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逐夢穿戴圈:Wear OS的失敗能夠靠Pixel Watch挽回嗎?

naojiti發表於2019-09-19

在中國人的習俗裡,名字往往與運勢掛鉤,所以常常會有改名轉運這樣的神秘玄學。不過這一“玄學”在谷歌推出的智慧手錶作業系統Wear OS身上,顯然沒有起到作用。2014年出道的Android Wear即使改名為Wear OS,也沒能逃過市場份額持續走低的噩運。

此前我們曾經提到,今年上半年北美智慧穿戴市場表現優越,其中Apple Watch和三星產品引領了主要的增長趨勢。而Wear OS的增長空間反而受到了進一步的擠壓,Counterpoint Research的調研報告顯示,今年Q1中Wear OS主力品牌fossil的市場份額同比去年從3.2%下降到了2.5%。

不過最近高通要推出智慧穿戴晶片驍龍wear429的訊息,似乎又讓很多人重新燃起了對Wear OS的希望。

一款三年不變的晶片,讓Wear OS被廠商拋棄

之所以把Wear OS和高通的晶片掛鉤,實在因為高通造成Wear OS如今窘境的重要罪魁禍首。

在Wear OS剛剛出世時就推出了智慧手錶Gear live,如今卻靠自己的作業系統捲土重來的三星身上,我們可以發現Wear OS為什麼如此不受歡迎。

作為一種緊湊的產品,智慧手錶或者說智慧穿戴,實際上對於晶片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高通在過去四年中發行了三款應用於智慧穿戴的晶片:驍龍400,驍龍Wear2100和驍龍Wear 3100,不得不說這三款產品實在誠意有限,應用的都是2013年智慧手機普遍應用的28nm Cortex A7 CPU。

除了硬體效能的乏力以外,我們也很難看到谷歌在Wear OS上提供太多軟體優勢。比起蘋果堅定的建立起手機與智慧手錶之間的聯動生態,並且持續向醫療健康方向發展的狀態。谷歌對於Wear OS的更新顯得更加分散,例如在2017年一年的時間中,谷歌都在反反覆覆地調整UI、字型、訊息通知顯示等視覺方面的問題。最終2017年年底Android Wear工程副總裁、已經在谷歌工作10年的David Singleton也離職了。而安卓系統固有的不穩定性和卡頓也一直沒有解決,直到今年更新的Tiles,透過左右滑動調取時間、步數、天氣等等功能,才從操作模式上稍微提升了速度體驗。

糟糕的硬體效能結合不優秀的軟體,最終造成的結果是Wear OS執行卡頓,並且耗電量極高。2014年推出的第一波產品,甚至每天都需要充一次電。頻繁的充電,意味著智慧穿戴產品無法經常穿戴在身上,也就很難持續記錄使用者的體徵、行動資料。而谷歌為了解決續航問題,甚至還推出了一個“低能耗”功能,開啟之後智慧手錶除了檢視時間之外什麼都做不了。

如此糟糕的體驗,也難怪其他廠商紛紛拋棄Wear OS,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只靠晶片,無法解決Wear OS之殤

但從目前透露出的驍龍Wear429配置來看,12nm工藝加上四個Cortex-A53核心相比過去產品實現了效能上的跨越,目前測試中的1 GB RAM和8 GB儲存配置也比現在Wear OS裝置的普遍配置高了一倍。對於LTE和藍芽5.0的支援,也能夠儘量減少耗電量。

但問題是,即使我們假設晶片效能的提升能夠改變Wear OS在續航和執行流暢性方面的不足,Wear OS的未來仍然並不樂觀。

作為一款作業系統,Wear OS存在的核心目的是更可能開放,招攬更多合作伙伴。但現在由於Wear OS表現不佳、蘋果來勢兇猛等因素,很多科技廠商要麼對智慧手錶市場興趣缺乏,要麼放棄了Wear OS。

像是曾經頗受期待的Moto 360,在推出V2版本時就頻頻難產跳票,傳說中今年將推出的Moto 360L,也沒了訊息。至於其他幾家在智慧穿戴領域相對活躍的科技廠商,三星選擇了自己的Tizen系統、華為使用了自己的Lite OS,就連華米也沒有選擇Wear OS。於是如今應用Wear OS的,往往都是一些時尚、運動或奢侈品牌,像是fossil、阿瑪尼、LV、彪馬等等。

