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計算機2030年展望:百億億次成常態,巨量記憶體成常態

玄學醬發表於2018-05-23

超級計算機將在未來數年內繼續遵循摩爾定律的發展指導,並在到2030年之間的歷史時期內顯示出可觀的效能飛躍——但在本質上,其與目前的計算能力提升方式並無區別。

在本屆ISC大會的各討論環節中,發言者們紛紛對計算能力的快速增長做出了預測。

英特爾公司研究員兼百億億次首席架構師Al Garra在討論中指出,5年前讓超級計算機實現百億億次計算能力還是一項艱鉅的挑戰,但到2030年將成為行業常態。

他同時宣稱,“我們已經找到了實現百億億次計算能力的途徑,”不過超級計算行業還需要解決一系列難題才能將其變為現實。

而在預測方面,Gara將美國的Sequoia超級計算機作為參考基準。這套建立於2012年的系統擁有20千萬億次理論處理效能。

Gara預計到2022年系統的處理能力將提升至2百億億次,相當於Sequoia總體效能的100倍。20百億億次水平將於2026年實現,相當於Sequoia的10000倍,而2030年的發展目標則為100百億億次。這相當於Sequoia的5000倍,或者說可同時執行50000種專業應用。

2022年的系統將普遍採用8 PB記憶體,執行功率為25兆瓦;而2030年的系統則將擁有60 PB記憶體,執行功率則達到80兆瓦。

也許新的記憶體解決方案會在特定應用領域找到表現舞臺,他指出,而且新型封裝技術可能會將DRAM更多地作為邏輯資源使用。

Fabric架構則可能因光學技術面臨瓶頸而受到影響,他預測稱。不過他同時指出:“矽光子技術將會迎來黃金時代,從而顯著降低傳輸頻寬的實現成本。”

從長遠角度來看,他說除非鐳射器的效率能夠提升上百倍,否則必須採用新型材料降低整體功耗。在這方面,碳奈米管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他解釋道。

美光先進計算機解決方案副總裁Steve Pawlowski在此前的演講中表示,雖然可能會出現數十種替代方案,但DRAM也許仍將作為主力機制存在。問題在於,儘管工程師們已經拼盡全力,“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從業者樂於使用記憶體機制。”

他預計,部分新型架構可能會在記憶體與儲存之間建立第三種記憶體層。

與此同時,DRAM也將在系統中更趨近邏輯層,他表示甚至會有部分邏輯移動至記憶體當中。

“我們正在設法建立起一套超級計算系統,並在CPU與記憶體間共享這種能力。”

本文出處:暢享網
本文來自雲棲社群合作伙伴暢享網,瞭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vsharing.com網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