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東西,template可以直接使用setup語法糖中的變數原來是因為這個

前端欧阳發表於2024-06-14

前言

我們每天寫vue3程式碼的時候都會使用到setup語法糖,那你知道為什麼setup語法糖中的頂層繫結可以在template中直接使用的呢?setup語法糖是如何編譯成setup函式的呢?本文將圍繞這些問題帶你揭開setup語法糖的神秘面紗。注:本文中使用的vue版本為3.4.19

關注公眾號:【前端歐陽】,給自己一個進階vue的機會

看個demo

看個簡單的demo,程式碼如下:

<template>
  <h1>{{ msg }}</h1>
  <h2>{{ format(msg) }}</h2>
  <h3>{{ title }}</h3>
  <Child />
</template>

<script lang="ts" setup>
import { ref } from "vue";
import Child from "./child.vue";
import { format } from "./util.js";

const msg = ref("Hello World!");

let title;

if (msg.value) {
  const innerContent = "xxx";
  console.log(innerContent);
  title = "111";
} else {
  title = "222";
}
</script>

在上面的demo中定義了四個頂層繫結:Child子元件、從util.js檔案中匯入的format方法、使用ref定義的msg只讀常量、使用let定義的title變數。並且在template中直接使用了這四個頂層繫結。

由於innerContent是在if語句裡面的變數,不是<script setup>中的頂層繫結,所以在template中是不能使用innerContent的。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script setup>中的頂層繫結就能在template中使用,而像innerContent這種非頂層繫結就不能在template中使用呢?

我們先來看看上面的程式碼編譯後的樣子,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講過很多次如何在瀏覽器中檢視編譯後的vue檔案,這篇文章就不贅述了。編譯後的程式碼如下: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as _defineComponent } from "/node_modules/.vite/deps/vue.js?v=23bfe016";
import { ref } from "/node_modules/.vite/deps/vue.js?v=23bfe016";
import Child from "/src/components/setupDemo2/child.vue";
import { format } from "/src/components/setupDemo2/util.js";

const _sfc_main = _defineComponent({
  __name: "index",
  setup(__props, { expose: __expose }) {
    __expose();
    const msg = ref("Hello World!");
    let title;
    if (msg.value) {
      const innerContent = "xxx";
      console.log(innerContent);
      title = "111";
    } else {
      title = "222";
    }
    const __returned__ = {
      msg,
      get title() {
        return title;
      },
      set title(v) {
        title = v;
      },
      Child,
      get format() {
        return format;
      },
    };
    return __returned__;
  },
});

function _sfc_render(_ctx, _cache, $props, $setup, $data, $options) {
  // ...省略
}
_sfc_main.render = _sfc_render;
export default _sfc_main;

從上面的程式碼中可以看到編譯後已經沒有了<script setup>,取而代之的是一個setup函式,這也就證明了為什麼說setup是一個編譯時語法糖。

setup函式的引數有兩個,第一個引數為元件的 props。第二個引數為Setup 上下文物件,上下文物件暴露了其他一些在 setup 中可能會用到的值,比如:expose等。

再來看看setup函式中的內容,其實和我們的原始碼差不多,只是多了一個return。使用return會將元件中的那四個頂層繫結暴露出去,所以在template中就可以直接使用<script setup>中的頂層繫結。

值的一提的是在return物件中title變數和format函式有點特別。titleformat這兩個都是屬於訪問器屬性,其他兩個msgChild屬於常見的資料屬性。

title是一個訪問器屬性,同時擁有getset,讀取title變數時會走進get中,當給title變數賦值時會走進set中。

format也是一個訪問器屬性,他只擁有get ,呼叫format函式時會走進get中。由於他沒有set,所以不能給format函式重新賦值。其實這個也很容易理解,因為format函式是從util.js檔案中import匯入的,當然不能給他重新賦值。

至於在template中是怎麼拿到setup函式返回的物件可以看我的另外一篇文章: Vue 3 的 setup語法糖到底是什麼東西?

