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出版那點事兒【轉載】

大船發表於2012-11-14

本文獲得原作者的同意轉載到圖靈社群,原文出自豆瓣網

今天上來發現豆瓣被一友鄰刷屏,是一個讓人想不到的友鄰,因為她平時話不很多,頂多也就能以轉播刷刷屏(笑)。她在某名校外院教小語種,刷屏內容是吐槽出版社處理她所譯文學作品的問題。這個事兒本來不想多說了,我有個前“半”同事現在國內讀研,今年來我們學校交流,每次我倆吐槽國內出版業種種,都能把不明真相的聽眾的三觀給毀成渣。昨晚我倆聊天,都嘆自己在出版社乾的這一/兩年真沒白混,把這裡面的門路和編輯編稿的情形都體驗過一遍,有朝一日如果有幸做了學者,也可以知己知彼。一方面便於與書商作鬥爭,另一方面可以增進與編輯間的相互理解,給出的稿件也更便於編輯工作,總之可禮可兵。

比如說吧,這位友鄰前段時間吐槽有出版社不給她看二校樣。不給看肯定是不應該的,但是給看了,有的譯者也很欠揍。二校樣原則上是“改錯不改差”的,但是很多譯者往往是這樣乾的:吐槽、吐槽續、吐槽憤怒版,當時真是被那個譯者氣死了。記得改校樣的時候慎重再慎重,記得合同上你的稿件人家是有權修改的,記得編輯手上還有一份你沒改過的二校樣——你改太雞婆人家直接把你改過的那份扔進垃圾桶。至於你說這是對翻譯質量的不負責,別忘了你交稿的時候應該是齊、清、定的。當然這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嘛,就大家都客氣點兒。書是一頁一頁排出來的,你加一句話,後面所有頁重排(所以錯別字可以盡情改,因為是替換),你是不在出版社沒壓力,管排版的同事要恨死你的編輯的。特別是如果你改得不好,跟俺吐槽的那位一樣,就太丟人了。當然,遇到真需要改的東西(哪怕不是非改不可),好的出版社還是會同意的(編輯也是一幫文青學青啊……),然後你也別跟理所應當似的,記得道個歉,哪怕是禮貌性地。

昨晚還跟這位前“半”同事現“半”同學聊了點兒別的。她正在從人文轉社科,想從法語語言文學竄到社會語言學去搗騰。前段時間被高師一個研究中國的社會學大牛看中,僱了她做兩件事兒:教中文(其實這個大牛的中文已經很好了,但中文畢竟太難,而且她不常住中國)和看中文書。這後一件事兒是因為,大牛跟社科院合作要翻譯中國的一些社會學學術作品在法國出版,中方送來五六本書,她看過後對自己的中文水平不放心(這是怎樣的精神!某些老師總覺得自己外語好得不行其實差到世界盡頭),遂找個中國社科生幫忙再看一遍,寫梗概、給評價。結果是,這幾本書裡有那種很傻的根本不能出的書(這也是她懷疑自己中文水平的重要原因。人家覺得作為一個學者你怎麼能推薦這麼蠢的一本書,所以可能是書很牛而她自己中文太差。這是什麼樣的態度!),還有能出但需要擠水的。到這個星期她倆已經交流完了四本,決定至少拒掉一本,剩下三本也要進行大量刪節,再交給翻譯。大牛說:“翻譯實在太貴了,不能浪費錢。”

“翻譯實在太貴了,不能浪費錢。” “翻譯實在太貴了,不能浪費錢。” “翻譯實在太貴了,不能浪費錢。” “翻譯實在太貴了,不能浪費錢。” “翻譯實在太貴了,不能浪費錢。” “翻譯實在太貴了,不能浪費錢。” “翻譯實在太貴了,不能浪費錢。” “翻譯實在太貴了,不能浪費錢。” “翻譯實在太貴了,不能浪費錢。” “翻譯實在太貴了,不能浪費錢。”

