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測試之旅:(7)啟程——Scrum中的測試工作者

kaverjody發表於2011-11-27

加入到Linux部門後不久,就遇到一個可謂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需要基於業內新的通訊架構(ATCA,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Computing Architecture)硬體,在Linux系統上實現公司老產品的功能。後來還要研究OpenSAF(Open Service Availability Framework),看看是否以及如何融入到我們的實現中去,我們還專門為之分配了時間,每天都有預留部分時間以供大家學習、交流。

當時更讓人激動的是這個新專案將採用一種新的軟體開發方式,叫做Scrum。小組長問我想不想加入這個專案,我說先等等,這可是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玩意兒誒,晚上我突擊學習,在網上瘋狂地搜尋資料,瞭解這個Scrum。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時(05年底)網上還沒什麼中文資料呢,都只有看英文的才行。最終,我被它所吸引,決定加入。除了Scrum本身,專案經理是呂毅(到目前為止還是唯一的中國人CST,Certified Scrum Trainer),我們的後援團包括我後來加入的Flexible Company(其實是公司內的一個團隊,專注於支援敏捷轉型),以及Bas VoddeCraig Larman。而且,我加入的時候團隊才只進行了一個Sprint而已,也算是趕了個早。團隊僅有的三位成員都是很資深的同事,而且裡面還有一位不掛名的架構師,在浙大讀碩士的時候就已經和老師合著出版過Linux的著作,有這樣的高手在,何愁學不到東西,又有何理由不加入這樣的優秀團隊呢?

而我為他們提供的價值則是,專業的測試思維(注意不是能力)。我加入的第一個迭代,團隊之前驗證通過沒有發現問題的實現,被我發現起碼是二三十個問題,印象中這也一定程度上幫我贏得了大家的信任,認可我是個靠譜的測試人員。

吸引我的另一個原因是自由度,這個專案得到了管理層極大的支援,由於Scrum模式在國外的研發中心使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管理層決定引入杭州研發中心進行試點,也因此給予我們可以拋棄所有現有流程負擔的自由,完全可以自主決定自己使用的開發流程。而之前的工作中,我們的測試流程和各種規範詳盡完備但卻顯得有些笨重累贅,我早有想法要改變它,但自己對流程制定並無發言權,新專案則可以提供這樣的自由。

在當時我所寫的一篇博文:《Scrum開發模式》。更多當時我寫的部落格,可以看我新浪部落格上相關時段的文章:標籤Agile_Scrum

檢視更多“我的測試之旅”文章
1. 起點——作為軟體開發人員
2. 轉變——作為專職測試人員
3. 同期——加入測試自動化小組
4. 並行——自動化迴歸測試
5. 難點——功能改進的測試
6. 跳轉——追逐新鮮事物的探險者
7. 啟程——Scrum中的測試工作者
8. 困難——沒有現成的測試工具
9. 行動——簡化測試文件和流程
10. 貢獻——開發項流程(Development Item Process)
11. 嘗試——Scrum Master
12. 機遇——測試自動化培訓師和教練
13. 轉型——敏捷教練

敬請關注 《大測大悟——測試的敏捷之道》開放出版過程

聯絡方式:
- 新浪微博
- 谷歌郵箱 kaverjody @gmail.com
- LinkedI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