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4372285-1024-BpHT3IKSibaia8U7ToyvwKQX7ibA

網際網路的出現推動了社會生活網路化發展,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年,人類社會最顯著的社會變遷之一。社會形態的轉變意味著社會科學的研究方式也將隨之發生變革。網際網路改變了傳統研究方法的兩個方面:一是與研究物件的溝通方式,由面對面的溝通可改為文字、視訊等方式進行非面對面溝通;二是研究物件在網路空間的實踐多樣化,導致人的活動情景無限擴充。時間與空間都在各自的象限有擴充,研究物件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在網際網路上的任何地方進行實踐,而非傳統方法所侷限的特定地理空間內的研究者可觀察的當前時間的情景。

 

2000年,海因出版了《虛擬民族誌》一書,系統地闡述了利用網際網路進行民族誌研究的可能及方法論原則。自此,虛擬民族誌作為致力於獨特地理解和認識網際網路及以之為依託的社會文化的重要方法正式被採納和推廣,國內外學界相關的著作和研究論文與日俱增。但是,國內外的社會科學界對於網際網路中的現象以及對社會的影響關注較多,而有關網路研究方法的討論卻門可羅雀,對相關方法的論述和研究更是相當缺乏。

1474372285-7388-E9IfqmibRWtU5mS1eMtlBL5L6Q3A

虛擬民族誌的中國本土經驗

(一)虛擬田野無邊界

虛擬民族誌方法中的田野邊界究竟按照什麼標準來確定? 有學者認為,虛擬田野是沒有邊界的, 它“不是一個具有不言自明的邊界的研究地點”。所謂尋求一個田野的邊界, 只不過是研究者希望迅速確定自己的研究範圍,而在虛擬田野中, 其邊界不能拘泥於虛擬社群的文字、圖片、視訊的呈現,也不能認為追隨虛擬社群中的使用者的其他網路空間的呈現就是邊界了, 虛擬田野的邊界很難確定。原因有以下兩點。

1、網路研究需接觸使用者

在虛擬田野中,如果僅通過分析文字互動的內容會認為虛擬社群的人們是對版面主題感興趣才在此討論。而當筆者與其中一位網上活躍分子網下訪談的時候,他談到不僅經常逛這個高校的性版面,其他一些BBS的性版面他也有去,但他從未在其他地方發言,僅僅在這裡發言。當問到為什麼在這裡參與發言? 他說因為這裡有一幫朋友,大家聊得來。這時候,虛擬社群的文化意義就變成了聊性是交友的實踐活動之一。也就是說,如果僅停留在文字分析的層面,根本無法獲得行動者背後對此行為的意義。也會因此誤讀網路文化。

虛擬民族誌作為一種民族誌方法,研究者需要在田野中感受和經歷與其他網路使用者的直接的、情感的連線,這種社會的連帶在文字分析、內容分析與影像分析等二手資料的分析中是缺失的。如果僅僅停留在對虛擬社群中的文字、影像內容進行分析,那麼虛擬民族誌與內容分析、二手資料之間的界限就會變得模糊。研究者只有參與觀察、與其他網路使用者有社會互動的時候才能更深入觸及虛擬田野的情景。研究者只有理解虛擬社群中的人們在參與互動的過程中的社會連帶,理解網路使用者對於實踐活動的個體性的意義,才真正體驗和感受到虛擬社群的文化。

2、網下網上不能割裂

我們都知道網路使用者的物理環境影響他們的線上行為。如果我們沒有深入網路使用者的網下世界,那麼網上獲得的資訊也只是一個片面的、有限的世界。許多研究者在進行調查收集素材時並不只是侷限於網上的觀察和互動,而是返回現實生活,或者通過各種方式聯絡到現實中的個人進行面對面的深入訪談。

筆者在研究中也是採用將網上的文字分析與網下面對面的深度訪談結合起來的方法,最大的優勢是在最後分析資料過程中,既有網上文字,又加入了網路使用者進行網路行動時的網下情景,尤其是獲得了被研究者的個人經驗和意義建構做 “解釋性理解”或“領會”。筆者在網下訪談一位女性受訪者時,曾問她為什麼經常在版面中發言,如此活躍?她對研究者說她來版面互動就是為了玩兒,消磨時間。但在訪談即將結束的時候,她卻又談及她當時較為頻繁的登入版面進行活動的時候,正處於戀愛時期,而戀愛物件是版面的另外一名活躍的參與者,她說:“我想,那段時間我來這個版面就是為了讓他知道,我在這裡。”

