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開發實踐8問,你能hold住幾個?

發表於2016-11-24

最近研發的專案對DB依賴比較重,梳理了這段時間使用MySQL遇到的8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答案也比較偏自己的開發實踐,沒有DBA專業和深入,有出入的請使勁拍磚!…

  1. MySQL讀寫效能是多少,有哪些效能相關的配置引數?
  2. MySQL負載高時,如何找到是由哪些SQL引起的?
  3. 如何針對具體的SQL做優化?
  4. SQL層面已難以優化,請求量繼續增大時的應對策略?
  5. MySQL如何做主從資料同步?
  6. 如何防止DB誤操作和做好容災?
  7. 該選擇MySQL哪種儲存引擎,Innodb具有什麼特性?
  8. MySQL內部結構有哪些層次?

1.MySQL讀寫效能是多少,有哪些效能相關的重要引數?

這裡做了幾個簡單壓測實驗
機器:8核CPU,8G記憶體
表結構(儘量模擬業務):12個欄位(1個bigint(20)為自增primary key,5個int(11),5個varchar(512),1個timestamp),InnoDB儲存引擎。
實驗1(寫):insert => 6000/s
前提:連線數100,每次insert單條記錄
分析:CPU跑了50%,這時磁碟為順序寫,故效能較高

實驗2(寫):update(where條件命中索引) => 200/s
前提:連線數100,10w條記錄,每次update單條記錄的4個欄位(2個int(11),2個varchar(512))
分析:CPU跑2%,瓶頸明顯在IO的隨機寫

實驗3(讀):select(where條件命中索引) => 5000/s
前提:連線數100,10w條記錄,每次select單條記錄的4個欄位(2個int(11),2個varchar(512))
分析:CPU跑6%,瓶頸在IO,和db的cache大小相關

實驗4(讀):select(where條件沒命中索引) => 60/s
前提:連線數100,10w條記錄,每次select單條記錄的4個欄位(2個int(11),2個varchar(512))
分析:CPU跑到80%,每次select都需遍歷所有記錄,看來索引的效果非常明顯!

幾個重要的配置引數,可根據實際的機器和業務特點調整
max_connecttions:最大連線數
table_cache:快取開啟表的數量
key_buffer_size:索引快取大小
query_cache_size:查詢快取大小
sort_buffer_size:排序快取大小(會將排序完的資料快取起來)
read_buffer_size:順序讀快取大小
read_rnd_buffer_size:某種特定順序讀快取大小(如order by子句的查詢)
PS:檢視配置方法:show variables like '%max_connecttions%';

2.MySQL負載高時,如何找到是由哪些SQL引起的?

方法:慢查詢日誌分析(MySQLdumpslow)

慢查詢日誌例子,可看到每個慢查詢SQL的耗時:

日誌顯示該查詢用了1.958秒,返回254786行記錄,一共遍歷了254786行記錄。及具體的時間戳和SQL語句。

使用MySQLdumpslow進行慢查詢日誌分析
MySQLdumpslow -s t -t 5 slow_log_20140819.txt
輸出查詢耗時最多的Top5條SQL語句
-s:排序方法,t表示按時間 (此外,c為按次數,r為按返回記錄數等)
-t:去Top多少條,-t 5表示取前5條
執行完分析結果如下:

以第1條為例,表示這類SQL(N可以取很多值,這裡MySQLdumpslow會歸併起來)在8月19號的慢查詢日誌內出現了1076100次,總耗時99065秒,總返回440058825行記錄,有28個客戶端IP用到。
通過慢查詢日誌分析,就可以找到最耗時的SQL,然後進行具體的SQL分析了

慢查詢相關的配置引數
log_slow_queries:是否開啟慢查詢日誌,得先確保=ON後面才有得分析
long_query_time:查詢時間大於多少秒的SQL被當做是慢查詢,一般設為1S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是否將沒有使用索引的記錄寫入慢查詢日誌
slow_query_log_file:慢查詢日誌存放路徑

3.如何針對具體的SQL做優化?

使用Explain分析SQL語句執行計劃

如上面例子所示,重點關注下type,rows和Extra:
type:使用類別,有無使用到索引。結果值從好到壞:… > range(使用到索引) > index > ALL(全表掃描),一般查詢應達到range級別
rows:SQL執行檢查的記錄數
Extra:SQL執行的附加資訊,如”Using index”表示查詢只用到索引列,不需要去讀表等

使用Profiles分析SQL語句執行時間和消耗資源

SQL優化的技巧 (只提一些業務常遇到的問題)

  1. 最關鍵:索引,避免全表掃描。
    對接觸的專案進行慢查詢分析,發現TOP10的基本都是忘了加索引或者索引使用不當,如索引欄位上加函式導致索引失效等(如where UNIX_TIMESTAMP(gre_updatetime)>123456789)

    另外很多同學在拉取全表資料時,喜歡用select xx from xx limit 5000,1000這種形式批量拉取,其實這個SQL每次都是全表掃描,建議新增1個自增id做索引,將SQL改為select xx from xx where id>5000 and id;

    合理用好索引,應該可解決大部分SQL問題。當然索引也非越多越好,過多的索引會影響寫操作效能
  2. 只select出需要的欄位,避免select
  3. 儘量早做過濾,使Join或者Union等後續操作的資料量儘量小
  4. 把能在邏輯層算的提到邏輯層來處理,如一些資料排序、時間函式計算等
  5. …….