看到這裡有的小夥伴會有疑問了,不是還有一句import { ref } from "vue"也是頂層繫結,為什麼裡面的ref沒有在setup函式中使用return暴露出去呢?還有在return物件中是如何將titleformat識別為訪問器屬性呢?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會逐一解答這些問題。

compileScript函式

在之前的 透過debug搞清楚.vue檔案怎麼變成.js檔案文章中已經講過了vue的script模組中的內容是由@vue/compiler-sfc包中的compileScript函式處理的,當然你沒看過那篇文章也不會影響這篇文章的閱讀。

首先我們需要啟動一個debug終端。這裡以vscode舉例,開啟終端然後點選終端中的+號旁邊的下拉箭頭,在下拉中點選Javascript Debug Terminal就可以啟動一個debug終端。
debug-terminal

然後在node_modules中找到vue/compiler-sfc包的compileScript函式打上斷點,compileScript函式位置在/node_modules/@vue/compiler-sfc/dist/compiler-sfc.cjs.js。接下來我們先看看簡化後的compileScript函式原始碼。

簡化後的compileScript函式

debug終端上面執行yarn dev後在瀏覽器中開啟對應的頁面,比如:http://localhost:5173/ 。此時斷點就會走到compileScript函式中,在我們這個場景中簡化後的compileScript函式程式碼如下:

function compileScript(sfc, options) {
  // ---- 第一部分 ----
  // 根據<script setup>中的內容生成一個ctx上下文物件
  // 在ctx上下文物件中擁有一些屬性和方法
  const ctx = new ScriptCompileContext(sfc, options);
  const { source, filename } = sfc;
  // 頂層宣告的變數、函式組成的物件
  const setupBindings = Object.create(null);
  // script標籤中的內容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
  const startOffset = ctx.startOffset;
  const endOffset = ctx.endOffset;
  // script setup中的內容編譯成的AST抽象語法樹
  const scriptSetupAst = ctx.scriptSetupAst;

  // ---- 第二部分 ----
  // 遍歷<script setup>中的內容,處理裡面的import語句、頂層變數、函式、類、列舉宣告還有宏函式
  for (const node of scriptSetupAst.body) {
    if (node.type === "ImportDeclaration") {
      // ...省略
    }
  }
  for (const node of scriptSetupAst.body) {
    if (
      (node.type === "VariableDeclaration" ||
        node.type === "FunctionDeclaration" ||
        node.type === "ClassDeclaration" ||
        node.type === "TSEnumDeclaration") &&
      !node.declare
    ) {
      // 頂層宣告的變數、函式、類、列舉宣告組成的setupBindings物件
      // 給setupBindings物件賦值,{msg: 'setup-ref'}
      // 頂層宣告的變數組成的setupBindings物件
      walkDeclaration(
        "scriptSetup",
        node,
        setupBindings,
        vueImportAliases,
        hoistStatic
      );
    }
  }

  // ---- 第三部分 ----
  // 移除template中的內容和script的開始標籤
  ctx.s.remove(0, startOffset);
  // 移除style中的內容和script的結束標籤
  ctx.s.remove(endOffset, source.length);

  // ---- 第四部分 ----
  // 將<script setup>中的頂層繫結的後設資料儲存到ctx.bindingMetadata物件中
  // 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儲存一個bindingMetadata物件呢?答案是setup的return的物件有時會直接返回頂層變數,有時會返回變數的get方法,有時會返回變數的get和set方法,
  // 所以才需要一個bindingMetadata物件來儲存這些頂層繫結的後設資料。
  for (const [key, { isType, imported, source: source2 }] of Object.entries(
    ctx.userImports
  )) {
    if (isType) continue;
    ctx.bindingMetadata[key] =
      imported === "*" ||
      (imported === "default" && source2.endsWith(".vue")) ||
      source2 === "vue"
        ? "setup-const"
        : "setup-maybe-ref";
  }
  for (const key in setupBindings) {
    ctx.bindingMetadata[key] = setupBindings[key];
  }
  // 生成setup方法的args引數;
  let args = `__props`;
  const destructureElements =
    ctx.hasDefineExposeCall || !options.inlineTemplate
      ? [`expose: __expose`]
      : [];
  if (destructureElements.length) {
    args += `, { ${destructureElements.join(", ")} }`;
  }

