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2.49億,佔比17.9%。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1.66億,佔比11.9%。其中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1.5億,佔老年人總數的65%。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400萬。從這組數字來看,我國老年人的長期護理需求比較高,這是我們面臨的非常嚴峻的現實問題,這是剛需。”

這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5月8日上午10:00在委機關2號樓新聞釋出廳召開例行新聞釋出會,介紹全國護理工作發展情況時,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的發言。

2019年5月8日上午10:00,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5月例行釋出會,會議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新聞處處長劉哲峰主持,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山西省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專職副主任陰彥祥,北京醫院副院長奚桓參與釋出會併發言。

除了介紹我國護理工作情況基本成效外,基層護理能力和老年護理服務成為討論的主題。

2018年至今,針對護理工作,國家釋出了《關於促進護理服務業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旨在增加護理服務供給,推動護理服務業快速發展。

資料展示我國護理事業發展現狀
焦雅輝透露,2018年底,全國註冊護士總數超過400萬,每千人口護士數達到3人;2017年底,我國註冊護士總數超過380萬人,每千人口護士數2.74。

在護理隊伍的素質方面,全國註冊護士總數佔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近50%,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護士近70%,護士專業素質和專科護理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面對老年服務的缺口,我國突出的問題就是護理員隊伍的專業度不足,與護理專業人才的匱乏。

從2015年到2018年底的資料來看,雖然我國註冊護士比例逐年上漲,但是近三年漲幅分別為8.2%、8.3%、5.3%。

 衛健委公佈的關於護士隊伍相關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動脈網整理)

針對護理服務目前遇到的問題,焦雅輝指出了兩個難點:

首先是人力供給不足,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總量不足,另一方面在護理的優質資源方面還是短缺的。

護理方面的優質資源是指能夠精準對接滿足需求的資源,護士的要求是“三貼近”,即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現在優質的護理的資源主要集中在二級以上醫院特別是三級醫院,在基層護士人力資源相對缺乏。

第二個難點是如何增加護士的職業榮譽感、職業認同度。“我們希望能夠有更多人願意從事護士這個職業。現在醫療領域需要調動全體醫務人員積極性,提升職業榮譽感和社會認同度。有些醫療機構出現的年輕護士離職問題,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其中有關於價格的問題,勞動價值能不能得到體現,待遇和付出是不是相匹配,都是影響護士隊伍穩定的重要影響因素。”

在醫療分級診療的大框架下,護理服務也正在朝著“分級診療”的形態前進。焦雅輝強調,在分級診療的框架下,倡導護理服務也要相應的分級提供。護理分級和分級診療的大醫改方向和制度建立是相匹配的。現在醫療服務體系的組織要實現分級診療。因此對於三級醫院主要是發展專科護理,培養專科護士,通過專科技能提升護理服務質量。

國家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護理院(站)、護理中心、康復醫院、康復中心、安寧療護中心等。2018年底,我國護理院(站)近800餘個,康復醫院800餘個。老年護理從業人員隊伍壯大,醫療護理員培訓制度正在建立,老年護理服務逐漸由機構內延伸至社群和家庭,得到快速發展。

二級醫院,康復醫院、護理中心、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則要根據需求有針對性的確定功能定位,如二級醫院可能更多地承接三級醫院下轉的康復期、慢性病恢復期和術後的病人,針對這樣的功能定位有針對性的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培養護士的專業技能;而對於基層的社群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主要提供老年、康復、臨終關懷、安寧療護等護理服務。

同時,她指出,衛健委在下一步的護理工作中,重點包括:

1.大力加強護士隊伍建設,堅持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加強護士培訓培養,提高護理服務能力。不斷完善護士執業管理制度,拓寬護士職業發展路徑。

2.加快發展護理服務業。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規範引導“網際網路+護理服務”健康發展。通過推動護理領域改革與創新,完善相關體制機制,促進護理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

3.加強老年護理服務。印發加強老年護理髮展以及加強老年長期護理需求評估和規範服務的指導性檔案,進一步加快發展老年長期護理和老年照護,重點增加失能老年人的護理服務供給,提高老年人群幸福感、獲得感。印發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管理的檔案,增加老年護理服務人員數量,提升醫療護理員職業技能,擴大社會就業。

4.加大宣傳倡導力度。加大對護理行業宣傳力度,充分宣傳護理工作的發展歷程、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展示湧現出的先進典型和優秀事蹟,弘揚護理正能量,讓公眾理解護理、尊重護士,在全社會營造有利於護理事業和護理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老年護理需求仍面臨缺口,需拓寬護士價值,建立護理員培訓體系

今年的資料相比去年同期公佈的資料,有所上漲。但是面對4400萬失能失智老人,即使到2020年底達到了計劃的445萬註冊護士的目標,老年照護的缺口仍然巨大。

在2018年5月的衛健委例行新聞釋出會上,焦雅輝提出了對於老年護理需求重點要解決四個問題——誰照顧、照顧誰、在哪兒照顧、誰出錢來照顧的問題:

