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 5點亮蘋果秋季釋出會,五年三大步,細數蘋果的醫療健康野心

動脈網VCBEAT發表於2019-09-11

今天凌晨1點,蘋果在美國總部的賈伯斯劇院舉行了秋季新品釋出會。

庫克登臺,穿著一件黑色毛衣,手裡握著投影筆站在舞臺中央,面色溫和而執著,一如既往。

釋出會上展出了已經失去新鮮感的iPhone 11系列三款產品,以及小有更新的入門級iPad和Apple Watch。

而Apple Watch的更新無疑是本次釋出會的重頭戲,蘋果為此特意準備了三段短片,用將近半個小時的時間來講述蘋果為使用者帶來的健康守護。

意外跌倒的老人因為手錶的自動監測報警而得到了及時治療;有懷孕的婦女透過手錶監測到了心率失常,每分鐘心跳飆升到200多,及時就醫確保了母子平安;也有體重超標的人因為這塊手錶的活動提醒而有了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福音都是由一款手錶帶來的。

在開場故事之後,蘋果介紹了在心臟研究之外,健康領域新增的三個主要研究方向。

建立於2017年的蘋果心臟研究專案,已經追蹤和研究了40多萬人的不規則心跳和心房顫動情況。Apple Watch 4上實現了心率、心電圖監測,該項研究主要與美國心臟學會和專科醫師協會合作。

新增的三個研究方向第一個是聽力研究,可以透過Apple Watch實時測量噪音噪音過大是給出提醒,避免聽力受損。該研究由蘋果與密歇根大學、WHO組織的專家合作推出。

第二項是女性健康研究,擁有了最新的女性月經週期記錄功能,將著眼於不孕和骨質疏鬆症等疾病。這項研究將與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一起進行。

第三項研究是從心臟研究升級到了心臟和運動研究,旨在跟蹤心臟健康的警告訊號和改善整體健康的方法。研究參與者包括美國心臟協會與佈列根和婦女醫院。

本次釋出的Apple Watch 5主要更新了“永遠點亮”的always on螢幕和內建指南針這兩個功能。內建指南針可以實現海拔、經緯度、斜度的實時記錄,並且可以與醫療卡、SOS、跌倒監測等健康功能直接關聯,以便使用者更好更快地獲得緊急救援。

在醫療健康方面,這塊表會時時關心你的心,快速測量你的心率,當心率過高或過低時及時給你提醒;這塊表也會在噪音超標時提醒你,有了全新的噪聲APP,當週圍噪音的分貝值高到可能影響聽力時,你會收到貼心的提醒;更新了新的經期跟蹤 app,記錄月經週期更輕而易舉;這塊表還有各項高階運動指標,從新手到專業級健身選手都可以使用;健身記錄圓環會追蹤你的進度,每天鼓勵你少坐、多動、常鍛鍊,甚至還可向好友發起挑戰,展開競賽。

如果認真的瞭解了Apple Watch的功能後,人們會發現,Apple Watch的功能其實早已超出了消費電子的範疇。透過和專業醫療機構進行合作,深度研究智慧手錶對醫療健康的影響,進入了醫療健康的領域。這種超出,某種程度上印證了蘋果這艘巨輪已開始轉向,而醫療健康將是其下一個征程。

Apple Watch 5點亮蘋果秋季釋出會,五年三大步,細數蘋果的醫療健康野心

“蘋果公司對人類的最大貢獻是什麼?”

“如果你站在未來,回過頭來看,它將與健康有關。”蘋果CEO庫克今年1月在接受CNBC記者採訪時說。

作為一家成立超過40年,市值近萬億美元的科技巨頭,蘋果已在重新校準航向。從蘋果近年來的一系列舉動來看,醫療健康才是蘋果這艘巨輪想去往的地方。

7月底,蘋果公佈了2019年財年三季報,資料讓華爾街的分析師們大跌眼鏡。本季度蘋果的淨營收為538.1億美元,淨利潤為100.4億美元,這遠超出了此前的預期。“這是蘋果有史以來表現最好的第三財季”,庫克在財報公佈後的電話會議中也說。

