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為什麼我建議需要定期重建資料量大但是效能關鍵的表

济南小老虎發表於2024-05-17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999970

個人創作公約:本人宣告創作的所有文章皆為自己原創,如果有參考任何文章的地方,會標註出來,如果有疏漏,歡迎大家批判。如果大家發現網上有抄襲本文章的,歡迎舉報,並且積極向這個 github 倉庫 提交 issue,謝謝支援~

本文是“為什麼我建議”系列第三篇,本系列中會針對一些在高併發場景下,我對於組內後臺開發的一些開發建議以及開發規範的要求進行說明和分析解讀,相信能讓各位在面對高併發業務的時候避開一些坑。 往期回顧:

  • 為什麼我建議在複雜但是效能關鍵的表上所有查詢都加上 force index
  • 為什麼我建議線上高併發量的日誌輸出的時候不能帶有程式碼位置

一般現在對於業務要查詢的資料量以及要保持的併發量高於一定配置的單例項 MySQL 的極限的情況,都會採取分庫分表的方案解決。當然,現在也有很多 new SQL 的分散式資料庫的解決方案,如果你用的是 MySQL,那麼你可以考慮 TiDB(實現了 MySQL 協議,相容 MySQL 客戶端以及 SQL 語句)。如果你用的是的 PgSQL,那麼你可以考慮使用 YugaByteDB(實現了 PgSQL 協議,相容 PgSQL 客戶端以及 SQL 語句),他們目前都有自己的雲部署解決方案,你可以試試:

  • TiDB Cloud
  • YugaByte Cloud

但是對於傳統分庫分表的專案,底層的資料庫還是基於 MySQL 以及 PgSQL 這樣的傳統關係型資料庫。一般在業務剛開始的時候,會考慮按照某個分片鍵多分一些表,例如訂單表,我們估計使用者直接要查的訂單記錄是最近一年內的。如果是一年前的,提供其他入口去查,這時候查的就不是有業務資料庫了,而是歸檔資料庫,例如 HBase 這樣的。例如我們估計一年內使用者訂單,最多不會超過 10 億,更新的併發 TPS (非查詢 QPS)不會超過 10 萬/s。那麼我們可以考慮分成 64 張表(個數最好是 2^n,因為 2^n 取餘數 = 對 2^n - 1 取與運算,減少分片鍵運算量)。然後我們還會定時的歸檔掉一年前的資料,使用類似於 delete from table 這樣的語句進行“徹底刪除”(注意這裡是引號的刪除)。這樣保證業務表的資料量級一直維持在

然而,日久天長以後,會發現,某些帶分片鍵(這裡就是使用者 id)的普通查詢,也會有些慢,有些走錯本地索引。

查詢越來越慢的原因

例如這個 SQL:

程式碼語言:javascript
複製
select * from t_pay_record
WHERE
((
	user_id = 'user_id1' 
	AND is_del = 0 
)) 
ORDER BY
	id DESC 
	LIMIT 20

這個表的分片鍵就是 user_id

一方面,正如我在“為什麼我建議在複雜但是效能關鍵的表上所有查詢都加上 force index”中說的,資料量可能有些超出我們的預期,導致某些分片表大於一定界限,導致 MySQL 對於索引的隨機取樣越來越不準,由於統計資料不是實時更新,而是更新的行數超過一定比例才會開始更新。並且統計資料不是全量統計,是抽樣統計。所以在表的資料量很大的時候,這個統計資料很難非常準確。依靠表本身自動重新整理資料機制,引數比較難以調整(主要是 STATS_SAMPLE_PAGES 這個引數,STATS_PERSISTENT 我們一般不會改,我們不會能接受在記憶體中儲存,這樣萬一資料庫重啟,表就要重新分析,這樣減慢啟動時間,STATS_AUTO_RECALC 我們也不會關閉,這樣會導致最佳化器分析的越來越不準確),很難預測出到底調整到什麼數值最合適。並且業務的增長,使用者的行為導致的資料的傾斜,也是很難預測的。透過 Alter Table 修改某個表的 STATS_SAMPLE_PAGES 的時候,會導致和 Analyze 這個 Table 一樣的效果,會在表上加讀鎖,會阻塞表上的更新以及事務。所以不能在這種線上業務關鍵表上面使用。所以最好一開始就能估計出大表的量級,但是這個很難。