  // ---- 第五部分 ----
  // 根據<script setup>中的頂層繫結生成return物件中的內容
  let returned;
  const allBindings = {
    ...setupBindings,
  };
  for (const key in ctx.userImports) {
    // 不是引入ts中的型別並且import匯入的變數還需要在template中使用
    if (!ctx.userImports[key].isType && ctx.userImports[key].isUsedInTemplate) {
      allBindings[key] = true;
    }
  }
  returned = `{ `;
  for (const key in allBindings) {
    if (
      allBindings[key] === true &&
      ctx.userImports[key].source !== "vue" &&
      !ctx.userImports[key].source.endsWith(".vue")
    ) {
      returned += `get ${key}() { return ${key} }, `;
    } else if (ctx.bindingMetadata[key] === "setup-let") {
      const setArg = key === "v" ? `_v` : `v`;
      returned += `get ${key}() { return ${key} }, set ${key}(${setArg}) { ${key} = ${setArg} }, `;
    } else {
      returned += `${key}, `;
    }
  }
  returned = returned.replace(/, $/, "") + ` }`;
  ctx.s.appendRight(
    endOffset,
    `
const __returned__ = ${returned}
Object.defineProperty(__returned__, '__isScriptSetup', { enumerable: false, value: true })
return __returned__
}
`
  );

  // ---- 第六部分 ----
  // 生成setup函式
  ctx.s.prependLeft(
    startOffset,
    `
${genDefaultAs} /*#__PURE__*/${ctx.helper(
      `defineComponent`
    )}({${def}${runtimeOptions}
${hasAwait ? `async ` : ``}setup(${args}) {
${exposeCall}`
  );
  ctx.s.appendRight(endOffset, `})`);

  // ---- 第七部分 ----
  // 插入import vue語句
  if (ctx.helperImports.size > 0) {
    ctx.s.prepend(
      `import { ${[...ctx.helperImports]
        .map((h) => `${h} as _${h}`)
        .join(", ")} } from 'vue'
`
    );
  }

  return {
    // ...省略
    bindings: ctx.bindingMetadata,
    imports: ctx.userImports,
    content: ctx.s.toString(),
  };
}

首先我們來看看compileScript函式的第一個引數sfc物件,在之前的文章 vue檔案是如何編譯為js檔案 中我們已經講過了sfc是一個descriptor物件,descriptor物件是由vue檔案編譯來的。

descriptor物件擁有template屬性、scriptSetup屬性、style屬性,分別對應vue檔案的<template>模組、<script setup>模組、<style>模組。

在我們這個場景只關注scriptSetup屬性,sfc.scriptSetup.content的值就是<script setup>模組中code程式碼字串,

sfc.source的值就是vue檔案中的原始碼code字串。sfc.scriptSetup.loc.start.offset<script setup>中內容開始位置,sfc.scriptSetup.loc.end.offset<script setup>中內容結束位置。詳情檢視下圖:
sfc

我們再來看compileScript函式中的內容,在compileScript函式中包含了從<script setup>語法糖到setup函式的完整流程。乍一看可能比較難以理解,所以我將其分為七塊。

  • 根據<script setup>中的內容生成一個ctx上下文物件。

  • 遍歷<script setup>中的內容,處理裡面的import語句、頂層變數、頂層函式、頂層類、頂層列舉宣告等。

  • 移除template和style中的內容,以及script的開始標籤和結束標籤。

  • <script setup>中的頂層繫結的後設資料儲存到ctx.bindingMetadata物件中。

  • 根據<script setup>中的頂層繫結生成return物件。

  • 生成setup函式定義

  • 插入import vue語句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將逐個分析這七塊的內容。

生成ctx上下文物件

我們來看第一塊的程式碼,如下:

