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癢!一個 PHP 程式設計師職業生涯的自述

Yxh_blogs發表於2024-05-27

大家好,我是碼農先森。

今年剛好是我畢業的第七個年頭,在婚姻感情當中都有一種「七年之癢」的說法,這次我把這個詞「七年之癢」用一次在我的職業生涯覆盤上。七年前我從告別校園,踏入網際網路程式設計行業,七年後我依舊在編碼的崗位上孜孜不倦,除了上學讀書這算是我堅持了最久的一件事了。如果你問我「是否依然還熱愛著這個行業」,且讓我用親身經歷慢慢訴說著給你聽。

自學

在上大學期間加入了學院的一個工作室,這個工作室的主要職責是維護「學生資訊管理系統」。恰好這個系統是用 ThinkPHP3.2 框架開發的,由此就開始接觸 PHP 語言,再之後就開啟了我的 PHP 學習之路。

韓順平

當時在網上搜羅 PHP 的教程,比較火的是傳智部落格的培訓影片,且還是畢業於清華大學韓順平老師的 PHP 課程。線上看了幾節課程之後激情滿滿,遂在某網盤獲取了資源連結,下載到了本地的電腦,看著硬碟上幾十G的影片,暗暗下定決心,有種學不成名誓不還的傲氣。

至此,就開始了和追連續電視劇一般的學著韓老師的課程,剛開始學的時候邊看邊敲程式碼,之後隨著越學越多內容越來越難,學了後面忘了前面,逐漸演變成了只看不動手了。最終,變成完成任務打卡式的學習,按住快進鍵看完了所有的課程,結果就是懵懵懂懂的完成了第一次的自學任務。感覺大部分人剛開始學習程式設計時或多或少會有這種經歷,剛開始時躊躇滿志,到後面都是遂病終。

燕十八

偶然有一次在QQ群看到有位群友發了一個「IT自學論壇網」的連結,點進去一看發現有很多自學PHP的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自學經歷。最值得難忘的是有一位北漂網友的經歷,他畢業之後來到北京幾個月沒找到工作,經過他朋友的推薦開始學習PHP。然後租住在北京的地下室開啟了他漫長的PHP學習,在這段時間內幾乎每天都是學習到凌晨才作息,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順利出師在北京找到了一份上萬元的程式設計師工作。

看了他的經歷又燃起了我再次學習PHP的動力,當然真正的源動力是他學成後可以拿到上萬的薪水,因為絕大部分的畢業生都是幾千塊。這個公益論壇的發起者是燕十八老師,他釋出了大量的PHP公益課程,並且還不定時的直播上公益課。於是就開始跟學燕老師的課程,一步一個腳印的邊學邊寫,逐漸的能夠自己實現一個部落格網站,這也算是初步學成上岸了。

工作

長沙

在大四的上期和幾位同學去到了長沙的華為電信軟體事業分部實習,實習的崗位是Linux運維方向,基本上學習的都是各種軟體的安裝部署。內部的工作環境十分封閉,不能連線網際網路,不能上網查資料,不能拍照,手機行動網路也不好,似乎都要與世隔絕了。並且每天都是各種軟體的安裝部署,沒有做PHP程式設計能夠帶來的那種樂趣。

於是在裡面呆了一個月之後辭職了,辭職之後也沒有歇著,就馬上在 Boss 直聘上開始投PHP的實習崗位,最終入職了一個常年在豬八戒網上接外包的公司,心想自學的PHP終於派上用場了。雖然說外包公司做的專案很雜亂,但是說實話對於剛入職場的小白來說,外包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接觸到各種不同的技術點,瞭解到不同的業務,擴大自己的技術和業務視野。

深圳

在畢業之後就來到了深圳,深圳作為一座包容開放的城市,同時網際網路從業者也能夠在這裡發光發熱。作為行業中的一員,也想接受一下這裡的技術薰陶。因為有了長沙的實習經歷,來深圳找工作也方便了許多,來到深圳的第二天便面試上一個做小額貸的金融公司「也就是 P2P 公司」,第三天就開始正式上班。當然大家也知道的 P2P 暴露之後,我也順利的結束了深圳的第一段工作。

接下來又入職了一家南海集團旗下的研發子公司,主攻的專案是給香港一家兄弟公司研發會員系統和積分系統,這家公司涉獵的技術棧也是相當的廣泛,程式語言就用到了 5 種,其中有 php「還包含 swoole」、python、java、go、lua,運維方向涉及 k8s 叢集、docker 容器化、微服務等。在工作期間也還有幸去香港出差了兩次和香港兄弟公司同事對接專案,初次感受到了國際化大都市的工作氛圍、節奏及交流方式都與眾不同。與他們溝通的過程中都是港普里夾雜著英文單詞,描述起專案的問題都十分的蹩腳。與他們交流過後,作為一名內地打工仔,比較羨慕他們的工作節奏比較慢、也不經常 OT「英文是 OverTime」就是不怎麼加班,作息時間執行的是歐盟標準。

