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學院畢業論文撰寫格式要求
1 中文題目
字型:3號黑體字,可以分為1或2行居中列印
論文題目應該簡短、明確、有概括性;字數要適當,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如有特殊要求,可加註副標題。
2 中文摘要
字型:論文題目下空一行左起空二格列印“摘 要:”二字(小四號黑體,字間空一格)。中文摘要內容字型小四號楷體_GB2312。
摘 要:論文摘要以濃縮的形式概括研究課題的內容,中文摘要在200漢字左右,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基本相對應。
3 中文關鍵詞
字型:中文關鍵詞置於中文摘要文後,另起一行,中文關鍵詞前應冠以“關鍵詞:”(小四號黑體),後接關鍵詞內容(小四號楷體_GB2312)。
關鍵詞是表述論文主題內容資訊的單詞或術語,關鍵詞數量一般不超過6個。每一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最後一個關鍵詞後不用標點符號。
4 英文標題
字型:中文關鍵詞下空一行為論文(設計)英文題目(為3號正體,加粗,可以分為1或2行居中列印)。
5 英文摘要
字型:英文題目下空一行左起空二格列印“Abstract:”(小四號正體,加粗)。 “Abstract:”後列印英文摘要內容(小四號正體)。
6 英文關鍵詞
字型:英文關鍵詞“Key words:” (小四號正體,加粗)置於英文摘要文後,另起一行,後接英文關鍵詞內容(小四號正體)。
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合為一頁。
7 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序言、正文主體兩部分。序言應說明本課題的意義、目的、主要研究內容、範圍及應解決的問題。正文主體是對研究工作的詳細表述,一般由標題、文字、圖、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組成。正文要求論點正確,推理嚴謹,資料可靠,文字精練,條理分明,文字圖表清晰整齊。
7.1 論文格式基本要求
論文格式基本要求:
(1) 紙 型:A4紙,可單面或雙面列印。
(2) 頁邊距:上3.5cm,下2.5cm,左2.5cm、右2.5cm。
(3) 頁 眉:2.5cm,頁尾:2cm,左側裝訂。
(4) 字 體:正文全部宋體、小四。
(5) 行 距:多倍行距:1.25,標題行距1.5,段前、段後均為0行,取消網格對齊選項。
7.2 論文頁碼的編排
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頁碼。頁碼應由正文首頁開始,作為第1頁。封一、封二和封底不編入頁碼。將中英文摘要、目錄部分單獨編排頁碼。頁碼必須標註在每頁頁尾底部居中位置,宋體,小五。
7.3 論文正文格式
正文選用模板中的樣式所定義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縮排2字;字型:宋體,字號: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間距:前段、後段均為0行,取消網格對齊選項。
7.4 章節標題格式
章節編號方法應採用分級阿拉伯數字編號方法,第一級為"1"、"2"、"3"等,第二級為"2.1"、"2.2"、"2.3"等,第三級為"2.2.1"、"2.2.2"、"2.2.3"等,分級的編號一般不超過四級,兩級之間用下角圓點隔開,每一級的末尾不加標點。
第一級標題居中書寫,字型:三號字黑體,1.5倍行距;第二級標題序數頂格書寫,後空一格接寫標題,末尾不加標點,四號黑體,1.5倍行距;第三級和第四級標題均空兩格書寫序數,後空一格書寫標題,字型:黑體小四,1.5倍行距。第四級以下單獨佔行的標題順序採用A.B.C.…和a.b.c.兩層,標題均空兩格書寫序數,後空一格寫標題。正文中對總項包括的分項採用⑴、⑵、⑶…單獨序號,對分項中的小項採用①、②、③…的序號或數字加半括號,括號後不再加其他標點。
7.5 正文中的編號
正文中的圖、表、附註、公式一律採用阿拉伯數字分章編號。
如圖1.2或1-2,表2.3或2-3,附註4.5或4-5,式6.7或6-7等,但要全文統一,用其中一種格式(全部用‘.’,或者用‘-’)。“圖1.2”或“圖1-2”就是指本論文第1章的第2個圖。文中參考文獻採用阿拉伯數字根據全文統一編號,如文獻[3],文獻[3,4],文獻[6-10]等,在正文中引用時用右上角標標出。附錄中的圖、表、附註、參考文獻、公式另行編號,如圖A1,表B2,附註B3,或文獻[A3]。
7.6 圖的格式說明
圖在正文中的格式示例如圖2.1所示。
圖2.1 樣式 或 圖2-1 樣式
(1) 圖的格式
圖居中排列,與上下文之間應留一空行。
(2) 圖的版式
① “設定圖片格式”的“版式”為“上下型”或“嵌入型”,不得“浮於文字之上”。
② 圖的大小盡量以一頁的頁面為限,不要超限,一旦超限要加續圖。
(3) 圖名的寫法
① 圖名居中並位於圖下方,編號如:“圖2.1” 或 “圖2-1”。
② 中文圖名設定為宋體,五號,居中。若為中英文,英文字型為正體,5號
③ 圖及其名稱要放在同一頁中,不能跨接兩頁。
④ 圖內文字清晰、美觀。
7.7 表的格式說明
表在正文中的常用格式如表2.1所示,請參考使用。
表2.1 統計表
產品 |
產量 |
銷量 |
產值 |
比重 |
手機 |
11000 |
10000 |
500 |
50% |
電視機 |
5500 |
5000 |
220 |
22% |
計算機 |
1100 |