也就是說,網下的戀愛狀態影響了網上的參與活動的活躍度。因此,關注網路使用者的網下日常生活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它們影響網上的互動、亞文化。網下的生活對於田野點來講應該被視為一種情景,通過對情景更多的挖掘才可以深入虛擬社群的文化。

總之,虛擬民族誌方法目的是對網路空間的文化進行詳細的、情景化的描述,探究網路空間中人們的行為模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因此,在確定虛擬田野的時候,很難像傳統民族誌那樣清晰、明確地劃出一個地理性區域作為田野物件。研究者應保持開放的心態,儘可能多地去接觸與虛擬社群有關的情景,只有對網路空間的文字背後的情景有一定的瞭解,才能更深入地挖掘網路文化。

虛擬田野的無邊界印證了費孝通先生曾對“田野”的深刻認識,他認為 “人文世界,無處不是田野”。換言之,哪裡都是田野,田野本身就無邊界。

(二)浸染的操作方法

在虛擬民族誌方法發展過程中,一些學者始終質疑坐在家中安樂椅上進行田野的參與觀察是否是真正的田野工作。同時也進一步地提出疑問,田野工作的核心方法即參與觀察是否依然適用於網路環境。有學者認為由於網路的互動喪失了面對面互動的非語言資訊,傳統意義上的“參與觀察”已不復存在。那麼在虛擬民族誌應用的過程中,究竟採用什麼具體的操作方法來研究呢?浸染是一種很重要的方法。例如伊在研究線上角色扮演遊戲時發現吸引遊戲參與者有三個動機要素,成就、社會和浸染。浸染在網路中的一種身臨其境感是吸引網路遊戲的參與者投入到網路世界中的重要因素。而楊國斌在研究網路文化時認為浸染是最重要的方法,他堅信通過直接參與才有可能真正瞭解網路文化。

本文將浸染定義為研究者在虛擬田野中通過網上及網下的研究方法,收集當前虛擬田野中各種資料,體驗和理解網路使用者的行為背景和環境,感悟與總結該虛擬田野的整體文化的過程。在研究網路文化的過程中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本文僅根據研究者的研究實踐經驗建構起浸染這種方法的三個基本操作步驟:

1、資料收集

與傳統民族誌不同的是, 虛擬民族誌過程中, 隨時隨地可以通過網路收集田野的資料。一般是通過閱讀網路文字、圖片、視訊等方式收集與虛擬田野相關的資料,目的是瞭解虛擬田野的歷史發展和現狀。

2、網路參與觀察

網路參與觀察是指根據研究的需要深入到虛擬田野中觀察或者參與觀察網路參與者進行文字、 視訊等的網上互動, 在密切的互動中感受其他虛擬田野中的參與者的實踐的體驗, 進而深入探索虛擬田野的文化。研究者也可以根據研究需要選擇在田野中潛伏或者公開身份。

3、感同身受

傳統民族誌的研究者認為不應以被研究者的文字、言論來研究人,而是應該重視他們的行為。虛擬民族誌也應繼承這一傳統,不應只侷限於虛擬田野中的文字等資料。雖然不一定必須與網路參與者面對面進行接觸,但在研究條件允許的狀況下儘可能地與網路參與者接觸,也可以藉助網際網路的表達和交流平臺或工具來完成,瞭解和體驗他們在某個虛擬社群或網路之外的行為和實踐,對他們的行為的相關情景有所瞭解,瞭解他們對自己網路行為的意義的解釋,在得到比較具體的感性認識之後,研究者再回到虛擬田野中重新審視他們的文字、視訊、圖片等資料。這裡的感同身受不僅僅包括感受到其他參與者為何投入到虛擬田野活動中,也包括感受和體驗其他參與者在他(她)所在的日常生活情景下為何投入到虛擬田野中。這個步驟對研究者和研究條件都有較高的要求。