所以,我們考慮對於資料量比較大的表,最好能提前透過分庫分表控制每個表的資料量,但是業務增長與產品需求都是不斷在迭代並且變複雜的。很難保證不會出現大並且索引比較複雜的表。這種情況下需要我們,在適當調高 STATS_SAMPLE_PAGES 的前提下,對於一些使用者觸發的關鍵查詢 SQL,使用 force index 引導它走正確的索引

但是,有時候即使索引走對了,查詢依然有點慢。具體去看這個 SQL 掃描的資料行數的時候,發現並沒有很多。

程式碼語言:javascript
複製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partitions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filtered | Extra       |
+----+-------------+--------------+------------+-------+-----------------------------------------------------------------------------------------+-------------+---------+------+-------+----------+-------------+
|  1 | SIMPLE      | t_pay_record | NULL       | index | idx_user_id,idx_user_status_pay,idx_user_id_trade_code_status_amount_create_time_is_del | idx_user_id | 32      | NULL |   16  |     0.01 | Using where |
+----+-------------+--------------+------------+-------+-----------------------------------------------------------------------------------------+-------------+---------+------+-------+----------+-------------+

可能還是會有偶現的這樣的慢 SQL,並且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這個就和 MySQL InnoDB 裡面的刪除機制有關係了。目前大部分業務表都用的 InnoDB 引擎,並且都用的預設的行格式 Dynamic,在這種行格式下我們在插入一條資料的時候,其結構大概如下所示:

image
image

記錄頭中,有刪除標記:

image
image

當發生導致記錄長度變化的更新時,例如變長欄位實際資料變得更長這種,會將原來的記錄標記為刪除,然後在末尾建立更新後的記錄。當刪除一條記錄的時候,也是隻是標記記錄頭的刪除標記。

image
image

對於這種可能的碎片化,MySQL InnoDB 也是有期望並且措施的,即每個頁面 InnoDB 引擎只會儲存佔用 93% 空間的資料,剩下的就是為了能讓長度變化的更新不會導致資料跑到其他頁面。但是相對的,如果 Delete 就相當於完全浪費了儲存空間了。

一般情況下這種不會造成太大的效能損耗,因為刪除一般是刪的老的資料,更新一般集中在最近的資料。例如訂單發生更新,一般是時間最近的訂單才會更新,很少會有很久前的訂單基本不會更新,並且歸檔刪除的一般也是很久之前的訂單。但是隨著業務越來越複雜,歸檔邏輯也越來越複雜,比如不同型別的訂單時效不一樣,可能出現一年前還有未結算的預購訂單不能歸檔。久而久之,你的資料可能會變成這樣:

image
image

這樣導致,原來你需要掃描很少頁的資料,隨著時間的推移,碎片越來越多,要掃描的頁越來越多,這樣 SQL 執行會越來越慢。

以上是對於表本身資料儲存的影響,對於二級索引,由於 MVCC 機制的存在,導致頻繁更新索引欄位會對索引也造成很多空洞。參考文件: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8.0/en/innodb-multi-versioning.html

InnoDB 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 (MVCC) treats secondary indexes differently than clustered indexes. Records in a clustered index are updated in-place, and their hidden system columns point undo log entries from which earlier versions of records can be reconstructed. Unlike clustered index records, secondary index records do not contain hidden system columns nor are they updated in-place.

我們知道,MySQL InnoDB 對於聚簇索引是在索引原始位置上進行更新,對於二級索引,如果二級索引列發生更新則是在原始記錄上打上刪除標記,然後在新的地方記錄。這樣和之前一樣,會造成很多儲存碎片。

綜上所述:

  1. MySQL InnoDB 的會改變記錄長度的 Dynamic 行格式記錄 Update,以及 Delete 語句,其實是原有記錄的刪除標記打標記。雖然 MySQL InnoDB 對於這個有做預留空間的最佳化,但是日積月累,隨著歸檔刪除資料的增多,會有很多記憶體碎片降低掃描效率
  2. MVCC 機制對於二級索引列的更新,是在原始記錄上打上刪除標記,然後在新的地方記錄,導致二級索引的掃描效率也隨著時間積累而變慢

解決方案 - 重建表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透過重建表的方式解決。重建表其實是一舉兩得的行為:第一可以最佳化這種儲存碎片,減少要掃描的行數;第二可以重新 analyze 讓 SQL 最佳化器採集資料更準確。

