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淺到淺入門批量渲染(一)
最近在準備公司的技術分享,主題是入門批量渲染,想著反正也總結了,不如充幾篇部落格吧,也算顯得沒有那麼半途而廢,一舉兩得了。
所以,這次將分四篇介紹一下與批量渲染有關的知識:
- 第一篇的主題是靜態合批;
- 第二篇的主題是動態合批;
- 第三篇的主題是例項化渲染;
- 第四篇的主題是優化骨骼蒙皮動畫,以及兩種常用的批量渲染方式:烘焙頂點動畫與烘焙骨骼矩陣動畫。
由於這回更新的內容還是非常基礎的,所以系列也稱為“由淺到淺”,如果你剛接觸Unity引擎不久,或者面試時不知道怎麼忽悠面試官,相信讀完以後,恐怕也不會有什麼大的收穫。
另外,其實很久之前寫過一篇關於例項化角色動畫的文章,現在看來裡面存在很多的不足以及表述錯誤,希望趁著這次機會能糾正過來,順便再寫一些新的不足和錯誤。
那就開始吧。
批量渲染
批量渲染其實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它的另一個名字叫做“合批”。在日常開發中,通常說到優化、提高幀率時,總是會提到它。
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批量渲染是通過減少CPU向GPU傳送渲染命令(DrawCall)的次數,以及減少GPU切換渲染狀態的次數,儘量讓GPU一次多做一些事情,來提升邏輯線和渲染線的整體效率。但這是建立在GPU相對空閒,而CPU把更多的時間都耗費在渲染命令的提交上時,才有意義。
如果瓶頸在GPU,比如GPU效能偏差,或片段著色器過於複雜等,那麼沒準適當減少批處理,反而能達到優化的效果。
所以要做效能優化,還是應該先定位瓶頸到底在哪兒,然後再考慮優化方案,而不是一股腦的就啪啪啪合批。
當然,通常情況下,確實是以CPU出現瓶頸更為常見,所以適當的瞭解些批量渲染的技法,是有那麼一丟丟必要的。
靜態合批
靜態合批是一種聽起來很常用,但在大多數手遊專案裡又沒那麼常用的合批技術。
這裡,我簡單的將靜態合批分為預處理階段的合併,和執行階段的批處理。
- 合併階段
合併時,引擎將符合合批條件的渲染器身上的網格取出,對網格上的頂點進行空間變換,變換到合併根節點的座標系下後,再合併成一個新的網格;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新網格是以若干個子網格的形式組合而成的,因為需要記錄每一個合併前網格的索引數量和起始索引(相對於合併後的新網格)。
空間變換的目的,是為了“固化”頂點緩衝區和索引緩衝區內的資料,使其頂點位置等資訊都在相同的座標系下。這樣執行時如果需要對合並後的物件進行空間變換(手動靜態合批物件的根節點可被空間變換),則無需修改緩衝區內的頂點屬性,只提供根節點的變換矩陣即可。
儘管網格不同、材質不同,Unity也會將它們的網格進行合併
在Unity中,可以通過勾選靜態批處理標記,讓引擎在打包時自動合併;當然,也可以在執行時呼叫合併函式,手動合併。
通過勾選開關標記單位參與靜態合批
打包時的自動合併會膨脹場景檔案,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場景的載入時間。
包含靜態合批的場景體積大了一丟丟
此外,不同平臺對於合併是有頂點和索引數量限制的,超過此限制則會合併成多個新網格。
- 批處理階段
執行時是否可以合批(Batch)成功,還取決於渲染器材質的設定。
使用不同的材質,會分為不同的批次
當然,如果手動替換過場景中所有Material,也會打斷批次。
執行時手動替換所有渲染器的材質球
不再有合批發生
如果偷偷修改了渲染器使用的網格(不再使用合批後的大網格),也會打斷批處理。
替換網格後,也不會再被批處理
除上述之外,還有一些不常用,且不太有用的知識點。
- 執行時動態載入?
