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入淺出 MySQL 索引

detectiveHLH發表於2021-05-17

簡單瞭解索引

首先,索引(Index)是什麼?如果我直接告訴你索引是資料庫管理系統中的一個有序的資料結構,你可能會有點懵逼。

淺入淺出 MySQL 索引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打算舉幾個例子來幫助你更容易的認識索引

我們查詢字典的時候可以根據字的部首、筆畫來查詢到對應的字,這樣可以快速的找到對應的字所在頁,在字典開頭那玩意就叫索引

還有一本書的目錄,可以幫我們快速的跳到不同的章節,此時這裡的目錄也是索引

甚至,景區的地圖,會告訴你你現在在哪裡,其他景點在哪兒,這個地圖從某些方面來說也是索引

再結合開篇較專業的解釋,你可能就能夠理解索引是什麼了。

淺入淺出 MySQL 索引

為什麼需要索引

瞭解了索引的概念,我們就需要知道為什麼我們需要索引?從剛剛的例子可以看出來,索引的存在的目的就是:

淺入淺出 MySQL 索引
  • 字典中的索引幫助我們快速的找到對應的字

  • 書的目錄幫助我們快速的跳到我們需要看的章節

  • 景區的地圖幫助我們快速的找到想要去的景區的路

在資料庫中,索引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的查詢到對應的資料行,從而順利的取出所有列的資料。這個過程必須要,對於現在的 Web 應用來說,DB 如果響應慢,將會直接影響到整個請求的響應時間,而這對使用者體驗來說是災難性的。

對於點個按鈕,等個好幾秒才有返回,那麼之後使用者大概率是不會再使用你開發的應用了。

MySQL中的索引

首先,MySQL 和索引其實沒有直接的關係。索引其實是 MySQL 中使用的儲存引擎 InnoDB 中的概念。在 InnoDB 中,索引分為:

  • 聚簇索引
  • 非聚簇索引

對於聚簇索引,是 InnoDB 根據主鍵(Primary Key)構建的索引。你可以暫時理解為 key 為主鍵,value 則是整行資料。並且一張表只能有一個聚簇索引。

淺入淺出 MySQL 索引

當然,你可以不定義主鍵。但是正常情況下我們都會建立一個單調遞增的主鍵,或者是通過統一的 ID 生成演算法生成。如果沒有定義任何主鍵,InnoDB 會有自己的兜底策略。InnoDB 會選擇我們定義的第一個所有值的都不為空唯一索引作為聚簇索引

淺入淺出 MySQL 索引

不過實際的生產環境中,的確會有這樣的 Corner Case。InnoDB 還有一個究極兜底,如果連僅剩的唯一索引也不符合要求,InnoDB 會自己建立一個隱藏的6個位元組的主鍵 RowID,然後根據這個隱藏的主鍵來生成聚簇索引。

而對於非聚簇索引,是根據指定的列建立的索引,也叫二級索引(Secondary Index),一張表最多可以建立64個二級索引。key 為建立二級索引的列的值,value 為主鍵。換句話說,如果通過非聚簇索引查詢,最終只能得到索引列本身的值 + 主鍵的值,如果想要獲取到完整的列資料,還需要根據得到的主鍵去聚簇索引中再查詢一次,這個過程叫回表

這裡說明一下,現在有很多的部落格說,MySQL 使用 InnoDB 時,一張表最多隻能建立 16 個索引,首先這是錯的,明顯是從其他的地方直接抄過來的,自己沒有去做任何的驗證。

在 MySQL 的官方文章中,明確的說明了,一張表最多可以建立 64 個非聚簇索引,而且建立非聚簇索引時,列的數量不能超過16個。

注意,是建立非聚簇索引的列不能超過16個!

淺入淺出 MySQL 索引

這也順便提一下題外話,所謂的技術嚴謹,什麼叫嚴謹?對你通過其他渠道獲取到的知識,它最多叫作者的觀點,我們持一種懷疑態度,並想辦法自己去求證。求證後,它才會變成事實

而不是對某些名詞死記硬背,現在的新玩意層出不窮,但當你溯其根源,你會發現就那麼回事。

索引底層原理

前面提到了 InnoDB 中索引的型別,簡單的瞭解了其分類和區別,那 InnoDB 中的索引是如何做到加速查詢的呢?其底層的原理是啥呢?InnoDB 中的索引的底層結構為 B+ 樹,是B樹的一個變種。

淺入淺出 MySQL 索引

先給大家看看B+樹到底長個什麼鳥樣,下圖是一顆儲存了數字「1-7」的B+樹。

淺入淺出 MySQL 索引

可以看到,B+樹中,每個節點可以有多個子節點,而像我們平常熟悉的二叉樹中,每個節點最多隻能有2個。並且,B+樹中,節點的儲存資料是有序的,而有序的資料結構就可以讓我們進行快速的精確匹配和範圍查詢。而且B+樹中的葉子結點之間有指向下一個節點的指標,而B樹中的葉子節點是沒有的。

