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 的 this 繫結問題,讓多數新手懵逼,部分老手覺得噁心,這是因為this的繫結 ‘難以捉摸’,出錯的時候還往往不知道為什麼,相當反邏輯。
讓我們考慮下面程式碼:
var people = {
name : "海洋餅乾",
getName : function(){
console.log(this.name);
}
};
window.onload = function(){
xxx.onclick = people.getName;
};
在平時搬磚時比較常見的this繫結問題,大家可能也寫給或者遇到過,當xxx.onclick觸發時,輸出什麼呢 ?
為了方便測試,我將程式碼簡化:
var people = {
Name: "海洋餅乾",
getName : function(){
console.log(this.Name);
}
};
var bar = people.getName;
bar(); // undefined
通過這個小例子帶大家感受一下this
噁心的地方,我最開始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是一臉懵逼,因為程式碼裡的this
在建立時指向非常明顯啊,指向自己 people
物件,但是實際上指向 window
物件,這就是我馬上要和大家說的 this
繫結規則。
1 . this
什麼是this
?在討論this
繫結前,我們得先搞清楚this代表什麼。
- this是JavaScript的關鍵字之一。它是 物件 自動生成的一個內部物件,只能在 物件 內部使用。隨著函式使用場合的不同,this的值會發生變化。
- this指向什麼,完全取決於 什麼地方以什麼方式呼叫,而不是 建立時。(比較多人誤解的地方)(它非常語義化,this在英文中的含義就是 這,這個 ,但這其實起到了一定的誤導作用,因為this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並不一定一直指向當前 這個)
2 . this
繫結規則
掌握了下面介紹的4種繫結的規則,那麼你只要看到函式呼叫就可以判斷 this
的指向了。
2 .1 預設繫結
考慮下面程式碼:
function foo(){
var a = 1 ;
console.log(this.a); // 10
}
var a = 10;
foo();
這種就是典型的預設繫結,我們看看foo呼叫的位置,”光桿司令“,像 這種直接使用而不帶任何修飾的函式呼叫 ,就 預設且只能 應用 預設繫結。
那預設繫結到哪呢,一般是window
上,嚴格模式下 是undefined
。
2 .2 隱性繫結
程式碼說話:
function foo(){
console.log(this.a);
}
var obj = {
a : 10,
foo : foo
}
foo(); // ?
obj.foo(); // ?
答案 : undefined 10
foo()
的這個寫法熟悉嗎,就是我們剛剛寫的預設繫結,等價於列印window.a
,故輸出undefined
,
下面obj.foo()
這種大家應該經常寫,這其實就是我們馬上要討論的 隱性繫結 。
函式foo執行的時候有了上下文物件,即 obj
。這種情況下,函式裡的this預設繫結為上下文物件,等價於列印obj.a
,故輸出10
。
如果是鏈性的關係,比如 xx.yy.obj.foo();
, 上下文取函式的直接上級,即緊挨著的那個,或者說物件鏈的最後一個。
2 .3 顯性繫結
2 .3 .1 隱性繫結的限制
在我們剛剛的 隱性繫結中有一個致命的限制,就是上下文必須包含我們的函式 ,例:var obj = { foo : foo }
,如果上下文不包含我們的函式用隱性繫結明顯是要出錯的,不可能每個物件都要加這個函式 ,那樣的話擴充套件,維護性太差了,我們接下來聊的就是直接 給函式強制性繫結this。
2 .3 .2 call apply bind
這裡我們就要用到 js 給我們提供的函式 call 和 apply,它們的作用都是改變函式的this指向,第一個引數都是 設定this物件。
兩個函式的區別:
- call從第二個引數開始所有的引數都是 原函式的引數。
- apply只接受兩個引數,且第二個引數必須是陣列,這個陣列代表原函式的引數列表。
例如:
function foo(a,b){
console.log(a+b);
}
foo.call(null,`海洋`,`餅乾`); // 海洋餅乾 這裡this指向不重要就寫null了
foo.apply(null, [`海洋`,`餅乾`] ); // 海洋餅乾
除了 call,apply函式以外,還有一個改變this的函式 bind ,它和call,apply都不同。