(三)研究策略:與人建立關係

在傳統民族誌進入田野的過程中, 研究者與田野中的人進行面對面的接觸, 因此建立關係是無須探討的問題,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但在虛擬田野中,研究者可以選擇不公開自己的身份隱蔽地對田野進行觀察。筆者的研究經驗認為無論是否公開自己的身份,都儘可能與虛擬田野的局內人建立一定的聯絡,局內人可以幫助研究者儘快地、深入地瞭解田野文化。

1、技術和語言

網路使用是有一定技術門檻的。不同的虛擬田野有不同的技術應用,例如網頁瀏覽、論壇發言、微博發帖等等,都有一定的技術要求。當研究者在虛擬田野中參與體驗時,如何更快速地學習網路技術需要局內人的幫助。另外,由於網路的溝通缺乏面對面的一些手勢、面部表情等非語言的資訊,在虛擬田野中一些群體內部交流形成一些特殊的網路語言、符號,通過與局內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局內人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幫助研究者儘快地熟悉和理解這些特殊符號和語言的意義。

2、權力結構和人際關係

目前,中國的網路中的人際關係並不是完全匿名、平等的,而是日益多元和複雜。一方面,網路的虛擬社群自身衍生出若干亞群體,另一方面網上人際關係是網下人際關係網路的延伸,而且現實世界社會網路的權力關係、“派系”力量也已經對網路個體施加影響。研究者在進入虛擬田野時,應採用一定的策略與虛擬社群的局內人建立一定的關係,進而對虛擬田野的權力結構和人際關係有一定的瞭解。例如筆者在進入虛擬田野之初,與版面的版主、版面的活躍分子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有兩點受益於與局內人建立關係:一是研究者瞭解了虛擬田野中的文字的產生規則。版主會告訴筆者版面的一些帖子是在什麼情況下被刪除的;除了版主,還有哪些人,哪些因素可以導致帖子被刪除;刪帖規則是如何產生的。二是局內人會向研究者引薦一些版面其他成員參與訪談,幫助被訪者與研究者建立信任關係。

3、身份考察

以網路為媒介的溝通缺乏面對面的接觸,這就使得網路使用者可以在網路中用假的身份呈現自己。

一些研究者擔心受訪者可能用假的身份欺騙田野研究者。其實身份轉換、身份表演這種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都會發生,只是在網路中更易表現。線上,你可以選擇在任何時間推出,很短的時間就可以扮演另外一種身份。網路僅僅是提供了一個身份表演、身份轉換的展示平臺,不可能脫離這個主體憑空創造新的社會現象。因此,研究者在虛擬田野參與過程中應關注網路使用者的身份轉換、表演的形式、情景和原因,而不是將注意力放在他們使用假的身份、 撒謊欺騙他人行為本身。

本文將這個步驟稱為“身份考察”。考察網路使用者的身份很有必要,對於提高田野資料的質量和可信度都有很大作用。下面是一則例項。

筆者在田野工作初期並不知每個人可以有很多個ID,直到與版主進行面對面的訪談,他告知研究者他有三個不同的ID,一個用來行使版主的權力,一個用來日常與網友聊天互動,另外一個用來和別人衝突的時候在版面中可以吵架。他會根據不同的情景轉換不同的身份。筆者通過對版主的網路身份的考察,不僅對網路使用者如何在網路中呈現自己的身份有所瞭解,更重要的是提醒自己在分析網路文字的時候要關注不同的 ID 也許是同一個人發出的文字。

虛擬民族誌方法的反思

(一)步步深入:網路文化與田野的無邊界

網路文化是虛擬民族誌最廣泛關注的概念。網路文化幫助民族誌研究者在千頭萬緒、浩瀚如煙的網際網路文字、圖片、視訊等資訊中找到一種邏輯連貫的方式來表現一個網路社會群體的特色,包括他們是如何定義自己的網路行為的、他們是如何建構自己的網路身份等。本文從中國本土研究經驗出發,論述研究者在研究網路文化的過程中應對虛擬田野的邊界保持開放心態,無邊界會促使對網路文化研究的過程中對事實進行步步深入。

