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之父:網際網路正處於"臨界點" 偏離了最初設想

Editor發表於2018-11-07

網際網路之父Tim Berners-Lee稱,如今網路發展的方向不再是他29年前(1989)發明時所設想的那樣,開放而富有建設性。由於面臨市場集中、資料洩露和所謂的“假新聞”等威脅,網路正處於“臨界點”。


Tim Berners-Lee:英國科學家,全球資訊網(www)的發明者。他在1989年3月提出了一個資訊管理系統的建議,同年11月中旬通過網際網路實現了超文字傳輸協議(HTTP)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的第一次成功通訊。他還是全球資訊網聯盟的主席,為關注全球資訊網發展而創辦的組織,他也是全球資訊網基金會的創辦人...



網際網路之父:網際網路正處於"臨界點" 偏離了最初設想




巨頭公司的焦點地位需要被打破


19世紀90年代以來,數字革命催生了少數幾家以美國為基地的科技公司,現在這些公司的經濟和文化綜合實力甚至超過了大多數主權國家。


譬如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和Facebook的總市值為3.7萬億美元,相當於德國去年的國內生產總值。


Lee在一個採訪中講道,像Facebook和谷歌這樣的矽谷技術巨頭,已經變得如此佔據主導地位,沒有其他企業能夠擠進來,佔據一席之地。這樣的高度集中非常危險。


但他也提醒,在技術和品味方面的創新速度會給一些大型科技公司下馬威。最終他們可能不是被小公司踢出市場,而是被市場的更迭和使用者興趣的轉移所淘汰。



網際網路協議:一箇中立的網際網路是網路建立及其後續成功和受歡迎程度的核心


Lee說,政府,公司和公民都可以在把網路重置為最初的設想上方面發揮作用。Lee的全球資訊網基金會週一公佈了一份“網際網路協議”,概述了保護網際網路的原則,將其作為每個人的基本權利。


網路適合所有人,所以如果網路適合每個人,合同必須適合所有人。


該計劃的一個關鍵是公司尊重消費者的隱私和個人資料。


因為濫用個人資料,使用社交媒體傳播仇恨,Lee對網際網路的現狀感到失望。


儘管有了最近像歐洲的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的立法,全球資訊網基金會估計目前依然有15億人生活在沒有全面關於個人資料保護的法律的國家。


該協議要求政府將隱私視為一項基本人權,這一想法越來越受蘋果執行長蒂姆庫克和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等大型技術公司高管的支援。


該協議還要求各國政府始終保持所有網際網路的所有時段的可用性。在與協議一起釋出的報告中,全球資訊網基金會敦促各國政府保護網路中立性並確保所有線上流量都被平等對待。


報告稱,“一箇中立的網際網路是網路建立及其後續成功和受歡迎程度的核心。”



數十億人仍然離線


今天全世界有近20億個網站,幾乎每四個人就對應有一個網站。但網際網路可訪問性仍然是一個主要障礙。根據全球資訊網基金會的報告,超過一半的全球人口,即近40億人仍處於無法上網的狀態。


聯合國定義的線上,是在過去三個月內至少在任何地點使用過任何裝置連上網際網路。


人們接入網際網路的速度正在放緩,尤其是女性。在貧困的城市地區,男性和女性上網數量比例可能高達二比一。


報告稱,我們正處於網路歷史的關鍵時刻,需要確保我們採取措施縮小數字鴻溝,扭轉增長放緩的趨勢。


來源:

  • CNBC



- End -




更多閱讀:


1、Bing上發現假冒Google Chrome廣告 微軟表示已經將其移除


2、谷歌釋出Android月度份額資料:推出3個月9.0系統佔比仍不足0.1%


3、HackerOne:2018年全球白帽黑客收入調查報告


4、新的里程碑 | Windows Defender已找到對抗“HIV”的方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