其中,有個值得注意的資料是,本財季手機銷售業務在蘋果總營收的比重已經降至48%,這是過去7年來手機銷售營收佔比首次出現低於50%的情況。而「可穿戴裝置、家庭和配件」這個品類在本財季的實現55億美元的營收,增速達到了48%的爆發式增長。

可能大家想不到的是,居於這個品類核心的蘋果手錶,其實早已不只是一款電子消費產品,而是透過了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認證,可以實現醫療資料獲取和健康管理的裝置。Apple watch暴露出蘋果轉向醫療健康的意圖,追溯起來,這樣的意圖在2014年就開始有了明確體現。

相較於蘋果主營的智慧手機市場,醫療健康是一個體量要大得太多的市場。據德勤釋出的《2018年全球醫療行業展望》報告資料,2015年,醫療健康的市場規模達到7萬億美元,接近全球GDP的10%,而到2020年,全球主要地區的醫療總支出預計將增加至8.7萬億美元。

不僅是蘋果,對谷歌、微軟、阿里、騰訊等其它網際網路巨頭來說,這都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機會,它們各自也都早已佈局。

在手機市場逐漸沒落,人工智慧雲端計算5G等新技術正迎來爆發的歷史轉折點,蘋果轉向醫療健康,似乎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但分析起來又是在情理之中。

蘋果未來將走向哪裡?這個問題誰都無法斷定。

在創立蘋果的前兩年,賈伯斯曾獨自一人前往印度。他慕名前往參拜印度教某聖徒,一路順著亞穆納河而下,到達了目的地維倫達文時,才發現該聖徒已經去世。

賈伯斯後來在憶及這段經歷時說:“說是朝聖,但當時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走。”

顯露觸角

每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是蘋果一年一度的重磅戲。這個會最早的形態是在1983,參會者需要簽署保密協定。當時為防媒體與大眾知悉,開發者只許眼觀耳聽,人們像參加一個秘密儀式。

此後這個會議逐漸演變成了蘋果的新品釋出會,是科技行業備受矚目的盛會。細數每年大會的宣傳標語,用得最多的是“創新”、“靈感”、“偉大”、“顛覆”這樣的詞語。

Apple Watch 5點亮蘋果秋季釋出會,五年三大步,細數蘋果的醫療健康野心圖片來源:mashable.com2014年WWDC,庫克來到了大會現場,穿著一件黑色的襯衫。會場的燈光都熄滅了,只有舞臺上的聚光燈。在掌聲過後,他開始了演講。

“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庫克說。

在那次大會上,蘋果釋出了新一代移動作業系統iOS 8以及新版Mac系統Yosemite,還推出了名為Healthkit的移動健康應用平臺。Healthkit的推出,讓人們大跌眼鏡。

雖然此前就頻頻有訊息稱,有大批科學家、工程師、生物醫學技術專家和大眾健身裝置經理人跳槽到蘋果,甚至有權威媒體給出了更詳細的報導。報導披露稱蘋果公司運營高階副總裁Jeff Williams已經與時任FDA局長瑪格麗特·漢堡(MargaretHamburg)博士和該局負責監管醫療裝置審批的JeffreyShuren博士會晤,“討論移動醫療應用軟體問題”。

但是直到Healthkit的正式問世,人們才相信了蘋果跨界醫療健康的事實。

Healthkit能夠連線手機上的感測器(如統計步數的陀螺儀)以及來自耐克、Fitbit、Wahoo和Withings等公司的第三方產品,透過易於閱讀的資料中心介面在同一部手機上顯示所有資訊。

通俗點來說,Healthkit是一個面向第三方的開放式軟體平臺,它提供資料儲存和聚合服務,使用者可以透過相關硬體獲取體能生理資料,並提供給它進行分析。

HealthKit的優點是非常明顯的,它在使用者、醫療機構和開發者三者間搭建了一個健康資料平臺,徹底改變了健康產業與人們進行互動的方式。

如此跨界的舉動,自然引起了眾多的關注和討論。一名醫生向蘋果公司提出了疑問:現在人們把所有資料都交給你,當然,資料是越多越好,但你怎麼利用這些資料呢?這畢竟不是音樂,不是書,也不是app。”