bind只有一個函式,且不會立刻執行,只是將一個值繫結到函式的this上,並將繫結好的函式返回。例:
function foo(){
console.log(this.a);
}
var obj = { a : 10 };
foo = foo.bind(obj);
foo(); // 10
(bind函式非常特別,下次和大家一起討論它的原始碼)
2 .3 .2 顯性繫結
開始正題,上程式碼,就用上面隱性繫結的例子 :
function foo(){
console.log(this.a);
}
var obj = {
a : 10 //去掉裡面的foo
}
foo.call(obj); // 10
我們將隱性繫結例子中的 上下文物件 裡的函式去掉了,顯然現在不能用 上下文.函式
這種形式來呼叫函式,大家看程式碼裡的顯性繫結程式碼foo.call(obj)
,看起來很怪,和我們之前所瞭解的函式呼叫不一樣。
其實call 是 foo 上的一個函式,在改變this指向的同時執行這個函式。
(想要深入理解 [call apply bind this硬繫結,軟繫結,箭頭函式繫結
] 等更多黑科技 的小夥伴歡迎關注我或本文的評論,最近我會單獨做一期放到一起寫一篇文章)(不想看的小夥伴不用擔心,不影響對本文的理解)
2 .4 new 繫結
2 .4 .1 什麼是 new
學過物件導向的小夥伴對new肯定不陌生,js的new和傳統的面嚮物件語言的new的作用都是建立一個新的物件,但是他們的機制完全不同。
建立一個新物件少不了一個概念,那就是建構函式
,傳統的物件導向 建構函式 是類裡的一種特殊函式,要建立物件時使用new 類名()
的形式去呼叫類中的建構函式,而js中就不一樣了。
js中的只要用new修飾的 函式就是`建構函式`,準確來說是 函式的構造呼叫
,因為在js中並不存在所謂的`建構函式`。
那麼用new 做到函式的構造呼叫
後,js幫我們做了什麼工作呢:
- 建立一個新物件。
- 把這個新物件的
__proto__
屬性指向 原函式的prototype
屬性。(即繼承原函式的原型) - 將這個新物件繫結到 此函式的this上 。
- 返回新物件,如果這個函式沒有返回其他物件。
第三條就是我們下面要聊的new繫結
2 .4 .2 new 繫結
不嗶嗶,看程式碼:
function foo(){
this.a = 10;
console.log(this);
}
foo(); // window物件
console.log(window.a); // 10 預設繫結
var obj = new foo(); // foo{ a : 10 } 建立的新物件的預設名為函式名
// 然後等價於 foo { a : 10 }; var obj = foo;
console.log(obj.a); // 10 new繫結
使用new呼叫函式後,函式會 以自己的名字 命名 和 建立 一個新的物件,並返回。
特別注意 : 如果原函式返回一個物件型別,那麼將無法返回新物件,你將丟失繫結this的新物件,例:
function foo(){
this.a = 10;
return new String("搗蛋鬼");
}
var obj = new foo();
console.log(obj.a); // undefined
console.log(obj); // "搗蛋鬼"
2 .5 this繫結優先順序
過程是些無聊的程式碼測試,我直接寫出優先順序了
new 繫結 > 顯示繫結 > 隱式繫結 > 預設繫結
3 . 總結
-
如果函式被
new
修飾this繫結的是新建立的物件,例:var bar = new foo(); 函式 foo 中的 this 就是一個叫foo的新建立的物件 , 然後將這個物件賦給bar , 這樣的繫結方式叫 new繫結 .
-
如果函式是使用
call,apply,bind
來呼叫的this繫結的是 call,apply,bind 的第一個引數.例: foo.call(obj); , foo 中的 this 就是 obj , 這樣的繫結方式叫 顯性繫結 .
-
如果函式是在某個 上下文物件 下被呼叫
this繫結的是那個上下文物件,例 : var obj = { foo : foo }; obj.foo(); foo 中的 this 就是 obj . 這樣的繫結方式叫 隱性繫結 .
-
如果都不是,即使用預設繫結
例:function foo(){...} foo() ,foo 中的 this 就是 window.(嚴格模式下預設繫結到undefined). 這樣的繫結方式叫 預設繫結 .
4 . 面試題解析
1.
var x = 10;
var obj = {
x: 20,
f: function(){
console.log(this.x); // ?
var foo = function(){
console.log(this.x);
}
foo(); // ?