在 MySQL 5.6.17 之前,我們需要藉助外部工具 pt-online-schema-change 來幫助我們完成表的重建,pt-online-schema-change 工具的原理其實就是內部新建表,在原表上加好觸發器同步更新到新建的表,並且同時複製資料到新建的表中,完成後,獲取全域性鎖修改新建的表名字為原來的表名字,之後刪除原始表。MySQL 5.6.17 之後,Optimize table 命令變成了 Online DDL,僅僅在準備階段以及最後的提交階段,需要獲取鎖,中間的執行階段,是不需要鎖的,也就是不會阻塞業務的更新 DML。參考官網文件: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5.6/en/optimize-table.html

Prior to Mysql 5.6.17, OPTIMIZE TABLE does not use online DDL. Consequently, concurrent DML (INSERT, UPDATE, DELETE) is not permitted on a table while OPTIMIZE TABLE is running, and secondary indexes are not created as efficiently.

As of MySQL 5.6.17, OPTIMIZE TABLE uses online DDL for regular and partitioned InnoDB tables, which reduces downtime for concurrent DML operations. The table rebuild triggered by OPTIMIZE TABLE is completed in place. An exclusive table lock is only taken briefly during the prepare phase and the commit phase of the operation. During the prepare phase, metadata is updated and an intermediate table is created. During the commit phase, table metadata changes are committed.

針對 InnoDB 表使用 Optimize Table 命令需要注意的一些點:

1.針對大部分 InnoDB 表的 Optimize Table,其實等價於重建表 + Analyze命令(等價於語句 ALTER TABLE ... FORCE),但是與 Analyze 命令不同的是, Optimize Table 是 online DDL 並且最佳化了機制,只會在準備階段和最後的提交階段獲取表鎖,這樣大大減少了業務 DML 阻塞時間,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可以考慮線上執行的最佳化語句(針對 MySQL 5.6.17之後是這樣)

程式碼語言:javascript
複製
mysql> OPTIMIZE TABLE foo;
+----------+----------+----------+-------------------------------------------------------------------+
| Table    | Op       | Msg_type | Msg_text                                                          |
+----------+----------+----------+-------------------------------------------------------------------+
| test.foo | optimize | note     | Table does not support optimize, doing recreate + analyze instead |
| test.foo | optimize | status   | OK                                                                |
+----------+----------+----------+-------------------------------------------------------------------+

2.雖然如此,還是要選擇在業務低峰的時候執行 Optimize Table,因為和執行其他的 Online DDL 一樣,會建立並記錄臨時日誌檔案,該檔案記錄了DDL操作期間所有 DML 插入、更新、刪除的資料,如果是在業務高峰的時候執行,很可能會造成日誌過大,超過innodb_online_alter_log_max_size 的限制:

程式碼語言:javascript
複製
mysql> OPTIMIZE TABLE foo;
+----------+----------+----------+----------------------------------------------------------------------------------------------------------------------------+
| Table    | Op       | Msg_type | Msg_text                                                                                                                   |
+----------+----------+----------+----------------------------------------------------------------------------------------------------------------------------+
| test.foo | optimize | note     | Table does not support optimize, doing recreate + analyze instead                                                          |
| test.foo | optimize | error    | Creating index 'PRIMARY' required more than 'innodb_online_alter_log_max_size' bytes of modification log. Please try again.|
| test.foo | optimize | status   | OK                                                                                                                         |
+----------+----------+----------+----------------------------------------------------------------------------------------------------------------------------+

3.對於這種情況,如果我們已經處於業務低峰時段,但還是報這個錯誤,我們可以稍微調大 innodb_online_alter_log_max_size 的大小,但是不能調太大,建議每次調大 128 MB(預設是 128 MB)。如果這個過大,會可能有兩個問題:(1)最後的提交階段,由於日誌太大,提交耗時過長,導致鎖時間過長。(2)由於業務壓力導致一直不斷地寫入這個臨時檔案,但是一直趕不上,導致業務高峰到得時候這個語句還在執行。 4.建議在執行的時候,如果要評估這個對於線上業務的影響,可以針對鎖 wait/synch/sxlock/innodb/dict_sys_lockwait/synch/sxlock/innodb/dict_operation_lock 這兩個鎖進行監控,如果這兩個鎖相關鎖事件太多,並且線上有明顯的慢 SQL,建立還是 kill 掉選其他時間執行 Optimize table 語句。

程式碼語言:javascript
複製
select thread_id,event_id,event_name,timer_wait from events_waits_history where event_name Like "%dict%" order by thread_id;

SELECT event_name,COUNT_STAR FROM events_waits_summary_global_by_event_name 
where event_name Like "%dict%" ORDER BY COUNT_STAR DESC;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