蘋果在醫療健康領域顯露觸角的這一年,在中國國內被業界稱為移動醫療元年。

當時網際網路企業的輕問診平臺,在國內獲得了廣泛關注,作為典型代表的春雨醫生,在2014年獲得了5000萬美金的C輪融資。

被業界稱為“雷布斯”的雷軍透過小米科技和順為資本,投資了華米科技、九安醫療iHealth、硬派健身等一批醫療健康領域的企業。

自發布HealthKit之後,蘋果每年都會有一些與醫療健康相關的動作。在隨後的秋季釋出會上,Apple Watch釋出,其設計、價格徹底顛覆了外界對於智慧手錶的表象認知。

Apple Watch主打的功能是健康監測和提醒,並預裝了多款醫療健康App。

Apple Watch 5點亮蘋果秋季釋出會,五年三大步,細數蘋果的醫療健康野心圖片來源:蘋果官網截圖在蘋果推出Apple Watch的前後,全球的可穿戴裝置市場已開始了高速增長。中國國內的小米在當年推出了小米手環1代。

這些可穿戴裝置大多自身內建豐富的感測器,同時保持著較小的體積和較高的便攜性。它們可以監測和分析包括運動量、睡眠質量、心率、血糖、血壓在內的多項體能指標,可以輕鬆地積累大量健康資料。

但是資料再多,如果沒有得到專業醫護人員的分析,價值也不大。蘋果將如何盤活使用者積累的海量資料?

野心

蘋果再次出招,推出開源框架——ResearchKit。

2015年3月,蘋果釋出了全新醫療應用平臺ResearchKit。ResearchKit表面上與去年6月釋出的HealthKit一樣,可以收集和分析使用者的健康資料。比HealthKit取得重大突破的是,ResearchKit傾向於將重心轉移到醫療領域,一頭連線7億部iPhone使用者,而另一頭則搭上醫院。

ResearchKit推出時,聯合全球多家著名醫療機構用ResearchKit框架開發出首批五款App,分別是針對帕金森的 mPower、針對糖尿病的 GlucoSuccess、針對心血管的 MyHeart Counts、針對哮喘的 Asthma Health、針對乳腺癌的 Share the Journey。

此後,圍繞Apple Watch,蘋果繼續進行著創新。

隨著產品的一次次迭代和進化,隱藏在幕後操盤的蘋果健康團隊也開始為人所知曉。

在目前蘋果的13萬員工中,雖然不知道有多少人從事醫療健康的工作,但有些人事,卻有跡可循。

現任蘋果健康團隊總監的納格(Divya Nag)是ResearchKit等專案的負責人。納格的經歷很傳奇,像一個美國式的小說。10多歲就讀於史丹佛大學時,她就全身心投入幹細胞生物學和再生醫學的研究。然後,在20歲時,她退學創立了一家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從皮膚中提取幹細胞,併成立了數字健康加速器。

加入蘋果時,納格只有23歲。她現在在蘋果負責監管多個專案,被視為團隊裡的明星人物。

2017年蘋果在醫療健康領域開始了大動作,不僅收購了睡眠監測智慧硬體公司Beddit,還大量擴充團隊,挖來了眾多醫療領域的高管。

而締造這一切的,正是蘋果的COO傑夫·威廉姆斯。據CNBC報導,2016年,在捕捉到健康對使用者的明顯影響之後,正是威廉姆斯推動蘋果健康團隊探索醫療健康領域的感測器和演算法。

Apple Watch 5點亮蘋果秋季釋出會,五年三大步,細數蘋果的醫療健康野心Sumbul Desai  圖片來源:CNBC2017年,在史丹佛大學任教的資深內科醫生德賽(Sumbul Desai)也加入了蘋果健康團隊。在加入蘋果之前,她是史丹佛大學的一名教授。在史丹佛,她不僅發起過旨在幫助企業開發數字醫療工具的計劃,還在史丹佛創立了一個名為ClickWellCare的遠端醫療專案,旨在透過電話或影片的形式為使用者提供健康資訊。德賽現在是蘋果健康團隊的副總裁,負責一系列重大專案。

