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基礎:離散數學和完備性

wishchin發表於2020-11-25

計算機的起源和數學基礎有很深的淵源,深挖下去可以探討到數學基礎的集合論、哥德爾取得輝煌成果的證明論和模型論。也和哲學本身有有著基礎層面的聯絡。
哲學形式化基礎: 數理邏輯。
不可形式化的過程和結論都是違背認知的,涉及到知識論的基礎討論。近現代哲學形式化的基礎基於數學的數理邏輯。數理邏輯的物質基礎是集合論。

10年來,人工智慧在模式識別的機器學習中的深度神經網路學習即深度學習方面取得實用性的成果,甚至催生了類似商湯曠世這種僅在人臉識別方面就估值數十億美元的商業公司。

機器學習基本理論,可得到基礎數學的泛函分析的諸多指點。

人並非強過任何一個人造智慧的單一性狀,人的智慧極大地依賴於人類感知器和效應器豐富的低階智慧。

現階段,人工智慧的難點不是在基礎演算法和理論框架上,而是匹敵人的感知器和效應器能力。

不能僅憑一個計算機中的演算法創造類人人工智慧,這涉及到更廣泛的系統論和範疇論的知識。

包括我在內,人類中有無數的笨蛋,且無可救藥的那種。基本表現是記憶力不夠,即資料檢索能力和效率不行,決策能力差,即推理能力不行。而計算機在這些方面就好太多。

人是必定不完備的,在語法和語義上,而計算機在廣義語義上是不完備的,在語法和特定語義上是完備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