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之法閱讀筆記04

皮卡丘和杰尼龟發表於2024-06-16

個人感受:

問題:自己做的軟體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沒有考慮使用者的想法,以及其中的最基本的使用者沒有提出的要求,沒有考慮實際的情況。

書中提到了使用者體驗和軟體測試這兩部分,只有滿足使用者的體驗,才能是好軟體。

解決方法,在以後的軟體製作過程中應該考慮人的感受,注重實際情況,不可一味的追求個人的想法。

閱讀筆記:

使用者體驗和軟體測試

使用者體驗設計

使用者體驗(UX)基礎

使用者體驗設計的目標是提升使用者對產品的滿意度,透過提高產品的可用性、易用性和愉悅性。

UX設計涉及多個方面,包括使用者調研、資訊架構、介面設計和使用者測試。

使用者調研

定性研究:透過訪談和觀察瞭解使用者的需求、動機和行為。

定量研究:透過問卷調查和資料分析,獲取使用者行為和偏好的統計資料。

資訊架構

設計清晰的導航和組織結構,使使用者能夠輕鬆找到所需的資訊。

使用卡片分類法(Card Sorting)和樹測試(Tree Testing)驗證資訊架構的有效性。

介面設計

遵循一致性原則,確保介面元素的一致性(如按鈕樣式、顏色、字型等)。

提供直觀的反饋,讓使用者明確當前的操作狀態和結果。

使用線框圖(Wireframes)和原型(Prototypes)進行設計驗證和迭代。

使用者測試

透過可用性測試(Usability Testing)觀察使用者與產品的互動,發現問題並改進設計。

進行A/B測試,比較不同設計版本的效果,選擇最佳方案。

軟體測試

測試型別

單元測試:測試單個模組或函式,確保其正確性。通常由開發人員編寫和執行。

整合測試:測試模組之間的互動,確保各部分組合後仍然正確工作。

系統測試:全面測試整個系統,驗證系統的功能、效能和安全性。

驗收測試:由使用者或客戶進行,確保系統滿足需求和期望。

測試方法

黑盒測試:不關注內部實現,透過輸入和輸出進行測試。

白盒測試:關注內部實現,測試程式碼邏輯和路徑。

灰盒測試:結合黑盒和白盒測試的方法,部分了解內部結構,進行更有效的測試。

自動化測試

使用自動化測試工具(如SeleniumJUnit)編寫和執行測試用例,提高測試效率和覆蓋率。

持續整合(CI)環境中,自動化測試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保障程式碼質量。

質量保障

質量保障策略

制定和執行嚴格的測試計劃和測試用例,確保全面覆蓋各項功能和非功能需求。

採用靜態程式碼分析工具(如SonarQube),自動檢查程式碼質量和潛在問題。

持續改進

定期回顧和分析測試結果,識別和解決質量問題。

根據反饋和測試資料,不斷改進測試策略和方法。

團隊協作

測試人員與開發人員、產品經理緊密合作,確保需求理解一致,測試覆蓋全面。

透過程式碼審查和知識共享,提升團隊的整體測試和質量保證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