在今年2月接受媒體mobihealthnews的採訪時,德賽說:“醫療健康是一個值得我們去付出和做出改變的領域,某種程度上這像一種使命驅動著我們。讓資料和醫療健康變得民主化,這是一件有利於人類福祉的事。”

在德賽加入蘋果健康團隊的這一年,蘋果繼續推進了與健康有關的Apple Watch多項應用,從功能的升級到臨床研究。

將蘋果這一階段的醫療健康佈局仔細梳理起來,其實主要是打造互通資料平臺和升級以Apple Watch為核心的指標監測這兩大業務。

在2016年春季釋出會上出現的CareKit,加上之前的HealthKit和ResearchKit,3個kit力圖將iPhone變成一個能提供所有醫療資訊的個人中心。而Apple Watch則居於蘋果醫療健康生態的核心,想透過各項健康指標的監測而切入醫療的核心環節。

Apple Watch 5點亮蘋果秋季釋出會,五年三大步,細數蘋果的醫療健康野心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乍一看,蘋果的野心不小。

但其實,蘋果不斷加大在醫療健康領域的佈局是形勢所逼。

隨著科技巨頭持續侵佔蘋果領地,比如谷歌在手機領域步步緊逼,亞馬遜在家庭硬體領域取得越來越多的突破,而蘋果發現,醫療健康可以幫助其區分產品,建立產品的護城河,以進一步實現銷售更多高利潤硬體、降低其生態系統的轉換成本等核心目標。

此外,蘋果可以將醫療健康作為一種手段,將其產品建立起一個和以往不同的一個新的生態。

好一步妙棋!

突破

2018年,對蘋果來說,是史無前例的一年。在8月份的時候,蘋果市值站上萬億美元大關,體量大約等於現在的2個阿里,30個百度,2500個搜狐。

這一年,蘋果的產品也迎來了革命性的突破。

2018年1月,作為ios11.3測試版的一部分,蘋果釋出了將患者健康記錄(包括過敏、免疫和實驗室結果資料)整合到其健康應用程式中的計劃。該專案在12家試點醫院啟動,包括一些領先的醫療服務供應商,如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的丹維爾醫院和位於巴爾的摩的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JohnsHopkinsMedicine)。當時有超過100家醫院和診所增加了這一功能。

除了醫療裝置,蘋果還與LabCorp和QuestDiagnostics等第三方檢驗中心合作,將患者的診斷結果作為健康記錄功能的一部分,直接匯入iPhone健康應用程式中。

Apple Watch 5點亮蘋果秋季釋出會,五年三大步,細數蘋果的醫療健康野心蘋果手機使用者的健康應用介面在去年9月的新品釋出會上, Apple Watch亮相,可以在手腕上讀取心電圖讀數,幫助佩戴者識別心房顫動的跡象,並且搭載摔倒監測和即時報警的功能。

震動觀眾的訊息是,搭載在Apple Watch上的非處方心電圖儀,已獲得FDA批准。

這意味著蘋果已完成了從消費電子向健康產品、臨床可用裝置的過渡,在悄然之中,蘋果已初步構建起智慧醫療生態。

對蘋果來說,這是其一大突破。但是,從醫療健康行業的角度來看,蘋果的創新可能才觸及到這個行業的表層。 

儘管在個人健康資料、電子病歷、甚至學術研究方面,蘋果都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對於切入醫療的核心——診療環節,一切看起來似乎還太過邊緣化。

甚至與別的科技巨頭相比,蘋果的創新也不佔優勢。根據CBinsights的資料,谷歌的醫療健康生態鏈也已經覆蓋了新藥研發、器械、藥品配送、患者管理、遠端醫療等多個就醫環節。這一產業鏈還擁有谷歌頂尖AI、機器學習等技術加持。