// 根據<script setup>中的內容生成一個ctx上下文物件
// 在ctx上下文物件中擁有一些屬性和方法
const ctx = new ScriptCompileContext(sfc, options);
const { source, filename } = sfc;
// 頂層宣告的變數、函式組成的物件
const setupBindings = Object.create(null);
// script標籤中的內容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
const startOffset = ctx.startOffset;
const endOffset = ctx.endOffset;
// script setup中的內容編譯成的AST抽象語法樹
const scriptSetupAst = ctx.scriptSetupAst;

在這一塊的程式碼中主要做了一件事,使用ScriptCompileContext建構函式new了一個ctx上下文物件。在之前的 為什麼defineProps宏函式不需要從vue中import匯入?文章中我們已經講過了ScriptCompileContext建構函式里面的具體程式碼,這篇文章就不贅述了。

本文只會講用到的ScriptCompileContext類中的startOffsetendOffsetscriptSetupAstuserImportshelperImportsbindingMetadatas等屬性。

  • startOffsetendOffset屬性是在ScriptCompileContext類的constructor建構函式中賦值的。其實就是sfc.scriptSetup.loc.start.offsetsfc.scriptSetup.loc.end.offset<script setup>中內容開始位置和<script setup>中內容結束位置,只是將這兩個欄位塞到ctx上下文中。

  • scriptSetupAst是在ScriptCompileContext類的constructor建構函式中賦值的,他是<script setup>模組的程式碼轉換成的AST抽象語法樹。在ScriptCompileContext類的constructor建構函式中會呼叫@babel/parser包的parse函式,以<script setup>中的code程式碼字串為引數生成AST抽象語法樹。

  • userImports在new一個ctx上下文物件時是一個空物件,用於儲存import匯入的頂層繫結內容。

  • helperImports同樣在new一個ctx上下文物件時是一個空物件,用於儲存需要從vue中import匯入的函式。

  • bindingMetadata同樣在new一個ctx上下文物件時是一個空物件,用於儲存所有的import頂層繫結和變數頂層繫結的後設資料。

  • s屬性是在ScriptCompileContext類的constructor建構函式中賦值的,以vue檔案中的原始碼code字串為引數new了一個MagicString物件賦值給s屬性。

magic-string是由svelte的作者寫的一個庫,用於處理字串的JavaScript庫。它可以讓你在字串中進行插入、刪除、替換等操作,並且能夠生成準確的sourcemap

MagicString物件中擁有toStringremoveprependLeftappendRight等方法。s.toString用於生成返回的字串,我們來舉幾個例子看看這幾個方法你就明白了。

s.remove( start, end )用於刪除從開始到結束的字串:

const s = new MagicString('hello word');
s.remove(0, 6);
s.toString(); // 'word'

s.prependLeft( index, content )用於在指定index的前面插入字串:

const s = new MagicString('hello word');
s.prependLeft(5, 'xx');
s.toString(); // 'helloxx word'

s.appendRight( index, content )用於在指定index的後面插入字串:

const s = new MagicString('hello word');
s.appendRight(5, 'xx');
s.toString(); // 'helloxx word'

除了上面說的那幾個屬性,在這裡定義了一個setupBindings變數。初始值是一個空物件,用於儲存頂層宣告的變數、函式等。

遍歷<script setup>body中的內容

將斷點走到第二部分,程式碼如下:

for (const node of scriptSetupAst.body) {
  if (node.type === "ImportDeclaration") {
    // ...省略
  }
}

for (const node of scriptSetupAst.body) {
  if (
    (node.type === "VariableDeclaration" ||
      node.type === "FunctionDeclaration" ||
      node.type === "ClassDeclaration" ||
      node.type === "TSEnumDeclaration") &&
    !node.declare
  ) {
    // 頂層宣告的變數、函式、類、列舉宣告組成的setupBindings物件
    // 給setupBindings物件賦值,{msg: 'setup-ref'}
    // 頂層宣告的變數組成的setupBindings物件
    walkDeclaration(
      "scriptSetup",
      node,
      setupBindings,
      vueImportAliases,
      hoistStatic
    );
  }
}

