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篇論文”——《圖靈的祕密》寫作方法的啟示

袁國濤發表於2015-10-16

上個月末,開始跟著一班師弟師妹讀論文。其中一篇快讀完文章中提到了圖靈機可計算性問題。剛巧在圖靈社群,編輯也提到出版過的一本圖靈的“傳記”。群內有人說,看到第三章就看不下去了。我很好奇。雖然自己數學不是很好,但興趣總是最好的老師。找來一本開始讀,才發現,整本書,其實就是一個教你如何讀論文的案例。相比較來說,師弟師妹們讀論文的方式就有太多可以借鑑提高的了。所以,我想談談這本書的寫作方法問題。

內容:不但關注事還要關注人
從這本書在前言中就明確的說了,主要內容就是解讀讓圖靈名垂青史的兩篇重要論文。但是,乾巴巴地解讀論文不免讓人覺得枯燥,因此在解讀論文的過程中作者穿插了很多故事,而這些故事中關於圖靈的大多是來自同一本書。 從關鍵的論文中,作者還分析了圖靈在獨立解決問題時的與眾不同的思路,而正是這種思路保證了圖靈在現代科技史中不可替代的位置。這個思路就是“讓機器來完成計算”。本質上,圖靈的思路就是把計算過程細化和拆解,拆解成為最最一般的步驟,並證明這些一般的步驟能夠完成所有的形式的計算任務。如果機器可以像人那樣計算,只要機器能算的,人也能算出來,如果通過機器都不能完成的計算任務,人也同樣無法完成。在計算這個層面,人和機器是等價的。
人是機器,這個觀點不是圖靈的發明。自文藝復興以降,若干大師都立足這個觀點讓人類走下神壇,從解剖、生物的角度看待人,不過是個各個部件拼湊的裝置,以至於到笛卡爾,對這個觀點是如此的確信,以至於連靈魂都不知道放在哪裡了。到了圖靈所做的嘗試,則在更高層次縮小了人和機器之間的距離,為人工智慧邁出了第一步。
圖靈早逝,發表的論文也很少。在閱讀他的作品、研究他的思想的時候,難免會好奇那種超越時代的構想是從怎樣的一個人的大腦中萌發出來的。所幸,作者在行文中為我們做了描述。
我想,讀一篇論文,恐怕也需要將論文作者過去寫過的論文收集起來,以求瞭解作者的學術研究的發展方向。這對理解手頭的文章以及它可能的侷限性是有幫助的。

對照:翻譯是一種驗證手段

原文摘錄和對照翻譯是必須的。儘管很多時候我們都對自己的英文水平有信心,但閱讀理解和翻譯是兩個不同層次的過程。 我曾和同事探討,一個人的知道和兩個人知道有什麼不同。結論是,前者是主觀的,而後者則是客觀的。一個人讀書,只要讀過,有一層字面的理解,大約就可以認為自己已經明白了。但是兩個人讀書,明白不明白就不是自身判斷了。A讀完一本書,認為自己明白了,但B並無法知道。只能通過與A的交流來了解。要讓B知道A看明白了,需要A對B複述書中的內容,在複述的過程中,B需要對A的複述進行理解。理解過程是另一種“閱讀”,如果A的複述本身沒有漏洞,沒有內部的矛盾,且B提出的問題A都能夠圓滿解答,那麼B可以認為A明白了。但如果B也讀過這本書,那麼判斷A是否明白了的標準就不單單是A的複述和解釋完滿即可了,而是A和B需要就共同討論的內容達成共識。如果不能達成共識,必有真偽之辯。當然,在大多數情況下,真理越辯越明,所以兩個人閱讀同一本書並交流,自然是好過一個人自以為是了。 但我們讀論文,每人一篇。當然,自己看完了拉過一個來,說:我給你講一遍。好是好,問題是沒有閒人啊,大家都很忙。 對於外文論文,有一個天然好方法,就是把它翻譯成母語。前面說的閱讀理解,就是一個人閱讀到自己認為自己理解了為止。但翻譯,則是講理解內容再次表述出來。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對於沒有雙語思維的人(比如我自己)來說,要讀懂一篇英文,必須逐字逐句翻譯成中文。很多時候,大腦會迅速地將認識的這些詞彙構成一個意思表達(這裡我沒說是句子),也就是說我常常在翻譯完成之前就理解了一部分的意思,而這個意思只是大腦動用的想像力拼湊出來的,並不一定是作者要表達的,因為還沒有考慮文法。這個過程是大腦自動完成的,很難控制。整個的翻譯過程就是翻譯、理解、不通、再翻譯再理解,直到翻譯的句子詞意合適、文法準確、句子通常且上下文沒有偏差的時候,才算翻譯成功。在這裡,一定要不停地否定自己的想象的結果,因為大腦特別懶惰且具有強大的欺騙能力(在劉未鵬的部落格上有更詳細的闡述)。有時候為了暫時讓自己相信對某個句子的理解是合理的不惜歪曲正篇文章的主旨。
所以,我覺得,只要你能將這個英文論文翻譯成母語,並且能夠理解、符合上下文,這就是理解原文的一層硬性的保證。至於連中文寫下來都不是人話,很難讓人相信翻譯者真的理解了這句話。當然,雷神大叫“我是奧丁森!”這種事情也是實在沒法避免。 所以,建議按照這本書的中文版的樣子,逐句摘錄原文,對照翻譯。在講解論文的時候,只要看看中文翻譯的是否通順,大約就可以判斷理解是否正確了,有問題又可以直接參考原文,不需要切換視窗。大家閱讀中文無礙的,進展速度會更快,更有效率一些。
PS:導師不讓翻譯,師弟師妹們就每次讀一遍,然後蹩腳地口譯。實際上,所謂不把原文翻譯出來,中英對照地講論文,一方面是要將英文的原意更全面的理解(一種語言翻譯成為另一種語言,很少能夠用一個詞完全解釋另一個詞,多數情況是需要多個詞來對這個原文進行描述和限制才能領會原文的意思。),另一方面,是要講解者把論文內容爛熟於心,不止是字面上的理解。這進一步的結果中間的過程被省略了,於是一篇論文讀上一年也沒個進展。

舉例:真正讀懂論文的內容

子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任何抽象的理論總是需要一些具體的例子來說明,這樣可以讓讀者更加容易明白。但是有時候限於篇幅,作者沒有辦法把文章寫成教科書,每個結論都給出推導,每個例子僅講一個要點。於是要求讀者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情況1、進行論證中跳過的部分的舉例和演算;2、能夠擴充套件到和文章中所說的內容同層次且類似的推導;3、結合自身的經驗和理解,對整個文章的理論或者模型進行派生擴充套件或者應用。 讀懂作者的例子是第一步,類比舉出自己的是第二步。這個過程應該貫穿閱讀的始終。如同作者在本書中所做的那樣。按照圖靈的舉例過程,他僅僅用一兩個例子來說明基本的原則後,在後面的例子中增加了若干特性,這對於一般讀者的理解來說顯然跳躍太多,資訊量太大,作者就插入了自己的例子,將其拆解為兩三個,用以逐一說明幾個要點。

書還沒有讀完,寫出來的也都是即時想到的,沒有太多的沉澱,供大家拍磚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