碼的行號。
  • 第二列是位元組碼的偏移量:LOAD_CONST在第0行.以此類推。
  • 第三列是位元組碼人類可讀的名字。它們是為程式設計師所準備的
  • 第四列表示指令的引數
  • 第五列是計算後的實際引數

前面就不贅述了, 就是讀常量存變數的過程, 最主要的區別就是: test.py 切片是使用了位元組碼 SLICE+3實現的, 而test2.py 單下標取值主要通過位元組碼BINARY_SUBSCR實現的,如同我們猜測的一樣, 相似的語法卻是截然不同的程式碼.因為我們要展開討論的是切片(SLICE+3), 所以就不再展開BINARY_SUBSCR, 感興趣的童鞋可以檢視相關原始碼瞭解具體實現, 位置: python/object/ceval.c

那我們下面來展開討論下 SLICE+3

雖然上面的程式碼有點長, 不過關鍵地方都已經註釋出來, 而我們也只需要關注那些地方就足夠了. 如上, 我們知道最終是要執行 m->sq_slice(s, i1, i2), 但是這個sq_slice有點特別, 因為不同的物件, 它所對應的函式不同, 下面是各自的對應函式:

因為他們三個的函式實現大致相同, 所以我們只分析其中一個就可以了, 下面是對列表的切片函式分析:

結論

從上面的sq_slice函式對應的切片函式可以看到, 如果在使用切片時, 左右下標都大於sequence的長度時, 都將會被重新賦值成sequence的長度, 所以我們們一開始的切片: print a[10:20], 實際上執行的是: print a4:4. 通過這次的分析, 以後在遇到下標大於物件長度的切片, 應該不會再懵逼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