亞馬遜依靠其線上零售經驗,開發出AI助手Alexa,發力健康智慧硬體。

微軟從C端轉向B端,面向醫療機構開發醫療機器人的同時,在精準醫學領域取得了很多突破。

“顛覆醫療這樣宏大的工程哪怕是蘋果這樣一家超級偉大的公司也無法獨自完成。”

密歇根大學羅斯商學院教授ErikGordon曾表示,醫療保健領域的問題大而複雜,牽涉各方利益博弈,僅靠業界公司無法解決,而大型科技公司的關鍵任務在於,培養出一種對於複雜醫療問題的深刻理解。

許多具備雄厚技術實力和科技競爭力的公司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低估了醫療行業問題的複雜性。

作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開創者的蘋果,在醫療健康上有所突破,但也似乎遇見了難題。

2019年8月,健康團隊人員的大量離職的訊息似乎正證明了蘋果的這種窘境。

據CNBC近日的報導,在過去一年裡,蘋果的醫療健康團隊經歷了一系列領導層變動和內部對發展方向的分歧,導致了大量員工離職。報導披露,蘋果健康團隊在長期願景上存在著很大的分析。

有些人認為,團隊應該佈局更多的醫療專案,如針對特定疾病開發產品。有一些員工則想要專注遠端醫療服務,並進入醫療支付領域,以簡化保險賬單,但這個提議遭到了否決。

蘋果的產品和服務大多分佈於全民健康和預防。與診斷和治療疾病相比,全民健康業務的風險更小,監管也更少。這可能是蘋果公司的主要考量。

道不同,不相為謀。

據領英資訊顯示,負責Apple Watch相關事項的查爾斯-施拉夫(Charles Schlaff)於2018年11月離職;負責健康軟體業務的克萊格-默梅爾(Craig Mermel)於今年2月離開蘋果加入了谷歌Brain;現任谷歌副總裁的Yoky Matsouka此前也是在蘋果的健康團隊工作。

理想

數字化和智慧化無疑是今後幾十年在醫療領域最令人興奮和深刻的變化,也必將加速實現更健康的生活和更普惠的醫療,這是兩個全人類的共同理想。

Apple Watch 5點亮蘋果秋季釋出會,五年三大步,細數蘋果的醫療健康野心圖片來源:蘋果官網綜合近幾年的舉動來看,蘋果似乎正在試圖模糊健康和醫療之間的界限。如果可以打破個人健康記錄和患者資料平臺的“資料孤島”,它將使患者能夠做出決策並向他們選擇的任何人提供資料訪問。這是一種非常不同的醫療健康模式,患者在決策中,將擁有越來越多的知識和主動權。

“醫療記錄能像iTunes集中管理音樂一樣也被一個數字中心管理”,蘋果健康業務的一位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

在今年5月,蘋果兩年前種下的因結出了果。

據PatentlyApple在歐洲專利局資料庫的資料,2017年被蘋果收購的Beddit公司獲得了床內健康感測器系統的專利權。

專利檔案中描述了一種在睡眠時監控使用者健康狀況的方法,監測到異常資料後,醫療健康服務機構可透過電話呼叫、影片呼叫、EHR警報多種潛在方式向使用者提供關於改善其狀況的建議。 

7月底蘋果釋出的財報資料透露,蘋果已找到新的增長引擎。相較於手機業務的下滑,「可穿戴裝置、家庭和配件」品類在本財季的營收達到了 55 億美元,增速達到了 48%。Apple Watch 的新使用者數量佔到了總購買者的 70%,這是目前蘋果新使用者佔比最大的產品之一。

昨晚的蘋果釋出會上,新推出的Apple Watch 5雖然並沒有醫療屬性的突破性進展,但本次釋出會上提到的Apple Health Research對醫學研究的貢獻讓人印象深刻。

蘋果未來的醫療健康研究將主要集中在聽力研究、女性健康研究、心臟研究這三方面。

在時代迷局中,蘋果這艘巨輪似乎已找到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