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稱,高頻交易員抓住價格稍稍滯後的機會,每年在全球股市賺取近50億美元的收入,這相當於對投資者徵收了數額不高但意義重大的稅收。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週一釋出的這項研究揭示了一種名為“延遲套利”的有爭議的做法,即高頻交易者尋求比其他交易者更快地對新的、影響市場走勢的資訊做出反應。

高頻交易者搶在普通投資者之前搶到更好的價格。套利行為還會降低交易另一方提供更優惠價格的意願,這也會讓散戶參與者付出代價。

這些資訊的範圍可能從公司訊息到經濟資料,再到其他股票或市場的價格波動。電子交易公司投資於尖端技術,例如連線相距數千英里的交易所的微波天線網路,以處理此類資訊並在百萬分之一秒內執行交易。

FCA發現,電子交易公司之間的平均競爭僅持續79微秒(1微秒等於百萬分之一秒),比眨眼的速度還快,只有最快執行交易的公司獲得了任何好處。

雖然每一場套利競賽只給高頻交易者帶來了小小的勝利,但FCA的研究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的43個交易日裡追蹤到了22億次這樣的高頻交易。總之,FCA跟蹤的總交易量的20%以上來自於這些潛在的套利競賽。

FCA的研究報告稱,“總體而言,這些行為加起來對流動性造成了嚴重損害。我們的主要估算表明,消除延遲套利將使交易成本降低17%。”

研究發現,這種高頻交易的負面結果是,增加了普通投資者買賣股票的成本。而FC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國,報告的作者表示,他們希望“其他研究人員和監管機構能夠複製我們對英國股市以外市場的分析”。

“據我們所知,大多數監管機構目前並不從交易所獲取資訊資料,而交易所似乎在某種程度上不一致地儲存資訊資料。我們希望這能有所改變。”

FCA進行這項研究的背景是,包括佛蒙特州無黨派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和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在內的歐洲和美國的政界人士一直在推動徵收金融交易稅,這項政策的目的之一是遏制高頻交易。

這項研究還可能推動交易所加大力度重組市場,以限制延遲套利,例如,通過在交易前引入瞬間延遲,也就是設定減速帶。

高頻交易是如何從誕生到興起的?

17世紀——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功跨越國界在同一類證券價格上進行套利,他們使用信鴿傳遞訊息,因此總是先於競爭對手。

1983年——彭博(Bloomberg)獲得美林證券公司(Merrill Lynch)3000萬美元投資,建立了首個計算機系統,以向華爾街金融公司提供實時市場資料、金融運算和分析。

1998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給予電子交易所授權,這一步為執行速度是人工速度1000倍以上的計算機化高頻交易服務鋪平了道路。

二十一世紀交替之初——高頻交易已經達到數秒執行時間,到2010年時,這個速度已經下降到毫秒和微妙,2012年達到納秒。

2010年美股閃電崩盤——2010年3月6日,價值41億美元的電子交易引發了金融市場的閃電崩盤,道瓊斯指數在單個交易日內狂跌1,000點,市值蒸發近1萬億美元。在市場走上恢復道路之前,市場依然能出現5分鐘暴跌600點的情況。SEC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認為HFT公司在這次崩盤中應負主要責任。

2011年——納秒交易技術推出:一家名為Fixnetix的公司研發出微晶片,使得交易執行速度達到納秒。(1納秒=0.000000001秒)

2012年——高頻交易在美國股票交易中達到約70%的比例。

2012年——很多IT公司開始在HFT技術上投資數百萬美元。一個特別為HFT推出的新電腦晶片使執行速度提高到.000000074秒;而一個價值3億美元、橫跨大西洋的電纜線專案正在建設中,目的僅是為了將紐約和倫敦之間的交易時間減少0.006秒。

2013年——在2010年的閃電崩盤後,經濟學家就一直對高頻交易的風險性爭執不休。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Michael Spence認為,高頻交易理應被禁止。

事實上,高頻交易不僅在股市中,令普通股民蒙受損失,外匯市場也同樣常常聞風色變。

比如2016年10月7日英鎊閃崩事件。當時英鎊兩分鐘內跌幅達6.1%。行業人士認為,這是“流氓”演算法交易引發的大規模拋售……當時很多新聞網站和社交媒體上不斷唱衰英國脫歐,電腦演算法將這當成了賣出英鎊的訊號。一旦英鎊有走低的趨勢,更多高頻交易者就會加入,強化了這種趨勢,最終形成短時間內強勢的賣空壓力。

另外,比如2019年1月3日,外匯市場發生了一次不尋常的波動。亞洲開市後的幾分鐘內,美元兌日元突然暴跌,甚至一度超過400點。業界很難對導致這次1月3日的“閃崩”事件的因素下確定的結論,部分是因為外匯市場交易活動是通過很多不同的平臺在進行。但是,不難發現裡面的關鍵因素推動或者加劇了這次事件的發生,其中就包括高頻演算法交易在低流動性環境下放大了這次的“閃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