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移植——uboot常用命令

Embeded_S發表於2018-12-18

flash的一般分割槽:

其它資料
環境變數
可執行程式。如bootloader

 

 

 

 

 

print(可縮寫為:pri):列印檢視uboot這個軟體中整合的環境變數
setenv、saveenv:設定、儲存環境變數

如:
設定環境變數:    setenv  abc 100
刪除環境變數:    setenv  abc
儲存環境變數到儲存器:saveenv  abc 100
網路層的設定:

nand:
nand [動詞] [記憶體地址] [nandflash的內部地址] [搬移大小]

  • nand中5M空間的資料讀取到記憶體地址2100 0000

5M = 5* 1M ,1M = 2^20 = 0x100000

讀資料:nand read 21000000  500000 1024

  • nand把記憶體地址2100 0000的值寫到5M空間

初始化:nand erase 500000 1024
寫資料:nand write 21000000  500000 1024

tftp:
設定、儲存本機IP:
setenv    ipaddr 192.168.9.120
saveenv ipaddr 192.168.9.120
設定伺服器ip:
setenv serverip 192.168.9.3
利用tftp傳遞檔案a.txt 到記憶體地址 20008000上面:tftp   20008000  a.txt    

linux下安裝tftp服務端:
32bit sudo apt-get install tftpd-hpa
64bit sudo apt-get install tftpf openbsc-xinetd

bootm:
bootm傳遞r0,r1,r2還有bootargs

bootm 載入linux映象是載入uIamge,uIamge是由mkimage製作而來,和zIamge的差異是uIamge是zIamge壓縮過的,bootm需要先對uIamge解壓,解壓地址為核心入口地址。當解壓完成時uIamge和zIamge 幾乎是相同的,具體差異可以論述。uboot目前只能支援uImage啟動,不支援zImage啟動
go:
go命令本質就是改變當前pc值

 

核心啟動條件:核心、啟動引數、檔案系統
啟動引數:(bootargs)
root=      啟動的根檔案系統在哪個裝置
init=       核心啟動後第一個可執行檔案init程式從哪裡來
console=    核心啟動時,使哪個裝置作為控制檯

檔案系統:核心與使用者互動的一箇中介

檔案系統的燒寫:NFS、Ramdisk

Ramdisk:記憶體磁碟

配置的內容:
root=/dev/ram
initrd= 0x21000000,8M    (裝置資訊(檔案系統的基地址,大小))
init=/linuxrc
console=ttySAC0
NFS:網路檔案系統(TCP/IP協議  C/S架構)優勢:實際除錯無需繁雜的複製執行程式

PC機服務端安裝:
1、搜尋 apt-cache  search nfs-
2、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PC中nfs配置檔案:/etc/exports
(/home/rocky/work/rootfs)       *(rw,sysnc,no_substree_check))  
//第一列為開放許可權的目錄        第二列中的*為IP地址,指出要輪詢哪些主機訪問,*代表任意主機   第二列括號內容為訪問服務開啟的許可權 (可讀可寫,同步,安全機制)    
3、重啟服務:sudo /etc/init.d/nfs-kernel-server restart
開發板客戶端:
設定bootargs(客戶端根檔案位置,NFS服務端共享目錄的IP和絕對路徑,客戶端系統的IP,init console)

測試:

  記憶體:20008000 uImage
     21000000 initrd.img.gz

核心啟動步驟(Ramdisk檔案系統):
第一步:安裝並啟動uboot

第二步:通過tftp服務將核心檔案及檔案系統分別下載到指定位置
tftp  20008000 uImage
tftp 21000000 initrd.img.gz
第三步:設定啟動引數
setenv bootargs root=/dev/ram initrd=0x21000000,8M  init=/linuxrc console=ttySAC0,115200
第四步:bootm 20008000 
   至此核心啟動完成。

 核心啟動步驟(NFS檔案系統)

優勢:由於將PC服務端的一個目錄連結作為開發板核心的檔案系統,所以,可以在PC服務機上編輯除錯程式碼,除錯生成的結果會自動更新至開發板客戶端系統中

PC服務端動作:

第一步:PC服務端安裝、配置NFS伺服器

第二步:解壓服務端已存在的映象檔案initrd.img.gz 

第三步:掛載映象檔案到當前映象所在位置的swap目錄下  sudo mount -t ext2  initrd.img  ./swap/

第四步:進入開放許可權的目錄將swap目錄下的所有內容複製進來。

sudo cp  -a  /home/rocky/tftpboot/swap/*    ./ 

目標開發板的動作

第一步:安裝uboot

第二步:在uboot下設定啟動引數
setenv bootargs root=/dev/nfs nfsroot=192.168.10.110:/home/rocky/work/rootfs ip=192.168.10.122 init=/linuxrc console=ttySAC,115200

第三步:將核心檔案載入至指定位置tftp 20008000 uImage

第四步:啟動bootm 20008000

 自動執行:

uboot環境變數中設定bootdelay、bootcmd
上電延時:bootdelay=10
當Raddisk檔案系統的核心時
設定執行時的動作命令:
bootcmd= nand read 20008000 100000 200000;nand read 21000000 56000000 400000;bootm 20008000

而NFS檔案系統則無法做bootcmd這個指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