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就寫過一篇關於Rxjava最友好的文章,反響很不錯,由於那篇文章的定位就是簡單友好,因此儘可能的摒棄複雜的概念,只抓住關鍵的東西來講,以保證大家都能看懂。
不過那篇文章寫完之後,我就覺得應該還得有一篇文章給RxJava做一個深入的講解才算完美,於是就有了今天的進階篇。因為一個團隊裡可能大家都會用RxJava,但是必須要有一個人很懂這個,不然碰到問題可就麻煩了。
在前一篇文章中的最後,我們得出結論:RxJava就是在觀察者模式的骨架下,通過豐富的操作符和便捷的非同步操作來完成對於複雜業務的處理。今天我們還是就結論中的觀察者模式和操作符來做深入的擴充。
在進入正題之前,還是希望大家先去看看關於Rxjava最友好的文章。
關於觀察者模式
前一篇文章首先就重點談到了觀察者模式,我們認為觀察者模式RxJava的骨架*。在這裡不是要推翻之前的結論,而是希望從深入它的內部的去了解它的實現。
依然使用之前文章中關於開關和檯燈的程式碼
//建立一個被觀察者(開關)
Observable switcher=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String>(){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ubscriber<? super String> subscriber) {
subscriber.onNext("On");
subscriber.onNext("Off");
subscriber.onNext("On");
subscriber.onNext("On");
subscriber.onCompleted();
}
});
//建立一個觀察者(檯燈)
Subscriber light=new Subscrib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d() {
//被觀察者的onCompleted()事件會走到這裡;
Log.d("DDDDDD","結束觀察...\n");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出現錯誤會呼叫這個方法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String s) {
//處理傳過來的onNext事件
Log.d("DDDDD","handle this---"+s)
}
//訂閱
switcher.subscribe(light);複製程式碼
以上就是一個RxJava觀察者架構,
看到這樣的程式碼不知道你會不會有一些疑惑:
- 被觀察者中的Observable.OnSubscribe是什麼,有什麼用?
- call(subscriber)方法中,subscriber哪裡來的?
- 為什麼只有在訂閱之後,被觀察者才會開始傳送訊息?
其實,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了解OnSubscribe來解決。
那我們先來看看關於OnSubscribe的定義
//上一篇文章也提到Acton1這個介面,內部只有一個待實現call()方法
//沒啥特別,人畜無害
public interface Action1<T> extends Action {
void call(T t);
}
//OnSubscribe繼承了這個Action1介面
public interface OnSubscribe<T> extends Action1<Subscriber<? super T>> {
// OnSubscribe仍然是個介面
}複製程式碼
那麼也就是說,OnSubscribe本質上也是和 Action1一樣的介面,只不過它專門用於Observable內部。
而在Observable觀察者的類中,OnSubscribe是它唯一的屬性,同時也是Observable建構函式中唯一必須傳入的引數,也就是說,只要建立了Observable,那麼內部也一定有一個OnSubscribe物件。
當然,Observable是沒有辦法直接new的,我們只能通過create(),just()等等方法建立,當然,這些方法背後去呼叫了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
public class Observable<T> {
//唯一的屬性
final OnSubscribe<T> onSubscribe;
//建構函式,因為protected,我們只能使用create函式
protected Observable(OnSubscribe<T> f) {
this.onSubscribe = f;
}
//create(onSubscribe) 內部呼叫建構函式。
public static <T> Observable<T> create(OnSubscribe<T> f) {
return new Observable<T>(RxJavaHooks.onCreate(f));
}
....
....
}複製程式碼
當建立了Observable和Subscribe之後,呼叫subscribe(subscriber)方法時,發生了什麼呢?
//傳入了觀察者物件
public final Subscription subscribe(final Observer<? super T> observer) {
....
//往下呼叫
return subscribe(new ObserverSubscriber<T>(observer));
}
public final Subscription subscribe(Subscriber<? super T> subscriber) {
//往下呼叫
return Observable.subscribe(subscriber, this);
}
//呼叫到這個函式
static <T> Subscription subscribe(Subscriber<? super T> subscriber, Observable<T> observable) {
// new Subscriber so onStart it
subscriber.onStart();
// add a significant depth to already huge call stacks.
try {
// 在這裡簡單講,對onSubscribe進行封裝,不必緊張。
OnSubscribe onSubscribe=RxJavaHooks.onObservableStart(observable, observable.onSubscribe);
//這個才是重點!!!
//這個呼叫的具體實現方法就是我們建立觀察者時
//寫在Observable.create()中的call()呀
//而呼叫了那個call(),就意味著事件開始傳送了
onSubscribe.call(subscriber);
//不信你往回看
return RxJavaHooks.onObservableReturn(subscriber);
} catch (Throwable e) {
....
....
}
return Subscriptions.unsubscribed();
}
}複製程式碼
程式碼看到這裡,我們就可以對上面三個問題做統一的回答了:
- onSubscribe是Observable內部唯一屬性,是連線Observable和subscriber的關鍵,相當於連線檯燈和開關的那根電線
- call(Subscriber<? super String> subscriber)中的subscriber,就是我們自己建立的那個觀察者
- 只有在訂閱的時候,才會發生onSubscribe.call(subscriber),進而才會開始呼叫onNext(),onComplete()等。
到這裡,你是不是對於RxJava的觀察者模式瞭解更加清晰了呢?我們用流程圖複習一下剛才的過程。
瞭解了上面這些,我們就可以更進一步做以下總結:
- 訂閱這個動作,實際上是觀察者(subscriber)物件把自己傳遞給被觀察者(observable)內部的onSubscribe。
- onSubscribe的工作就是呼叫call(subscriber)來通知被觀察者傳送訊息給這個subscriber。
以上的結論對於下面我們理解操作符的原理十分有幫助,因此一定要看明白。
觀察者模式介紹到這裡,才敢說講完了。
關於操作符
上一篇文章講了一些操作符,並且在github上放了很多其他的操作符使用範例給大家,因此在這裡不會介紹更多操作符的用法,而是講解操作符的實現原理。他是如何攔截事件,然後變換處理之後,最後傳遞到觀察者手中的呢?