}
};
obj.f();
———————–答案———————
答案 : 20 10
解析 :考點 1. this預設繫結 2. this隱性繫結
var x = 10;
var obj = {
x: 20,
f: function(){
console.log(this.x); // 20
// 典型的隱性繫結,這裡 f 的this指向上下文 obj ,即輸出 20
function foo(){
console.log(this.x);
}
foo(); // 10
//有些人在這個地方就想當然的覺得 foo 在函式 f 裡,也在 f 裡執行,
//那 this 肯定是指向obj 啊 , 仔細看看我們說的this繫結規則 , 對應一下很容易
//發現這種`光桿司令`,是我們一開始就示範的預設繫結,這裡this繫結的是window
}
};
obj.f();
2.
function foo(arg){
this.a = arg;
return this
};
var a = foo(1);
var b = foo(10);
console.log(a.a); // ?
console.log(b.a); // ?
———————–答案———————
答案 : undefined 10
解析 :考點 1. 全域性汙染 2. this預設繫結
這道題很有意思,問題基本上都集中在第一undefined上,這其實是題目的小陷阱,但是追棧的過程絕對精彩
讓我們一步步分析這裡發生了什麼:
- foo(1)執行,應該不難看出是預設繫結吧 , this指向了window,函式裡等價於 window.a = 1,return window;
- var a = foo(1) 等價於 window.a = window , 很多人都忽略了var a 就是window.a ,將剛剛賦值的 1 替換掉了。
- 所以這裡的 a 的值是 window , a.a 也是window , 即window.a = window ; window.a.a = window;
- foo(10) 和第一次一樣,都是預設繫結,這個時候,將window.a 賦值成 10 ,注意這裡是關鍵,原來window.a = window ,現在被賦值成了10,變成了值型別,所以現在 a.a = undefined。(驗證這一點只需要將var b = foo(10);刪掉,這裡的 a.a 還是window)
- var b = foo(10); 等價於 window.b = window;
本題中所有變數的值,a = window.a = 10 , a.a = undefined , b = window , b.a = window.a = 10;
3.
var x = 10;
var obj = {
x: 20,
f: function(){ console.log(this.x); }
};
var bar = obj.f;
var obj2 = {
x: 30,
f: obj.f
}
obj.f();
bar();
obj2.f();
———————–答案———————
答案:20 10 30
解析:傳說中的送分題,考點,辨別this繫結
var x = 10;
var obj = {
x: 20,
f: function(){ console.log(this.x); }
};
var bar = obj.f;
var obj2 = {
x: 30,
f: obj.f
}
obj.f(); // 20
//有上下文,this為obj,隱性繫結
bar(); // 10
//`光桿司令` 預設繫結 ( obj.f 只是普通的賦值操作 )
obj2.f(); //30
//不管 f 函式怎麼折騰,this只和 執行位置和方式有關,即我們所說的繫結規則
4. 壓軸題了
function foo() {
getName = function () { console.log (1); };
return this;
}
foo.getName = function () { console.log(2);};
foo.prototype.getName = function () { console.log(3);};
var getName = function () { console.log(4);};
function getName () { console.log(5);}
foo.getName (); // ?
getName (); // ?
foo().getName (); // ?
getName (); // ?
new foo.getName (); // ?
new foo().getName (); // ?
new new foo().getName (); // ?
———————–答案———————
答案:2 4 1 1 2 3 3
解析:考點 1. new繫結 2.隱性繫結 3. 預設繫結 4.變數汙染
function foo() {
getName = function () { console.log (1); };
//這裡的getName 將建立到全域性window上
return this;
}
foo.getName = function () { console.log(2);};
//這個getName和上面的不同,是直接新增到foo上的
foo.prototype.getName = function () { console.log(3);};
// 這個getName直接新增到foo的原型上,在用new建立新物件時將直接新增到新物件上
var getName = function () { console.log(4);};
// 和foo函式裡的getName一樣, 將建立到全域性window上
function getName () { console.log(5);}
// 同上,但是這個函式不會被使用,因為函式宣告的提升優先順序最高,所以上面的函式表示式將永遠替換
// 這個同名函式,除非在函式表示式賦值前去呼叫getName(),但是在本題中,函式呼叫都在函式表示式