在新冠疫情爆發的次年,剛開年上班公司就遇到了財務危機,工資發放都岌岌可危。在生活的壓力面前沒有辦法,就這樣告別了這段工作。緣於貼著上家公司的各種技術標籤,緊接著就入職了一家跨境電商公司,在疫情期間跨境的業績不降反增,想必其中的原因大家也有所耳聞「國外的疫情更嚴重」。

在這家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就發生了角色轉變,從程式設計師晉升到了組長,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說的轉管理了。自從任組長之後就是各種 PPT、各種溝通會、各種目標對齊、解決各種扯皮的問題,基本上沒有時間做技術上的事情。深層次感覺到形式主義高於實際的工作,但為了更好的勝任這份管理的工作,便開始學習極客時間相關的管理課程。其中有一門課程「喬新亮的 CTO 成長覆盤」對我影響頗深,讓我的認知提升到了一個新的臺階。課程中有這樣一句話點醒了我「人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的認知買單,認知不對,努力白費」,確實認知差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異,人是否能成功在於自己的認知是否正確。

隨著跨境行業也內卷很嚴重,作為一家長期以鋪貨模式為生的跨境公司,想要獲得長足的發展著實道阻且長。行業內卷勢必引起公司內部矛盾的加劇,部門扯皮、政治鬥爭等內部問題日益突出。於是乎又開啟了下一段的工作旅程,還是在跨境行業,只不過是經營模式變成了精品模式。公司有自己的專利及合營模式的工廠,其中單品類目在亞馬遜也是常年霸榜。當然在這家公司也還是做著編碼的工作,在崗位上勤勤懇懇地寫著程式碼,唯一變化的就是從「PHP語言」轉到了「Go語言」也又算是一次新的開始。人生就是這樣,每一次的結束都意味著一次新的開始,懷揣著當年的夢想,履行著新的使命。

回顧

回過頭來看自己的整個職業生涯,最初學習韓順平的課程從入門到放棄,又緣於一次偶然拾起了自學的信心,當然這一次也算是學成上岸,為後面找實習和工作沉澱了一定的基礎。我認為在我的工作中有三個重要的轉折點。

一是:從 Linux 運維方向的實習辭職踏入到 PHP 崗位的實習,這一次是把自學的知識直接轉化成了工作成果,對於一個小白來說成就感滿滿。二是:在深圳入職到了南海集團的子公司,接觸到了各種技術棧的應用,並且還了解香港的工作文化,對我來說收穫頗豐。三是:進入了首家跨境電商行業,把握住了某次機會晉升到了所謂的管理崗位,學習到了管理的相關知識,擴充了自己的認知能力。雖說目前又回到了編碼的崗位上,但從心態和認知上相較於初入職場時有了些許的淡定與坦然,同時思維方式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從單一的思維變成了多維,從區域性變成了全域性等等。總而言之,各個方面自我感覺變化都還是挺大的。

未來

從時間軸上來看人的一生,無非就是三個階段:過去、當下、未來。過去已過,當下正在進行,未來還未到。過去的我們且不多談,當下的網際網路環境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各種裁員風波肆起,內卷持續加劇「京東都開始嚴查考勤取消午休」,且我們都是當事人,讓我們誠惶誠恐。面對當下的環境,似乎我們別無他法只能背水一戰,與其共存亡。現如今 AI 的出現,讓我們這些網際網路的從業者又看到了新的生機,但站在未來的時間裡來看,我們一定能夠在 AI 的領域裡獲得一席之地嗎?在這個問題面前我是迷茫的,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不知大家如何看待?

跨過時間的維度,無論在哪個階段。在我的現有認知裡,創造價值就等於創造未來,但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怎麼去創造價值。道理懂的一籮筐,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我們常常聽說一句話「明天會更好」,但是在羅翔老師的眼中,這句話是不正確的「因為他不知道明天會不會更好」所以這是一個偽命題。在我看來這只是我們對未來的憧憬,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讓我們能夠擁有希望、能夠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最後,在當下這個大家都懂的大環境下,我不想像某些人或機構一樣販賣焦慮,也不想成為焦慮的製造者和傳播者。因為焦慮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有像魯迅先生一樣直面暴風雪,才能讓我們在逆境中前行,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希望大家能夠過好每一天,即使我們知道現實往往是殘酷的,這也是一種美好的期待。

結語

作為一名程式設計師常常都是與程式碼為伴,平常寫個技術文件或PPT都費勁的人,竟然不知不覺地寫了這麼多文字,我也是感到十分的驚訝。17年畢業到今年剛好七年了,俗話說七年之癢,這一次的自述也算是對自己一個職業生涯的覆盤了。

感謝大家閱讀,與君共鳴。


為感謝大家能夠閱讀我的經歷,我整理了在這七年之間自認為最有價值的資料包放在了公眾號。如有需要的朋友,可在公眾號內回覆「資料」進行領取。

歡迎關注、分享、點贊、收藏、在看,我是碼農先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