在 MySQL InnoDB 的實際實現中,頁節點之間其實是個雙連結串列,儲存了分別指向上一個、下一個節點的指標

下圖是包含了整數「1-7」的B樹,這個圖應該會幫助你加深對兩者區別的理解。

淺入淺出 MySQL 索引

並且,在B+樹中,除了葉子節點儲存了真實的資料之外,其餘的節點都只儲存了指向下一節點的指標。換句話說,資料全部都在葉子節點上。而在B樹中,所有的節點都可以儲存資料,這是一個最主要的區別。

知道了B樹和B+樹的基礎結構長啥樣之後,我們需要再深入瞭解 InnoDB 是如何利用B+樹來儲存資料的。首先,MySQL 並不會把資料儲存在記憶體中,記憶體只是作為執行時的一種優化,關於 InnoDB 記憶體架構相關的東西,之前已經寫了一篇文章,感興趣的可以先去看看。

InnoDB 會將資料儲存在磁碟上,而當我們查詢資料的時候,OS 會將儲存在磁碟上的資料一頁一頁的載入到記憶體裡。這裡的頁是 OS 管理記憶體的一種方式,當其載入資料到記憶體時,會將某個磁碟塊上的資料按照頁的大小載入。在這裡,你可以理解為B樹中每個節點就是一個磁碟塊。

那既然B樹和B+樹在查詢的時候都需要進行 I/O 操作將需要的節點載入到記憶體,B+樹相對於B樹的優勢到底在哪兒?

淺入淺出 MySQL 索引

個人認為主要有三點。

一是B+樹能夠減少 I/O 的次數。為啥呢?憑啥資料結構長的差不多,B+樹就能夠減少 I/O 的次數?之前說到,單個節點就代表了一個磁碟塊,而單個磁碟塊的大小是固定的。B+樹僅有葉子結點才儲存值,相對於所有節點都存完整資料的B樹而言,B+樹中單個磁碟塊能夠容納更多的資料。

淺入淺出 MySQL 索引

單個磁碟塊,容量固定的前提下,儲存的元素大小越小,則能夠儲存的元素的數量就會更多。換句話說,一次 I/O 能夠把更多的資料載入進記憶體,而這些多載入的元素很可能是你會用到的,而這就一定程度上能減少 I/O 的次數。

除此之外,單個節點能夠儲存的元素增多了,還能夠起到減少樹的高度的作用。

二是查詢效率更加穩定。什麼叫更穩定呢?那就在資料量相同的情況下,不會因為你查詢的資料 ID 不同而造成查詢所耗費時間大相徑庭,換句話說,這次請求可能花了10ms,下一次同樣的請求啪的一下花了20ms,這就讓人很不能接受,合著介面的效能還要看你資料庫的心情?

那為什麼說使用B+樹就能夠做到查詢效率穩定呢?因為B+樹非葉子結點不會儲存資料,所以如果要獲取到最終的資料,必然會查到葉子結點,換句話說,每次查詢的 I/O 次數是相同的。而B樹由於所有節點均可儲存資料,有的資料可能1次 I/O 就查詢到了,而有的則需要查詢到葉子結點才找到資料,而這就會帶來查詢效率的不穩定。

三是能夠更好的支援範圍查詢。那B樹為啥就不能很好的支援呢?讓我們回到B樹這張圖。

淺入淺出 MySQL 索引

假設我們需要查詢 [3, 5] 這個區間內的資料,會經歷什麼呢?不廢話,直接把圖給出來。

未命名檔案

可以看到,如果到葉子結點仍然沒有查詢到完整的資料,會重新返回到根結點再次進行遍歷。而反觀 B+ 樹,當找到了葉子結點之後就可以通過葉子結點之間的指標直接進行連結串列遍歷,可以大大的提升範圍查詢的效率。

知道了這點之後,舉一反三就能夠知道,為什麼 InnoDB 不使用 Hash 在做底層的資料結構了。即使查詢時 Hash 的時間複雜度甚至能做到 O(1)

最後聊聊 I/O

全篇提到了很多次 I/O,以及在 MySQL 的索引設計中,需要儘量的減少 I/O 次數,為啥呢?是因為 I/O 很昂貴。當我們執行一次 I/O,到底發生了什麼?

本來像詳細講講磁碟結構的,但是看了一眼篇幅,已經快超了,所以這裡就簡單的聊聊就好

機械硬碟中,一次 I/O 操作,由三個步驟組成:

首先需要尋道,尋道是指磁碟的磁頭移動道磁碟上的磁軌上面,這個時間一般在3-15ms內。

然後是旋轉,磁碟會將儲存對應資料的碟片旋轉至磁頭下方,這又花掉2ms左右,具體的時延與磁碟的轉速有關。

最後是資料傳輸

一波操作下來,花費就在10ms左右。不要以為10ms還好...對比於SSD(固態硬碟)和記憶體的微秒、納秒來說,簡直有著天壤之別。

淺入淺出 MySQL 索引

這也是為啥在 MySQL 中,隨機 I/O 對其查詢的效能影響很大的原因。

好了以上就是本篇部落格的全部內容了,歡迎微信搜尋關注【SH的全棧筆記】,回覆【佇列】獲取MQ學習資料,包含基礎概念解析和RocketMQ詳細的原始碼解析,持續更新中。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還麻煩點個贊關個注分個享留個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