// 之後,所以這個函式可以忽略了
// 通過上面對 getName的分析基本上答案已經出來了
foo.getName (); // 2
// 下面為了方便,我就使用輸出值來簡稱每個getName函式
// 這裡有小夥伴疑惑是在 2 和 3 之間,覺得應該是3 , 但其實直接設定
// foo.prototype上的屬性,對當前這個物件的屬性是沒有影響的,如果要使
// 用的話,可以foo.prototype.getName() 這樣呼叫 ,這裡需要知道的是
// 3 並不會覆蓋 2,兩者不衝突 ( 當你使用new 建立物件時,這裡的
// Prototype 將自動繫結到新物件上,即用new 構造呼叫的第二個作用)
getName (); // 4
// 這裡涉及到函式提升的問題,不知道的小夥伴只需要知道 5 會被 4 覆蓋,
// 雖然 5 在 4 的下面,其實 js 並不是完全的自上而下,想要深入瞭解的
// 小夥伴可以看文章最後的連結
foo().getName (); // 1
// 這裡的foo函式執行完成了兩件事, 1. 將window.getName設定為1,
// 2. 返回window , 故等價於 window.getName(); 輸出 1
getName (); // 1
// 剛剛上面的函式剛把window.getName設定為1,故同上 輸出 1
new foo.getName (); // 2
// new 對一個函式進行構造呼叫 , 即 foo.getName ,構造呼叫也是呼叫啊
// 該執行還是執行,然後返回一個新物件,輸出 2 (雖然這裡沒有接收新
// 建立的物件但是我們可以猜到,是一個函式名為 foo.getName 的物件
// 且__proto__屬性裡有一個getName函式,是上面設定的 3 函式)
new foo().getName (); // 3
// 這裡特別的地方就來了,new 是對一個函式進行構造呼叫,它直接找到了離它
// 最近的函式,foo(),並返回了應該新物件,等價於 var obj = new foo();
// obj.getName(); 這樣就很清晰了,輸出的是之前繫結到prototype上的
// 那個getName 3 ,因為使用new後會將函式的prototype繼承給 新物件
new new foo().getName (); // 3
// 哈哈,這個看上去很嚇人,讓我們來分解一下:
// var obj = new foo();
// var obj1 = new obj.getName();
// 好了,仔細看看, 這不就是上兩題的合體嗎,obj 有getName 3, 即輸出3
// obj 是一個函式名為 foo的物件,obj1是一個函式名為obj.getName的物件
5 . 箭頭函式的this繫結 (2017.9.18更新)
箭頭函式,一種特殊的函式,不使用function
關鍵字,而是使用=>
,學名 胖箭頭
(2333),它和普通函式的區別:
- 箭頭函式不使用我們上面介紹的四種繫結,而是完全根據外部作用域來決定this。(它的父級是使用我們的規則的哦)
- 箭頭函式的this繫結無法被修改 (這個特性非常爽(滑稽))
先看個程式碼鞏固一下:
function foo(){
return ()=>{
console.log(this.a);
}
}
foo.a = 10;
// 1. 箭頭函式關聯父級作用域this
var bar = foo(); // foo預設繫結
bar(); // undefined 哈哈,是不是有小夥伴想當然了
var baz = foo.call(foo); // foo 顯性繫結
baz(); // 10
// 2. 箭頭函式this不可修改
//這裡我們使用上面的已經繫結了foo 的 baz
var obj = {
a : 999
}
baz.call(obj); // 10
來來來,實戰一下,還記得我們之前第一個例子嗎,將它改成箭頭函式的形式(可以徹底解決噁心的this繫結問題):
var people = {
Name: "海洋餅乾",
getName : function(){
console.log(this.Name);
}
};
var bar = people.getName;
bar(); // undefined
====================修改後====================
var people = {
Name: "海洋餅乾",
getName : function(){
return ()=>{
console.log(this.Name);
}
}
};
var bar = people.getName(); //獲得一個永遠指向people的函式,不用想this了,豈不是美滋滋?
bar(); // 海洋餅乾
可能會有人不解為什麼在箭頭函式外面再套一層,直接寫不就行了嗎,搞這麼麻煩幹嘛,其實這也是箭頭函式很多人用不好的地方
var obj= {
that : this,
bar : function(){
return ()=>{
console.log(this);
}
},
baz : ()=>{
console.log(this);
}
}
console.log(obj.that); // window
obj.bar()(); // obj
obj.baz(); // window
- 我們先要搞清楚一點,obj的當前作用域是window,如 obj.that === window。
- 如果不用function(function有自己的函式作用域)將其包裹起來,那麼預設繫結的父級作用域就是window。
- 用function包裹的目的就是將箭頭函式繫結到當前的物件上。函式的作用域是當前這個物件,然後箭頭函式會自動繫結函式所在作用域的this,即obj。
美滋滋,溜了溜了
參考書籍: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上卷> KYLE SIMPSON 著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