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或延遲丨曠視有難,八方點贊!?

AIBigbull2050發表於2019-11-07

8月份,曠視科技即將赴港上市的訊息刷屏了。


今天,曠視科技“可能”延遲香港IPO的訊息刷屏。



曠視科技IPO為何得到如此關注?因為一旦上市成功,曠視將成為中國人工智慧第一股;一旦如媒體之前估值40億美金(或者更加玄幻的800億),則將顛覆人工智慧及安防企業估值的“價值觀”。


以下內容來源網際網路:


彭博: 曠視科技考慮推遲香港IPO計劃 擔心估值過低


對此,曠視科技回應: 報導不實。


而據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5日訊息,知情人士稱,由於公司目前的40億美元估值在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後面臨不確定性,人工智慧創業公司曠視科技正在考慮是否推遲其首次公開招股(IPO)。


知情人士稱,就在設法脫離美國“實體清單”之際,曠視科技正與其顧問討論是繼續推進本月在港上市計劃,還是推遲IPO。 由於投資者對於認購曠視科技的股票感到猶豫不決,曠視科技甚至可能難以獲得35億美元的估值。 “實體清單”將導致曠視科技難以獲得關鍵美國技術。


綜合如上資訊看,並非“空穴來風”。


鴉哥認為,曠視的估值問題,受“實體清單”影響並不會很大,但是可能受香港目前的商業環境影響可能比較大,而即使回到常態下,香港資本市場對大陸科技公司的估值本來就不高(騰訊的虹吸效應?)。可以參考當年宇視科技香港IPO,當年宇視估值不到40億人民幣估值,如今曠視直接40億美金?

 

對於曠視可能延遲IPO的資訊,人工智慧及安防行業的圍觀群眾各懷心思。


5月份Pre-IPO階段,曠視的股權變動,引發了“資本撤退、曠視失寵”報導;8月份IPO招股書浮出,部分媒體的標題是“曠視半年虧損 52 億”,很是吸引眼球;如今的“曠視IPO或推遲”,又引發不少關注。


人工智慧企業希冀曠視有個好估值,以便自身的估值跟著對標;人工智慧企業又希冀曠視推遲IPO,不希望看到“IPO第一股旁落曠視”;安防企業希望看到AI企業資本泡沫破裂,因為40億美金的估值,除了海康大華,連老三宇視都遙不可及,貌似是對傳統安防企業這麼多年勤勤懇懇實業的不尊重。

 

甚至有人認為人工智慧冬天來了,甚至對AI 企業及AI 落地前景產生了疑惑。


鴉哥認為,不必杞人憂天,也不必過分樂觀。一家企業個體事件不代表整體行情,但需要同時看到,人工智慧虛高的泡沫可能被擠破。迴歸理性,迴歸價值,長遠看是好事。當年估值3000億的GL深瞳,現在踏實歸來,挺好。

 

實際上,AI四小龍都實現一定程度的營收規模,甚至盈虧平衡,虧損也不是普通意義的“虧損”。有一種虧損交“燒錢”,還有一種虧損叫“戰略虧損”。


根據招股書資訊,曠視科技2019 年上半年營收9.49 億,虧損52 億。

 

實際上,招股書裡有解釋,52 億虧損主要是由於曠視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及持續的研發投資。

 

持續的研發投入容易理解,但是 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不好理解。

 

“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實際上是按照港股會計準則造成的,由於優先股在上市後將轉換為普通股,按照港交所計算規則會出現公允價值損失。

 

據瞭解,優先股對應的公允價值在公司的高速發展過程中,會產生了大量價值的增值,因為股東沒有退出,這部分對股東而言是賬面“浮盈”的價值增長部分,在IPO 之前就被計為公司對股東的負債,IPO 之後優先股轉為普通股。

 