在這一部分的程式碼中使用for迴圈遍歷了兩次scriptSetupAst.bodyscriptSetupAst.body為script中的程式碼對應的AST抽象語法樹中body的內容,如下圖:
body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scriptSetupAst.body陣列有6項,分別對應的是script模組中的6塊程式碼。

第一個for迴圈中使用if判斷node.type === "ImportDeclaration",也就是判斷是不是import語句。如果是import語句,那麼import的內容肯定是頂層繫結,需要將import匯入的內容儲存到ctx.userImports物件中。注:後面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講如何收集所有的import匯入。

透過這個for迴圈已經將所有的import匯入收集到了ctx.userImports物件中了,在debug終端看看此時的ctx.userImports,如下圖:
userImports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在ctx.userImports中收集了三個import匯入,分別是Child元件、format函式、ref函式。

在裡面有幾個欄位需要注意,isUsedInTemplate表示當前import匯入的東西是不是在template中使用,如果為true那麼就需要將這個import匯入塞到return物件中。

isType表示當前import匯入的是不是type型別,因為在ts中是可以使用import匯入type型別,很明顯type型別也不需要塞到return物件中。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for迴圈,同樣也是遍歷scriptSetupAst.body。如果當前是變數定義、函式定義、類定義、ts列舉定義,這四種型別都屬於頂層繫結(除了import匯入以外就只有這四種頂層繫結了)。需要呼叫walkDeclaration函式將這四種頂層繫結收集到setupBindings物件中。

從前面的scriptSetupAst.body圖中可以看到if模組的type為IfStatement,明顯不屬於上面的這四種型別,所以不會執行walkDeclaration函式將裡面的innerContent變數收集起來後面再塞到return物件中。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非頂層繫結不能在template中直接使用。

我們在debug終端來看看執行完第二個for迴圈後setupBindings物件是什麼樣的,如下圖:
setupBindings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在setupBindings物件中收集msgtitle這兩個頂層變數。其中的setup-ref表示當前變數是一個ref定義的變數,setup-let表示當前變數是一個let定義的變數。

移除template模組和style模組

接著將斷點走到第三部分,程式碼如下:

ctx.s.remove(0, startOffset);
ctx.s.remove(endOffset, source.length);

這塊程式碼很簡單,startOffset<script setup>中的內容開始位置,endOffset<script setup>中的內容結束位置,ctx.s.remove方法為刪除字串。

所以ctx.s.remove(0, startOffset)的作用是:移除template中的內容和script的開始標籤。

ctx.s.remove(endOffset, source.length)的作用是:移除style中的內容和script的結束標籤。

我們在debug終端看看執行這兩個remove方法之前的code程式碼字串是什麼樣的,如下圖:
before-remove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此時的code程式碼字串和我們原始碼差不多,唯一的區別就是那幾個import匯入已經被提取到script標籤外面去了(這個是在前面第一個for迴圈處理import匯入的時候處理的)。

將斷點走到執行完這兩個remove方法之後,在debug終端看看此時的code程式碼字串,如下圖:
after-remove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執行這兩個remove方法後template模組、style模組(雖然本文demo中沒有寫style模組)、script開始標籤、script結束標籤都已經被刪除了。唯一剩下的就是script模組中的內容,還有之前提出去的那幾個import匯入。

將頂層繫結的後設資料儲存到ctx.bindingMetadata

接著將斷點走到第四部分,程式碼如下:

for (const [key, { isType, imported, source: source2 }] of Object.entries(
  ctx.userImports
)) {
  if (isType) continue;
  ctx.bindingMetadata[key] =
    imported === "*" ||
    (imported === "default" && source2.endsWith(".vue")) ||
    source2 === "vue"
      ? "setup-const"
      : "setup-maybe-ref";
}

for (const key in setupBindings) {
  ctx.bindingMetadata[key] = setupBindings[key];
}

// 生成setup函式的args引數;
let args = `__props`;
const destructureElements =
  ctx.hasDefineExposeCall || !options.inlineTemplate
    ? [`expose: __expose`]
    : [];
if (destructureElements.length) {
  args += `, { ${destructureElements.join(", ")} }`;
}

上面的程式碼主要分為三塊,第一塊為for迴圈遍歷前面收集到的ctx.userImports物件。這個物件裡面收集的是所有的import匯入,將所有import匯入塞到ctx.bindingMetadata物件中。

第二塊也是for迴圈遍歷前面收集的setupBindings物件,這個物件裡面收集的是頂層宣告的變數、函式、類、列舉,同樣的將這些頂層繫結塞到ctx.bindingMetadata物件中。

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儲存一個ctx.bindingMetadata物件呢?