相信瞭解相關內容的人可能會想到lift()操作符,它本來是其他操作符做變換的基礎,不過那已經是好幾個版本以前的事情了。但是目前版本中RxJava已經不一樣了了,直接把lift()的工作下放到每個操作符中,把lift的弱化了(但是依然保留了lift()操作符)。
因此,我們在這裡不必講解lift,直接拿一個操作符做例子,來了解它的原理即可,因為基本上操作符的實現原理都是一樣的。
以map()為例,依然拿之前文章裡面的例子:
Observable.just(getFilePath())
//使用map操作來完成型別轉換
.map(new Func1<String, Bitmap>() {
@Override
public Bitmap call(String s) {
//顯然自定義的createBitmapFromPath(s)方法,是一個極其耗時的操作
return createBitmapFromPath(s);
}
})
.subscribe(
//建立觀察者,作為事件傳遞的終點處理事件
new Subscriber<Bitmap>()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d() {
Log.d("DDDDDD","結束觀察...\n");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出現錯誤會呼叫這個方法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Bitmap s) {
//處理事件
showBitmap(s)
}
);複製程式碼
看看map背後到底做了什麼
public final <R> Observable<R> map(Func1<? super T, ? extends R> func) {
//建立了全新代理的的Observable,建構函式傳入的引數是OnSubscribe
//OnSubscribeMap顯然是OnSubscribe的一個實現類,
//也就是說,OnSubscribeMap需要實現call()方法
//建構函式傳入了真實的Observable物件
//和一個開發者自己實現的Func1的例項
return create(new OnSubscribeMap<T, R>(this, func));
}複製程式碼
看OnSubscribeMap的具體實現:
public final class OnSubscribeMap<T, R> implements OnSubscribe<R> {
//用於儲存真實的Observable物件
final Observable<T> source;
//還有我們傳入的那個Func1的例項
final Func1<? super T, ? extends R> transformer;
public OnSubscribeMap(Observable<T> source, Func1<? super T, ? extends R> transformer) {
this.source = source;
this.transformer = transformer;
}
//實現了call方法,我們知道call方法傳入的Subscriber
//就是訂閱之後,外部傳入真實的的觀察者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final Subscriber<? super R> o) {
//把外部傳入的真實觀察者傳入到MapSubscriber,構造一個代理的觀察者
MapSubscriber<T, R> parent = new MapSubscriber<T, R>(o, transformer);
o.add(parent);
//讓外部的Observable去訂閱這個代理的觀察者
source.unsafeSubscribe(parent);
}
//Subscriber的子類,用於構造一個代理的觀察者
static final class MapSubscriber<T, R> extends Subscriber<T> {
//這個Subscriber儲存了真實的觀察者
final Subscriber<? super R> actual;
//我們自己在外部自己定義的Func1
final Func1<? super T, ? extends R> mapper;
boolean done;
public MapSubscriber(Subscriber<? super R> actual, Func1<? super T, ? extends R> mapper) {
this.actual = actual;
this.mapper = mapper;
}
//外部的Observable傳送的onNext()等事件
//都會首先傳遞到代理觀察者這裡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T t) {
R result;
try {
//mapper其實就是開發者自己建立的Func1,
//call()開始變換資料
result = mapper.call(t);
} catch (Throwable ex) {
Exceptions.throwIfFatal(ex);
unsubscribe();
onError(OnErrorThrowable.addValueAsLastCause(ex, t));
return;
}
//呼叫真實的觀察者的onNext()
//從而在變換資料之後,把資料送到真實的觀察者手中
actual.onNext(result);
}
//onError()方法也是一樣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if (done) {
RxJavaHooks.onError(e);
return;
}
done = true;
actual.onError(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d() {
if (done) {
return;
}
actual.onComplet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Producer(Producer p) {
actual.setProducer(p);
}
}
}複製程式碼
map操作符的原理基本上就講完了,其他的操作符和map在原理上是一致的。
假如你想建立自定義的操作符(這其實是不建議的),你應該按照上面的步驟
- 建立一個代理的被觀察者
- 實現被觀察者中onSubscribe的call方法
- 在call方法中建立一個代理的觀察者,讓真實的被觀察者訂閱它。
我知道你會有點暈,沒關係,我後面會寫一個自定義操作符放在我的github上,可以關注下。
下面,我們先通過一個流程圖鞏固一下前面學習的成果。
下次你使用操作符時,心裡應該清楚,每使用一個操作符,都會建立一個代理觀察者和一個代理被觀察者,以及他們之間是如何相互呼叫的。相信有了這一層的理解,今後使用RxJava應該會更加得心應手。
不過最後,我想給大家留一個思考題:使用一個操作符時,流程圖是這樣的,那麼使用多個操作符呢?
勘誤
暫無
後記
到這裡,關於RxJava的講解就基本可以告一段落了,
我相信,兩篇文章讀下來,對於RxJava的理解應該已經到了比較高的一個層次了,我的目標也就達到了。
接下來....
因為RxJava是一個事件的非同步處理框架,理論上,他可以封裝任何其他的庫,那麼.....