如果對此還不理解,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一開始公司制定的上市轉股價是 10 港元,後來因為公司股價漲到了20 港元,報表上就會計提每股10 港元的虧損,不過實際這一部分虧損對於公司經營是沒有影響的。當初小米上市也是因為此因素,鉅虧千億迎接IPO 的。

 

可見,曠視鉅額虧損上市是以訛傳訛,曠視2019 上半年經調整淨利潤為 3270  萬元,也就是說,在調整之後,曠視在 2019  年上半年其實是盈利了。雖然感覺有些牽強,但畢竟還是“盈利”了。

 

其實早在2017 年,曠視科技創始人印奇曾透露:“上市這是會發生的,我們希望我們會是第一個。”看來曠視IPO 之路一切按計劃有序推進,拔得頭籌。

 

沒必要糾結曠視的虧損,應該從IPO 檔案看一下其他資訊。

 

曠視主要提供三類解決方案:

 

個人物聯網:可以理解為手機 APP 人臉識別相關應用,包括線上支付及美顏等。

 

城市物聯網:可以理解成智慧城市及影片監控相關演算法、硬體及解決方案。

 

供應鏈物聯網:即針對物流相關的機器人(河圖)硬體及解決方案、生態系統。

 

目前看,從以上三大業務來看,顯然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的營收佔比越來越大(目前有70% 比例),則實際對應營收則應該是10億規模,而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的營收尚且處於起步期(5% )。

 

從競爭發展看,個人物聯網領域有商湯、雲從的競爭,城市物聯網有海康大華及依圖、雲從有力競爭,供應鏈方面有海康、亞馬遜機器人,但總體看,供應鏈有阿里巴巴加持場景落地,並且技術含量較高,可能是曠視科技未來的主力。

 

曠視科技的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

 

曠視的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包括: 軟體平臺、適用於特定場景的應用軟體、以及人工智慧賦能的物聯網裝置(AI 攝像頭、邊緣伺服器、雲端伺服器)。

 

在城市級物聯網解決方案上,影片監控是重中之重,海康大華宇視的優勢在於場景落地及工程與服務能力;華為的優勢在於全棧式解決方案及晶片賦能; CV 四小龍商湯的基因在演算法,雲從的優勢在平臺,依圖在搞晶片。格局並未初定! 



10 28 日,第十七屆安博會在深圳隆重開幕。本次安博會中,曠視透過 演算法引擎,持續驅動 行業場景,深度聚焦 以及 算力前置,雲邊協同 三個展區向業界呈現了曠視城市級全棧解決方案的全貌,並重磅推出整合公共安全、智慧交管、城市管理和智慧園區全域性管理能力為一體的城市物聯網作業系統。

 

此次升級的重點在於曠視面向城市管理核心應用場景推出的城市物聯網作業系統(CityIoT OS )。在整套全棧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中,城市物聯網作業系統是有如大腦般的存在,是整個城市執行管理的核心和基石。曠視城市物聯網作業系統相當於作用在物理世界的Windows ,其具備的最大特性在於裝置連線演算法智慧以及城市多維數字化能力


行業一直關注著 AI  技術的突破和落地,行業一直對AI 企業的融資及PR 頗多微詞,同時難得見到 AI 公司的財務報表,甚至期待他們“見光死”。曠視的報表沒有驚豔,曠視也一直在努力實現落地和突破,雖然難度不小。


目前看,人工智慧第一股並不容易,參考宇視,小米科技,香港的資本市場會讓估值十分“理性”,理性到讓人無法接受。盲目追求估值,可能是背後資本方給予套現給的壓力。但企業經營,需要小火慢慢熬,沒有捷徑。 通往詩與遠方的人工智慧道路上佈滿荊棘,尤其高估值後,一旦登陸資本市場,追捧過後終究迴歸理性。



本文為烏鴉哥觀點,不代表安天下立場!



https://mp.weixin.qq.com/s/CJld6WIjT75K7Zcgfet0bA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6223/viewspace-266299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