缺少科技廠商對於作業系統的參與,直接導致了Wear OS的開發生態不夠完善,沒有合作伙伴一起推動進步。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今年年初谷歌花費了4000萬美元向fossil收購了一系列智慧手錶相關的技術版權。而fossil是一家出產各種皮具、包鞋、裝飾手錶的服裝品牌,要依靠這樣的品牌提供技術支援,想必谷歌確實在技術生態上著實缺少可依賴的物件。

尤其當科技廠商傾向於放棄Wear OS,Wear OS自然會將目標集中在時尚、運動系列的手錶產品中。而這種針對非科技領域的開放生態,實際上面臨著更為複雜的開發環境。比起科技廠商在設計智慧手錶時一切為科技功能讓路的模式,時尚廠商在設計手錶時則會有更多考量。豐富多樣的錶盤形狀、不同的電池容量、是否加入麥克風、是否加入揚聲器……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是應用開發者,還是谷歌自身相對Wear OS進行最佳化時,都會面臨很多複雜的問題。

可見雖然晶片效能上得到了提升,如何從軟體開發層面與之配合提升整體體驗,又如何將這種體驗更好的融入到終端產品之中,都是谷歌眼下十分棘手的難題。

谷歌逐夢穿戴圈

最後所有矛頭都指向了同一個問題——谷歌到底會不會推出自己的智慧手錶?

有了自己的智慧手錶,意味著統一的硬體環境的出現,極大地有利於開發生態的建設,能夠與谷歌服務生態連線。同時隨著智慧穿戴生態的發展,智慧手錶很快就不再是“一個表”了,越來越多廠商關注的智慧耳機、已經初現趨勢的智慧眼鏡,隨著裝置種類越來越多,由語音助手服務串聯起來的裝置聯動,很有可能成為未來智慧穿戴產業的主要執行模式。

這時如果谷歌的Wear OS仍然處於市場規模低、應用開發生態弱、與硬體合作伙伴議價能力差的狀態,顯然是不利於在智慧穿戴市場中征戰的。一款自有硬體的推出,似乎可以邁出改變現狀的第一步。

實際從市場層面來講,使用者對於谷歌智慧手錶的熱情也相當高漲。從2017年開始,市場上就傳出了谷歌將推出Pixel Watch的傳聞。今年一年間,谷歌收購fossil部分技術版權,又有荷蘭科技部落格 LetsGoDigital曝光了一款帶有攝像頭的谷歌智慧手錶專利。很多人都猜測,距離Pixel Watch面市已經不遠了。

即使Pixel Watch備受萬眾矚目,但僅僅依靠一款產品的推出,能夠幫助谷歌實現逐夢穿戴圈的夢想嗎?

顯然谷歌需要面對的問題還是很多的。

例如對硬體陷阱的躲避。

不得不承認的是,谷歌在硬體方面的表現一直不算優秀。這次驟然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具體表現如何還有待觀察。尤其目前唯一能看到的前期準備,就是對fossil部分技術版權和團隊的收購。但如果縱觀谷歌的常規收購規模,給到fossil的4000萬美元無疑是杯水車薪。很難見到谷歌在智慧手錶方面投入的誠意。

又比如智慧穿戴生態中心的建立。

整個智慧穿戴生態組中,顯然需要一款主力撬動購買的拳頭產品,再依靠生態吸引力讓一款又一款的產品加入。實際上適合承擔這一角色的往往是手機,與使用者接觸最為頻繁,又能連線最多的服務。但對於谷歌來說,安卓生態上的排位靠前的品牌,都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智慧穿戴作業系統。谷歌僅僅一款智慧手錶能否打破這種僵局?

但值得慶幸的是,從北美今年的智慧穿戴市場增長速度看來,這一市場還處於相對初級的階段。除了蘋果地位穩固(實際蘋果手機的增長乏力也會對未來蘋果手錶的基本盤有所影響)之外,其他幾位玩家並沒有在起跑線上走得太遠。

對於谷歌來說,如果從現在奮力奔跑,或許還有追趕的希望。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65763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