PS:關於SQL優化,已經有足夠多文章了,所以就不講太全面了,只重點說自己1個感受:索引!基本都是因為索引!

4.SQL層面已難以優化,請求量繼續增大時的應對策略?

下面是我能想到的幾個方法,每個方法又都是一篇大文章了,這裡就不展開
分庫分表
使用叢集(master-slave),讀寫分離
增加業務的cache層
使用連線池

5.MySQL如何做主從資料同步?

複製機制(Replication)
master通過複製機制,將master的寫操作通過binlog傳到slave生成中繼日誌(relaylog),slave再將中繼日誌redo,使得主庫和從庫的資料保持同步

複製相關的3個MySQL執行緒

  1. slave上的I/O執行緒:向master請求資料
  2. master上的Binlog Dump執行緒:讀取binlog事件並把資料傳送給slave的I/O執行緒
  3. slave上的SQL執行緒:讀取中繼日誌並執行,更新資料庫

屬於slave主動請求拉取的模式

實際使用可能遇到的問題
資料非強一致:CDB預設為非同步複製,master和slave的資料會有一定延遲(稱為主從同步距離,一般 主從同步距離變大:可能是DB寫入壓力大,也可能是slave機器負載高,網路波動等原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相關監控命令
show processlist:檢視MySQL程式資訊,包括3個同步執行緒的當前狀態
show master status :檢視master配置及當前複製資訊
show slave status:檢視slave配置及當前複製資訊

6.如何防止DB誤操作和做好容災?

業務側應做到的幾點:

重要DB資料的手工修改操作,操作前需做到2點:1 先在測試環境操作 2 備份資料
根據業務重要性做定時備份,考慮系統可承受的恢復時間
進行容災演練,感覺很必要

MySQL備份和恢復操作
1.備份:使用MySQLdump匯出資料

2.恢復:匯入備份資料
MySQL -uxxx -p xxxx
3.恢復:匯入備份資料之後傳送的寫操作。先使用MySQLbinlog匯出這部分寫操作SQL(基於時間點或位置)
如匯出2014-09-21 09:59:59之後的binlog:

如匯出起始id為123456之後的binlog:

最後把要恢復的binlog匯入db
MySQL -uxxxx -p xxxx

7.該選擇MySQL哪種儲存引擎,Innodb具有什麼特性?

儲存引擎簡介
外掛式儲存引擎是MySQL的重要特性,MySQL支援多種儲存引擎以滿足使用者的多種應用場景
儲存引擎解決的問題:如何組織MySQL資料在介質中高效地讀取,需考慮儲存機制、索引設計、併發讀寫的鎖機制等
MySQL5.0支援的儲存引擎有MyISAM、InnoDB、Memory、Merge等

**MyISAM和InnoDB的區別(只說重點了)

  1. InnoDB
    MySQL5.5之後及CDB的預設引擎。
    • 支援行鎖:併發效能好
    • 支援事務:故InnoDB稱為事務性儲存引擎,支援ACID,提供了具有提交、回滾和崩潰恢復能力的事務安全
    • 支援外來鍵:當前唯一支援外來鍵的引擎
  2. MyISAM
    MySQL5.5之前預設引擎
    • 支援表鎖:插入+查詢速度快,更新+刪除速度慢
    • 不支援事務

使用show engines可檢視當前MySQL支援的儲存引擎詳情

8.MySQL內部結構有哪些層次?

非專業DBA,這裡只簡單貼個結構圖說明下。MySQL是開源系統,其設計思路和原始碼都出自大牛之手,有空可以學習下。

  1. Connectors:聯結器。接收不同語言的Client互動
  2. Management Serveices & Utilities:系統管理和控制工具
  3. Connection Pool: 連線池。管理使用者連線
  4. SQL Interface: SQL介面。接受使用者的SQL命令,並且返回使用者需要查詢的結果
  5. Parser: 解析器。驗證和解析SQL語句成內部資料結構
  6. Optimizer: 查詢優化器。為查詢語句選擇合適的執行路徑
  7. Cache和Buffer:查詢快取。快取查詢的結果,有命中即可直接返回
  8. Engine:儲存引擎。MySQL資料最後組織並儲存成具體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