答案是setup的return的物件有時會直接返回頂層變數(比如demo中的msg常量)。有時只會返回變數的訪問器屬性 get(比如demo中的format函式)。有時會返回變數的訪問器屬性 get和set(比如demo中的title變數)。所以才需要一個ctx.bindingMetadata物件來儲存這些頂層繫結的後設資料。

將斷點走到執行完這兩個for迴圈的地方,在debug終端來看看此時收集的ctx.bindingMetadata物件是什麼樣的,如下圖:
bindingMetadata

最後一塊程式碼也很簡單進行字串拼接生成setup函式的引數,第一個引數為元件的props、第二個引數為expose方法組成的物件。如下圖:
args

生成return物件

接著將斷點走到第五部分,程式碼如下:

let returned;
const allBindings = {
  ...setupBindings,
};
for (const key in ctx.userImports) {
  // 不是引入ts中的型別並且import匯入的變數還需要在template中使用
  if (!ctx.userImports[key].isType && ctx.userImports[key].isUsedInTemplate) {
    allBindings[key] = true;
  }
}

returned = `{ `;
for (const key in allBindings) {
  if (
    allBindings[key] === true &&
    ctx.userImports[key].source !== "vue" &&
    !ctx.userImports[key].source.endsWith(".vue")
  ) {
    returned += `get ${key}() { return ${key} }, `;
  } else if (ctx.bindingMetadata[key] === "setup-let") {
    const setArg = key === "v" ? `_v` : `v`;
    returned += `get ${key}() { return ${key} }, set ${key}(${setArg}) { ${key} = ${setArg} }, `;
  } else {
    returned += `${key}, `;
  }
}
returned = returned.replace(/, $/, "") + ` }`;

ctx.s.appendRight(
  endOffset,
  `
  const __returned__ = ${returned}
  Object.defineProperty(__returned__, '__isScriptSetup', { enumerable: false, value: true })
  return __returned__
  }
  `
);

這部分的程式碼看著很多,其實邏輯也非常清晰,我也將其分為三塊。

在第一塊中首先使用擴充套件運算子...setupBindingssetupBindings物件中的屬性合併到allBindings物件中,因為setupBindings物件中存的頂層宣告的變數、函式、類、列舉都需要被return出去。

然後遍歷ctx.userImports物件,前面講過了ctx.userImports物件中存的是所有的import匯入(包括從vue中import匯入ref函式)。在迴圈裡面執行了if判斷!ctx.userImports[key].isType && ctx.userImports[key].isUsedInTemplate,這個判斷的意思是如果當前import匯入的不是ts的type型別並且import匯入的內容在template模版中使用了。才會去執行allBindings[key] = true,執行後就會將滿足條件的import匯入塞到allBindings物件中。

後面生成setup函式的return物件就是透過遍歷這個allBindings物件實現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從vue中import匯入的ref函式也是頂層繫結,為什麼他沒有被setup函式返回。因為只有在template中使用的import匯入頂層繫結才會被setup函式返回。

將斷點走到遍歷ctx.userImports物件之後,在debug終端來看看此時的allBindings物件是什麼樣的,如下圖:
allBindings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此時的allBindings物件中存了四個需要return的頂層繫結。