虛擬民族誌方法被想當然地認為是研究者坐在電腦前收集網路資料進行研究和分析的過程,但筆者認為在研究條件允許的條件下與被研究者保持網上以及網下的互動,儘可能擴充套件虛擬田野的邊界,不僅僅侷限於網路文字、圖片等資料。這樣探究的過程使得研究者掌握不同層次的文字,一是自然情境下的網路文字,二是被研究者與研究者互動過程的文字,從中可以獲得被研究者行為的意義和感受。很顯然,將兩個層次的文字結合起來才能更加深入瞭解網路群體中的行為方式、 習慣以及生活方式。

(二)浸染:多種操作方法貼近研究的 “整體性”

民族誌學者始終希望儘可能詳盡描述一種文化或一個社會群體。可是,沒有哪種方法能夠完整地捕獲一種文化或一個群體。浸染的方法也是儘可能提出多種操作方法,包括資料收集、 網路參與觀察、感同身受被參與者的上網和網上體驗。而以往的虛擬民族誌方法的應用大部分停留在資料收集或者資料收集與網路參與觀察的層面,本文認為幾種方法的並用有助於民族誌學者確定該研究已經覆蓋了被研究者情景的所有角落,儘可能地達到研究者獲取被研究者的網路行為的各種情景或者情景之間的相關關係的理想狀態。虛擬民族誌的方法依然要以研究的“整體性” 為目標,因此民族誌學者的觀察要超越網路空間的文字資料、網路社會群體的行為,雖然它們是發生在網路空間,但是被研究者的行為也同時發生在大學校園、 工作場所、地鐵空間等等,多種情景都存在著交叉、多層次且相互關聯的關係。研究要儘可能地探索多種方法貼近 “整體性”。

(三)重釋真實:以研究策略支撐方法論

民族誌研究追求真實的資料。而真實,通常的理解就是事實。虛擬民族誌通過網路獲取資料,網路文字所呈現的社會事實是事實麼?如果僅拿網路文字來進行分析,網路文字的分析與二手資料、內容分析非常類似。而筆者同意這樣的觀點,即對於文字的分析,應該將其放入文字(Text)以及文字情景(Context)中加以確定。因此,事實不是簡單地通過網路或者通過網路之外的渠道接觸被研究者獲取資料就抵達目標了,而是要儘可能地挖掘被研究者的行為的情境,他們是在怎樣的條件、環境、緣由下呈現瞭如此的文字。上文所提及與虛擬田野中的人建立關係的研究策略即是研究者努力地去理解被研究者的價值觀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如何影響他們的網路呈現,在這個過程中,筆者一直追逐行動者的意義,這裡的意義是韋伯所強調的行動者主觀的意義。這種意義無所謂真假,而是被研究者賦予個體行為的緣由,也是主觀層面建構事實的過程。在身份考察過程中,被訪者提及他在網路中會用多種身份呈現自己,哪一個是真實的他?這樣的問題不是我們所追求的,而更深一層的問題是他是如何建構不同的自己?也就是說被訪者自己呈現不同自我的過程才是事實。恰恰是這一點,才是我們做虛擬民族誌的本意。即按照格爾茨(Geertz)的說法,民族誌描繪的是人們的生活和經驗,詮釋的是文化脈絡中人們的實踐。網路提供給被研究者一個自我展示的空間,而研究者可以通過網路觀察和深入被研究者在網路空間自由自在地呈現自己的世界的過程,從而更加自然、深入、全面地融入被訪者的生活世界。總之,虛擬民族誌方法不在於是否增加了真實,而是在網路的助推下擴充了“真實”的概念。

基於上述的討論,虛擬民族誌方法在中國本土研究的過程中,為了步步深入網路文化,田野邊界較難確定,研究者不能想當然地忽略網路之外的世界。為了整體性貼近文化,儘可能通過“浸染”這一具體的操作方法,收集當前虛擬田野中各種資料,體驗和理解網路使用者的行為背景和環境,感悟與總結該虛擬田野的整體文化。而通過與虛擬田野的局內人建立關係的研究策略,可以幫助研究者儘快地、深入地瞭解田野的“真實”。

但是以上對於虛擬民族誌的討論只限於建立在中國本土研究實踐、操作方法之上的總結和論述,並不能夠代表此方法的所有面向。在方法的應用過程中,尚需要考慮研究主題的適用性、不同的網路平臺型別等。研究者在網路研究中的角色、網路時代的隱私倫理問題等都需要得到更多的反思。

作者|張娜

轉自|混合研究

源自|《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