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Review 《構建之法》-2

blackplume發表於2015-04-23

-敏捷流程包括了幾大原則:Backlog、burn-down、Sprint、Scrum.

敏捷開發注重個人之間的交流,提倡儘早的交付有價值的軟體滿足顧客的需求, 在開發過程中不斷與客戶進行互動,變化.

第一步就是要找出完成產品需要做的事情-Product Backlog 估計每一項工作的完成時間.再決定當前的衝刺要解決的事情 Sprint Backlog 將整個產品的實現劃分成相互聯絡的“塊”,再由“塊”劃分成可在短時間內完成衝刺的單位, 這些單位任務則有團隊成員自主認領.接下來就是衝刺了“Sprint”,在這個關鍵階段,團隊成員不熟外部影響 只在隊員之間進行交流,討論。進行每日例會來探討任務的進行情況和困難. 這樣以來就可以逐步漸進的得到完善的軟體版本。最後釋出給使用者,根據新的需求在此基礎上進行提升完善. 當然敏捷開發的問題也是很明顯的,想要達到理想的情況 每一步都要精確好,處理得當.由於產品是被人為的分成相互聯絡的單位,而隊員又是自主認領人物, 那麼團隊之間必然會出現問題,比如任務A要在B的基礎上完成,但是B卻沒被認領,自己如果能力不足以完成, 必然會推遲專案的進度的;還會出現忙閒不均的情況.至於在每日例會中,最好就是隊員之間面對面的交流,討論具體任務 信,最好能夠記載完成任務的進度和還需要多少時間.這樣對整個專案的推進才會有意義,而不是每個人都硬性的 的討論“任務”這個詞. 當然也不是說將程式碼寫出來,集合起來就完事了.測試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塊,不過在敏捷開發中沒有明確的 指出測試的人員。在推進一步就會進行一個整合測試,保證階段性的完善才進入下一步,也就避免了在最後整合時 出現前面留下的大量可能不是很致命,但是卻繁瑣的bug的情況. 書中提到敏捷可以讓我們知道能不能按期完成任務,儘早看到客戶專案的部分功能,也許這已經讓使用者滿意了, 就不用去花費時間完成其他需求;亦或者是使用者看完部分功能後有新的需求,就不用去花費對於時間實現過時的需求 這是不是說一個專案到手都是可以先考慮敏捷呢?

-MSF(Microsofe Solution Framework)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九大原則: 推動資訊共享和溝通 為共同的遠景而工作 充分授權和信任 各司其職,對專案共同負責 交付增量的價值 保持敏捷,預期並適應變化 投資質量 學習所有的經驗 與顧客合 第一點是實現下面原則的前提,沒有公開的資訊談何建立清晰的責任和共同的職 責、保持敏捷,預期並適應變化;在team裡面有了共同的遠景,才能夠兄同心,其利斷金. 在開發一個專案之前,要先清楚的知道你為甚麼要開發這個產品,他能夠解決什麼問題,怎麼去獲取使用者報酬等 所以要重視商業價值,提供漸進價值。再加上敏捷的“身段”,使得這個專案能夠出生,不至於還沒開發出來就過時了. 還有就是投資質量也很重要,不能過分追求質量,特別是非商業軟體上,不能讓追求質量而拖程式. MSF演化成兩個分支: MSF的敏捷開發模式 強調與使用者的交流. 重視在實戰條件下的質量. 精簡過程,直奔主題.

MSF CMMI開發模式。 CMMI 是能力成熟模型整合英文的縮寫. 資料顯示,如果一個額專案答管理達到了CMMI的較高的等級,那麼專案的質量與按期完成率都有較大的提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