“誰來照顧”
國家正在制定醫療護理員的培訓大綱和服務規範的要求,檔案頒佈以後,通過全社會的努力加大老年醫療護理員培訓培養的力度和速度,建立醫療護理員隊伍,解決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日常醫療護理需求問題。

“在哪兒照顧”

衛健委印發了護理中心、康復中心的標準,護理中心、康復中心基本標準,主導思想是鼓勵政府及社會力量在基層建設集團化、連鎖化的護理中心和康復中心。

同時,衛健委正在起草關於加強老年護理工作的通知,鼓勵依託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和護理中心、康復中心,針對養老機構提供護理服務、提供病床服務,同時鼓勵通過簽約服務,建立家庭病床,提供上門醫療和護理服務。鼓勵有條件的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建立日間的老年照護中心。

“照顧誰”
4400萬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無疑是重點照護物件。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如何評估的問題,焦雅輝指出,衛健委即將出臺對於失能、半失能醫療護理需求評估的標準,這個標準既兼顧醫療護理需求,同時兼顧到心理照護的需求。所以是相對綜合、全面的分級評估和照護標準。這個標準出臺後可以更加精準地解決照顧誰的問題。

 

“誰出錢照顧”
現在國家醫保局在進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試點,正在全國對試點工作進行一些調研、跟進和評估相關工作。

關於老年護理服務的支付問題,國家已經在上海、青島等地試行長期照護險,但在當前以醫保為主要保險的體系下,長期照護險並不是一個強制保險。因此,護理服務還需依靠商保的補充。

焦雅輝強調:“商業保險在護理服務領域,我們認為它將來更廣闊的前景和空間是在社會,尤其是老年護理服務需求方面,除了國家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外,商業保險應該說能發揮很重要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補充,在風險共擔、籌資機制的建立方面,有了商業保險的引入,對於現在按照市場規律和需求提供的“網際網路+護理服務”等,能促進服務體系更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目前針對護理人員短缺等問題,國家正在嘗試通過服務模式的創新,解決護理服務需求的問題。這也就是現在大家普遍關心的“網際網路+護理”的形式。

焦雅輝強調:“我們在全國6個省市推進試點工作,我們利用網際網路的方式精準對接供給和需求間的矛盾,盤活現有的存量。將來長遠的目標是要做大增量,一方面是增加護士的培養,一方面是醫療護理員的培養。通過以上這些措施逐步滿足老年護理服務需求的問題。”

網際網路+護理,通過服務模式創新,解決護理服務需求
“網際網路+護理”實質是把現有的護理服務在總量供給不足的情況下,藉助網際網路技術平臺的方式來提高有限的護理服務資源的利用率,盤活有限的存量。

距離“網際網路+護理”在六省市試點已經過去了近3個月,據焦雅輝介紹,試點情況總體來看進展很不錯,一方面明確了“網際網路+護理服務”的服務主體,對責任的分擔、責任的認定、醫療安全和護士的人身安全,無論是國家方案還是地方的試點方案都進行了細化和研究。

二是配套政策,比如收費問題、報銷問題,上門護理對於失能、半失能老人來說是剛需,但服務的可負擔性和可及性是將來面臨的重要問題。

在居家養老方面,“網際網路+護理”可以幫助失能失智的老人解決在家的護理問題。而依託社群護理站開展居家養老的商業形態,不僅幫助企業在補貼、稅收、場地方面有一定優惠,同時也滿足居家老人不同程度的護理需求。

醫療機構要轉變觀念、推廣理念和建設隊伍
目前,老年護理方面的難點是哪些?這個問題落到北京醫院常務副院長奚桓身上,他表示:“對於醫療機構而言,我們還面臨著轉變觀念、推廣理念和建設隊伍這三項任務。”

轉變觀念,首先由過去越來越專科化的模式向面對老年群體的全週期醫學理念的培養。

推廣理念,推廣老年醫學理念和適宜的核心技術,包括老年綜合徵評估,以及老年相關的各種疾病預防和維護健康的措施和技術的應用。

隊伍建設,醫院不能等社會自動給醫院提供人員,自身的人才隊伍也要加強建設,這是醫療機構和從業人員應盡的一份責任。

奚桓表示:“從過去的專病到現在的老年醫學,換句話說也就是,用全人觀念看待醫療服務模式,同時推廣個性化護理。”

為了精準對接老年人多元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北京醫院在2017年牽頭成立了老年護理專科聯盟。成員主要包括了老年醫學特色的綜合醫院、二級醫療機構以及社群衛生服務中心。

據奚桓介紹,聯盟成立初衷是為搭建老年護理專科發展平臺,帶動區域醫療資源的整合和基層老年服務能力的提升,也是為推動醫療資源整合,引導資源下沉。

來自: 動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