1000 |
280 |
28% |
合計 |
17600 |
16000 |
1000 |
100% |
(1)表的格式
表格居中排列,與上下文應留一行空格。表中若有附註,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和右半圓括號按順序編排,如注1),附註寫在表的下方。
(2) 表的版式
① 表的大小盡量以一頁的頁面為限,不要超限,一旦超限要加續表。
(3) 表名的寫法
① 表名應當在表的左上方。編號應分章編號,如表2.1(或表2-1)、表2.2(表2-2 )。
② 表名與上文留一空行。
③ 表及其名稱要放在同一頁中,不能跨接兩頁。
④ 表內文字全文統一,設定為宋體,五號。
⑤ 中文表名設定為宋體,五號。
7.8 參考文獻的格式說明
(1) 參考文獻按照在正文中引用的順序進行編碼。
(2) 作者一律姓前名後(外文作者名應縮寫),作者間用“,”間隔。作者少於3人應全部寫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後加“等”或“et al.”。
(3) 標題“參考文獻”字型:黑體,小三居中,1.5倍行距。
(4) 參考文獻正文字型:宋體,居左,字號:五號,多倍行距1.25行。
(5) 按照引用的文獻型別不同使用不同的表示方法:
① 專著(注意應標明出版地及所參閱內容在原文獻中的位置),表示方法為:
[序號] 作者.專著名[文獻型別標誌].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② 期刊中析出的文獻(註明應標明年、卷、期,尤其注意區分卷和期號),表示方法為:
[序號] 作者.題(篇)名[文獻型別標誌].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
③ 會議論文,表示方法為:
[序號] 作者.篇名[文獻型別標誌].會議名,會址,開會年: 起止頁.
④ 專著(文集)中析出的文獻,表示方法為:
[序號] 作者.篇名[文獻型別標誌].見(In):文集的編(著)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
⑤ 學位論文,表示方法為:
[序號] 作者.題(篇)名[文獻型別標誌]:(博(碩)士學位論文).授學位地:授學位單位,授學位年.
⑥ 專利文獻,表示方法為:
[序號] 專利申請者.專利題名[文獻型別標誌].專利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7.9 規範表達注意事項
7.9.1目錄
(1)格式要求:原則上參照教務處提供的格式,但必須包括目錄的基本要素:標題、章節、頁碼,同時將目錄格式報教務處備案。如下圖
(2)裝訂順序:目錄必須獨立起頁,裝訂在摘要之後、引言之前。
7.9.2 量和單位的使用
(1) 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規定,不得使用已廢棄的單位,如高斯(G和Gg) ﹑畝﹑克分子濃度(M)﹑當量能度(N)等。
(2) 量和單位不用中文名稱,而用法定符號表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如表2.4至表2.8所示。
7.9.3 名詞術語
應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的自然科學名詞術語;應按有關的標準或規定使用工程技術名詞術語;應使用公認共知的尚無標準或規定的名詞術語。作者自擬的名詞術語,在文中第一次出現時,須加註說明。表示同一概念或概念組合的名詞術語,全文中要前後一致。外國人名可使用原文,不必譯出。一般的機關、團體、學校、研究機構和企業等的名稱,在論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必須寫全稱。
7.9.4 數字
數字的使用必須符合新的國家標準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
7.9.5 外文字母
文中出現的易混淆的字母、符號以及上下標等,必須列印清楚或繕寫工整。要嚴格區分外文字母的文種、大小寫、正斜體和黑白體等,必要時用鉛筆註明,尤其注意上下標字母的大小寫、正斜體。
7.9.6 量和單位
文中涉及的量和單位一律採用新的國家標準GB3100~3102-93《量和單位》。
7.9.7 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的使用必須符合新的國家標準GB/T15834-1995《標點符號用法》
7.9.8 註釋
註釋一般用頁末注即將註文放於加註頁下端,而不可用中注(夾在正文中注)。註釋只限於寫在註釋符號出現的同頁。註釋格式見下例。
例如:文中“199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80422億元①。”
頁下端:
①國家統計局:《2000中國統計年鑑》,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53頁。
7.9.9公式的格式說明
公式書寫應在文中另起一行。公式後應註明該公式按章順序編排。
8 畢業論文(設計)的裝訂
畢業論文(設計)必須按規定的要求進行裝訂,裝訂順序為:
第一頁:封面
第二頁:授權書
第三頁:中文摘要、英文摘要
第四頁:目錄
第五頁起:正文
正文後: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後:附錄(可選)
最後一頁:指導教師、答辯小組評閱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