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系列文章都放在了Github。歡迎交流和Star ✿✿ ヽ(°▽°)ノ ✿
這周,完成了大學中的最後一門考試。下週,就要回公司繼續寫程式碼,算是一半社會人、一半學生仔。2019 上半年經歷了很多事情,雖然放在大群體裡面平淡無奇,但對於我個人來講,還是別開生面、值得回味。
TEG 工作
今年,是在騰訊深圳飛亞達大廈自己跨年的。截至 3 月初離開 TEG,已經在那裡待了半年有餘。第一次接觸 React 開發,第一次開發團隊的 UI 元件庫,第一次開發富文字編輯器,記憶中特別深的是那晚深圳黃色雷暴,需求趕著做出來,大家都沒有離開,一直搞到 12 點。雖然很疲憊,但是我們發到朋友圈的句子和照片還是充滿著熱忱,和深圳這片土地上常年潮熱的氣候一樣。
那些日子,真的很打磨技術。專案體量很大,格局也很大,但由於沒有技術 leader,只能靠我們幾個實習生摸爬滾打。還有要求特別高的富文字需求,相信開發過類似需求的朋友都知道它的難度。產品的運營端、企業端和社交客戶端,如期在 3 月份上線。但由於沒有 hc,所以 2 月底開始就投了騰訊雲和阿里螞蟻的面試。由於去年底一面頭條掛掉的慘痛經歷,所以這兩次面試是有備而來。
騰訊和螞蟻的面試
csig 和螞蟻的面試,基本是同時開始的,想差不過一週。準備面試,對於我個人來說,是一個梳理和沉澱所學知識的良好契機。我重新翻看了一遍所有的筆記,在掘金等平臺刷了很多前端面經,以及盡力回顧了簡歷上提及到的所有專案。當時主要目的是應對面試,還沒有意識到再向前一步,就是很重要的知識體系化,這也是面試後閒下來才明白的。
csig 的面試是 4 + 1,也就是 4 次技術面,1 次 hr。不誇張的說,每位面試我的都是大佬,而且非常有幸,其中兩個大佬先後是我入職後的導師。騰訊面試的過程比較慢,可能兩次面試之間的時間差是 2 周。面試涉及很多方面,一面是 js、瀏覽器以及協議相關知識;二面是 node、演算法相關;三面是問一些前沿技術的原理;四面算是前三面的混雜。如果有心,還是有時間準備,在一些新的技術上,面試官也會給出引導。
螞蟻的面試是 4 面,都是技術面。有大佬講過:國內前端,不是已經“出家”,就是在“出家”的路上。TEG 半年時間,由於開發 UI 元件庫的原因,對 Ant Design 和團隊大佬瞭解了很多,所以一直對螞蟻技術團隊非常崇拜。有拿出一天的時間,沉浸在“歲月如歌”部落格裡,玉伯老師的文章裡很多觀點在現在看來也不過時,而且讀完還是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螞蟻面試也很順利,評級都是 A。只是後來考慮大三學業問題以及學校在深圳,就在 4 面中如實說明了情況,終止了面試。
面試通過後的喜悅是顯然易見,但那種快感也只是持續了幾個小時。但讓我更開心的是,自己做過的東西被前輩們認可,那種油然而生的喜悅,情不自禁。正如《人性的弱點》裡面所提到的:“人都擺脫不了 2 種慾望,一種是生理上的性,另一種是認可所帶來的滿足”。正如很多人鍾情於開源,其實 99%的開源專案都沒法盈利,而且大多數開源專案的服務物件都是有著特殊需求的少部分人群。但也是這少部分人群給予的認可,讓我心甘情願花費自己的業餘時間去做這件事情。
專案當初建立的交流群,已經 170 多個小夥伴了:
實習經歷
從 3 月份底一直到上上週,一直在 csig 實習,團隊是雲開發團隊(Cloud Base),小程式的雲開發功能--雲資料庫、雲函式、雲端儲存,就是團隊做出來的。ServerLess 是下一代重要的技術佈局,整合了 BaaS 和 FaaS,極大降低了開發門檻以及運營門檻。在這一點,阿里前端委員會圓心也有在演講上提及。因為涉及到了資料庫、系統等知識,用師傅的話來講,我們所做的事情不是傳統意義的前端開發(我一度以為在寫後端),對我個人來講,是新的挑戰,倒逼自己走出舒適圈。值得一提的是,也發現了很多幼稚錯誤的想法,比如 node 效能永遠不行(具體請讀《深入淺出 NodeJS》)、TypeScript 太麻煩了(《程式語言》有說資料結構邏輯的編寫和過程邏輯的編寫同樣重要)。
3 周前,第一次以團隊名義做了技術直播。在直播前,因為沒有經驗,我們和微信團隊、gitchat 團隊花費一週做了很多準備。原本計劃一個小時的直播,也由於內網環境的原因,插播了一段 20 分鐘時長的現場 debug。說實話,那時候我手掌都在冒冷汗,幸好在隊友幫助下安全度過。直播之後,團隊內部和團隊之間也進行了覆盤和反思。“慢工出細活”,雖然網際網路節奏很快,但是走過一段路後,總要停下來稍作整頓,為了更好地完成下一個目標。除此之外,在我看來,技術核心建設、技術推進和技術佈道同樣重要。
這是直播宣傳圖,之後每個月都會有一場雲開發實戰直播:
年初,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有 3 個:設計出一款架構合理、功能齊全的主題;堅持每週學習新東西,並在部落格記錄;正式實習進大廠。現在看來,算是基本完成了。唯一的遺憾是在 TEG 的工作中,幾乎完全實現了 Ant Design 所有元件的基本功能,但是沒有系統整理當時的心得,以致於現在腦子幾乎想不起來任何重要細節。
除此之外,時間流的部落格設計也重新文件化,主題從自己設計的遷移到了 vuepress 官方主題。刪除了一些水文,並且重新整理之前的文章,將其系統分類,方便閱讀。文件化好處有很多,除了會潛移默化地幫助大腦構建知識網路,也降低文章維護成本,還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水文影響整體質量。在這個拼 star 的時代裡,比起無休止的宣傳和吹捧,更讓我在意的,或許就是一個能安靜記錄自己文字的地方,網線另一端,素未謀面卻仍能熱切討論某個技術的朋友。
google 分析顯示:xin-tan.com 每個月也有 4000~6000 使用者了:
文件化也讓部落格看起來井井有條:
最後
這半年,見過高山,很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極其普通。但還是謝謝這段舊時光,讓我更清醒地認識自己。很幸運半年來,遇到的這些朋友和大佬,讓我知道要停下來思考總結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下半年,除了做好工作上的任務,希望空閒時間能堅持研究下動畫特效、元件設計和 vue 的原始碼。年末回顧,希望 flag 不倒。
最近,事多繁雜,擾人心神。好在少年意氣,今日不晚。抽出幾個鍾,寫下我的第一篇軟文。
注:文中涉及的小夥伴,均隱去了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