動態載入並例項化一個帶靜態標記的GameObject到場景中,是不會被當做靜態合批處理的。換言之,靜態標記只被作為是打包時的考慮引數,並不會在執行時被引擎處理。如果在場景載入後,希望對手動例項化的單位進行靜態合批,可以使用手動靜態合批。
- 合併根節點的空間變換
自動靜態合批的根節點在場景上,因此無法對其進行空間變換;而手動靜態合批,因為根節點不是場景而是一個遊戲物件,所以可以通過修改根節點的空間屬性(位置、大小及縮放值),達到諸如移動整個合批單位的目的。
當然,即使修改了合批後物件的空間屬性,頂點和索引緩衝區裡的資料也不會被修改,引擎會在渲染前,通過ConstBuffer(UniformBuffer)傳入根節點的變換矩陣,達到了整體變換的目的。
- Batch ≠ DrawCall
一次靜態合批,並不表示一定只有一次DrawCall命令的呼叫。
合併發生後,每個參與合批的網格資訊(頂點、索引等)就會被最終確定,不再被修改。當一個參與合併的單位不顯示時,如被設定為隱藏或被視椎體剔除,引擎並不會修改頂點緩衝區和索引緩衝區的內容,而會拆分若干個小的DrawCall來分次渲染。通過調整每個DrawCall的索引(起始索引、索引個數)來跳過不應該被顯示的單位。
通過兩次DrawCall來跳過隱藏的三角形
由於,這些DrallCall之間幾乎沒有渲染狀態的切換,效率較高,所以引擎也將其統計為一次合批(儘管包含若干個DrawCall)。
隱藏掉部分立方體後,形成了兩次DrawCall
引擎的Statistics視窗、FrameDebugger和Profiler(Renderer)會體現出這種差異
靜態合批包含了多個材質時,引擎在材質分組後的處理方式也是相同的,只是不同材質在渲染時,都使用了相同的頂點、索引緩衝區。
- 與直接使用大網格的不同
靜態合批與直接使用大網格(是指直接製作而成,非靜態合併產生的網格)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其一,靜態合批可以主動隱藏部分物件。靜態合批在執行時,由於每個參與合併的物件可以通過起始索引等彼此區分,因此可以通過上述多次DrawCall的策略,實現隱藏指定的物件;而直接使用大網格,則無法做到這一點。
其二,靜態合批可以有效參與CPU的視錐剔除。當有剔除發生時,被送進渲染管線的頂點數量就會減少(通過引數控制),也就意味著被頂點著色器處理的頂點會減少,提升了GPU的效率;而使用大網格渲染時,由於整個網格都會被送進渲染管線,因此每一個頂點都需要被頂點著色器處理,如果攝像機只能照到一點點,那麼絕大多數參與計算的頂點最後都會被裁減掉,有一些浪費。
大網格不會被視錐體剔除,全部頂點都會被送進渲染管線
靜態合批會被視錐體剔除,只有部分頂點被送進渲染管線
靜態合批下合併後的網格
靜態合批下,頂點著色器只處理了部分頂點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靜態合批一定就比使用大網格要更好。如果子網格數量非常多,視錐剔除時CPU的壓力也會增加,所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吧~
- 靜態合批的利弊
靜態合批採用了以空間換時間的策略來提升渲染效率。
其優勢在於:網格通常在預處理階段(打包)時合併,執行時頂點、索引資訊也不會發生變化,所以無需CPU消耗算力維護;若採用相同的材質,則以一次渲染命令,便可以同時渲染出多個本來相對獨立的物體,減少了DrawCall的次數。
在渲染前,可以先進行視錐體剔除,減少了頂點著色器對不可見頂點的處理次數,提高了GPU的效率。
其弊端在於:合批後的網格會常駐記憶體,在有些場景下可能並不適用。比如森林中的每一棵樹的網格都相同,如果對它採用靜態合批策略,合批後的網格基本等同於:單顆樹網格 x 樹的數量,這對記憶體的消耗可能就十分巨大了。
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記憶體佔用過高
總而言之,靜態合批在解決場景中材質基本相同、網格不同、且自始至終都保持靜止的物體上時,很適用。
相關閱讀:
由淺到淺入門批量渲染(二)
來源:騰訊遊戲學院
原文:https://gameinstitute.qq.com/community/detail/133586
相關文章
- 由淺到淺入門批量渲染(完)
- 由淺到淺入門批量渲染(二)
- 由淺到淺入門批量渲染(四)
- RabbitMQ由淺入深入門全總結(一)MQ
- promise由淺入深Promise
- MongoDB由淺入深MongoDB
- javascript由淺入深JavaScript
- 由淺入深學python(一)Python
- RabbitMQ由淺入深入門全總結(二)MQ
- lua淺淺入門瞭解一下
- JavaScript Promise由淺入深JavaScriptPromise
- MySQL索引由淺入深MySql索引
- 物件導向-由淺入深物件
- [轉帖]由淺入深瞭解GC入門篇(一):什麼是垃圾回收?GC
- 純手寫Promise,由淺入深Promise
- Vue.js 2.0 由淺入深Vue.js
- iOS架構由淺入深 | MVVMiOS架構MVVM
- 由淺入深理解 IOC 和 DI
- Git由淺入深之分支管理Git
- 由淺到深瞭解工廠模式模式
- 淺入深出Vue:資料渲染Vue
- Vue入門淺析Vue
- C#非同步程式設計由淺入深(一)C#非同步程式設計
- MVP架構由淺入深篇一(基礎版)MVP架構
- Elasticsearch從入門到放棄:淺談算分Elasticsearch
- Git由淺入深之操作與指令Git
- 由淺入深理解Dubbo的SPI機制
- 由淺入深 docker 系列: (6) 映象分層Docker
- 由淺入深 docker 系列: (2) docker 構建Docker
- 由淺入深完全理解Java動態代理Java
- 由淺入深學C# 視訊教程C#
- 由淺入深學習JavaScript Debug技巧JavaScript
- Java 反射由淺入深 | 進階必備Java反射
- 淺談資料分析入門
- 深入淺出Mybatis原始碼系列(一)---Mybatis入門MyBatis原始碼
- Git 由淺入深之細說變基 (rebase)Git
- 由淺入深 docker 系列: (5) 資源隔離Docker
- 由淺入深 docker 系列: (3) docker-composeDo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