國內的學術翻譯,開價也就50元/千字吧。

作為一個常在國外讀書的人,我已經養成了不輕易批評祖國之怪現狀的習慣,免得在外國的月亮問題上被捉個現行。那麼不評價只敘述好了。文學出版稍微好些,最少65,最多的可以拿到85這個樣子。我接過智庫的翻譯,國際政經的內容,略深,根據難度和翻譯質量千字100-180不等,無署名權。這其實也是文章翻譯相對於譯書的好處,收稿者可以迅速看稿件,然後決定打回重譯或者給哪個檔次的稿費。譯書碰到爛譯者,編輯就變成了不署名的譯者。工作的時候常跟非業界喜歡讀書的朋友說:想知道譯者是誰?翻到版權頁看“責任編輯”四字兒後面那個名字。

單就錢而言,說來好笑,我這輩子因翻譯拿到的最大一筆報酬是一份租車合同。對方是一家基本不需要翻譯的外企,管這個事兒的人特別反感翻譯公司(囧),就通過令人哭笑不得的途徑找到了我。中譯英,中文內容在1000-1400之間,最後的報酬是800塊錢,因為是黑活兒,沒有稅。譯書(英譯中)的話,最起碼就是萬字了。小語種的商業翻譯往往比通行語種高很多,但是文學翻譯,一分不多都有可能,高的話也就10塊錢估計。這個也是沒辦法的。我工作的那年裡,發現老編輯都是贊成提高稿費的,當然前提是譯稿質量要高,譯者得像我這位友鄰一樣認真負責且水平很高。但是這個事情要做,還是得去跟領導談,你跟小編搞完全沒有任何效果。

吐槽歸吐槽,這個市場也不是提價那麼簡單的,頑症後面往往有些讓人哭笑不得的複雜情況。做編輯的時候我手裡有兩本稿子,我覺得那兩個譯者真是一分錢都不應該給,直接扯合同。但是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出版週期啊外方合同啊,遇到老譯者還要講情面啊,換個譯者未必就更好啊,於是那個稿子就被我改得面目全非了。關於翻譯質量,這個吐槽合集裡有一些,還只是冰山一角九牛半毛。

另一個問題是版稅vs稿費以及譯稿權利問題,這個問題上,出版社也不能算是虧待譯者。道理很簡單,賣不好的書,如果籤版稅,譯者可能一分錢都拿不到;賣得好的書,版稅肯定好過稿費,而且如果你保留了很多權利,那譯文版權輸出的時候還可以賺很多。所以,從譯者的角度,當然想冷門書籤稿費熱門書籤版稅,但是那樣的話,出版社就只能去死了。

我一直很羨慕朱學恆的編輯。《魔戒》電影上映之前很久,臺灣出過一套比較差的譯本。朱作為奇幻迷,向出版社主動請纓要翻《魔戒》,出版社不肯出。最後朱說,他譯《魔戒》如果賣不到一萬(好像是這個數字,反正特高)套,就一分錢不要,超過了再拿版稅。想想《魔戒》三部曲的難度並不算低,長度駭人,他硬是搞出來了,質量還相當好,比譯林的第一個簡體版肯定強太多了。當然,他的譯本一開始賣得也不怎麼樣,他拿不到錢,但是兩年後,電影第一部上映,朱一夜暴富。而且因為當初出版社基本拿他當瘋子,也沒有任何人覺得《魔戒》會大賣,所以基本上全部譯本權利他都保留了。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用這筆錢去做了公開課計劃不說,也並沒有對《魔戒》譯本滿意,想要大修。但是出版方說電影第三部都過去這麼多年了,再版肯定賣不動。於是朱自己懸賞鉅款招人合作修訂《魔戒》,最後找到了鄧嘉宛。而就在他們浩瀚的修訂工作後期,彼得·傑克遜宣佈籌拍《哈比人》。今年年初,譯林出版了朱-鄧修訂版魔戒三部曲全套(好像《哈比人》也有),還買下了朱譯《龍槍》。譯林內編輯有號稱“龍槍三人組”,一人一本,非常負責。《魔戒》精裝本製作極其豪華但不庸俗,各種質量上乘。這樣的譯者,是怎樣的膽識。