接著就是執行for迴圈遍歷allBindings物件生成return物件的字串,這迴圈中有三個if判斷條件。我們先來看第一個,程式碼如下:

if (
  allBindings[key] === true &&
  ctx.userImports[key].source !== "vue" &&
  !ctx.userImports[key].source.endsWith(".vue")
) {
  returned += `get ${key}() { return ${key} }, `;
}

if條件判斷是:如果當前import匯入不是從vue中,並且也不是import匯入一個vue元件。那麼就給return一個只擁有get的訪問器屬性,對應我們demo中的就是import { format } from "./util.js"中的format函式。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else if判斷,程式碼如下:

else if (ctx.bindingMetadata[key] === "setup-let") {
  const setArg = key === "v" ? `_v` : `v`;
  returned += `get ${key}() { return ${key} }, set ${key}(${setArg}) { ${key} = ${setArg} }, `;
}

這個else if條件判斷是:如果當前頂層繫結是一個let定義的變數。那麼就給return一個同時擁有get和set的訪問器屬性,對應我們demo中的就是let title"變數。

最後就是else,程式碼如下:

else {
  returned += `${key}, `;
}

這個else中就是普通的資料屬性了,對應我們demo中的就是msg變數和Child元件。

將斷點走到生成return物件之後,在debug終端來看看此時生成的return物件是什麼樣的,如下圖:
returned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此時已經生成了return物件啦。

前面我們只生成了return物件,但是還沒將其插入到要生成的code字串中,所以需要執行ctx.s.appendRight方法在末尾插入return的程式碼。

將斷點走到執行完ctx.s.appendRight方法後,在debug終端來看看此時的code程式碼字串是什麼樣的,如下圖:
after-returned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此時的code程式碼字串中多了一塊return的程式碼。

生成setup函式定義

接著將斷點走到第六部分,程式碼如下:

ctx.s.prependLeft(
  startOffset,
  `
${genDefaultAs} /*#__PURE__*/${ctx.helper(
    `defineComponent`
  )}({${def}${runtimeOptions}
${hasAwait ? `async ` : ``}setup(${args}) {
${exposeCall}`
);
ctx.s.appendRight(endOffset, `})`);

這部分的程式碼很簡單,呼叫ctx.s.prependLeft方法從左邊插入一串程式碼。插入的這串程式碼就是簡單的字串拼接,我們在debug終端來看看要插入的程式碼是什麼樣的,如下圖:
sfc-main

是不是覺得上面這塊需要插入的程式碼看著很熟悉,他就是編譯後的_sfc_main物件除去setup函式內容的部分。將斷點走到ctx.s.appendRight方法執行之後,再來看看此時的code程式碼字串是什麼樣的,如下圖:
setup-fn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此時的setup函式基本已經生成完了。

插入import vue語句

上一步生成的code程式碼字串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在程式碼中使用了_defineComponent函式,但是沒有從任何地方去import匯入。

第七塊的程式碼就會生成缺少的import匯入,程式碼如下:

if (ctx.helperImports.size > 0) {
  ctx.s.prepend(
    `import { ${[...ctx.helperImports]
      .map((h) => `${h} as _${h}`)
      .join(", ")} } from 'vue'
`
  );
}

將斷點走到ctx.s.prepend函式執行後,再來看看此時的code程式碼字串,如下圖:
full-code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已經生成了完整的setup函式啦。

總結

整個流程圖如下:
full-progress

  • 遍歷<script setup>中的程式碼將所有的import匯入收集到ctx.userImports物件中。

  • 遍歷<script setup>中的程式碼將所有的頂層變數、函式、類、列舉收集到setupBindings物件中。

  • 呼叫ctx.s.remove方法移除template、style模組以及script開始標籤和結束標籤。

  • 遍歷前面收集的ctx.userImportssetupBindings物件,將所有的頂層繫結後設資料儲存到bindingMetadata物件中。

  • 遍歷前面收集的ctx.userImportssetupBindings物件,生成return物件中的內容。在這一步的時候會將沒有在template中使用的import匯入給過濾掉,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從vue中匯入的ref函式不包含在return物件中。

  • 呼叫ctx.s.prependLeft方法生成setup的函式定義。

  • 呼叫ctx.s.prepend方法生成完整的setup函式。

關注公眾號:【前端歐陽】,給自己一個進階vue的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