再說一個另一面的故事,關於帕慕克。其實他得諾獎那年我很驚訝,因為剛宣佈獲獎,《我的名字叫紅》和《白色城堡》就鋪天蓋地了。當時我雖然才十八,剛高中畢業進入大學,但也知道這樣的翻譯速度是不可能的(表跟我說賈伯斯傳這種,那個留下次講吧)。工作後聽前輩談起這事兒,原來是文景的編輯2006年年初買下了帕慕克作品所有中譯版權,《我的名字叫紅》是諾獎宣佈前上市的,《白色城堡》那年年底也趕出來了。結果當然就是大賣。譯者我記得好像是洛外的老教授,身在軍校又搞這種語言,肯定一輩子也有點兒“縮在牆角”的感覺。我不知道當時編輯找到他請他譯帕慕克的時候他是什麼感覺,當然其實編輯也別無選擇,因為他就真的是國內最合適的譯者吧。但畢竟是編輯的選題、對時機的把握成就了這些書和他們的譯者。這樣的編輯,是怎樣的眼光。

我講了一個譯者成就譯本的故事,又講了一個編輯成就譯本的故事。想說的只有一點:這事兒需要運氣,也需要水平,翻譯的水平、編輯的水平是雙方各自需要掌握的,但是最終成就譯本的是任意一方對市場和時機的把握水平。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天才,可以說在出書這件事兒上,能把最後一項把握住的,就是這個行當裡的天才。大賣當然有很多種方法,可以進行各種拙劣的炒作,可以搞各種噱頭,但那都是段數很低的手段,時機是真正最高段位的營銷——而且很乾淨,不涉及什麼道德上的問題,也不需要過度炒作。

至於拖譯稿嘛,嘿嘿~我搞出來的書都是在還前同事的債,並且還沒有還完。大家基本上都在趕啊趕的……一般一個編輯工作三年後,一年單位要求他出10本書都算正常。有的老頭兒老太鐵飯碗,每天上班打打太極,一年出不了兩本書的,另當別論。所以要是他們做你的書,那還真開心。那麼怎樣讓自己的書不拖呢?首先選對地方選對人,其次,呃,選擇那些他們拖不起的書,比如剛得了獎的人,剛死了的人,剛被改拍成電影的書,總之還是一句話:市場。因為他拖你的書,很可能是因為他正在趕克萊齊奧,甚至Twilight。如果你選擇了只譯對的,不譯貴的,那麼就作好被拖千年的準備……但是說實話,如果你做了這個選擇,那就不在乎它啥時候出了,是吧?

說到底,譯者自我保護的最高宗旨就是,除非是白痴都知道趕出來是會大賣的書,否則自己不喜歡的堅決不譯。反正你還有學校裡一份薪水,又不靠稿費過活,沒必要把自己搞那麼鬱悶。至於你的責任心你的使命感,真有那個狂熱,你就朱學恆去,否則的話,出版業這個死結,你就當它是個不能投入任何感情的SB直男。你只要對你的譯文字身負責就可以了,其他事情冷眼看著吧。至於稿費,如果你找的是大社,肯定不會拖欠你的,只要書出來。如果你實在覺得這個書老不出很鬱悶,比如你覺得這書在你的領域內多麼重要,有多少相近領域內的同事學者等著讀,那你可以嘗試強硬一點。但這也只是表明你的態度,施個壓,實際效果有沒有不一定。所以你自己動氣,就犯不著了。

最後略引申一下。幹完這行以後我就覺得譯書真是吃力不討好的活計,不管譯者出版社怎樣相互吐槽,或者同仇敵愾一起吐槽現狀,譯本銷售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外國權利人,而且是坐收。所以從出版業來說,專營譯本的出版社通常很鬱悶,而一個綜合性出版社過度依賴譯本,不發掘本土文學作品,也是造成現在這種生態的一個原因。很多出版機構現在其實都在靠譯本賺錢,這真是不合算,你的對外輸出能力太有限。相反,把莫言的版權往外賣,那真是坐收了。重譯作輕原創是不對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